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案5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包括意义的表层深层评价、常识典故传说评价、经历主张志向评价;二是思想内容的评价,包括意象评价和情感倾向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从高考命题来看,“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主要有以下两种考查方式:直接考查。题干中多出现“(思想)感情”“情怀(心情)”“志趣(志向)”“人生感悟”等字样,或就全诗发问,或小切口深探究,试题多从诗词中的某一个字、某一个意象、某一句诗、某一联诗等切入,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其中的情感;间接考查。往往在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中连带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高考要求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考点解读,考点1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知识储备,古代诗歌不同题材及常见思想内容,学考连接,1. (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作者登楼为什么会老泪纵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本题可从个人经历(年老多病、孤舟为伴)和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两方面分析。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 答案:因为作者已到暮年,独自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国难家仇百感交集,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2.(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 明河:银河。太清:指天空。散关:即大散关。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解析:解答本题需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三、四两联”“情怀”。第三联写诗人秋夜病卧,而从最后一联中“思散关路”“驿前迎”可以看出,诗人仍然不忘大散关的战斗生活,想要报效国家。 答案: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解题指津,限时训练,1.导学号 8720202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虞美人 舒 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舒亶(dn):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双燕背飞的心理感受,更寄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D.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语清婉雅丽,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解析:C “贴云寒”不是拟人手法,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寒”表面写天气,实指诗人心境。,(2)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解析:首先要抓住题干关键词“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表现”“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理顺答题思路,然后抓住诗歌主要意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答案:第一问:本词表达了词人罢官之后的孤寂和落寞,不仅表达了对他乡友人的思念之情,更表达了自己想得到友人慰藉的渴望之情。 第二问:词人直抒胸臆,“浮生”一句写光阴荏苒,自己寂寥寡欢,只能借酒浇愁,孤独一生;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借日暮时分登楼所见的花残香消、烟波荡漾与双燕分飞来寄托内心的孤寂;用典,化用陆凯折梅相赠的典故,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定会给“雪满长安”的自己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表达渴望得到友人慰问的心情;虚写(或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想象),下片后两句设想友人想念自己,登上高台眺望,即使道远雪阻也会寄给我江南一枝梅,更能显出迟暮怀人的深深情谊(念友情深)。,2.(2017山西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 浮生:一生。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飘蓬:像蓬草一样飘浮不定。,(1)上阕“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作赏析。,(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表达的情感。,解析: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抓住重要意象和能表现情感的关键词分析具体抒发了哪些情感。从意象来看,“孤雁”“淡云”“寒日”共同营造了凄清之感,由此可以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孤独惆怅。而因何而愁,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感受到,“饮散离亭西去”,离别的凄凉油然而生;“浮生长恨飘蓬”,漂泊的孤独感清晰可见;“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非常形象地写出了离别后内心的情绪。 答案:“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包含着词人聚少离多、饱经漂泊的羁旅之愁。“回头烟柳渐重重”“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及别后的孤寂凄凉之情。,考点2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解读,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自己的人生感悟(如苏轼题西林壁寓含的哲理)或生活理念(如刘禹锡的秋词表达的志向)等,不仅仅指诗歌通过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情感状态。评价是在分析概括之上的审视,允许有自己的看法。高考试题中,对此考点的设题相对少一些。但同样是难点,有必要给予适当的重视。,学考链接,1. (人教必修4)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对于词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的思想感情,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表明作者无可奈何的感慨,有人说这是作者思想上消极的一面。你有什么看法?,解析:解答本题要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其在经历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观点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答案:(1)这是词人表达自己徒有壮志,空慕英雄,对生命短暂、功业未成的感伤;(2)这是词人渴慕历史英雄,急切希望在短暂的有生之年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之情;(3)这是词人经过官场沉浮之后,表现出的一种归隐避世之情;(4)这是词人表达是积极进取,还是消极避世时的犹豫煎熬痛苦之情;(5)这是词人表达自己被贬谪,远离京城,不知前途何处的迷茫之情。,2.(2014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 苏 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 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翁:苏轼自称。 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解析:苏轼一生饱受贬谪之苦,但因为他深受儒道释三家思想的浸润和影响,始终以旷达乐观的情怀坦然相待。解答本题要注意三点,一是结合作者苏轼的生平经历和思想特征,二是要结合本诗的内容,三是要回答本诗所表现的苏轼的“人生态度”。苏轼身在“天涯万里”,宦海漂泊,人生遭受重大挫折,但儒道释三家给他提供了坦然乐观的精神支柱,加上黎族百姓的热情相待,他感到了无限的欣慰,仿佛进入了曾点曾经描述的礼乐之治的盛世。从中可以体会到苏轼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答案: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解题指津,限时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塞下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 萧关:古关塞名。幽并:指幽州和并州。,(1)前四句写边塞景物,其中“空”“寒”二字有什么作用?,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解释该字的意思,然后结合句子分析表达效果。 答案:一个“空”字,以蝉鸣反衬出桑林的静寂,呈现出了边关的孤寂; “寒”字展现了入秋以后的边塞天气的寒冷,展现了边关的肃杀、荒凉。二字的运用表现了边塞将士战斗生活的艰辛。,(2)这首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试简析作者对这两种人的态度。,解析:这首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一种是“幽并客”,他们是保卫边防、浴血奋战、献身沙场的勇士,作者对他们进行了热情讴歌;一种是“游侠儿”,他们只尚空谈,游手好闲,作者对他们进行了严肃的批评。由“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可以明显看出。 答案:作者对保卫边防、浴血奋战、献身沙场的“幽并客”这些勇士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对只尚空谈而游手好闲的“游侠儿”进行了严肃的批评。,2.导学号 8720202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红 梅 苏 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C.“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D.“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E.“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解析:AD A项,表现诗人的高洁;D项,“尚余”句在写红梅虽“孤瘦”仍傲“雪霜”的姿容,即使寒气,心寒,也不肯随春;表现诗人的高洁,没有无奈。,(2)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请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解析:解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舞台灯光设计在实景演出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商业谈判获得最优结果的技巧考核试卷
- 药品仓库的运输与配送管理考核试卷
- 船舶动力系统节能减排技术考核试卷
- 六一嘉年华活动方案
- 纸张防撕裂技术考核试卷
- 法治教育案例分析课件考核试卷
- 电玩具品牌建设与商标保护考核试卷
- 草原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考核试卷
- 2025年冷凝水回收装置合作协议书
- 回弹法测试原始记录表
- 律师评析:实际施工人诉讼案例
- 武术基本功五步拳 教案6篇
- 详解 强基计划
- 餐饮场所消防安全培训
- 乡村卫生室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制度
- 医学英语术语解密-福建医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医用耗材采购简易流程图
- 第六章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载装置
- 新能源设计专业考试题库汇总(附答案)
- 微生物学(细胞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哈尔滨师范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