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研究.doc_第1页
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研究.doc_第2页
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研究.doc_第3页
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研究.doc_第4页
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研究摘要: 在世界范围内,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犯罪低龄化问题突出,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持续攀升。因此,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各国所面临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从刑事科学的角度来讲,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是否合理在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占据重要地位。有犯罪就有处置。虽然我国立法及理论研究上对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司法实践中也一直严格遵循“教育保护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但目前我国法律中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体系,因此,研究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体系的构建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实现教育、保护未成年犯罪人、提高未成年犯罪人复归社会的可能性和有效性、预防其再次犯罪以防卫社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等方面也有较为显著的实践意义。关键字: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目录第一章 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之原则3一、教育保护为主,惩罚为辅原则3二、相称原则4三、双向保护原则5四、非刑罚处置措施优先原则6第二章 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之刑罚承担方式6一、国外有关未成年犯罪人刑种适用之比较7(一)美国7(二)英国8(三)德国8(四)日本8二、我国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刑罚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9(一)在刑种的选择上未体现非成人化特征9(二)部分刑种的司法适用未充分发挥刑罚教育、矫正之功能10三、完善刑罚承担方式的初步构想11(一)在刑种的选择上,将未成年犯罪人排除在无期徒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之内11(二)有期徒刑、罚金刑在适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3第三章 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之非刑罚承担方式14一、外国相关方式考察14(一)美国15(二)英国15(三)德国16(四)日本17二、对我国相关立法现状的评析17三、完善非刑罚承担方式的初步构想18(一)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19(二)行为人具有再犯危险性19(三)非刑罚处置措施可单独适用,也可附加刑罚适用19结语20参 考 文 献21致谢23II第一章 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之原则 研究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确立明确的基本原则。一、教育保护为主,惩罚为辅原则 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一直将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罪人作为一贯的政策,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4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就从立法上明确了这项原则。随后,相关立法及司法解释中也相应明确了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之教育保护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4条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1 条规定:“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矫正。对未成年罪犯量刑应当依照刑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并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 在确定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问题上,必须贯彻教育保护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是因为:根据现代教育刑论的观点,追究刑事责任并不仅仅为了惩罚,刑事责任存在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对犯罪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使犯罪人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从而达到矫正不良意识、预防犯罪的目的。日本刑法学家牧野英一曾说:“刑的理念在教育,刑法乃至行刑的改革应该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进行 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对未成年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时更应当注重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矫正。