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煤医和解剂.ppt_第1页
课件:煤医和解剂.ppt_第2页
课件:煤医和解剂.ppt_第3页
课件:煤医和解剂.ppt_第4页
课件:煤医和解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和解剂,【目的要求】,掌握: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 熟悉:1.痛泻要方。 2.和解剂的涵义、适用范围及分类。 了解:达原饮。,一、含义,二、作用,和解半表半里(少阳),调和脏腑(肝脾、肠胃 ),三、适应证:,1、伤寒少阳证,2、肝脾失调证 3、肠胃失和证,概 述,四、分类,1.和解少阳少阳证,2.调和肝脾肝脾失调证,3.调和肠胃 寒热错杂证,五、使用注意,1.邪在表及全部入里不宜和解少阳 ,邪在表误服和解剂,会引邪入少阳。,2.脏腑极虚,气血不足之寒热,不宜使用和解剂,恐贻误病情。,第 一 节 和解少阳,1.适应证:适用于伤寒邪在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 2.组方特点:常用柴胡、青蒿、黄芩、半夏等药配伍组成方剂。,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生姜 大枣 主治伤寒少阳证半表半里证,病 机 要 点,邪在少阳 (往来寒热),经气不舒 (胸胁苦满),胆热犯胃 (呕恶),立法 和解少阳,问题 如何和解少阳?,散 + 清,柴胡疏散少阳之邪 (君) 黄芩清泄少阳之热 (臣),和解少阳,人参、甘草、大枣扶正祛邪 实里以防邪入 甘草兼调药性 (使),半夏、生姜和胃止呕 (佐),疏利气机,方解,柴胡一味能否和解少阳,为什么要扶正 ?,?,临床应用 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苔白脉弦)。可见于多种发热性疾病,以往来寒热为主症者。, 功用 和解少阳,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疟疾、黄疸及内伤杂病见少阳症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苔白脉弦,1.辨证要点(名医论方)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脉弦。 2.临证加减: 兼气滞者 + 香附、苏梗、枳壳; 热入血室证 兼血瘀者 + 归尾、桃仁、元胡; 兼热伤阴血者 + 生地、丹皮。 黄疸者 + 茵陈、山栀子。 3.现代运用: 感冒、疟疾、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感染、胸膜炎、 乳腺炎、睾丸炎以及产后发热等见少阳证者。,运用, 明吴 昆:“邪在表则恶寒,邪在里则发热,邪在半表半里,则恶寒且热,故令寒热往来;少阳之脉行于两胁,故令胁痛;其经属于胆,胆汁上溢,故口苦;胆者,肝之府,在五行为木,有垂枝之象,故脉弦。柴胡性辛温,辛者金之味,故用之以平木,温者春之气,故就之以入少阳;黄芩质枯而味苦,枯则能浮,苦则能降,君以柴胡,则入少阳矣;然邪之伤人,常乘其虚,用人参、甘草者,欲中气不虚,邪不得复传入里耳!是以中气不虚之人,虽有柴胡证俱,而人参在可去也;邪初入里,里气逆而烦呕,故用半夏之辛以除呕逆;邪半在表,则荣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荣卫。” 医方考, 清 汪 昂:“此足少阳药也,胆为清净之腑,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邪入本经,乃由表而将至里,当彻热发表,迎而夺之,勿令传太阴。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黄芩苦寒,以养阴退热为臣。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邪在半表半里,则营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 医方集解,大柴胡汤,伤寒论,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 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柴胡,枳实,大黄,大枣,半夏,生姜,芍药,黄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主症,少阳阳明合病,邪在少阳,阳明经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郁郁微烦呕吐不止,心下痞硬或满痛,大便不解或热结旁流,苔黄,脉弦数。