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经济史专题五——八易错题、高频题复习测试考试指南.doc_第1页
历史必修二经济史专题五——八易错题、高频题复习测试考试指南.doc_第2页
历史必修二经济史专题五——八易错题、高频题复习测试考试指南.doc_第3页
历史必修二经济史专题五——八易错题、高频题复习测试考试指南.doc_第4页
历史必修二经济史专题五——八易错题、高频题复习测试考试指南.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必修二经济史专题五八易错题高频题复习测试姓名: 估分: (选择题+答题如40+3676)提示:选择题美元把握的题目在答题卡该答案上打“”符号一选择题每题前面38题每题一分,后22题每题1.5分,共71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1.以下事件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A.哥伦布远航西班牙占领巴哈马群岛 B.航海条例英荷殖民战争C.美洲劳动力不足从非洲贩卖黑奴 D.无敌舰队被打败应该开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2.新航路开辟以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一下各项正确说明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 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造成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变化 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A. B. C. D.3.从人类发展角度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4.“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因为它A.大量增加了棉纱产量 B.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C.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D.使工厂成为生产的主要形式5.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A.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新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6.19世纪中后期,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因素不包括A.轮船等交通工具不断改进 B.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商品和资本C.列强大肆从殖民地掠夺原料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7.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使蒸汽机为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B.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C.蒸汽机的使用,促成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8.19世纪早期,为拉美扩充势力,美国提出了A.泛美同盟 B.门罗主义 C.门户开放 D.海权论9.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中国市场向世界开放,其直接目的是A.打击他国在华势力范围,进行自由竞争 B.阻挠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C.保证中国领土完整,促成中国走向现代化 D.步他国后尘攫取中国势力范围10.15世纪前后,欧洲很多人希望获得黄金的根本原因是A.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 B.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C.东方国家和美洲富有黄金 D.西欧国家比较平穷,拜金主义盛行11.新航路开辟以后,处于大西洋沿岸的国家是A.意大利 B.西班牙 C.英国 D.荷兰12.新航路的开辟中,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直接作用的是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美洲进入世界大家庭 D.工商业资本主义力量增强13.下列关于17世纪荷兰历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 在中南美洲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 17世纪上半叶,荷兰在于印尼等地的贸易中占据了主导作用 三次英荷战争后,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A. B. C. D. 14.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饿叙述,错误的是A.是从手工工场到机器的飞跃 B.重要特点是机器的发明和使用C.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各方面的突破均从英国开始15.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发表了著名的八十天环游地球那时环游地球可乘坐的交通工具有火车轮船汽车飞机A. B. C. D. 16.中央电视台历史记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人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加强了海外贸易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17.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由重商主义向自由主义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 B.商业革命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18.1929年,下列关于美国纽约社会状况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很多人从银行贷款来抢购股票 B.商家打出“一美元自付,一美元月供”的口号吸引消费者C.许多人用分期付款的形式来购买家电 D.许多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19.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能得到美国公众大力支持,是因为:调整了农业政策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 整顿金融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工业复兴法防止了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以工代赈缓解了就业压力A. B. C. D. 20.20世纪3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相同做法是:A 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B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 放弃关税壁垒 D 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1.20世纪美英等国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几次转变,以下比喻体现了五六十年代两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是:A.“守夜人” B.“中间道路” C.“大管家” D. “甩手掌柜”22.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了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C.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D.工人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了23.亚当.斯密阐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背景是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期 科学成就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启蒙运动盛行于欧洲 机器生产已经取代手工工场A. B. C. D.24.之所以把20世纪90年代称为美国的“新经济”时代,是因为A.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 B.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被打破C.克林顿政府消灭了财政赤字 D.信息技术获得迅猛发展25.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所说的改良主义是指: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C.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扩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26.苏联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主要“新”在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中小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27.1922年农民切科夫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苏俄的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是A.增加税额 B.放任自由 C.限量交易 D.处以罚款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反映了A.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结果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 29.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建设 D.肯定价值规律和商品市场关系30.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当政时的政策相比A.都引起了当时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B.都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 C.都否定了十月革命 D.都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31.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32.工业企业经营方式上,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根据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我们可以推之,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 A.集中全国的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扩大经营权C.国家政权和国外国内私人资本合作 D.重要工业企业由国家所有和国家经营33.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给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34.苏联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其实是A.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 B.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问题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问题 D.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受伤害为题35.勃列日涅夫统治后期,苏联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A.个人崇拜 B.政治生活腐化 C.对外扩张 D.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弱36.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37.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独联体成立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A. B. C. D. 38.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 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C.都符合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39. (08广东文科基础)17世纪,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是A.阿姆斯特丹 B.伦敦 C.威尼斯 D.巴黎40.(08广东理科基础)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于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A.法国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荷兰41.(08广东单科)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42.(08海南单科)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43.(08海南单科)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通出现始于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44.(08全国文综一)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45. (08重庆文综)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C. 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46.(08上海综合)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具的改进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A.瓦特 B.斯蒂芬逊 C.富尔顿 D.莱特兄弟47(08江苏单科)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战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48. (2008上海)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托拉斯组织的普遍出现49. (08全国文综二)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31年占1/4,19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50.(08天津文综)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年份1800年1880年1900年1950年人口800105016005425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工业化速度加快 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51.(08天津文综)下表为18701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千米)年份世界总里程欧洲美国1870210 000105 00085 2771880373 000169 000144 0001890617 000224 000269 0001900790 000284 000320 133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 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 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52.(08宁夏文综)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来越大53.(08全国文综一)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54.(08山东文综)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55.(08四川文综)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56.(08广东单科)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57.(08海南单科)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58. (08广东文科基础)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59.(08北京文综)“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 封建主势力加强 劳动人民日益贫困A. B. C. D.60. (2008上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分别指A.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达国家间对话 B.发达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 D.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对话二.材料题:1. 材料一: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事实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国当代史 材料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实际出发,我们应当确立哪些具有长远意义指导方针呢?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级,为了摆脱贫困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第二,必须坚持改革在初级阶段改革成为更迫切的历史要求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第三,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在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尤其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共十三大报告材料三:1992年初,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中国当代史材料四: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的体制进行小修小补;加上他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一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这一切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请回答:(1) 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怎样的探索过程6分(2) 与材料四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具有怎样的特点?6分2.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开托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