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东路设计说明.doc_第1页
黄岩东路设计说明.doc_第2页
黄岩东路设计说明.doc_第3页
黄岩东路设计说明.doc_第4页
黄岩东路设计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岩横街东路街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说明概况:规划范围及位置 本次规划用地位于台州市黄岩东部的商住旅游区。东起二环东路,西至环城东路,长约700m,规划进深不等。规划用地16.31公顷。(二)现状 现状用地以学校、厂房及居住为主。除台州农校校园内部分建筑及横街东路东端部分建筑保留外,其余建筑予以拆除,重新规划设计。(三)道路概况及限定条件 横街东路为黄岩区现有的横街路往东的延伸段。规划范围内原有一宽度不均的城市次要道路。道路北侧有台州农校。道路两侧其余为厂房及住宅。 根据黄岩新一轮城市规划及实际情况,确定横街东路为旅游、商住性城市干道。交通方式以步行、自行车、公交为主。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26m。规划地块东为黄岩的旅游景点九峰山。横街东路街景规划应在城市空间、建筑体量、色彩等方面充分与周围环境、道路性质相协调。规划依据:黄岩规划管理处的设计要求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黄岩分区规划黄岩区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规划原则努力与土地有偿使用等城镇土地使用制度相结合,尊重土地价值分布规律,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经济合理地安排使用沿街土地。街景规划在空间组织、整体环境设计上充分尊重黄岩城区的城市空间特色,同时结合横街东路的商住、旅游性质,努力营造连续、和谐及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合理组织街区内人流、物流,保证城市生活的高效、舒适、有序。通过规划控制,加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四、规划目标 1、充分考虑城市土地价值规律,保证开发的经济可行性,确保旧城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2、充分考虑现状,在布局上力求新意,努力营造富有特色的城市街道空间。 3、创造和谐、舒适、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五、规划设计(一)用地结构 街北地块西侧,环城东路口确定为商办用地,中部为农校用地,农校用地沿横街东路作了两种方案,其中A方案为商住,B方案为城市公共绿地。街北地块东部沿桔乡大道为农校附属400人幼儿园用地,靠路口为办公用地,其东侧为保留的居住建筑。 街南地块西侧,环城东路口确定为城市公共绿地,东侧靠二环东路为保留的厂房建筑并对其功能作适当的改造。街南地块其余部分均为商住用地。(二)交通组织 1、横街东路规划确定为旅游、商住性干道,宽度26m。两侧人行道宽各5m,机动车道宽11m。在适当位置予留远期的城市公交港湾。 2、为适应横街东路作为旅游、商住干道的功能要求,规划对地段内人流、车流进行分流。办公楼人行出入口面向干道,机动车出入口面向支路,停车场设于建筑物后侧。居住组团于恰当位置设机动车出入口,尽量避免与购物、游览人流交叉。沿街住宅出入口均设于建筑物背面。 3、机动车停车位住宅按居住户数的15%来设置,公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比例设置。(三)空间设计 1、流线形城市街道空间 为创造横街东路的旅游特色,结合各空间节点,精心设计了一组优美的流线性的商业裙房,从而限定出一流畅的,富于变化的街道空间。配合流线形商业裙房而沿着人行道布置的富于变化的街边绿地系统也构成了横街东路独一无二的城市空间景观。 2、街道空间序列 通过3个空间节点来塑造、强化横街东路的空间序列。节点1:街道西端环城东路口,以一座弧形面向道路交叉口的写字楼为空间主体,结合街道南北两边大片的城市公共绿地,构成整条横街东路的入口空间。街南以流线形布置于绿地上的一组富有现代结构韵味的购物亭提示着流线形街道空间的开始。节点2:农校入口空间。以农校主教学大楼中心线为轴线来串联、组织此空间。教学楼前设宽50m,深70m的校前广场,两边以弧形建筑来限定。街南正对轴线的建筑作适当的退后及相应的建筑处理,形成一个空间的高潮。节点3:桔乡大道与横街东路形成的丁字路口空间。