【医学ppt课件】眼视光学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医学ppt课件】眼视光学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医学ppt课件】眼视光学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医学ppt课件】眼视光学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医学ppt课件】眼视光学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办学定位 与特色构建思考 2007年9月18日 杭州,眼视光学学科和 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温州医学院 瞿佳 2008年8月5日 上海,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交流研讨会汇报材料,温州概况 The City of Wenzhou,Wenzhou,温州概况 The City of Wenzhou,人口:780万 Population: 7.8million 面积: 11784平方公里 Area: 11,784 sq. km 历史及文化:1600多年历史 History & Culture:1600 years 特色:轻工业、商业 Features: Light industry,Business,温州鸟瞰图 A bird view on Wenzhou,温州概况 The City of Wenzhou,繁华的温州商业街-五马街 Five-horse Street a commercial street in Wenzhou,温州概况 The City of Wenzhou,城市夜景 Night Scenes,温州概况 The City of Wenzhou,风景揽胜 Charming Landscapes,温州: 改革开放的前沿和一片热土 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 温州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温州人是中国的犹 太人,鸟飞不到的地方都有温州人 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还能划舢板 敢为天下先,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温州概况 The City of Wenzhou,温州医学院沿革 History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浙江医专(1912) Zhejiang Specialized Medical School,浙江医学院(1952) Zhejiang Medical College,浙江医学院(1958)Zhejiang Medical College,浙江第二医学院(1958)Zhejiang 2nd Medical College,温州医学院 Wenzhou Medical College,浙江医科大学 Zhejiang Medical University,浙大医学院(1945)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浙大医学院(1998)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发展历程 Process of Development,1958年:招收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Enroll 5-year clinical medicine students since 1958 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 Enroll post-graduate students since 1978 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Authorized as one of the earliest universities to confer masters degree since 1981 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Authorized to confer Ph.D.s degree since 2006 2007年:获得高校教授评审权 Authorized to appoint uni-professor since 2007,9,发展历程 History,学校总占地面积1200余亩,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 WMC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800,000 .(1,200 mu) with a floor space of 500,000 .,校园 Campus,温州医学院茶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1280多亩,投入10多亿元,11,校园 Campus,温医学生 Domestic Students,一、历史沿革,现有本科专业,新形势下的办学定位和特色构建意义所在,14,规模扩大的现状 及后继问题,进一步发展的 必然要求,生存发展的 迫切要求,可持续发展的 基本前提,树立强烈的机遇与挑战意识 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 以超常规的谋划赢得超常规发展,现有本科专业,16,中国大学由于长期以来办学个性的缺乏导致了自我意识的弱化与独特教育文化精神的缺失。中国高校单一的线形结构模式既是过去高校办学的特征遗留,也是人们深层思想状况及模式的反映。 大量的“发展中高校”经过几年的规模发展,在国家少数重点大学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国际知名大学”、等先导性目标的“挤压”下,难以明确自己下一步发展的方向,不知道自己是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还是应该在更宽广的范围铺展开去。 坚守过去又担心生存成问题,拓展空间又力不从心,现有本科专业,17,一国高等教育的发达,并不在其有一到两所特别著名的大学,而在于它既有顶尖的大学,更要有一大批蓬勃发展的大学、学院群,有着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体系 在高校特色建设中,首先要了解自己学校发展的历史,展其所长,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方面进行建设,为将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夯实基础。 要切实把办学活动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需要结合起来。分析区域情况,扎根在现实环境,敏锐地跟踪、捕捉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调整、改革教育教学形式,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和重点。 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层次上办出特色。