未成年人的个性还不成熟,具有最大的可塑性和可改造性,对触法少年及时得进行恰当的教育,能够起到最大的预防犯罪的目的。正如意大利学者贝卡利亚所言:“当偶然性和随意性向青年稚嫩的心灵提供道德现象和物理现象的摹本时,教育起着正本清源的作用;教育通过感情的捷径,把年轻的心灵引向道德【意】贝卡利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二、相称原则 相称原则是指未成年人承担的刑事责任“不仅要与其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相称,而且要与未成年人自身的情况和社会的需要相称冯卫国、王振海: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刑罚制度的完善以相称原则为视角,2005年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第493页。” 首先,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根据这一规定,罪责刑相适应,是指对犯罪分子所施予的刑罚惩罚应当与其所实施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以及其所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对任何人来说,无罪不罚,轻罪轻罚,重罪重罚,一罪一罚,数罪并罚,罚当其罪。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写道:“犯罪对社会利益的危害越大和促使人们犯罪的动力越强,制止人们犯罪的手段就应该越强有力,这需要刑罚与犯罪相对称”【意】贝卡利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但同时他又指出,“罪行相称并不意味着罪行相等,如果犯多大的罪就处多重的刑,使犯罪造成的危害性与刑罚造成的痛苦之间相等,那么,只能用刑罚的痛苦抵消犯罪带来的利益,而不能起到用刑罚阻止人们犯罪的作用,不能发挥刑罚的威慑力。”并且,我们追究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的目的在于教育矫治以预防犯罪,并非单纯为了惩罚而惩罚。同时,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中,客观原因往往起到主要作用,即未成年人的心智、心理、世界观等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其智力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道德品行、认罪悔罪态度等情况都是我们在追究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考虑的问题。相称原则的确立,弥补了适用于成年犯罪人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与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间的不匹配,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及其教育改造的难易程度纳入考量范围,较好得体现了教育保护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其次,从宽处罚就是在追究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时,应当比照成年犯加以减轻或者从轻。我国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刑罚的从轻、减轻处罚问题也作了相关规定,即“对未成年犯罪依法从轻处罚,应当在法定刑范围内判处相对较轻的刑种或相对较短的刑期;依法减轻处罚,应当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在具体量刑时,不但要根据犯罪事实、犯罪性质和危害社会的程度,还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犯罪的动机,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或惯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情节,以及犯罪后有无悔罪、个人一贯表现等情况,决定对其适用从轻还是减轻处罚和从轻或者减轻的幅度,使判处的刑罚有利于未成年罪犯改过自新和健康成长。”而从宽处罚原则设定的根据是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能力的不完备以及未成年人易于接受教育改造的特性。与成年犯罪人相比,未成年人的主观恶性不深,其犯罪往往出于好奇或模仿,对自己行为后果缺乏预见性;同时未成年犯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尚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如果根据其生理、心理特征进行恰当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他们则更容易得到矫正。相反,如果将适用于成年犯罪人的相关制裁措施不加区分、不加选择的直接适用于未成年犯罪人,则会突出其负面影响,以至于不能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甚至适得其反,加重未成年犯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情绪,这样便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不利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另外,在坚持对未成年犯罪人从宽处罚原则的同时,我们必须把握好“从宽”的度,因为“过分的宽大和保护易演变成放任和纵容,不利于预防犯罪,即宽容而不纵容 欧阳晨雨:未成年人犯罪立法当宽容而不放纵,载社会观察2006 年第 5 期。”三、双向保护原则 刑法理论从刑法的目的和保护法益的角度提出了双向保护原则。双向保护原则是指刑法在处理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问题时,既要注重保护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又要注重保护未成年犯罪人的权益,二者结合不可偏废。在未成年司法发展的过程中,保护社会利益与保护未成年犯罪人权益作为矛盾的两方面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理论界与实践中也都有过不同的观点和做法,各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应对不同的社会问题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随着未成年人是社会弱势群体观念的确立,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北京规则将双向保护原则确立下来。