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练习-“日凌”现象是指卫星绕地运动过程中.doc_第1页
201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练习-“日凌”现象是指卫星绕地运动过程中.doc_第2页
201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练习-“日凌”现象是指卫星绕地运动过程中.doc_第3页
201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练习-“日凌”现象是指卫星绕地运动过程中.doc_第4页
201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练习-“日凌”现象是指卫星绕地运动过程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一、“日凌”现象是指卫星绕地运动过程中,运行到太阳、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线恰好在一条直线上而使卫星受太阳影响最大的现象。据此回答12题。1.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成功发射升空。11月910日,“嫦娥一号”成功经受“日凌”干扰考验。下面“日凌”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 2. “日凌”对“嫦娥一号”卫星的主要影响是 A.太阳产生的强大电磁波干扰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可能造成通讯中断B.太阳色球层的耀斑可能会击穿卫星通讯设备C.日凌时,卫星温度会很高而影响正常工作D.日凌时,卫星的运行轨道将受到严重干扰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07年4月23日公布了拍摄到的首批太阳“三维立体照”。这些照片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预测太阳爆发的情况。太阳爆发主要指太阳因内部核能爆炸而产生的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剧烈活动,其中,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系中最猛烈的爆发现象,其抛射出的物质能在地球上产生其壮观的极光。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34题。3.读上图可知,日冕位于图中的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4.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山脉的隆起 环太平洋地震带近年地震频发,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 世界很多地区降水异常,出现洪涝灾害 潮汐现象加剧A.B.C.D.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据此回答56题。R2小时26分24小时0小时5小时42分H43264652232646525.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B.C.D.6.地的最短昼长为 A.8小时21分B.9小时9分C.10小时42分D.11小时22分每年的6月7日8日,是学子们要信心十足地走进高考考场,为社会、父母和老师交上满意答卷的不平凡日子。据此回答79题。7.高考这两天,地球公转到的位置在右面示意图中的 A.甲B.乙 C.丙D.丁 8.第一天第一场考试顺利结束时,已近12点,此时的光照图是 A.甲B.乙C.丙D.丁 9.高考结束这天,下列四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右图中曲线组合正确的是 A.北京甲杭州乙 海口丙 新加坡丁B.北京丁 杭州丙 海口乙 新加坡甲C.北京丁 杭州甲 海口乙 新加坡丙D.北京丙 杭州乙 海口甲 新加坡丁读“大气年平均臭氧总量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10.大气中的臭氧主要集中分布在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层D.大气上界11.图中A处的数值可能为 A.240B.300C.270D.28812.由图中信息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赤道上空大气层平均臭氧总量比中纬度地区低B.南半球上空大气臭氧总量春季小于秋季C.北极上空臭氧含量最高值出现在春季D.北半球大气臭氧量极大值高于南半球答案 1.A 2.A 3.D 4.D 5.A 6.B 7.D 8.C 9.D 10.B 11.C 12.B二、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拟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某种地理现象。实验步骤:放置在阳光(或者其它有较强的光源)下,保证两个玻璃盘接受同样的光照射,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盘,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部碗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一个玻璃盘中;在塑料瓶顶部钻一个小洞,将一温度计插入其中,并将另一个温度计悬挂到另一个玻璃盘上。据此完成12题。1.该实验能证明的现象及其正确的步骤是 A.热力环流,B.地面热容量比较,C.温室效应,D.城市热岛效应,2.上述实验结论应为A.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同,两盘之间空气交流显著B.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完全相同,因为两盘内土壤热容量相同C.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所不同,塑料瓶内的温度明显高于瓶外温度D.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无法进行比较下图是“某台风中心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珠江三角洲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36题。3.该地16时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4.该地12至24时中降水强度最小的是 A.12至14时之间 B.14至16时之间C.18至20时之间D.20至22时之间5.