,学科建设的求“优”做“特”,求“点”不求“面”,以点带面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 没有优势也要有特色,没有特色也 要有差别 扬长避短而尽可能不取长补短,寻找亮点、搭建平台、发挥特色、异军突起,特色学科-眼视光学 Featured ProgramOphthalmology & Optometry,对数视力表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国家强制性标准(GB11533-89) Standard logarithmic visual acuity chart won National Science Conference Award National Compelling Standard (GB11533-89),21,缪天荣教授 Prof. Miao Tianrong,眼视光学学科发展简介,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2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 1985年,连续五轮被列为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 1995年,浙江省眼视光学重点研究实验室 1988年,招收眼视光学专业学生(大专) 1995年,招收眼视光学5年制学生(医学本科) 2002年,招收7年长学制眼视光学专业学生 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开创了中国的眼视光学高等教育,首创了眼科学和视光学 有机整合的眼视光学高等教育模式,被国外称为眼视光学 高等教育的“中国温州模式”,教学成果,创立誉为眼视光学高等教育的“中国温州模式” 2000年,眼视光学专业(5年制本科)被教育部列为目录外专业 2002年,教育部批准眼视光学7年制专业 2001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目前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医 科大学等20所高等院校相继开设眼视光学专业,Optometrist, 视光医师,Ophthalmologist,眼科医师,Optician, 验光技师、配镜技师,创建眼视光学教育的“中国温州模式”,创建眼视光学教育的“中国温州模式”,学科隶属于医学系统的范畴 高级专门人才由医科院校培养 专业知识结构为现代眼科学和现代视光学两大学科的有机整合 五年制本科毕业生可获医学学士学位, 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取得医师资格 具有处方权 和 手术权,26,27,28,眼视光学“中国温州模式”,国家973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神经生物研究所所长 杨雄里教授,1992年4月4日卫生部发文,卫科计发(92)039号,在温州医学院成立 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中心主要任务:,进行视光学领域的科学研究,重点研究亟待解决的视力保护课题 进行视光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临床技术力量及视光学高级专业人才的培训,为视光学领域提供咨询 进行视光学器械的研制和开发,并向国内外市场推广;博士8人,硕士20人 开展视光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陈敏章部长九四年八月四号视察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实验室的基本条件,科技部-浙江省共建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国家卫生部视觉科学重点研究实验室 国家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 教育部现代眼视光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省眼视光学重点研究实验室 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重点学科 浙江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群 浙江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得课题6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总经费达6000余万元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项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 973子项目1项,863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15项 省部共建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研究项目1项 其它省部级课题20余项,承担的科研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 提高屈光手术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青少年近视防治最优化策略建立及干预研究 生物活性眼科替代和修复材料及产品 “973”子项目 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 “863”子项目-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角膜的研制与应用,承担的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人眼发育过程中特征性mircoRNA的鉴定与功能研究 (2007) 利用EDNRB突变小鼠研究神经嵴干细胞发育分化相关的分子和细胞机理 (2007) LGR4基因在小鼠眼睑发育中的作用研究 (2007),承担的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续1) 通过腺苷A2a受体调节多巴胺D2受体对豚鼠实验性近视作用的研究(2006) 豚鼠近视模型巩膜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2006) 家族性高度近视易感基因得连锁定位(2006) GEFT和Rho GTPases以及GCIP对人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增殖和分化研究(2006)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分子致病机制研究(2006)(海外青年合作基金),承担的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续2) 单纯性近视表观遗传学(2005)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色素合成研究 (2004) 谷氨酸受体失敏与视网膜功能(2004),承担的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部软课题 我国眼科资源现状分析与应对可避免盲目问题的策略研究 省部共建项目(卫生部省卫生厅) 豚鼠近视动物模型巩膜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 近视动物模型眼球基因表达的研究 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计划 