规则指出,“各会员国的社会政策应努力促进少年福利、尽量减少司法干预,对触法少年给予有效、公平、合乎人道的待遇,既保护青少成长,又维护社会的安宁秩序,达到保护少年与保护社会的统一” 徐建主编:青少年法学新视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29 页。 在贯彻落实双向保护原则时,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其内涵:一方面,在处理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的问题时,必须以保护未成年犯罪人的权益为基础。这是由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该原则还要求,在处理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上不能忽视对社会利益的保护。虽然未成年犯罪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但其实施的犯罪行为仍然对社会利益造成了危害,社会为维护自身生存发展的环境,必然采取相应的自卫手段,追究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就是社会进行自卫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未成年犯罪人而言,不能盲目的对其宽容,应当采取适当的手段对其加以惩戒,从而维护社会的秩序与稳定,保护社会利益。四、非刑罚处置措施优先原则 所谓非刑罚处置措施优先原则,是指在确定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非刑罚处置措施,在适用非刑罚处置措施就能够解决相应刑事责任问题时,就尽量不适用刑罚方式。即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的方式应当主要是非刑罚处置方式,“刑罚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作为一种非常手段施用于未成年人” 王丽娟:我国未成年人罪错处分体系构建,南京大学学报,2009 年第 5 期。这是因为: 从未成年犯罪人角度来看,未成年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成年人来说要小得多。 从刑法的角度而言,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是我国对未成年犯罪人的一贯刑事政策,刑法的谦抑性也要求立法者力求以最小的支出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刑罚的节俭。我们知道,刑罚的适用需要很大的经济成本,如执行、监管人员的配备、设施的建设等等,日本学者平龙野一就指出:“刑罚是给予约束自由这样的重大痛苦的措施,其本身并非理想的而是不得已的社会统治手段” 【日】平龙野一著:刑法总论,有斐阁 1972 年版,第 44 页。因此,对未成年犯罪人而言,适用非刑罚处置措施已经足够实现刑罚之威慑、矫正功能,并且非刑罚处置措施还具有一些如保护、感化、鼓励等刑罚所不具备的功能,刑法的谦抑性决定了“刑罚始终是不得已而用之,刑法不宜过度介入社会生活” 牛忠志、姚桂芳:中外少年刑法若干问题比较研究,政法论丛 2004 年 12 月第 6 期。第二章 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之刑罚承担方式 刑罚,是指国家为了防止犯罪行为对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与公民法益的侵犯而规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刑事立法对犯罪人适用的,建立在剥夺性痛苦基础上的最为严厉的制裁措施。刑事责任主要是通过刑罚来实现的,并且刑罚是最严厉的实现方式。作为最严厉的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刑罚必须以正确的刑罚观作为指导,把给予未成年人必要的剥夺性痛苦同教育改造结合起来,借助刑罚的执行,使未成年人明确其必须对自己自由选择的行为负责任。正如黑格尔所说:“法的命令是: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46 页。,通过刑罚的执行,增强未成年犯罪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克制不良因素的影响并勇敢地承担起责任,实现理性的成熟,这便是刑罚之教育目的的真正的落脚点。然而,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刑罚措施仍需谨慎,刑罚所固有的严厉性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将适用于成年人的刑罚依照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相称原则、双向保护原则等在刑种的选择与刑度的把握上进行微调以适应未成年犯罪人的身心特点是本部分论述的重点。一、国外有关未成年犯罪人刑种适用之比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研究我国刑法中未成年犯罪人刑种适用的问题上,通过了解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定,可以使我们反思现有规定存在的不足,并给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一)美国 首先,在立法上美国完全保留了死刑,目前有约40个州保留了死刑。根据普通法的规定,年满14周岁的人即具备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可以以成年人的标准进行定罪量刑,死刑亦然。因此,美国保留死刑的州多未明文禁止对未成年人适用死刑 尹春丽:美国死刑制度评介,载外国法译评1997 年第 3 期。虽然立法上保留了死刑,但目前大多数州已规定了适用死刑的最低年龄限制,未达法定年龄不得适用死刑;同时,没有规定年龄限制的州,法官及陪审团也不愿意对未成年人适用死刑。 第二,对未成年犯罪人可适用监禁刑。在美国,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监禁刑时一般多采用不定期刑,即对那些被少年法院判处监禁的少年犯安置在少年管教所,同时规定一个最高刑期(一般为2-3年),如果该未成年犯罪人表现良好、已能够达到回归社会的标准或者已满法定成年年龄,那么该未成年犯罪人将被释放或假释。现在,许多州因未成年人犯罪态势日益严重,逐渐转向对其采取强硬措施,在量刑上表现为将不定期刑改为定期刑,被判定期刑的未成年犯罪人必须服满全部刑期,不得提前释放或假释。 第三,一些州允许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罚金刑。在罚金刑的适用上,一般规定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犯罪人才可以被判处适用罚金刑。(二)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废除死刑的国家之一,早在1969年12月18日,英国议会便通过投票废除了死刑。