为舒缓丁字形道路交叉所带来的空间上的逼仄感,同时作为横街空间形态上的高潮和桔乡大道端部对景,于此处沿着两个街角及一个街边布置了一组圆弧形的建筑,作为空间上的一个聚点。 通过此3个空间节点,形成了街道空间的一个完整序列。 3、街道空间语汇 在设计中运用了一系列现代城市设计的典型语汇,如城市公共绿地、过街楼、架空通廊、硬质广场、空间结构的购物亭等来塑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街道空间。(四)总平面布置 1、街北地块 西侧为一幢6层的弧形办公楼,结合公共绿地布置了空架、标志物等。人行入口设于横街东路,机动车入口设于曙光大道。 中部为农校地块,农校结合原有建筑进行了重新规划,使之更趋合理与优美。 街东沿桔乡大道,靠北为一座400人幼儿园,通过活泼的体型来塑造幼儿园特有的建筑性格;靠南为一座3层的弧形办公楼,底部通过透廊及花架与幼儿园联系在一起。 街东靠二环东路为一组保留的居住建筑。 2、街南地块 西侧环城东路口为城市公共绿地。东侧二环东路口为一组保留的厂房建筑。其余部分沿街为商住建筑,其中底层商业裙房处理成流线形。地块在农校对面及桔乡大道对面有较大的南向纵深,分别布置成两个居住组团。其中东、西组团各设一个机动车出入口,东组团设两个机动车出入口。住宅底层2.2m架空层,以保证每户一杂物间及自行车库。机动车库数量按总户数的15%控制。(五)立面规划 1、天际线规划:天际线保持总体上西高东略低的趋势,以呼应东部的九峰山及公园。整条街天际线高低起伏,富于变化。其中以空间节点2(即农校中轴线)为最高,以街南保留之二层楼处最低。 2、建筑风格:结合街道旅游、商住的性质,规划建筑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商住楼坡顶饰以简明的装饰来体现居住氛围及对传统的继承,同时不失现代风韵。办公楼以简洁明快的体型配以构成风格的实墙加玻璃,来强调现代感。底层商业店面则通过实墙与橱窗、构架与符号、鲜艳的招牌广告来营造繁荣、热闹的商业气氛。 3、建筑色彩:规划建筑色彩以浅暖色为基调,坡顶以深灰色偏冷以与九峰山取的协调,沿街底层商业以深褐色为主调。(六)街道设施规划 1、街道设施规划以创造舒适、安全的购物环境,整洁有序的街道空间为原则。规划要求对道路绿化、公厕、座凳、广告灯箱、电话亭、果壳箱等作统一设计。 2、配置标准:行道树间距9m;路灯25m30m;电话亭150m一组,一组两个;果壳箱30m一个;广告灯箱15m一组,一组两个;街灯18m一组,一组两盏。六、技术经济指标一)总用地:16.31公顷(其中城市改造用地5.61公顷,农校改造用地10.71公顷)二)城市改造用地技术经济指标 1、总用地5.61公顷 2、总建筑面积:7.95万m2 其中:公建:1.12万m2 住宅:5.21万m2 保留:1.62万m2 建筑占地面积:1.78万m2 容积率:1.42 建筑密度:31.7% 绿化率:34.4%三)台州农校改造用地技术经济指标: 1、总用地面积:10.7公顷 2、学校教学用地:8.285万m2 1)总建筑面积:44250m2 其中:行政办公:1520m2 后勤服务:5600m2 教学科研:18850m2 学生宿舍:12330m2 教工宿舍:3060m2 体育活动设施: 风雨操场:2000 m2 游泳池(更衣):260 m2 田径场(主席台):630m2 2)建筑占地面积:126910m2 3)密度:15.3% 4)容积率:0.53 3、开发建设用地:2.415万m2 1)总建筑面积:32700m2 2)建筑占地面积:5640m2 3)密度:23.4% 4)容积率:1.35 5)绿化率:41.2%黄岩横街东路规划图版现状图规划总图规划总平面比较方案街景立面透视图1透视图2透视图3分析图文本图封面目录说明现状图规划总图:彩色一张,黑白一张规划总平面比较方案分析图街景立面透视图110、透视图211、透视图3黄岩横街东路街景规划目 录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一、 概况二、 规划依据三、 规划原则四、 规划目标五、 规划设计六、 水电配套设计七、 技术经济指标第二部分 设计图纸一、 规划范围现状图二、 规划总图三、 街景立面图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第二部分 设计图纸前 言1999年4月19日,黄岩区规划委在黄岩规划管理处会议室召开了规划会审会议,对横街东路街景规划方案进行了初步会审,会议确定了我院方案为中选方案,并对中选方案提出了进一步修改要求和建议。我院根据黄规委办19992号会议纪要的意见,对原规划方案进行了修改和深化,并于5月27日向黄岩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再次作了汇报,会后,根据黄规委办19999号会议纪要意见,进一步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并送黄岩区规划办审查。