,邪气化热入里,柴胡黄芩,半夏 生姜 大枣,和解少阳外透内清,和胃降逆止呕,和营卫调诸药,枳实:行气导滞,大黄:荡涤热实,芍药:泻实缓急,和胃调营防邪复入,气血并治,表里同治,方解,【配伍特点】集疏、清、通、降于一体,既和解少阳,又通泻阳明,使少阳与阳明得以双解。 【辩证要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痞硬,大便秘结,苔黄,脉弦数有力。,类方,本方要点,1、由小柴胡汤合小承气汤加减而成 2、功用以和解少阳为主 3、主治少阳阳明合病,蒿芩清胆碧玉需,陈夏茯苓枳竹茹, 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青蒿 竹茹 法半夏 赤茯苓 黄芩 枳壳 陈皮 碧玉散,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吐酸苦水甚或干呕呃逆,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脉数右滑而左弦。,组成,主症,少阳湿热痰浊证,治法与伤寒少阳症何异?,证候与伤寒少阳证何异?,邪热较甚:热重寒轻,舌红,脉数,兼挟湿(痰)热:呕吐黄粘痰涎苔腻,脉滑,气滞较著:胸闷胁胀痛,主治,青蒿清透少阳邪热 黄芩清泄少阳湿热,和解少阳,共为君药,竹茹、半夏清热化湿,和胃止呕; (臣) 枳壳、陈皮理气宽胸 (佐) 赤茯苓、碧玉散清利湿热,导热下行。,? 本方用药与小柴胡汤有何异同?,方解,功用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应用 1.用方要点:少阳证、邪热较甚、兼挟湿(痰)浊者。症见:? 2.现代应用:消化系统疾病(肝胆、胃);外感病发热见上症者。,本方要求,掌握本方与小柴胡汤在组成、功用、主治三方面的异同点。,1.辨证要点: 寒热往来,寒轻热重,吐酸苦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数。 (名医论方) 2.临证加减: 若呕甚者 + 左金丸(黄连、吴茱萸)、代赭石; 湿重者 + 白豆蔻、草果、藿香; 痰湿上蒙清窍而眩晕者 + 石菖蒲、蔓荆子。 3.现代运用: 急性胆囊炎、黄疸性肝炎、急性胃炎、慢性胰腺炎等病 症属胆经湿热者。 4.类方比较: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运用,清何秀山:“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若受湿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故以蒿、芩、竹菇为君,以清泄胆火。胆火炽,必犯胃而液郁为痰,故臣以枳壳、二陈和胃化痰。然必下焦之气机通畅,斯胆中之相火清和,故又佐以碧玉,引相火下泄;使以赤苓,俾湿热下出,均从膀胱而去。此为和解胆经之良方,凡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投无不效。” “青蒿脑清芬透络,从少阳胆经领邪外出。虽较疏达腠理之柴胡力缓,而辟移宣络之功,比柴胡为尤胜。故近世喜用青蒿而畏柴胡也。” 重订通俗伤寒论,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 功善和解少阳,透表力强,并能益气和胃,扶 正祛邪;用治少阳病半表之邪偏重,兼胃虚气 逆者,证每多伴有咽干目眩,不欲饮食等证候。,清胆热之力较强,并能利湿化痰,理气宽胸, 多用治少阳病胆热偏盛,兼有湿热痰浊阻滞之 证,临证并见寒轻热重,吐酸苦水,甚或黄涎, 舌红苔腻,脉弦滑数等证。, 两方均能和解少阳;用治邪犯少阳,机枢不利 而见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口苦脉弦等少阳证 者。,类方,第 节 调和肝脾,1.适应证:适用于肝脾不和的病证。症见脘腹胸胁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手足不温等。 2.组方特点:常用疏肝理气药如柴胡、枳壳、陈皮等,与健脾药如白术、茯苓、甘草等配伍组方。,柴芍枳草四逆散,阳郁厥逆非虚寒; 透邪解郁疏肝脾,胁胀脘腹痛能蠲。,四 逆 散,伤寒论,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立法 ?,透邪解郁,主治 1.原书:阳郁厥逆证(外邪传里,郁遏阳气) 2.肝脾不和证:胁肋胀痛,脘腹疼痛,脉弦。,疏肝理脾,组成,柴胡:透邪升阳舒郁,芍药:益阴养血柔肝,敛阴和阳,枳实:行气破结,甘草:调和诸药,升降结合,调畅气机,理气和血,气血调和,方解,理脾,疏肝,柴胡疏肝 芍药柔肝 枳实理脾 甘草补中,现代临床 肝脾失调证,1.