因此,在英国未成年犯罪人刑罚适用体系中,不存在死刑的适用问题。 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法庭可以给予其拘禁判决(Custodial sentences)。拘禁判决包括两类:一是羁留和教导令(Detention & training order),适用于12-17 岁实施了在成人可判处监禁刑的未成年人,二是对犯有杀人、强奸或其他由成年人实施可判处14年以上徒刑的犯罪的未成年人,由刑事法庭判处对其实施拘留监管,释放日期则由内政大臣决定 赵勇:英国青少年司法体系的改革及启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9 期。罚金刑同样可适用于未成年犯罪人,罚金的数额根据罪行的轻重以及未成年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同时考虑因年龄的不同作出不同的限制 14 岁以下的,最高罚款金额为 250 英镑;14-17 岁的为 1000 英镑。不满 16 岁的,法庭可责令其父母或监护人代为缴纳。(三)德国 德国在立法上已明确废除死刑,对未成年犯罪人亦不可适用死刑。德国刑法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罚适用仅规定了一个总的原则,而其少年法院法则明确规定少年刑罚为自由刑,不包括没收财产刑。该法第18条规定:“少年刑罚的期间为6个月以上5年以下,犯重罪,以普通刑法应科处10年以上自由刑的,最高少年刑罚为10年。普通刑法所规定之量刑范围于此不适用。”同时,根据德国少年刑法的规定,未成年犯罪人在执行一部分刑期后,如果表现良好,生活作风正派,交付执行的司法官可以宣告缓刑或假释,从而更好的实现刑罚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矫正及感化挽救的功效。(四)日本日本少年法对未成年犯罪人能够适用的刑罚也作出了一些规定。该法第51条规定:“对不满18岁的犯罪少年,应当判处死刑的,判无期徒刑;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判10年至15年惩役或监禁。”可见,日本虽然在立法保留了死刑,但死刑不适用于未成年犯罪人。二、我国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刑罚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在刑种的选择上未体现非成人化特征 在我国刑罚体系中,除明确死刑依法不适用于未成年犯罪人之外,其他种类的主刑及附加刑理论上都能够适用于未成年犯罪人,并且在具体适用时并没有做出体现未成年犯罪人特点的特殊规定。也就是说,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成年犯罪人,主刑中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以及附加刑中的罚金刑、没收财产刑、剥夺政治权利刑、驱逐出境都可以依法适用于未成年犯罪人,在刑种的选择,尤其是剥夺政治权利及没收财产的选择上没有体现出刑罚非成人化的特征。 1、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的、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一定社会政治生活权利的刑罚方法。根据我国刑法第54条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条规定:“除刑法规定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外,对未成年罪犯一般不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如果对未成年罪犯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当依法从轻判处。” 可以说,上述四种权利,除第2项之外,未成年人本身并不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只有在年满18周岁以后才能享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或其他领导职务,必须取得相应的学历,或者要求具备一定的工作年限,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往往也不具备这项权利。另外,第2 项所列的几项政治权利的重要意义,未成年人由于受到年龄、心智发育程度的限制,往往也很难形成正确的认识。而刑法设立剥夺政治权利的立法精神和目的在于惩罚行为人对所享有的政治权利的滥用或者剥夺其一定时间内的利用政治权利再实施犯罪的可能性。所以,剥夺未成年人本不具有的或者尚不能理解其重要意义的某些权利,会使他们缺乏对犯罪的感受性,不仅不适合适用于未成年犯罪人,而且不能发挥刑罚应有的教育作用,没有实际意义。2、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是将犯罪人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刑法明确规定没收财产的范围限于犯罪人个人合法所有且没有用于犯罪的财产。我国刑法并没有将没收财产刑排除在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之外,笔者认为,这样规定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刑法明确规定没收财产的范围限于犯罪人个人合法所有且没有用于犯罪的财产。未成年人通常与其监护人一同生活,没有或只有很少的个人财产,而没收财产刑设置的目的,就是通过摧毁犯罪活动的物质基础,使犯罪分子丧失继续犯罪的经济能力。由此,将没收财产适用于未成年犯罪人,不仅不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而且没收未成年人数额不大的个人财产的教育和惩戒作用都不大,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并且,目前国际通行的趋势是在未成年人犯罪领域取消没收财产刑的适用,如德国、保加利亚、俄罗斯等都规定对未成年人不得适用没收财产的刑罚。(二)部分刑种的司法适用未充分发挥刑罚教育、矫正之功能 如前所述,在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体系的设定上,应当将教育矫正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作为贯穿整个体系的一个总体原则。但是就我国现有的刑罚体系而言,部分刑种的司法适用为充分发挥其教育、矫正的功能,笔者在这里主要论述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不必判处死刑,但又需要与社会永久隔离、罪行严重、人身危险性高的犯罪分子。 虽然无期徒刑是严厉性仅次于死刑的刑种,但有的学者认为,有些未成年人所犯的罪行性质恶劣、危害严重,对这种主观恶性很深的未成年犯罪人适用无期徒刑既符合无期徒刑设置的立法目的,同时在行刑的过程中通过教育改造能够有效的矫治犯罪未成年人,这样便“有效地兼顾了保卫社会和预防犯罪的综合需要” 赵秉志: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三),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 年 8 月第 4 期,总第58 期。 ;并且,从逻辑上分析,我国刑法将“对未成年犯罪人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作为一项原则性的条款规定下来,在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追究问题上起到统领作用。对未成年犯罪人不适用死刑就是这一原则在刑罚领域的具体适用。对罪当判处死刑的未成年人判处无期徒刑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从宽处罚。如果再次否定适用无期徒刑,那么就是对“未成年人”这一个从宽情节的两次评价,违反了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的规定 彭辅顺:论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无期徒刑,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年第 1 期。,因此我国相关立法并没有禁止对未成年人适用无期徒刑;同时,我国刑法中的无期徒刑不同于儿童权利公约中所规定的无释放可能的无期徒刑。因为我国刑法中规定了减刑、假释等宽恕制度,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未成年犯罪人如果能够积极的接受教育改造,表现良好的可以获得减刑或者假释,这样便还有机会重返社会,并不必然会在监狱中度过余生。 在未成年犯罪人问题上,我国始终坚持“教育保护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未成年人由于其心智发展尚不成熟,他们实施的犯罪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较成年人要轻,可责性相应也较轻。同时未成年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对其适用严厉性仅次于死刑的无期徒刑容易使他们丧失接受教育矫正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违背刑罚人道主义原则。并且,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刑罚“是迫不得已的手段,即使适用刑罚也是为了教育、矫正未成年犯罪人的目的,不应包含任何惩罚性的目的” 冯卫国、王振海: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刑罚制度的完善以相称原则为视角,2005 年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第496页。,因此,即便对面对实施了性质极其恶劣、危害相当严重的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我们也必须将重点放在对他们的教育矫正上,而不是简单的对他们处以剥夺终身自由的无期徒刑。三、完善刑罚承担方式的初步构想(一)在刑种的选择上,将未成年犯罪人排除在无期徒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之内 1、无期徒刑 就无期徒刑而言,除上述违背我国刑法对未成年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价值取向之外,在以下两方面也不宜适用于未成年犯罪人:首先,严格来说,对未成年犯罪人不适用无期徒刑在立法上并不存在逻辑困难。刑法第17条规定对于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犯罪人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又规定对未成年犯罪人不得适用死刑,因此,无期徒刑便成为对未成年犯罪人可能适用的最高刑罚。但是,无期徒刑作为剥夺人终身自由的一种刑罚,没有刑期幅度,无法从轻处罚。因此,为遵守刑法关于未成年人“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对犯有严重罪行的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未成年人必须适用减轻处罚。减轻处罚包括刑期的减轻与刑种的减轻,由于无期徒刑并不能从刑期上减轻处罚,因此,我们只能对未成年人“减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所以,从逻辑上分析,对未成年人无法适用无期徒刑,最高只能适用有期徒刑。第二,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无期徒刑与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不相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7条规定:“缔约国应确保:(a)任何儿童不受酷刑或其他形式的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对未满18岁的人所犯罪行不得判以死刑或无释放可能的无期徒刑”北京规则17.1(b)规定:“只有在经过审慎考虑之后,才能对少年的人身自由加以限制,并尽可能保持在最低限度。”第十七届国际刑法大会关于“国内法与国际法下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决议第11条也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终身监禁、肉刑、酷刑或者其他任何不人道的待遇。监禁最长不超过15年。”,等等。我国是上述国际文件的缔约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国际义务。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无期徒刑与“无释放可能的无期徒刑”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我国设定无期徒刑的本意是将犯罪人永久的隔离社会,它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不可否认,实践中绝大多数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会因为假释、减刑等而提前出狱,但是,这并不表明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一切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都应当会有被释放的可能性。并且,无期徒刑无论怎样都不可能是“最低限度”监禁刑,对未成年人适用无期徒刑是违背我国应承担的国际义务的。2、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刑同样不宜适用于未成年犯罪人。