根据黄岩区规划办的审查意见,我院编制出本次正式规划成果。在此特向对我院规划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的台州市建规局、黄岩区规划办等有关部门致谢。建设部浙江泛华设计院1999年6月30日黄岩横街东路街景规划说明一、概况:(一)规划范围及位置 本次规划用地位于台州市黄岩东部的商住旅游区。东起二环东路,西至环城东路,长约700m,规划进深不等。规划用地17.60公顷。(二)现状 现状用地以学校、厂房及居住为主。除台州农校校园内部分建筑及横街东路东端部分建筑保留外,其余建筑予以拆除,重新规划设计。(三)道路概况及限定条件 横街东路为黄岩区现有的横街路往东的延伸段。规划范围内原有一宽度不均的城市次要道路。道路北侧有台州农校。道路两侧其余为厂房及住宅。 根据黄岩新一轮城市规划及实际情况,确定横街东路为旅游、商住性城市干道。交通方式以步行、自行车、公交为主。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26m。紧邻规划地块东为黄岩的旅游景点九峰山。横街东路街景规划应在城市空间、建筑体量、色彩等方面充分与周围环境、道路性质相协调。二、规划依据: 1、黄岩规划管理处的设计要求 2、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3、黄岩分区规划 4、黄岩区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三、规划原则1、 努力与土地有偿使用等城镇土地使用制度相结合,尊重土地价值分布规律,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经济合理地安排使用沿街土地。2、 街景规划在空间组织、整体环境设计上充分尊重黄岩城区的城市空间特色,同时结合横街东路的商住、旅游性质,努力营造连续、和谐及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3、 合理组织街区内人流、物流,保证城市生活的高效、舒适、有序。4、 通过规划控制,加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四、规划目标 1、充分考虑城市土地价值规律,保证开发的经济可行性,确保旧城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2、充分考虑现状,在布局上力求新意,努力营造富有特色的城市街道空间。 3、创造和谐、舒适、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五、规划设计(一)用地结构 街北地块西侧,环城东路口确定为商办用地,中部为农校用地,农校用地沿横街东路为商住。街北地块东部沿桔乡大道为农校附属400人幼儿园用地,靠路口为办公用地,其东侧为保留的居住建筑。 街南地块西侧,环城东路口确定为城市公共绿地,东侧靠二环东路为保留的厂房建筑并对其功能及立面作适当的改造。街南地块其余部分均为商住用地。(二)交通组织 1、横街东路规划确定为旅游、商住性干道,宽度26m。两侧人行道宽各4m,机动车道宽18m。在适当位置予留远期的城市公交港湾。 2、为适应横街东路作为旅游、商住干道的功能要求,规划对地段内人流、车流进行分流。办公楼人行出入口面向干道,机动车出入口面向支路,停车场设于建筑物后侧。居住组团于恰当位置设机动车出入口,尽量避免与购物、游览人流交叉。沿街住宅出入口均设于建筑物背面。 3、机动车停车位住宅按居住户数的15%来设置,公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比例设置。(三)空间设计 1、流线形城市街道空间 为创造横街东路的旅游特色,结合各空间节点,精心设计了一组优美的流线性的商业裙房,从而限定出一流畅的,富于变化的街道空间。配合流线形商业裙房而沿着人行道布置的富于变化的街边绿地系统也构成了横街东路独一无二的城市空间景观。 2、街道空间序列 通过3个空间节点来塑造、强化横街东路的空间序列。节点1:街道西端环城东路口,以一座流线形面向道路交叉口的写字楼为空间主体,结合街道南北两边大片的城市公共绿地,构成整条横街东路的入口空间。街南以流线形布置于绿地上的一组富有现代结构韵味的购物亭提示着流线形街道空间的开始。节点2:农校入口空间。以农校主教学大楼中心线为轴线来串联、组织此空间。教学楼前设宽50m,深70m的校前广场,两边以弧形建筑来限定,并适当降低层数,以突出农校入口主轴。街南正对轴线的建筑作适当的退后及相应的建筑处理,形成一个空间的高潮。节点3:桔乡大道与横街东路形成的丁字路口空间。为舒缓丁字形道路交叉所带来的空间上的逼仄感,同时作为横街空间形态上的高潮和桔乡大道端部对景,于此处沿着两个街角及一个街边布置了一组圆弧形的建筑,作为空间上的一个聚点。 