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验配技术推广项目 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色素合成调控研究,承担的科研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重大项目: LGR4在视觉系统发育中的功能和意义研究(2006) HGF通过ERK1/2信号转导通路介导脉络膜黑色素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2006) 近视发生中HAPLN1基因的表达与巩膜结构改变的关系(2006) 腺苷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作用的研究(2006) ERK1/2与ERK5信号通路间Crosstalk在EGF介导RPE增殖中的作用机制(2006),承担的科研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续1) 重大项目:豚鼠近视动物模型基因表达谱的动态研究(2005) 杰出青年团队项目:周翔天研究小组(2005) Toll样受体对角膜上皮细胞获得性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2005) 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基因表达谱研究(2005),承担的科研项目,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 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遗传性状研究 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弧形眼科生物超声显微镜的研发 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眼镜片光学的检测及其在视光学中的应用 近视相关细胞生物活性物质基因及其药物和基因治疗的研究 激光干涉条纹视力仪研制 光学眼镜片标准检测平台的建设,承担的科研项目,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续1) 近视动物模型蛋白组学研究 眼科专科医院评价系统研究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合成色素研究 新型非球面高透氧角膜接触镜的研发 视网膜显微血管搭桥术治疗视网膜血管阻塞的实验研究 蓝光滤过人工晶体的成像质量和设计研究,发表的SCI收录文章-2007年,Xiangtian Zhou, Weiwei Wang, Fan Lu, Songnian Hu, Liqin Jiang, Dongsheng Yan, Xiaowei Zhang, Xiaomin Yu, Jun Yu, Jia Qu. A comparativ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the whole eye from human, mouse, and guinea pig. Molecular Vision, 2007, 13:2214-2221 IF:2.377 Fan Lu, Dongsheng Yan, Xiangtian Zhou, Dan-Ning Hu, Jia Qu. Expression of melanin-related genes in cultured adult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and uveal melanoma cells. Molecular Vision, 2007, 13:2066-72 IF:2.377 Xiuming Jin, Qin Qin, Lili Tu, Xiangtian Zhou, Yi Lin, Jia Qu. Toll-like receptors TLRs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in response to inactivate hyphae of Fusarium solani in immortalized human corneal epithelial cells. Molecular Vision 2007,13:1953-1961 IF:2.377 Fan Lu, Suzhong Xu, Jia Qu, Meixiao Shen, Xiaoxing Wang, Haizhen Fang and Jianhua Wang.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and Corneal Hysteresis During Corneal Swelling Induced by Contact Lens Wear With Eye Closure. 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07, 143 : 616-622.e2 IF:2.468 Ai-wu Fang, Jia Qu, Le-ping Li, Bao-Ling Ji. Measurement of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in Primary Acute Angle Close Glaucoma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Journal of Glaucoma, 2007, 16 : 178-184 IF:1.799,Zong-Ming Song, Yan-Juan Sheng, Xiao-Ying Fu, An-Quan Xue, Fan Lu, Qin-Mei Wang, Jia Qu.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of Lens Capsule Defects.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2007, 245 11: 1653-1658 IF:1.193 Fan Lu, Xiangtian Zhou, Xie Ruozhong, Wu Yaming, Hu Yongwu, Zhang Lihua, Li He, Mao Xinjie, Hu Dannin, Qu Jia. Feasibility of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Used for Proteomic Analysis of Human Scleral Fibroblasts. Current Eye Research, 2007, 32 4: 319-329 IF:1.208 Xiuming Jin, Qing Qin,Wei Chen, Jia Qu.Expression of toll-like receptors in the healthy and herpes simplex virus-infected cornea.Cornea. 