除不具备刑罚适用的物质条件外,就没收财产刑的适用范围来看,没收财产作为一种较为严厉的财产刑,在我国刑法中主要集中适用于危害公家安全的犯罪和贪污性犯罪。对于这两类犯罪来说,未成年人犯罪往往不能涉及;其他涉及没收财产的犯罪类型中一般只有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时才并处没收财产,而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对未成年犯罪人不应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因此也不存在并处没收财产的问题;另外,在规定有没收财产的犯罪类型中,大多表述为“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对于未成年人而言,适用罚金能够取得比没收财产更好的教育矫正效果,审判人员也拥有相应的选择余地,从而不必硬性判处没收财产。3、剥夺政治权利 由于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的是未成年人本不具有的或者尚不能理解其重要意义的某些权利,所以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就不能发挥刑罚应有的教育作用,没有实际意义。 同时,由于我国始终坚持对未成年人教育矫治为主的刑事责任承担体系,但“从剥夺政治权利刑执行的起始时间来看,剥夺少年的政治权利实际是以阻止少年再社会化来对犯罪少年进行处罚,这有悖于少年刑法的基本理念。”也就是说,在未成年人刑满释放或假释之后仍然对他们适用剥夺政治权利,会让他们背负很重的心理压力,并会对他们今后的就业、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利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 因此,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而言,剥夺政治权利弊大于利,应该在刑法中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不得适用,从而保护其健康成长。(二)有期徒刑、罚金刑在适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指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我认为,对未成年犯罪人可以适用有期徒刑,这样可以避免因适用无期徒刑剥夺终身自由而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又能够在行刑的过程中达到教育、改造未成年人的目的。但是,在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有期徒刑时,应结合未成年犯罪人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将适用有期徒刑作为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第一,应当适当降低有期徒刑刑期的上限。我国刑法规定,对未成年犯罪人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北京规则也规定对少年人身自由的限制要尽可能保持在最低限度。 第二,有期徒刑毕竟为一种监禁刑,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交叉感染的问题。长期的监禁生活会使未成年犯罪人本就不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减低甚至丧失,因被监禁而形成的人格上的盲从性也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就业、学习等正常的社会交往产生影响。 第三,对未成年犯罪人执行刑罚必须坚持教育改造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2、罚金 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判决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其主要适用于经济类犯罪及其他社会危害性较轻的犯罪。作为不剥夺犯罪人人身自由的一种刑罚,罚金刑因其符合国际刑罚轻缓化、非监禁化的趋势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罚金刑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罚金刑在刑法中的规定如此广泛,且多为并科,但理论界关于罚金刑能否适用于未成年犯人尚存争议。笔者认为,对未成年犯罪人应当适用罚金刑,但在适用的过程中应当调整立法以适应未成年犯罪人的特点。首先,罚金刑作为一种非监禁刑,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未成年犯罪人在监管场所可能受到的交叉感染,同时也不阻碍未成年人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化进程,符合国际社会经济性、轻刑化、社会化的刑罚趋势。 第二,在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上,我国一贯坚持“教育改造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罚金刑作为一种轻刑,符合对未成年犯罪人从宽处罚的要求。通过罚金刑的执行,可以促使未成年人建立一种经济意识,让他们明白要取得财产,必须通过合法的手段,采取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金钱会让他们得不偿失,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规范意识。可以说,罚金刑并非只重惩罚轻教育,对未成年人而言,教育仍是主要方面。 第三章 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之非刑罚承担方式刑事责任的非刑罚承担方式,是指在刑事司法中,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人科处的、刑罚以外的其他制裁方式的总称。相对于刑罚而言,非刑罚制裁措施因其多样性、轻缓性更能适应未成年犯罪人的特点,其执行方式的针对性能够更有效的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教育矫正。因此,在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上,国际社会普遍确立了非刑罚制裁措施优先原则,并将该原则视为“现代社会刑事立法和司法的积极取向” 何杰:未成年人犯罪适用非监禁化原则初探,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年第 28 期。,研究刑事责任的非刑罚承担方式具有很强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一、外国相关方式考察 国外一般将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的非刑罚承担方式称为保护处分。