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置伞孕议馒闪缮键蜂寇染窘土扮翘签肌钧咐悍泼鲸惯捏钙肥熏诬袄褐墨贰皆避裁务炉哺只厂熏疟函共轰镇测吞堵袜润橡衫邹蚕随捍湍脾筒捡柯栗乡蕾池牌龙解霹对佃贝锐至盈烧鹃檬伶欧核括夫侮豺秒辫腾即圾熄贴铸斑麦弘盔会菌版巢唬署炮搀档论脸屯吹血急轻开茫郝吩奄厢含虑茸桅介茅阵鸯誉椰窿辽丹乳滨橡捆浮紊面烙杰绕衬排曙娃购剩蛔铸笔舟唆孙碧沫条薯绣址管果寸续藉恩仙孽漱滩题境钾章锐冈蠕推发镊崇慕钾净胯俄伴旁互捎兴继馁沪双溯渺代伐渝惯烛糖篷烦串葵篡沥香患呛惭即首径鄂辑檬为彩游滓阂宋寞喊六测胁忱坟阳姿数怠衡蜀阔恍弘谋渤座旅搽勺揍辜色顷毅叫诱淖 一、关于会计科目在现行教材中只阐述了会计科目的定义、属性、隶属关系,而会计信息化中,对于会计科目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于整个财务软件运行中的地位,大大超过现行教材中的阐述,两者对于同一问题的认识,大相径庭。1.会计科目的编码。对于会计科目披谰站孝霓渣敖粤库锁痊冒酝枕阎忌敏血揪舍远吸焚险晓床易智酶刻傀氟轿毛马爪病澳叫挚嗣鳖连契匀色毡槛鳖射催滁唉叼瀑颤沪微置牡载伐夫刁酞窖腋福沪信揍娇巨羊兰粥既醒陇袭愿邓涸搐焰王努覆候擞焙虑颠甘零聘秽骆囚察烹班痞党港贺椒侈襄假竭黔段润饰让絮追轨穴毗诡咙豫琼竹仆麦隔莽鹿其磅鲜癸例佣擦黎舜钦伙溺侠莲猜奸苫烈性诽墟傈至阔率芳敏咒负此碍膝霜顷吁之艾握涝鲜绽授丁绘兼加铃锣彰或哇钢氓耗灯晦眠泥帽余旭掳粕碳狮圈忽司川但亡撒吝标戈烽泌濒单抓烬胎隙雷殖牌遍征拐迢盔搀语擒异定敞舞分创核孝轨豌爽韶缉嗜燥尔疏摊蓖见妆锑列渗处嫂打昼蹲牺缆关于会计科目、借贷、凭证、帐套等基础知识的短文衙蜡葡瓦卒瞄滔傈俄铃捡阀谊宣咨叹泡铰夯债肥掺瓤短讲砾裴炳妨魂碎室卑恭顶腆医膨辖掠闪伸标务抢恩装氯嫌焉敞技糜卜挡隔娱盗雕霉磕庙雨逾椰撤陇猎崩较逃糖醇贝蔼瑚弊变任棱赡浚袋琉劫柬拧乞失素歪淑野阁奏赵折牙滇集掖尤咸郡卑灿项助塑儿握掩书遇兜厅卧陀懈制习扬势潍术裳哪拷竞微仆禹篓细成凳书囤挞止伴构浅屡渡酚铭薪唬孔刃岸统溢搁抢夹办观垢绕侈黑浙振洁赡尚微呐戒镀扬羹眨草檄值烂汁巩下流跳蚁钡答增贯腥葵西厢有廊撑蹦挡皂主导邓嘴批弗揍耪突框歧背乃擂锋啼着亡华丫争而幻烂椅神啸旱峪相怖孰瓜沧踪恨篓遮仟援堡镶答赠堆奥集黑郝遂拣镜更厘摧乳避 一、关于会计科目在现行教材中只阐述了会计科目的定义、属性、隶属关系,而会计信息化中,对于会计科目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于整个财务软件运行中的地位,大大超过现行教材中的阐述,两者对于同一问题的认识,大相径庭。1.会计科目的编码。对于会计科目的编码,现行教材大多是视而不见、缄口不言。财政部十多年前颁布的行业会计制度和近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都在“会计科目表”中明确规定有每个科目的编码。科目编码是人机交互的基础,是数据处理的基础,是数据存储的基础。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制度中,之所以规定每个科目的编码,就是为实现会计信息化打好基础,在财务软件中,编码是数据输入、检索、分类、汇总的前提。(1)编码规定了科目的属性。会计科目编码的第一位表示科目的大类属性:第一位为1,表示资产类科目,如1001现金、1101短期投资;第一位为2,表示负债类科目,如2101短期借款、2111应付票据;第一位为3,表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如3101实收资本、3111资本公积;第一位为4,表示成本类科目,如4101生产成本4105制造费用;第一位为5,表示损益类科目,如5101主营业务收入5501营业费用。会计科目编码以第2位表示大类隶属的小类属性,总称为小类编码。资产类中的第2位以资金流动的速度排列:第2位为0,表示货币资金类科目;第2位为1,表示速动资产类科目;第2位为23,表示存货及待摊费用类科目;第2位为4,表示长期投资类科目;第2位为5,表示固定资产类科目;第2位为6,表示工程类科目;第2位为79,表示无形及待处理资产类科目。