2007;267:847-52. IF:1.708 Jia Qu, Fan Lu, JiangXiu Wu, QinMei Wang, ChenChen Xu, XiangTian Zhou, Ji Cang He. Wavefront Aberra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for the Myopic Eyes. Journal of Cataract and Refractive Surgery, 2007, 33 8: 1447-1454 IF:1.941 Qi-Ping Wei, Xiangtian Zhou, Li Yang, Yan-Hong Sun, Jian Zhou, Guang Li, Robert Jiang, Fan Lu, Jia Qu, Min-Xin Guan. The coexistence of mitochondrial ND6 T14484C and 12S rRNA A1555G mutations in a Chinese family with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and hearing loss.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7, 357 : 910-916 IF:3.000 Xiangtian Zhou, Fan Lu, Ruozhong Xie, Liqin Jiang, Jiquan Wen, Yi Li, Jianzhen Shi, Tian He, Jia Qu. Recovery from axial myopia induced by a monocularly deprived facemask in adolescent 7-week-old guinea pigs. Vision Research, 2007, 47: 1103-1111 IF:2.167,发表的SCI收录文章-2007年,Yi Tong, Yijian Mao, Xiangtian Zhou, Li Yang, Juanjuan Zhang, Wanshi Cai, Fuxing Zhao, Xinjian Wang, Fan Lu, Jia Qu, Min-Xin Guan. The mitochondrial tRNAGlu A14693G mutation may influence the phenotypic manifestation of ND1 G3460A mutation in a Chinese family with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7,357: 524-530 IF:3.000 Yan-Hong Sun, Qi-Ping Wei, Xiangtian Zhou, Yaping Qian, Jian Zhou, Fan Lu, Jia Qu, Min-Xin Guan.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is associated with the mitochondrial ND6 T14484C mutation in three Chinese families.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6,347:221-225 IF:3.000 Xiuming Jin,Anquan Xue, Yune Zhao, Qing Qin, XD Dong, Jia Qu.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lidoca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a pilot study.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07;24511:1611-6.IF:1.609 Jia Qu, Ronghua Li, Xiangtian Zhou, Yi Tong, Li Yang, Jie Chen, Fuxing Zhao, Chunjie Lu, Yaping Qian, Fan Lu, Min-Xin Guan. Cosegregation of the ND4 G11696A mutation with the LHON-associated ND4 G11778A mutation in a four generation Chinese family. Mitochondrion, 2007, 7: 140-146 IF:2.191 Wu Wencan, Ye Mao, Yan Wentao, Lu Fan, Qu Jia, Wang Qinmei, Zhou Xiangtian. Using Basement Membrane of Human Amniotic Membrane as a Cell Carrier for Cultivated Cat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Transplantation. Current Eye Research, 2007,323:199-215 IF:1.208 Zong-Ming Song, Xiao-Ying Fu, An-Quan Xue, Fan Lu, Qin-Mei Wang, Jia Qu. Binocular membranous cataract associated with binocular retinal detachment.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2007,35 4: 387-389 IF:1.193,Jia Qu, Xiangtian Zhou, Ruozhong Xie, Lihua Zhang, Danning Hu, He Li, Fan Lu. The Presence of m1 to m5 Receptors in Human Sclera: Evidence of the Sclera as a Potential Site of Action for Muscarinic Receptor Antagonists. Current Eye Research, 2006, 317-8: 587-597 IF: 1.208 Jia Qu, Ronghua Li, Xiangtian Zhou, Yi Tong, Fan Lu, Yaing Qian, Yongwu Hu, Junqin Mo. The Novel A4435G Mutation in the Mitochondrial tRNAMet May Modulate the phenotypic Expression of the LHON-Associated ND4 G11778A Mutation.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Visual Science, 2006, 472: 475-482 IF: 3.766 Jia Qu, Xiangtian Zhou, Hua Zhu, Gang Cheng, Ken W.S.Ashwell, Fan Lu.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uperior colliculus and the retinocollicular projection 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 2006, 82: 300-310 IF: 2.776 Fan Lu, Xiangtian Zhou, Hailan Zhao, Ruiqing Wang, Ding Jia, Liqin Jiang, Ruozhong Xie, Jia Qu. Axial myopia induced by a monocularly-deprived facemask in guinea pigs:A non-invasive and effective model. 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 2006, 82:628-636 IF: 2.776 Xiangtian Zhou, Qiping Wei, Li Yang, Yi Tong, Fuxin Zhao, Chunjie Lu, Yaping Qian, Yanghong Sun, Fan Lu, Jia Qu, Min-Xin Guan.