通过此3个空间节点,形成了街道空间的一个完整序列。 3、街道空间语汇 在设计中运用了一系列现代城市设计的典型语汇,如城市公共绿地、过街楼、架空通廊、硬质广场、空间结构的购物亭等来塑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街道空间。(四)总平面布置:规划建筑均按黄岩分区规划要求从道路红线后退3m5m,建筑日照间距离按1:1.2规定布置。 1、街北地块 西侧为一幢6层的流线形办公楼,结合公共绿地布置了空架、标志物等。人行入口设于横街东路,机动车入口设于曙光大道。 中部为农校地块,农校结合原有建筑进行了重新规划,使之更趋合理与优美。农校用地沿桔乡大道为城市公共绿地及嵌草砖铺地公共停车场。 街东沿桔乡大道,靠北为一座400人幼儿园,通过活泼的体型来塑造幼儿园特有的建筑性格;靠南为一座3层的弧形办公楼,底部通过透廊及花架与幼儿园联系在一起。 街东靠二环东路为一组保留的居住建筑,并对其立面作适当改造,使之与整条街景统一、和谐。 2、街南地块 西侧环城东路口为城市公共绿地,在绿地端部设置独立式公厕一座。东侧二环东路口为一组保留的厂房建筑。其余部分沿街为商住建筑,其中底层商业裙房处理成流线形。地块在农校对面及桔乡大道对面有较大的南向纵深,分别布置成两个居住组团,各设一个机动车出入口。两组团之间现状为工业用地,本案作了远期改建为居住规划的设想,使街南形成一较大规模的居住组团。住宅底层2.2m架空层,以保证每户有一个杂物间及自行车库。机动车库数量按总户数的15%控制。(五)立面规划 1、天际线规划:天际线保持总体上西高东略低的趋势,以呼应东部的九峰山及公园。整条街天际线高低起伏,富于变化。其中以空间节点2(即农校中轴线)为最高,以街南保留之二层楼处最低。 2、建筑风格:结合街道旅游、商住的性质,规划建筑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商住楼坡顶饰以简明的装饰来体现居住氛围及对传统的继承,同时不失现代风韵。办公楼以简洁明快的体型配以构成风格的实墙加玻璃,来强调现代感。底层商业店面则通过实墙与橱窗、构架与符号、鲜艳的招牌广告来营造繁荣、热闹的商业气氛。 3、建筑色彩:规划建筑色彩以浅暖色为基调,坡顶以深灰色偏冷以与九峰山取得协调,沿街底层商业以深褐色为主调。(六)街道设施规划 1、街道设施规划以创造舒适、安全的购物环境,整洁有序的街道空间为原则。规划要求对道路绿化、公厕、座凳、广告灯箱、电话亭、果壳箱等作统一设计。 2、配置标准:行道树间距9m;路灯25m30m;电话亭150m一组,一组两个(一个磁卡,一个投币式);果壳箱30m一个;广告灯箱15m一组,一组两个;街灯18m一组,一组两盏。六、水电配套设计(一) 给排水1、 给水 各单体建筑物给水水源、水压、水量均由城市供水系统统一解决。2、 排水 排水管道采用雨水、污水分流。 污水排放:农校、办公楼、幼儿园、居住区内排出的污水,必须经过化粪池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后才能接入城市污水管。 雨水:道路雨水由道路两侧雨水口收集后排入城市雨水管,道路以外区块的雨水就近排入河道或排入城市雨水管。3、 消防: 根据消防有关规定消防给水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管与城市给水管合一。道路上的给水管每隔120m左右设置室外消火栓一座。(二)电气设计 黄岩横街东路为旅游、商住性干道。在设计中要求舒适、优美,因此在电气设计中建议全部取消架空线路,敷设地下电缆,自环城东路引入。 1、电力 横街东路北侧为台州农校改造用地总建筑面积4.82万平方米,估计用电负荷1700KW,可设置学校专用变压器以10KV电缆进线。 横街东路南、北两侧城市改造用地总建筑面积9.66万平方米,估计用电负荷3500KW,横街东路北侧台州农校东侧设1800KVA变压器,西侧设1400KVA变压器,横街东路南侧,东区设3630KVA变压器,西区设2630KVA变压器,这些变压器建议在商住楼设计时,一同考虑,可放在室内,采用干式变压器,以环网柜高压供电,或者采用箱式变。 2、电话与电视 电话与电视均来自市电信网,估计台州农校约300门电话,300点电视。城市改造用电话共约1000门,电视共1000点,横街东路南侧约占70%,如有条件进应采用综合布线网络,集电话,电视与广播于一体。