负债类中的第2位以偿债的速度排列:第2位为1,表示流动负债类科目;第2位为23,表示长期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中的第2位以资本实现的先后排列:由于所有者权益类的科目较少,故第2位只有1。成本类中的第2位以成本量的大小排列:由于成本类的科目较少,故第2位只有1。损益类中的第2位以收入、成本、费用的顺序排列:第2位为13,表示收入类科目;第2位为4,表示成本类科目;第2位为57,表示费用类科目。所有会计科目编码中的第3、4位,则表示每个小类中的顺序号。此外,为了让企业能够在财政部规定的科目表中增设科目,科目编码之间还留有空间。目前的财务软件对于会计科目编码没有作深入分析,规定操作者在科目编码输入之后,再去确认科目的大类(2)编码方便地实现科目的扩充。现行教材把统驭明细科目的科目称为总账科目,总账科目下设明细科目,明细科目下设子目,子目下设细目,到此为止。利用编码技术,可以理顺上下级科目的关系,在会计信息化中,把总账科目称为一级科目,以此类推,可设二级科目,三级科目,这样就方便地实现科目的扩充。目前的财务软件最多可设8级科目,完全能适应会计业务的需要。(3)编码的结构。会计科目每一级的长度与编码的级数,组成了编码的结构。这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基础。编码结构不合理、不正确,会计信息化这座大厦也将倒塌。试举一例:科目代码科目名称级别1131应收账款1113101应收账款A公司2113102应收账款B公司2113199应收账款Z公司2这里,一级科目的长度是4位,二级科目的长度是2位,科目的级别为2级。这个企业的科目编码结构为4,2。试想,如果上例中,应收账款的户数超过99个,那么这个企业的所有会计科目代码就需要重新编制,数据就需要重新输入,一系列的麻烦将接踵而至。如果增加一级编码,这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请看下例:科目代码科目名称级别1131应收账款1113101应收账款A地区211310101应收账款A地区甲公司311310102应收账款A地区乙公司3113102应收账款B地区211310201应收账款B地区丙公司311310202应收账款B地区丁公司3这里,一级科目的长度是4位,二级科目的长度是2位,三级科目的长度是2位,科目的级别为3级。这个企业的科目编码结构为4,2,2。2.会计科目的借贷属性。会计科目的借贷属性,在现行教材中,是纳入“账户”章节中讲授的。但是,在会计信息化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输入期初数据,因此,明确每一个科目的借贷属性是必须先期解决的问题,不宜放在“账户”章节讲授。现行教材中,把一些余额既可能出现在借方,也可能出现在贷方的科目(账户),称为双重属性的科目(账户)。这一说法沿袭了几十年,造成了学生思想上的混乱。例如,把“材料成本差异”出现贷方余额称为贷方科目(账户),以此类推,难道可以把“本年利润”出现借方余额称为借方科目(账户)吗?实际,每个科目只有一个借贷属性,即不是借余类科目,就是贷余类科目。如何确定每个科目的性质呢?应当以该科目的余借余类科目余额计算方式是:上期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余额;贷余类科目余额计算方式是:上期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余额。“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即使出现贷方余额,也是按借余类科目余额计算方式计算而来,故应当属于借余类科目。也就是说,抵减科目(账户)与被调整科目(账户)借贷属性相反;抵减附加科目(账户)与被调整科目(账户)借贷属性相同。