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本部)15秋《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1.doc_第1页
东北大学(本部)15秋《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1.doc_第2页
东北大学(本部)15秋《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1.doc_第3页
东北大学(本部)15秋《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1.doc_第4页
东北大学(本部)15秋《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大学(本部)15秋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1.166.在一般情况下,在完成简单任务时,( )的群体效率较高。A. 异质结构B. 同质结构C. 正式群体D. 非正式群体满分:4分2.128.( )是指具有一定人际关系的各方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行为。A. 组织行为B. 人际行为C. 人际交往D. 群体行为满分:4分3.14.德国的( )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模式和原则,对组织理论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A. 泰勒B. 梅奥C. 法约尔 D. 韦伯满分:4分4.175.( )是指接受者把收到并理解了的信息返送给发送者,以便发送者对接受者是否正确理解了信息进行核实。A. 编码B. 传输C. 解码D. 反馈满分:4分5.176.只进行与工作相关信息的沟通属于( )。A. 正式沟通B. 非正式沟通C. 单向沟通D. 双向沟通满分:4分6.12.在科学管理中,第一个使用图表进行计划和控制的是( )。A. 泰勒B. 亨利甘特C. 法约尔D. 韦伯满分:4分7.130.“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指的是人际关系变化的( )。A. 反向驱动B. 离向驱动C. 同向驱动D. 利益驱动满分:4分8.98.( )指被宣传者向着宣传者所主张态度相反的方向变化或仍然保持原有的态度。A. 逆反心理B. 反抗心理C. 对抗情绪D. 反抗情绪满分:4分9.20.被誉为“美国管理学第一夫人”的是( )。A. 雨果闵斯特伯格 B. 福兰克吉尔布勒斯C. 莉莲吉尔布勒斯D. 斯特恩满分:4分10.2.管理心理学将( )作为研究对象。A. 管理活动中的人B. 人的心理 C. 人的行为D. 人的心理和行为满分:4分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85.下列选项中有关“胆汁质”气质类型表述正确的是( )。A. 胆汁质的人承受挫折的耐受力较大B. 胆汁质的人适宜采取硬碰硬的批评方式C. 胆汁质的人承受挫折的耐受力较小D. 胆汁质的人不宜采取硬碰硬的批评方式E. 胆汁质的人不需要采取冷处理的教育方式满分:3分2.49.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可将人类的行为分为( )。A. 个人行为 B. 群体行为C. 团体行为D. 组织行为满分:3分3.182.根据群体的发展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可将群体分为( )。A. 松散群体B. 联合群体C. 紧密群体D. 集体E. 正式群体满分:3分4.190.群体决策中存在的特殊现象包括( )。A. 从众现象B. 平均化倾向C. 群体思维D. 极端化现象E. 求同倾向满分:3分5.135.以下有关人际关系与人际行为关系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 人际行为十分复杂,结成一定人际关系各方的行为并无规律可循B. 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各方,一定会表现出友好的人际行为C. 具有不良人际关系的各方,一定会表现出不友好的人际行为D. 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各方,一定难免出现不友好的人际行为E. 具有不良人际关系的各方,一定难免不出现“协力”的人际行为满分:3分6.104.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 )等方面。A. 社会环境影响B. 家庭影响C. 同伴影响D. 团体影响E. 模仿学习满分:3分7.108.在费斯汀格看来,解决认知失调的方式有( )。A. 搁置冲突B. 增加新的认知因素C. 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D. 有效沟通E. 改变某一认知因素满分:3分8.100.态度的主要特征有( )。A. 社会性B. 针对性C. 持续性D. 协调性E. 内隐性满分:3分9.68.归因理论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 )。A. 心理活动的归因B. 行为的归因C. 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D. 认知的归因满分:3分10.139.在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人际关系形成距离远近因素的有( )。A. 志趣相投B. 同乡C. 国籍D. 邻居关系E. 交往频率满分:3分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156.在通常情况下,非个人性人际关系是在长期交往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渐进实现的(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2.110.按照纽科姆的“A-B-X理论”,A、B因X而交往频率越低,不一致时就越紧张(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3.94.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4.122.媒体主动报道比企业打广告效果好,这符合态度改变理论中沟通问题(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5.194.