该地16时风速比22时大是因为 A.16时台风中心离该地更近B.该台风中心北侧气压梯度比南侧大C.台风登陆后受摩擦力影响势力减弱D.该地16时至22时气压梯度逐渐减弱6.该地14至16时之间最符合正常状况的是 A.风力基本不变B.风向基本不变C.降水量基本不变D.气压基本不变下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下列有关我国19512002年各地增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全国各地的增温速率、幅度有大有小 我国北方地区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 增温幅度最大地区年增温可达0.8C 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CA.B.C.D.8.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华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A.B.C.D.读“某月410日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9.这次天气过程可能是由下列哪种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10.下图中哪幅图能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水是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水量的多少及水的空间分布状态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读下面两景观图,回答1112题。11.河道形成“井”字形,有河有街必有桥,因桥成市,因桥成街,桥桥相望,桥桥相连桥下流水潺潺,两岸院墙斑驳,一叶轻舟,徜徉在小河之上;听一曲吴歌小调,与身着蓝印花布的船娘聊聊家常,江南古镇的独特韵味悄悄流淌结合材料和左图,该景观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黄淮海平原B.三江平原C.长江三角洲D.成都平原12.右图为“我国某地的景观图”。该图所在省级行政区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下列关于该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网密集,支流少B.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流量季节变化大C.径流量年际变化小D.其水文特征与尼罗河相似答案 1.C 2.C 3.D 4.C 5.C 6.B 7.C 8.D 9.A 10.A 11.C 12.C三、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1.对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曲线的表示正确的是 A.aB.bC.cD.d2.南半球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在低纬度地区最低B.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C.在副热带地区最高D.在中纬地区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关于下列山地雪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珠穆朗玛峰北坡纬度比南坡高,对应的雪线高度是北坡低于南坡B.天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雪线高度是北低南高C.阿尔卑斯山南坡降水多于北坡,雪线南低北高D.安第斯山南端东西坡纬度相同,对应的雪线东低西高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回答45题。4.该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5.根据提速动车组列车时刻表,乘坐下表中哪一车次的旅客到终点站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动车组车次始发站终点站开车时间终到时间表D21北京长春07151331D201南昌长沙08001115D584宝鸡西安11111223D776深圳广州11181228注:长春(4353N,12520E) 长沙(2811N,11300E) 西安(3415N,10855E) 广州(2300N,11313E)A. D21B. D201 C. D584D. D776读材料,分析回答67题。材料一 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它包括精确播种、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精确收获这几个环节,是实现农业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重要途径。它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材料二 精准施肥与常规施肥效益比较表项目施肥量(kg/hm2)肥料成本(kg/hm2)产量(kg/hm2)其他成本(元/hm2)总收益(元/hm2)净收益(元/hm2)精准施肥218.30651.369 473.444 406.8511 557.606 499.39常规施肥361.351 205.258 882.784 406.8510 836.995 224.89精准-常规-143.05-553.89590.660720.611 274.506.为了“精确”和“快速”地对大面积的田区进行频繁监测,判断田间作物生长情况和产量的空间分布,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B.GISC.RSD.数字地球7.对农业生产进行“精确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借助的重要技术是A.GPSB.GISC.RSD.数字地球下图是“2008年三省(市)单位GDP能源消耗统计资料”(其中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耗总量/GDP,单位GDP电耗=全社会耗电总量/GDP)。读图完成89题。8.据图表数据信息判断A.北京的人均单位GDP能耗低于广东B.广东的GDP总量低于北京C.广东的人均单位GDP电耗低于北京D.北京单位GDP能耗高于广东9.对于吉林和广东两项数据的比较结果,合理的解释是A.广东单位GDP电耗高是因为广东人口多、工业总产值高B.吉林单位GDP能耗高而电耗低,主要是常规能源充足而节省了电量C.吉林单位GDP电耗较低,所以吉林更需要发展电力工业以满足经济需求D.