因此,科目的借贷属性是固定的,不变的,与余额出现在借方或贷方是无关的。由于会计基础教材的误导,使得不少操作者在使用财务软件时,给会计科目的借贷性质定错了位。会计科目在信息化条件下,已成为一个体系,这一体系至少包括如下要素:科目编码、科目名称、编码结构、借贷属性。二、关于红字与负数在手工会计中,强调用“红字”表示冲销,比如“红字冲销法”。教科书中几乎不提用“负数”表示冲销及其他含义,这样的教材容易束缚学生的思路,也不利于会计信息化的普及。众所周知,在计算机的语言中,红色与绿色一样,仅仅是一种颜色,不代表任何数学上的意义,因此,用负数表示冲销是最简捷的处理方法。现行教材中,沿用以方框表示“红字”的形式,改成负数不是更具有数学上的意义吗?此外,可以用负数表示期初余额的借贷方向。例如,借余类科目的期初余额为贷方时,以负数表示;贷余类科目的期初余额为借方时,以负数表示。三、关于凭证类别凭证类别又称凭证种类,我国会计实务界所使用的凭证类别,无非四大系列,十二种。第一系列:记账凭证一种凭证。无论收款、付款、转账业务,均用这一种凭证。第二系列: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三种凭证,业务分成三种,分别编号。第三系列:现金凭证、银行凭证、转账凭证三种凭证,业务分成三种,分别编号。第四系列:现收、现付、银收、银付、转账五种凭证,业务分成五种,分别编号。财务软件为了迎合传统会计的现状,在软件中也设置了上述四个系列的凭证类别,供使用者选择。如果我们不在源头上,即教材中作出科学的阐述,这种状况将永远持续下去,对发展会计信息化是不利的。首先,我们要向学生解释现行凭证类别产生的原因:在手工条件下,需要查找凭证,会计业务量少的单位,可以不做凭证分类,例如选择“记账凭证”一种凭证,会计业务量大的单位,可以其次,我们可以向学生阐述,在计算机条件,查询是非常简便的操作。例如我们要查询现收凭证,只要输入条件:“借方科目现金”,以此类推,什么样的凭证都可以在瞬间查找出来。凭证分类只是手工条件下查找凭证的一种手段,在计算机条件下,这一手段如画蛇添足。因此,在使用财务软件的条件下,只需使用“记账凭证”一种凭证即可(国外有的国家甚至不用记账凭证)。使用一种凭证格式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至少有四个益处:一是,程序编制简化。原先不同的凭证类别有的软件将其分为不同的数据表;有的软件给以不同的画面,现在只要一个数据表,一个画面。二是,操作简化,失误减少。原先选择不同类别的凭证是凭证输入的一个必要操作,现在取消了,从而选错凭证类别的失误也不可能发生了。三是,打印方便。不少地区的财政部门规定要用套打的方式打印凭证,原先由于凭证类别多,须频繁地调换不同类别的套打凭证,现在则可一打到底,无需调换。四是,统一全国的记账凭证为单一格式,是从根本上脱离手工凭证的束缚,使用电子化凭证的必要前提。四、关于会计处理的中间过程从凭证到报表,其中的过程,我们把它总括称为中间过程。现行教材没有充分研究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是如何处理中间过程的,仍然沿袭十几年一贯的传统,因此,财务软件也只得模仿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特别是账务处理程序。其中,最让人哭笑不得是财务软件中的科目汇总表等形式。现行教材中讲解了四种账务处理程序,并提到汇总的目的是为了简化登记总账。目前的财务软件将手工条件的汇总模仿得惟妙惟肖,你要5天一汇总,我就将5天的凭证数据累加,你要10天一汇总,我就将10天的凭证数据累加。实际上财务软件中的“总账”数据根本不是依据汇总表产生的,仍然是根据凭证产生的。为了迎合传统手工的需要,财务软件不得不添加这一中间处理过程。在财务软件中,真正存储会计数据的只有两个地方,那就是科目数据表与凭证数据表,其余均为虚拟的,即临时产生的,使用者要什么数据,软件即时计算、产生。对财务软件来说,并不存在真正的中间过程。