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is associated with the mitochondrial ND4 G11696A mutatin in five Chinese families.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6,340:69-75 IF: 3.000 Ronghua Li, Jia Qu, Xiangtian Zhou, Yi Tong, Yongwu Hu, Yaping Qian, Fan Lu, Jun Qin Mo, Min-Xin Guan. The mitochondrial tRNAThr A15951G mutation may influence the phenotypic expression of the LHON-associated ND4 G11778A mutation in a Chinese family. Gene, 2006,376:79-86 IF: 2.721 Xiangtian Zhou, Jia Qu, Ruozhong Xie, Ruiqing Wang, Liqin Jiang, Hailan Zhao, Jiquan Wen, Fan Lu. Normal development of refractive state and ocular dimensions in guinea pigs. Vision Research, 2006,46 18: 2815-2823 IF: 2.167,发表的SCI收录文章-2006年,Wei Chen, Jia Qu, Qinmei Wang, Fan Lu, Stefano Barabino. Automated lamellar Therapeutic Keratoplasty For Recurrent Corneal Granular Dystrophy After 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 Journal of Refractive Surgery, 2005,213:288293 IF: 1.948 Jia Qu, Ronghua Lic, Yi Tong, Yongwu Hu, Xiangtian Zhou, Yaping Qian, Fan Lu, Min-Xin Guan. Only male matrilineal relatives with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pathy in a large Chinese family carrying the mitochondrial DNA G11778A mutation.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5,328: 1139-1145 IF: 3.000 Yaping Qian, Xiangtian Zhou, Yongwu Hu, Yi Tong, Ronghua Li, Fan Lu, Huanming Yang, Jun Qin Mo, Jia Qu, Min-Xin Guan.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analysis in three Chinese families with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5,332:614-621 IF: 3.000,发表的SCI收录文章-2005年,发表的中华系列论文,植入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和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后视功能的对比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7, 43(2):104107 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矫治高度近视眼的初步报告,中华眼科杂志,2007, 43(4):336339 形觉剥夺对豚鼠锥视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7, 43(3):266270 快速阅读视觉呈现,全屏及纸面显示方式下汉字阅读速度的比较 ,中华眼科杂志,2007, 43(8):704708 角膜前表面四阶球差的分布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华眼科杂志,2007, 43(8):684687 应用免光导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6,42(7),600605,发表的中华系列论文,眼科信息学的发展概述,中华眼科杂志,2006,42(5),476480 对“与视光学理论和方法作者商榷”一文的回复,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4),381383 抗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片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的影响,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5759 兔玻璃体腔注射国产美罗培南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2):11321133 微型角膜刀辅助的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后复发性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1):10001004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的观察,中华眼科杂志,2005,41(4):369370,发表的中华系列论文,毒蕈碱受体型受体在人眼巩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1):995999 近视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486489 进一步重视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482485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受体在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中华眼科杂志,2005,41(5):464467 经颅开眶治疗眶内突眼性肿瘤的改良方法,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21(6):405407 建立眼视光医院新模式的实践与理论探讨,中华眼科杂志,2004,40(10):715,发表的中华系列论文,配戴角膜矫形镜对角膜形态和单色光波阵面像差的影响,中华眼科杂志,2004,40(7):471473 微型角膜刀联合纤维蛋白黏合剂行无缝线光学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实验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4,40(5):331336 晶状体囊袋减张撕囊法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的应用,中华眼科杂志,2004,40(1):5657 