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25 破阵子8226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 破阵子8226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 破阵子8226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 破阵子8226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 破阵子8226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破阵子,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今济南市)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陷。早年他身怀抗金救国大志,22岁在历城南部山区集结二千多人起义,参加抗金义军,投南宋后,历任承务郎及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安抚使及龙图阁待制等官。由于主张抗金,遭到南宋朝廷内主和派打击,43岁即去职归隐。词作多为抒写爱国情怀、倾吐壮志难酬的悲愤。词风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继承和发扬了苏轼开创的豪放派词的传统。有词集稼轩长短句。,陈同甫,名亮。是辛弃疾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陈同甫才气超群,喜谈兵,志存经济,重许可,人人见其肺肝。辛弃疾退居上饶,陈氏相访,二人同游鹅湖,纵论天下恢复之事,皆以气节自负。过后,陈亮有贺新郎词记其事。辛弃疾亦有数词寄之,其贺新郎云:“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可见,二人志同道合,均是试图补天的爱国志士。刘熙载说:“陈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写于这一时期。,破阵子: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破阵子,词牌名。 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现在浙江省金华县)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题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中回到接连响起号角之声的军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悲壮粗犷的战歌。,沙场秋点兵。,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准备出征。,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般使人心惊。,完成了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 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翻译 :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中回到接连响起号角之声的军营。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悲壮粗犷的战歌。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般使人心惊。(完成了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 、 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分析,1、明确: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醉”和“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 2、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明确:“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节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回顾军旅生活画面的句子是:、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出战斗之激烈和顺利的语句是: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感情急转直下一落千丈从而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的语句是:、 、。,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分析,醉态,词的结构,梦境,现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实,实,虚,功成名就,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词中着力铺写的梦中景象,沙场点兵、弯弓走马等,场面壮阔,意气豪放,与醉中挑等看剑、人老白发平添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所以说这首词是“以壮衬悲”。,总结全文,破阵子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这些都是作者醉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是他的想法被可怜白发生的现实碾碎了。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恨。,主题,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写作特色,其二,结构奇特巧妙。 双调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