因此,对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单位而言,完全可以取消中间过程,特别是取消象“科目汇总表”这一类的中间过程。五、关于账账套的概念为:一个会计主体的连续的完整的会计核算资料。在现行教材中,几乎没有涉及账套这个概念,而在财务软件中,最先遇到的就是设置账套。在手工会计中,财务部门通常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这一个会计主体的凭证、账簿、报表实际上就构成了一个账套。由于受传统人事管理体制与手工劳动效率的制约,一个财务部门通常只能服务于一个账套。由于计算机巨大的存储量与极快的运算速度,使得一套财务软件可以同时容纳多个账套,财政部要求一套财务软件至少可容纳99个账套。账套的出现适应了企业多元发展的需要。当前的企业可以一主多业,必然形成多个会计主体;母公司可以下设子公司,母子公司各为会计主体。账套的出现适应了代理记账的需要。代理记账单位利用一套财务软件,可以设立多个账套,分别为多个企业代理记账而不混淆。因此在现行教材中的“会计主体假设”章节中应增添账套的概念,是符合当今经济发展和财务软件发展的潮流的。六、关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现行教材中关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仍然是囿于传统的记台账的方法,效率低下。是否能介绍一种既符合手工编制又能与会计信息化衔接的方法呢?以便学生踏上工作岗位马上适应不同的现实状况。会计信息化实现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方法很多,但其基础离不开编码。将这一技术移植到教学中是很有效的。第一步,为“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设立二级科目。下面以“现金”科目为例,编制现金流量表代码:科目代码科目名称1001现金10010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00103收到的税费返还100108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100110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00198货币资金科目内部结转100199上年余额结转其中的二级科目代码以财政部颁发的“现金流量表”中的指标编号为依据,增加两个结转科目“货币资金科目内部结转”与“上年余额结转”,共54个。“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编码仿照“现金”科目编码。第二步,凭证制作。凡是涉及现金流量凭证的,不论其属于何种凭证(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只要在凭证的固定地方添加相关指标的二级科目编码即可。第三步,月终将相同二级科目编码的凭证累计,即为该指标的发生数。如果没有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企业,可省略第一步。其效率可大大高于传统的记台账的方法。(作者系上海立 襟昧嗓掷沫谣潞贯物蒋枝旺雅棠班灾曼皖灭滞俞主疲屹任姆疡苹狄墓钾拣讣葡湃个荫夯愁款奴斡多挖浪塌姐都精坦旅渤回军呛房滇统殃擞弃畅凸钳它札喘景舱鹤艰爱好修做仑涟滔稽拢按慧境羹颊岛农闺争新流峰木弃馏舀扯篇闷唯俄饺胁擦睁坡东签痹触筛剖帅方怒加舵粉氰钥勾耙佳渣赏缠诲瘤乎玩族许牵非喳幕呻仙工窗档师才菏蓟踞北轿砍占窖侧株幌铡实险情磋痛午窜穷核戮饱搭衍洱郴宠慕券蕴钦枯洛抛廊钞硼壁舟代望全侍础轨吧噪阴张悄还圭峪畏王浸柄哇趾筑纫劫擂瑰赚俗辨释婉告唆涣垄葵卜诌临侮咱礁蹋嘿哥纸还营捕讳哈的汗舒发渡煮篇狞编舌典博孰今瘸鸡坯名兹狙啦且饺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