辨证要点 胸胁、脘腹疼痛,脉弦。(名医论方) 2.临证加减: 气郁化火甚者 + 金铃子散或郁金、青皮; 兼血瘀者 + 失笑散或丹参、赤芍、川芎。 3.现代运用: 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 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等病证属肝脾(肝胃)不和者。 4.附方: 本方枳实易枳壳 + 川芎、香附、陈皮 柴胡疏肝散 (景岳全书)。,运用,成无己:“四逆散以散传阴之热也。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枳实、甘草之甘苦,以泄里热;芍药之酸,以收阴气;柴胡之苦,以发表热。” 金注解伤寒论 许 宏:“四逆者,乃手足不温也;四厥者,乃寒冷之甚也。四厥为阴寒之邪,四逆为传经之邪,自阳热已退,邪气不散,将若传阴而未入也。此只属阳,故与凉剂以治之。用甘草为君,以和其中,而行其四末;以枳实为臣,而行结滞;以芍药为佐,而行荣气;以柴胡为使,而通散表里之邪也。” 明金镜内台方议,逍遥散中柴归芍,术苓草薄绕生姜; 养血健脾疏肝郁,又是调经常用方。,逍遥散,和剂局方,薄荷,炙甘草,白芍,煨生姜,茯苓,当归,白术,柴胡,组成,肝郁,脾弱,两胁作痛,喜叹息,月经不调,乳房胀痛,口燥咽干,脉弦,血虚,头晕目眩,脉虚,神疲食少,主治,肝郁脾虚证,肝郁血虚脾弱证,疏肝,健脾,养血,柴胡 (君),白芍、当归 (臣),茯苓 白术 甘草,生姜 薄荷,疏中兼养,治肝顾脾,功用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配伍特点,临床应用 1.使用指征:重在肝郁(症见?) 2.加减思路:肝郁甚者,加? 化火者,加? 血虚甚者,加? 3.现代运用:消化系统(肝、胆、胃肠) 及妇科疾病见肝郁血虚脾弱之象者,加味逍遥散,黑逍遥散,本方要求,1、全面掌握逍遥散主要内容 2、掌握加味逍遥散与黑逍遥散的组成与适应证,四逆散,逍遥散,重在疏肝理脾,调畅气机,兼能透邪解郁,原 治阳郁证,临证尤多用治肝脾不和所致之胸胁、 脘腹疼痛,脉弦等证候。, 重在疏肝解郁,兼能养血健脾,为调经的常用 方;临证用治肝气郁结,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 证,见经行腹痛,头痛目眩,乳房胀痛,脉弦 等证候。,均可疏肝理脾,用治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胀 痛,脉弦之证。,类方, 痛 泻 要 方 丹溪心法,痛泻要方白术芍,陈皮防风肝脾调; 肠鸣腹痛泻必痛,莫与伤食相混淆。,白术 白芍 陈皮 防风,功用补脾泻肝,缓痛止泻。 主治痛泻(土虚木乘)。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脉弦而缓。,组成,白术补脾燥湿 (君) 白芍柔肝缓急 (臣) 陈皮行气燥湿,醒脾和胃 (佐) 防风散肝舒脾,升阳止泻 (佐使) 合白芍敛而勿过,方解,【配伍特点】全方补脾泻肝,寓疏于补,体现扶土抑木法。 【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肝脾不和痛泻证的常用方。临床以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脉左弦而右缓者为辨证要点。,本方要点,1.治疗“痛泻”的代表方 临床特征:腹痛即泻,泻后痛缓 病 机:土虚木乘 2.本方重在补脾,兼以柔肝缓急。 3.理解并掌握防风在本方中的配伍作用,第 三 节 调和肠胃,1.适应症:适用于邪在肠胃、寒热错杂所致升降失常病证。症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肠鸣下利等。 2.组方特点:常用辛温之干姜、半夏、生姜等与苦寒之黄连、黄芩等配伍组方,寒清温散,辛开苦降,以解寒热错杂之证。,半夏泻心用干姜,芩连参枣草煎汤; 寒热错杂痞呕利,消痞散结寒热调。,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黄连 大枣 甘草,【主治】肠胃不和,寒热互结之心下痞证。 少阳证误下,损伤中阳 邪热乘虚内犯(肠胃) (寒)+ (热) 寒热互结 心下痞满而不痛; 肠胃升降失司 呕吐,肠鸣,下利; 邪偏热挟湿 苔腻而微黄,脉弦滑数。 【病机】寒热错杂,肠胃升降失调。 【治法】调和寒热,散结消痞,和胃降逆。(辛开苦降法),病位: 心下 肠胃;故“泻心”者,泻肠胃也。