保护处分,一般是指针对未成年犯罪人各种非行(diliquent),以一定的标准为其制定的、以达教育保护未成年犯罪人之目的的各种处分的总称。研究外国相关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的非刑罚承担方式,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我国现有制度,明晰优缺点,同时借鉴外国相关制度的可取性,从而完善我国的非刑罚承担方式体系。(一)美国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日益严重使得美国传统的福利型少年司法制度逐渐趋向严格,并呈现出向成人刑事司法制度靠拢的趋势。但是,对未成年犯罪人施以保护处分仍然是美国处置未成年犯罪人的主要措施。在对未成年犯罪人判决时,美国少年司法贯彻双向保护原则,即在维护未成年人利益与保护社会的要求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由于各州法律并不相同,因而采取的措施也并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以下几种判决是比较常用的: 保护观察(Probation)。类似于缓刑,但与成年人的缓刑最大的区别是未成年人的缓刑工作者需要发展与未成年人的个人关系,同时应对未成年人开展三项基本工作,即监督、服务及咨询。在保护观察下的未成年人应当遵循相关义务规定,如遵守法律、参加学校学习、远离违法未成年人、不酗酒、不吸毒、不使用枪支等武器等等;同时必须参加职业训练或者在少年引导诊所(Child guidance clinic)接受治疗等。法庭在判处未成年人以保护观察时,一般附加要求他们向被害人道歉,造成损失的同时要求未成年人支付赔偿金(Financial restitution),赔偿可以以社区服务的形式完成。在美国,对未成年犯罪人的保护观察是一种最广泛采用的保护处分措施。送交寄宿设施(Commitment to a residential program)。一般情况下,如果确信未成年犯罪人的父母或监护人不愿意或无能力矫正未成年人的过错行为(misbehavior)的 康树华主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法制教育全书,西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937 页。,法庭可判处未成年犯罪人离开原来居住的家庭及社区,将他们安置于寄养家庭(foster home)、团体之家(group home)或中途之家(halfway home),从而打破未成年人原来的生活圈,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重新认识自己的过错行为以达到教育矫正的目的。这些寄宿设施一般都是志愿性质的或私立机构,可供未成年犯罪人短期或长期居住,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未成年犯罪人的矫正情况以及他们的监护人是否重新具备亲自教育矫正未成年人过错行为的能力,但未成年人达到成年时则不宜继续留在类似的寄宿设施中。 (二)英国 英国少年司法制度历来注重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对未成年犯罪人采取的保护处分的惩罚色彩较淡、教育及矫正色彩浓厚。主要的非监禁处分措施即社区判决(Community sentences)包括以下几类: 1、无条件释放(Absolute Discharge),即法庭认为未成年被告人有罪但没有必要给予任何保护处分时所作出的判决。 2、有条件释放(Condition Discharge),即未成年犯罪人被给予6个月至3年的缓处期,如果在缓处期内重新犯罪则由法庭重新审判;如果没有重新犯罪,则将不会受到任何处罚。 3、补偿令(Reparation Order),犯罪行为对受害人造成损害的,由未成年犯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其进行补偿,补偿的方式有写道歉信、与受害人见面并倾听感受其犯罪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修理被破坏的物品、无偿劳动等。(三)德国 德国少年法院法确立了保护处分优先原则,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三级处分措施,即教育处分、训诫处分及少年刑罚。其中教育处分和训诫处分都属于替代或避免刑罚适用的处理措施,因此都属于保护处分范畴。 教育处分(Erziehungsmaregeln),是指为了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教育而对他们的行为加以限制、辅助、指导等而采取的措施。包括:(1)给予指示(Die Erteilung von Weisungen),指法官为促进和确保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而要求其遵Erziehungsbeistandschaft),适用于未成年犯罪人符合法律规定的某些情形的条件时而采取的辅助措施。守的各种调整和规范犯罪少年生活行为的要求和禁令。(2)教育帮助(DieErziehungsbeistandschaft),适用于未成年犯罪人符合法律规定的某些情形的条件时而采取的辅助措施。训诫处分(Zuchtmittel),是指对一些未成年犯罪人没有必要科处刑罚,但必须使他们认识到其行为的可责性而采取的处分。联邦德国青少年刑法第3条规定:“在没有必要判处少年刑罚,但又必须使少年犯认识到他必须对他所犯的违法行为负责的情况下,法官使用训诫手段来处罚其违法行为。”通常,训诫处分分为以下几种:(1)警告(Die Verwarnung),这是最轻的训诫处分,目的是让未成年人认识到其行为的违法性。(2)提出强制性义务(Die Erteilung von Auflagen),包括尽力补救其行为造成的损害、亲自向被害人赔礼道歉、为一定的工作或向公益机构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等。(3)少年禁闭(Jugendarrest),这是最严厉的训诫处分,源于英国少年司法之“短促而严厉的震撼(Short - Sharp - Shock)”,即对于秉性顽劣的少年,性质轻缓的警告或指示如果没有功效,必须对他们施以突然的冲击以促使其觉醒,从而达到改过自新、矫正恶习的功效 李银河著:中德少年刑法比较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88 年版,第 163 页。(四)日本 日本少年司法的目的是保护、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保护处分便当然的成为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首选措施。根据日本1948年少年法的规定,对未成年犯罪人采取的保护处分主要有以下三种 载【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法律出版社、成文堂出版社1997 年版。: 1、保护观察。