双眼协动参数在近视眼的差异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4,40(9):583586 黄色人种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色素合成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4,40(2):104107 人工晶状体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16717,发表的中华系列论文,眼结膜乳头状瘤二例,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55 国产微型角膜刀辅助光学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初步临床报告,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1418 坚持防治近视眼研究的正确方向,中华眼科杂志,2003,39(6):321324 视觉矫正质量评价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3,39(6):325327 超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患者的视力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中华眼科杂志,2003,39(9):537540 大中型眼科中心人工晶体管理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2):759760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修复颅骨缺损远期段裂一例,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3,19(1):77 颏水平截骨与Medpor联合矫治小颏畸形,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3,19(5):392393,获得的专利,一种防老视保健仪 发明专利 02138635.8 一种防近视眼镜仪 发明专利 02138633.1 光刷引导定位的后像弱视治疗仪 发明专利 200410065867.1 一种眼底血管造影系统前置镜 发明专利 02138634.X 一种近视动物模型形觉剥夺工具 发明专利 200410014098.2 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 实用新型 200420087363.5 一种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 200520134100.X 一种用空间光栅检查视网膜的视力计 实用新型 03222400.1 光刷引导定位的后像弱视治疗仪 实用新型 200420055022.X,获得的专利,医院排班考勤管理系统的研发(1.0版) 软件著作权 2005SR02371 视光学门诊部信息管理系统(1.0版) 软件著作权 2005SR04218 眼科学术会议论文评分系统的研发(1.0版) 软件著作权 2005SR14445 住院电子病案系统(1.0版) 软件著作权 2006SR06046 眼科眼内压数据存档、查询系统(1.0版) 软件著作权 2006SR07595 角膜接触镜验配临床信息管理系统(1.0版) 软件著作权 2005SR14445,已申请的专利,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 发明专利 200410055531.7 一种莪术油毫微囊滴眼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200610034254.0 一种眼镜片光学质量测量装置 发明专利 200610041215.3 一种含有莪术油的抗病毒滴眼液 发明专利 200610122227.9 低视力对数视力表 外观设计 02349960.5,获得的学术成果,“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遗传性状研究”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度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深低温保存角膜缘干细胞羊膜片异体移植实验及应用研究 ”2006年度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研究”2003年度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二等奖和温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泪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2002年度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三等奖和温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9,制定国家标准,对数视力表(国家强制性标准) 人工晶体国家标准 隐形眼镜国家标准 眼镜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法规 “OK”镜验配规范 国家(SDA)隐形眼镜不良反应监测标准 国家验光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学术地位,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 卫生部视觉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卫生分标准委员会 教育部防近视专家指导组 劳动人事部眼镜职业标准委员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委员会 国家技术监督局光学标准委员会 中华眼科学会眼视光学组组长,中华眼视光学会(筹) 高等教育视光学教育协作组组长 新英格兰视光学院博士实习基地 国际视光学学会成员 亚太区视光学学会执行委员 国际隐形眼镜教育委员会协调人 国际眼睛保健协会中国协调员,研究水平和贡献,总体定位和研究方向明确,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实行错位竞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 根据国家重大需求,承担重要科研和攻关任务 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和领导地位,某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和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最近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原始创新性,研究队伍 14位正高 15位副高 博士23人,硕士18人 客座人员 教授10人,如美国的HU Danning等,澳大利亚的 Ken Ashwell等,国内复旦大学的杨雄里院士等 研究员2人 博士后1人,队伍结构和团队建设,队伍建设,“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人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 