“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符合群体心理中的社会惰化现象(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6.120.按照纽科姆的“A-B-X理论”,A或B的自信程度越高,不一致时紧张度越大(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7.115.按照纽科姆的“A-B-X理论”,X对A或B越重要,不一致时A或B就越紧张(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8.124.当听众与传达者的观点一致或对问题不熟悉时,单面论证效果更好;如果听众与传达者的观点不一致,面对的问题又熟悉,特别是又受过良好教育,双面论证的效果远大于单面论证(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9.149.伯恩(DByrne,1971)“吸引的范例”研究表明,在人们不了解他人的情况下,观点是否一致高度并不决定人们对别人的喜欢程度(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10.51.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面目认识事物是管理心理学应坚持的客观性原则。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15秋学期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1.99.“P-O-X”模式与“A-B-X”模式的区别在于( )。A. 前者无需确认认知主体,后者需要确认认知主体B. 前者需要确认认知主体,后者无需确认认知主体C. 前者注重认知对象,后者注重认知主体D. 前者注重认知主体,后者注重认知对象满分:4分2.60.“人重言重,人微言轻”,这符合影响社会认知的( )因素。A. 认知者B. 认知对象C. 认知方法D. 认知情境满分:4分3.98.( )指被宣传者向着宣传者所主张态度相反的方向变化或仍然保持原有的态度。A. 逆反心理B. 反抗心理C. 对抗情绪D. 反抗情绪满分:4分4.176.只进行与工作相关信息的沟通属于( )。A. 正式沟通B. 非正式沟通C. 单向沟通D. 双向沟通满分:4分5.24.1927年到1932年,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一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总称为( )。A. 电器实验B. 梅奥实验C. 霍桑实验D. 照明实验满分:4分6.173.“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句话说的是决策应遵循的( )。A. 可行性原则B. 民主性原则C. 科学性原则D. 经济性原则满分:4分7.26.第一个提出“非正式群体”概念的是( )。A. 霍桑B. 梅奥C. 罗利斯伯格D. 勒温满分:4分8.58.(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A. 感觉B. 知觉C. 记忆D. 思维满分:4分9.8.社会测量法是由( )心理学家莫雷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A. 美国B. 法国C. 英国D. 德国满分:4分10.170.成员的共同性是影响和制约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其中的( )是最关键的因素。A. 群体的规模B. 群体的领导者C. 群体的地位D. 共同利益与目标满分:4分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39.管理心理学的特点是( )。A. 人本性B. 综合性C. 应用性D. 权变性E. 目的性满分:3分2.84.下列关于气质的正确说法是( )。A. 气质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事业成就高低B. 气质类型不可改变C. 气质类型存在着好坏之别D. 气质是可以调节的E.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满分:3分3.188.心理学研究表明,导致从众现象产生的因素有( )。A. 心理特征B. 情境特征 C. 时间特征D. 群体特征E. 个人特征满分:3分4.91.在能力的性别差异上,以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 男性与女性的能力不存在差异B. 男性优于女性C. 女性优于男性D. 男性的空间视知觉能力和计算能力一般优于女性E. 女性的言语能力通常优于男性满分:3分5.86.性格的特征是( )。A. 复杂性B. 整体性C. 独特性D. 稳定性E. 变化性满分:3分6.87.性格的结构十分复杂,主要包括性格的( )。A. 态度特征B. 意志特征C. 情绪特征D. 理智特征E. 自我意识特征满分:3分7.109.以下选项中属于态度改变理论的是( )。A. 平衡理论B. 目标设置理论C. 认知失调理论D. 参照群体理论E. 沟通改变理论满分:3分8.4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 )。A. 生理需要B. 安全需要C. 社交需要D. 尊重需要E. 自我实现需要满分:3分9.48.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有( )。A. 赫茨伯格B. 巴贝奇C. 亚当斯密D. 泰勒满分:3分10.106.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观因素包括被说服者个体的( )。A. 自尊心B. 所处环境C. 需要D. 性格E. 性别满分:3分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57.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2.157.人际关系心理学表明,衡量人们彼此接纳的尺子是自我暴露(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3.147.常言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说的是人际吸引条件中的熟悉因素的影响(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4.52.