单位GDP电耗较低说明吉林比广东采取了更节省能源的生产工艺竹子作为一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再生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目前,在家庭装修中使用竹地板正成为一种时尚。据此完成1011题。10.我国著名的竹地板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安徽、湖南、江西等南方地区,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A.适宜竹子生长,原料丰富B.人们喜爱竹地板,市场需求量大C.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D.交通运输便利,运输成本低11.南方地区发展竹地板生产企业的积极意义是利于生态环境建设 缓解森林资源紧张的状况 促进生物多样性利用向单一性利用转化 促进竹产品的系列开发A.B.C.D.12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造纸工业发达,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便利 B原料丰富 C市场广阔 D水源充足1.A 2.C 3.B 4 D 5 D 6C 7.A 8.C 9.B 10.A 11.D 12C四、中卫市位于宁夏中部的干旱地带,老百姓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里铺上沙砾石,种植糖分大、品质好的“压沙西瓜”,其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其他西瓜。结合下图,完成12题。1. 老百姓在地里铺上沙砾石种植西瓜,沙砾石最主要的作用是 A.减少了沙尘暴的发生频率B.增加了水分的蒸发量C.加大了瓜地的昼夜温差D.增加了该地区的降水量2.本地区要更好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最适合发展图中的A.甲类企业B.乙类企业C.丙类企业D.丁类企业读“我国小麦分布区图”,回答34题。3.、地小麦品种不一样,主要原因是A.居民的生产习惯差异B.国家政策的差异C.地形的差异D.气候条件的差异4.、两地纬度相当,但小麦品种却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远近不一样导致降水量不一样B.天气状况差异导致光热条件不一样C.海拔高度差异导致温度条件不一样D.主导产业差异导致生产方式不一样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下图(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完成56题。5.上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A.B. C.D.6.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的是A.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 B.中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C.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 D.中国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下图是“2008年江苏省人均乡镇工业总产值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关于江苏省人均乡镇工业总产值叙述正确的是乡镇工业的不均衡发展是全省区域经济水平差异大的重要原因 苏北乡镇工业以技术指向型为主 乡镇工业的发展水平大致是苏南高于苏北 南京人均乡镇工业总产值超过苏锡常地区A.B.C.D.8.苏南乡镇工业发达的原因有对外开放意识强 生产技术力量雄厚 自然资源丰富 劳动力工资低廉A.B.C.D.我国“十一五”规划把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到重要位置。环渤海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构成。“三圈”以特大城市为核心、城市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将带动和推进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化。读图回答910题。9.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A.矿产资源欠缺B.地形起伏 C.处在干旱区.海运便利10.下列关于目前环渤海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聚合轴往往是主要交通干线B.三个都市圈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C.城市化发展速度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区内城市化水平相差不大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下图是“某新产品在公司母国及其他国家生产、经营的时空变化模式图”。读图并回答1112题。11.保证新产品开发的最主要条件是 A.科学技术B.原材料C.交通运输D.动力12.生产该产品的公司母国是A.A国B.B国C.C国D.无法确定答案答案 1.C 2.B 3.D 4.C 5.B 6.C 7.C 8.A 9.D 10.A 11.A 12.A五、读“中国对非贸易总额国别差异图”和“中国历年对非贸易情况表”,完成14题。 1.按照贸易总额来分,非洲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A.南非和东非以及西非B.南非和北非以及西非C.南非和北非以及东非D.东非和北非以及西非2.从时间上看,中国对非贸易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A.19841990年加速增长阶段;19902000年缓慢增长阶段;2000年以来平稳增长阶段B.19841990年平稳增长阶段;19902000年加速增长阶段;2000年以来缓慢增长阶段C.19841990年缓慢增长阶段;19902000年加速增长阶段;2000年以来平稳增长阶段D.19841990年缓慢增长阶段;19902000年平稳增长阶段;2000年以来加速增长阶段3.从贸易物资构成来看,中国从n国进口的主要物产是A.铝土矿B.棉花C.金刚石D.石油4.从运输路线上看,中国从n国进口的物资最主要的路线是A.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B.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C.大西洋北冰洋白令海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