2人 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 浙江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 2人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选2人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 温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 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7人 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5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视光学理论和方法 瞿 佳 眼镜学 瞿 佳 角膜接触镜学 吕帆 视觉神经生理学 刘晓玲 眼视光器械学 吕帆 屈光手术学 王勤美 双眼视觉学 王光霁 低视力学 孙葆忱 眼视光影像学 宋国祥 眼科学基础 刘祖国 眼病学 禇仁远 眼视光公共卫生学 赵家良,出版的著作,眼科全书(第二版)第八卷 瞿 佳 眼镜技术 瞿佳 弱视及双眼视觉功能异常处理技术 吕帆 眼科特检技术 王勤美 验光技术 刘晓玲 角膜接触镜 陈浩 视光学基础 王光霁 眼应用光学基础 宋慧琴 眼科学基础 徐国兴 眼保健与眼病预防 管怀进,中华眼科学出版,负责第八卷的编写,全国首套 “眼视光技术专业” 系列教材,科学研究总体目标,努力获得高层次的科技奖励 在几个主要研究方向上均有所突破,获得有标志性显示度的成果 建立国际化的眼视光学医疗群 培养数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年轻学术带头人,近视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近视的发生发展机制开展系列研究 研究近视的发生发展机制 体外研究:培养的人的细胞株 近视动物模型:豚鼠、小鼠 眼动参数测量平台 开展前瞻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从细胞体外研究到动物近视模型的体内研究,到人眼近视各眼动参数的测量分析,从个体研究到群体研究,近视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检测平台,豚鼠 创建了“面罩法”的诱导工具 建立形觉剥夺性和镜片诱导性近视动物模型 近视模型的成功建立,相关测量方法系统形成 近视模型的相关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近视“恢复”的模型及其相关参数 完成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近视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检测平台,小鼠 建立小鼠近视模型的建立 搭建小鼠的屈光检测平台 搭建小鼠眼轴的检测平台:全球唯一能测量小鼠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的技术平台 改装小鼠角膜曲率的检测设备 基因敲除小鼠的屈光发育研究:发现一个受体的基因敲除后,出现了近视的表现 小鼠近视模型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小鼠专用的检测平台和近视模型,近视的临床研究,近视的非手术矫正研究 眼镜、角膜接触镜和各种器械 各种矫正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评价 评价各种矫正方式对近视进展的干预疗效 筛选出个性化的近视矫正方案 近视的手术矫正研究 屈光与眼球像差 角膜散光及其角膜动力对屈光手术的影响 多中心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研究结果直接指导临床矫正,眼发育及其异常的研究,人眼球和视觉系统发育及其调控机制 眼内各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调控机制 建立人、豚鼠、小鼠全眼球的cDNA文库为发育和进化研究奠定基础 遗传性眼病研究 各种常见眼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人眼球和视觉发育及其调控机制,应用神经轴突追踪技术( DiI染色)研究人类视觉神经在外侧膝状体、上丘、初级视皮质的动态发育,最终获得人类视觉神经中枢的发育的完整的过程,并研究各种环境毒素对视觉神经发育的影响,如铅中毒等 获得和筛选出人胚胎眼球发育阶段microRNA表达的差异,进一步研究microRNA在人眼球发育阶段的调控机制 利用模式生物,如基因敲除小鼠研究眼球和视觉系统发育的机制,如LGR4基因敲除小鼠,A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等,从而阐明人眼发育机制,人眼发育阶段microRNA表达结果,胚胎11周,胚胎20周,成人眼,胚胎20周 VS 胚胎11周 64个 miRNAs 表达上调;36 个miRNAs 表达小调 成人眼 VS 胚胎11周 45个 miRNAs 表达上调, 38个 miRNAs 表达小调,裂隙灯观察到KO小鼠有角膜大疱、角膜白斑、角膜内新生血管以及瞳孔不规则和白内障等现象,眼内各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调控机制,利用神经嵴干细胞衍生分化的黑色素细胞作为首选实验系统 采用敲除小鼠、转基因小鼠和胚胎组织ex in vivo培养方法 对在黑色素细胞前体发育分化过程中的功能进行研究等,建立人、豚鼠、小鼠全眼球cDNA文库,建立人、豚鼠、小鼠的眼球cDNA文库 分析眼的差异和进化 为实验顺利开展奠定数据库 人和小鼠已有完整的基因组数据,最终的基因注释率(人:99.4%, 小鼠:97.3%),要远高于豚鼠的基因注释率 (64.5% ),数据库已上传GENEBANK并公布 同时建立自己的数据库(/database),并公布基础数据,免费下载,今后将逐步增加数据,遗传性眼病的研究,充分发挥我国遗传资源优势,迅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核基因到线粒体基因的研究 遗传性夜盲;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高度近视 筛选致病基因、易感基因等,并分析基因的功能,从而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携带11778和A4435G的先证者永生淋巴细胞系中的甲硫氨酸tRNA (tRNAMet)水平只有正常对照的50%左右,眼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基于疾病动物模型、细胞体外培养和临床样本的系列性研究 视网膜神经生理研究 谷氨酸在视网膜功能中的机制研究 视网膜内细胞的离子通道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等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大鼠、豚鼠等 临床前瞻性研究 各种眼病导致的视网膜改变的研究,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和高度近视等 新生血管等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 采用腺相关病毒载体进行小鼠的基因治疗 RNAi的体外实验 角膜移植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