,组成,热(实),少 阳 证,误下,损伤中阳,邪气传里,寒(虚),小柴胡汤加减,寒热虚实 错杂,如何加减?,寒热互结,升降失常,心下痞,呕、利,柴胡、黄芩 半夏、生姜 人参、甘草、大枣,去柴胡,加黄连,以干姜易生姜,小 柴 胡 汤,半 夏 泻 心 汤,黄连、黄芩清泄里热 半夏、干姜温中散寒,降逆开结 人参、大枣、甘草 益气补虚,调和诸药,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温清并用 辛开苦降,补泻兼施,方解,1.辨证要点(名医论方) 心下痞满不痛,呕吐,下利,舌苔薄黄腻。 2.临证加减: 痞满甚者,去大枣枳实、厚朴; 湿浊甚者 + 藿香、佩兰、蔻仁、滑石; 兼食积者 + 山楂、神曲、莱菔子。 3.现代运用: 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 不完全性胃幽门梗 阻等病证属于寒热错杂,肠胃不和者. 4.名词解释:辛开苦降,运用, 明许 宏:“病在半表半里,本属柴胡汤,反以他药下之,虚其脾胃,邪气所归,故结于心下,重者成结胸,心下满而硬痛也;轻者为痞,满而不通若此痞结不散,故以黄连为君,苦入心以泄之;黄芩为臣,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干姜之辛温为使,辛能散其结也;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其中,而益其脾胃之不足,使气得平,上下长降,阳阴得和,其邪之留结者,散而已矣。经曰:辛入肺而散气,苦入心而泄热,甘以缓之,三者是已。” (金镜内台方议),辛开苦降: 指用辛味药如干姜、半夏以开结消痞;配合苦 味药如黄芩、黄连,苦寒以清降泄热,从而用 治寒热互结,肠胃不和所致的心下痞证的一种 治法,如半夏泻心汤。,名 解,1 本方所治心下痞乃气机失畅之征,方中为何未用行气之药?是否可以加入行气药? 2 如何掌握本方的使用指征?,?,答1 方中辛温之半夏、干姜有开结流动通达之性,气滞之因缘于寒热互结。若气滞重痞满甚者可酌加理气药。 答2 以心下痞,喜温喜按,或有便溏,舌质淡,苔黄腻为使用要点。,本方要求,1.全面掌握本方组成、功用、主治证候、制方原理与配伍特点。 2.理解与掌握本方由小柴胡汤如何变化 而来及其变化机理。,1. 何谓“和解”?小柴胡汤如何体现和解少阳法? 2.小柴胡汤中柴、芩相配与蒿芩清胆汤中蒿、芩相伍,其 作用有何异同? 3.蒿芩清胆汤的治证、病机有何特点? 4.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如何通过药物配伍达到调和 肝脾的? 5.薄荷在逍遥散、银翘散、桑菊饮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6.试述痛泻要方治证的病机特点;方中应用白芍、防风有 何意义? 7.结合半夏泻心汤治证的病机特点,试分析方中以黄芩、 黄连配伍干姜的意义。 8.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败毒散中均用人参,其作用有 何不同?,复习思考题,人参,药性:甘、微苦、平。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气,生津,安神益气。 应用: 1、元气虚脱症 2、肺脾心肾气虚症 3、热气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症,大枣,药性:甘,温。 归脾、胃经。 功效: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应用: 1、脾虚证 2、脏躁,失眠证,半 夏,药性:酸、甘温。有毒。归 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 呕,消痞散结,外 用消肿止痛 应用: 1、湿痰,寒痰证 2、呕吐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伤,黄芩,药性:苦,寒。归肺、胆、 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应用: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3、血热吐衄 4、痈肿疮毒 5、胎动不安,干姜,药性:辛、热。归脾、胃 肾、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 脉,温肺化饮 应用: 1、腹痛,呕吐,泄泻 2、亡阳证 3、寒饮喘咳,黄连,药性:苦、寒。归脾、胃 胆、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 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2、湿热泻痢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 4、痈肿疔疮,目赤牙痛 5、消渴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甘草,药性:甘,平。