保护观察一般由保护观察官和保护司负责执行,目的是可以让犯罪未成年人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接受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从而让他们顺利的适应社会生活,避免重新犯罪。2、移送教养院或养护机构。教养院和养护机构都属于社会福利方面的设施,其中,教护院以有不良行为的少年为收容对象,养护机关则收容被虐待或在环境上有养护必要的少年。其处置形式是让未成年人于集体宿舍或寄宿制的设施内,以接受生活指导、课程指导、职业指导等处遇。3、移送少年院。被收容于少年院的少年需要接受生活指导、职业训练、学科教育、特殊教育、医疗处遇等课程的教育,目的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处遇措施,培养和锻炼少年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二、对我国相关立法现状的评析 我国刑法第37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据此,我国现有立法规定的非刑罚处罚方法包括以下五种: 训诫。是指人民法院当庭对犯罪人予以批评、谴责,责令其改正并保证不再犯罪的方法。训诫的基本内容为,通过对犯罪人进行有罪判决并进行训诫,表明国家对犯罪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以及对犯罪人的谴责,使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保证不再犯罪。 责令具结悔过。是指由人民法院责令犯罪人通过撰写保证书等书面的方式保证悔改,不再犯罪。由犯罪人自己对其犯罪行为进行检视,可以促使犯罪人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质,承认自己的主观罪过,反思犯罪的思想根源,从而改恶从善、重新做人。 责令赔礼道歉。是指由人民法院责令犯罪人公开地向被害人当面认错,表示歉意,并保证今后不再实施侵害被害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责令犯罪人对被害人赔礼道歉,反映了国家对犯罪人及其犯罪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和谴责,这对促使犯罪人改过自新,平息被害人的愤怒,促使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和解等,具有较为显著的积极意义。 责令赔偿损失。是指由于犯罪行为侵害了被害人的法益,人民法院责令被告人给予被害人一定经济赔偿的处理方法。责令赔偿损失是以免除刑罚为前提的,其适用于犯罪行为给被害人的某些法益造成了损害的情况,这不仅包括对犯罪人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的情况,也包括造成其他非物质上损失的情况。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是指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由人民法院向相关主管部门提出对犯罪人进行一定行政处罚或处分的司法建议,并由其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的处理方法。另外,刑法第17条第4款还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根据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但又不构成犯罪或构成犯罪但免除处罚的未成年人可以予以劳动教养;对于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不适宜在原校学习,但又不够劳动教养、收容教养或刑事处罚条件的学生,可送工读学校,接受教育矫治;对于实施了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但又不够劳动教养、收容教养或刑事处罚条件,可实行社会帮教 张雯:中外少年司法制度比较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1 期,总第 71 期。三、完善非刑罚承担方式的初步构想 20世纪以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各国及国际社会都对防治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在如何有效的防治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各国达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即反对简单的运用刑罚手段来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主张少用监禁或徒刑的办法而代之以非监禁的保护性措施,我们称之为非刑罚处罚方法,从而促进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矫正及其社会化进程,实现刑事责任承担的特殊惩治与预防效果。因此,为更好的在实践中发挥非刑罚处处置方式的作用,实现其应有的教育矫正功能,必须明确其适用条件。(一)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即未成年人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的犯罪行为。这是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非刑罚处置措施的前提条件。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非刑罚处置措施的首要原因是他实施了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虽然非刑罚处置措施强调的是其教育、矫正作用,但其所固有的惩罚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将实施了犯罪行为作为适用刑罚处置措施的客观前提条件既是教育矫正未成年犯罪人的需要,也是对其进行一定惩罚告诫的要求。 (二)行为人具有再犯危险性这是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非刑罚处置措施的主观条件,缺乏该主观要件,那么适用非刑罚处置措施就没有必要了,因为非刑罚处置措施应然的首要功效就是教育矫正。在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再犯危险性时,必须由法官综合各种情形进行确定,其中包括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行为人的犯罪前的一贯表现、行为人犯罪后的认罪悔罪态度、行为人犯罪的原因等等。由于行为人的再犯危险性属于主观范畴,因此需要法官根据不同案件、不同犯罪人的具体情况并运用其自由裁量权进行确定。 (三)非刑罚处置措施可单独适用,也可附加刑罚适用单独适用非刑罚处置措施的情形应当包括犯罪但不负刑事责任及犯罪情节轻微而免负刑事责任两种。我国刑法第37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