七、技术经济指标一)总用地:17.60公顷(其中城市改造用地6.89公顷,农校改造用地10.71公顷)二)城市改造用地技术经济指标 1、总用地6.89公顷 2、总建筑面积:9.66万m2 其中:公建:1.26万m2 住宅:6.78万m2 保留:1.62万m2 建筑占地面积:2.12万m2 容积率:1.40 建筑密度:30.8% 绿化率:37.3%三)台州农校改造用地技术经济指标: 1、总用地面积:10.7公顷 2、学校教学用地:9.15ha 1)总建筑面积:4.82万m2 其中:行政办公:0.16万m2 后勤服务:0.60万m2 教学科研:2.01万m2 学生宿舍:1.31万m2 教工宿舍:0.74万m2 体育活动设施: 风雨操场:0.20万 m2 游泳池(更衣):0.03万m2 田径场(主席台):0.07万m2 2)建筑占地面积:1.19万m2 3)密度:13.0% 4)容积率:0.53 3、开发建设用地:1.55ha 1)总建筑面积:1.68万m2 2)建筑占地面积:0.43万m2 3)密度:27.7% 4)容积率:1.08 5)绿化率:35.0% 目 录第一部分 台州市黄岩横街东路地块规划设计说明一、概况二、规划依据三、规划原则四、规划设计五、技术经济指标第二部分 设计图纸一、规划总平面图二、3#地块规划平面图三、3#地块住宅建筑单体设计 第一部分台州市黄岩横街东路地块规划设计说明 第二部分 设 计 图 纸黄岩横街东路规划总 平 面 图3#地块住宅建筑单 体 设 计台州市黄岩横街东路地块规划设计说明一、概况:(一)规划范围及位置本次规划用地位于台州市黄岩东部的商住旅游区,为原横街东路景观规划的沿续。用地范围东起二环东路,西至环城东路,南至方山路,北与原横街东路景观规划的用地范围相连。规划总用地116387m2,其中保留用地四块,号地块公共绿地,号、号地块公建用地,号地块居住用地,合计用地面积24474m2;号、号、号、号地块按控规深度确定用地性质,提出控制指标;号、号地块为农居控制用地,其余地块按修建性详规进行规划设计。(二)现状现状用地以厂房、农居为主,除部分建筑保留外,其余建筑拆除,重新规划设计。(三)道路概况及限定条件1、 根据黄岩新一轮城市规划及实际情况,确定横街东路为旅游、商住性城市干道。交通方式以步行、自行车、公交车为主。规划道路红线为26m。环城东路规划红线宽度为50m,建筑后退红线要求5m以上。方山路道路红线40m,建筑要求后退红线6m;环城东路、方山路转角处再适当后退。2、 在规划用地范围内中部,有一条南北向地下引水管线黄椒引水管线,在引水管线上部要求不能布置建筑。3、 用地范围内的高压线对本次规划范围内的各个地块无实质性影响。二、规划依据: 1、黄岩规划管理处的设计要求 2、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3、黄岩分区规划 4、黄岩区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三、规划原则1、 充分考虑城市土地价值,保证分地块开发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开发及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2、 在全面考虑现状及各项规划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创造良好的沿街城市景观和谐、舒适的城市空间和居住环境。四、规划设计(一) 用地结构1、 沿环城东路的、号地块为商住用地,沿街布置底层商店及部分公共建筑,内侧可建住宅或商住楼。2、 沿方山路的号地块为农居控制用地;号地块为居住用地,沿街可作底层商业服务设施;号地块为公建保留用地,可考虑在其中设一座为周边居民服务的农贸市场,面积根据实际服务范围另定;号地块为商住用地;、号地块为公建用地;其余地块的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以及部分农居保留用地及公共绿地。(二) 交通组织1、 沿环城东路、方山路及二环东路的商业及办公人流出入口面向干道,机动车出入口由支路与干道相连,停车场设于建筑物后侧。2、 居住区设一条南北向主要道路与环城东路相距150200m,该小区级干道宽7m,贯穿整个用地,在小区中央位置设小区广场及户外小品等,丰富小区外部空间;另在黄椒引水管线上部布置一条南北向贯穿的步行道路宽8m,并布置带形绿化,加强居住区内部与城市干道的联系;两条南北向的内部主要道路再用一条7 m宽的道路相连通,构成居住区内部道路骨架。(三) 空间设计1、 规划范围内的、等五个地块构成了本次详细规划的居住区部分,其中、号两个地块为农居控制用地。在空间设计上,在由、号地块共同构成的L型居住用地的中央位置设小区中心广场,广场由喷泉、花架小品及绿化草坪等设计元素组合而成,成为小区南北向主要道路上的一个空间节点,丰富了居住区的户外环境,并且成为横街东路、方山路两个小区出入口的对景,增强居住区室外空间的趣味性。2、 居住区内的建筑规划严格按1.15的日照间距布置,并且每个组团都设有相应的组团集中绿地。(四) 公共设施规划1、 居住区的公共配套设施为邮电局、小杂货店、小区物业管理用房、变电所、垃圾收集站及公厕分别布置在小区主入口附近的沿街商业建筑的底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