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主观性原则等是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原则。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5.144.同社会测量法相比,参照测量法能够更好地测量出人际关系(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6.195.首属群体概念是由社会学家米勒于1923年提出来,又称初级群体(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7.53.一般说来,访谈法可以分为个别访谈、集体访谈、结构化访谈、非结构化访谈和选择性访谈。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8.7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符合社会知觉效应中的首因效应(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9.150.一个看重学历而自己又失去拿高学历机会的人,会尤其看重甚至喜欢高学历的朋友,这属于人际吸引条件中互补因素的影响(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10.115.按照纽科姆的“A-B-X理论”,X对A或B越重要,不一致时A或B就越紧张( )。A. 错误B. 正确满分:3分15秋学期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1.28.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 ),该理论又被称为“场”理论。A. 霍尔B. 勒温C. 琼斯D. 凯利满分:4分2.20.被誉为“美国管理学第一夫人”的是( )。A. 雨果闵斯特伯格 B. 福兰克吉尔布勒斯C. 莉莲吉尔布勒斯D. 斯特恩满分:4分3.6.研究者通过感官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并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然后分析记录资料,获得结论的研究方法是( )。A. 案例法B. 观察法C. 测验法D. 调查法满分:4分4.59.心理学研究发现,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于( )、相似原则、闭锁原则和连续原则。A. 接近原则B. 情境原则C. 交替原则D. 对比原则满分:4分5.9.情景模拟法具有针对性、( )、预测性、动态性等特点。A. 主观性B. 客观性C. 模拟性D. 选择性满分:4分6.17.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雨果闵斯特伯格B. 莉莲吉尔布勒斯C. 福兰克吉尔布勒斯D. 斯特恩满分:4分7.177.正式沟通的局限性表现在( )。A. 速度慢,不易沟通感情B. 容易失真C. 混乱无秩序D. 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满分:4分8.22.( )在1958年所著的现代管理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心理学的诞生。A. 莱维特B. 莉莲吉尔布勒斯C. 斯特恩D. 雨果闵斯特伯格满分:4分9.97.在态度的构成要素中,( )是态度的核心成分。A. 认知要素B. 评价要素C. 情感要素D. 行为倾向要素满分:4分10.176.只进行与工作相关信息的沟通属于( )。A. 正式沟通B. 非正式沟通C. 单向沟通D. 双向沟通满分:4分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191.正式沟通网络除了链式沟通网络和轮式沟通网络之外,常见的还有( )。A. 半通道式沟通网络B. 环式沟通网络 C. 全通道式沟通网络 D. Y式沟通网络 E. 半环式沟通网络满分:3分2.46.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海尔提出将工业心理学细分为三个方面,即( )。A. 人事心理学B. 人类工程学C. 工业社会心理学D. 社会心理学满分:3分3.108.在费斯汀格看来,解决认知失调的方式有( )。A. 搁置冲突B. 增加新的认知因素C. 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D. 有效沟通E. 改变某一认知因素满分:3分4.102.以下关于态度形成的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 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才最稳固B. 每一个体都能完成从服从到同化,再到内化这一态度形成过程C. 在态度形成过程中,从服从到内化需要经过多次反复D. 态度形成的内化阶段所持续的时间最长E. 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而并非截然分开满分:3分5.105.影响态度改变的客观因素包括宣传者的( )。A. 影响力B. 智力水平C. 隐藏动机D. 人格魅力E. 情境因素满分:3分6.106.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观因素包括被说服者个体的( )。A. 自尊心B. 所处环境C. 需要D. 性格E. 性别满分:3分7.45.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西蒙B. 劳伦斯C. 卡斯特D. 洛希满分:3分8.4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 )。A. 生理需要B. 安全需要C. 社交需要D. 尊重需要E. 自我实现需要满分:3分9.90.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 )。A. 类型差异B. 发展水平差异C. 表现早晚的差异 D. 性别差异E. 个体差异满分:3分10.137.人际交往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 ( )。A. 人际互动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