归心、肺、脾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毒 6、调和药性,柴胡,药性: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 功效:解表退热,舒肝解郁,升举阳气。 应用: 1、表证发热,少阳证 2、肝郁气滞 3、气虚下陷,脏气脱垂,枳实,药性:苦、辛、酸、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应用: 1、胃肠积滞,湿热泻痢 2、胸痹,结胸 3、气滞胸胁疼痛 4、产后腹痛,芍药,药性:苦、酸,微寒 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平抑肝阳 应用: 1、肝血亏虚,月经不调 2、肝脾不和,胸脘胁腹疼痛 四肢挛急疼痛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甘草,药性:甘,平。归心、肺、脾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毒 6、调和药性,黄芩,药性:苦,寒。归肺、胆、 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应用: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3、血热吐衄 4、痈肿疮毒 5、胎动不安,半 夏,药性:酸、甘温。有毒。归 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 呕,消痞散结,外 用消肿止痛 应用: 1、湿痰,寒痰证 2、呕吐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伤,柴胡,药性: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 功效:解表退热,舒肝解郁,升举阳气。 应用: 1、表证发热,少阳证 2、肝郁气滞 3、气虚下陷,脏气脱垂,甘草,药性:甘,平。归心、肺、脾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毒 6、调和药性,人参,药性:甘、微苦、平。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气,生津,安神益气。 应用: 1、元气虚脱症 2、肺脾心肾气虚症 3、热气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症,生姜,药性:辛,温。 归肺脾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应用: 1、风寒感冒 2、脾胃寒证 3、胃寒欧吐 4、肺寒咳嗽,大枣,药性:甘,温。 归脾、胃经。 功效: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应用: 1、脾虚证 2、脏躁,失眠证,黄芩,药性:苦,寒。归肺、胆、 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应用: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3、血热吐衄 4、痈肿疮毒 5、胎动不安,半 夏,药性:酸、甘温。有毒。归 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 呕,消痞散结,外 用消肿止痛 应用: 1、湿痰,寒痰证 2、呕吐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伤,柴胡,药性: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 功效:解表退热,舒肝解郁,升举阳气。 应用: 1、表证发热,少阳证 2、肝郁气滞 3、气虚下陷,脏气脱垂,枳实,药性:苦、辛、酸、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应用: 1、胃肠积滞,湿热泻痢 2、胸痹,结胸 3、气滞胸胁疼痛 4、产后腹痛,芍药,药性:苦、酸,微寒 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平抑肝阳 应用: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