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报道与制作》PPT课件.ppt_第1页
《音响报道与制作》PPT课件.ppt_第2页
《音响报道与制作》PPT课件.ppt_第3页
《音响报道与制作》PPT课件.ppt_第4页
《音响报道与制作》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响报道与制作,第一节 话说音响报道,一、什么是音响报道 运用现场事件或人物自身的声音进行报道的广播新闻形式。它一般由实况音响与辅助串联语言共同构成,是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也是最具广播个性特点的形式。,二音响报道的种类,录音报道:把新闻事件或人物音响通过采访机记录下来,然后根据报道需要加以剪辑,并辅以记者的解释性语言合成的广播新闻报道形式。有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评论等。 例:录音通讯 声音开启世界,音响报道的种类,2. 现场报道(也称“口头报道”):记者身处新闻事件现场,通过技术手段直接在电台播发的带有新闻背景音响或穿插人物采访的同步新闻报道。 例:现场报道:长江三峡大江截留成功,三、音响报道的优势,可靠的真实性 鲜明的现场感 礼记乐记有一节美妙的文章,把听觉和视觉通连。“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孔颖达礼记正义对这节的主旨作了扼要的说明:“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讲的就是视觉与听觉的通感作用 。 强烈的感染力,第二节 音响报道的采制,音响报道是一种独立的广播新闻报道艺术。 采制音响报道则是一种美学实践活动,一种建立在真实基础之上的美学实践活动。而真实本身就属于美的范畴。 音响报道必须讲究采制技巧,赋予美的报道形式,带给人美的享受。,一、题材的选择,选择题材要从内容和适合这种内容的表现形式两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要考虑题材本身的新闻价值,这一点是与其他新闻媒体在题材选择上带共性的方面; 第二,要考虑新闻现场有无合适的音响可录。,题材的选择,1. 新闻事件本身要有声音 很多人类活动是没有声音的,像心理活动、脑力劳动;另外还有一些不出声音或很少声音的活动,如正在进行的手术;另外还有一些大型的公开活动也是无声的,像九大艺术中的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等,它们本身都是无声的;多数的展览,像文物、绘画、摄影之类,也是无声的。以上不宜作为音响报道的题材。,题材的选择,2。.声音形象独特、鲜明 (1) 有新鲜独特声音的新事物。 (2)有重要或特殊意义的重大事件。 (例稿在下页) (3)有丰富声音、气氛活跃的现场。 例如: 楚天新闻广播宋鹏垃圾清运工程师傅的笑容,当今世界最大水利枢纽 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记者:陶筱秋,各位听众朋友: 今天1994年1 2月14日,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在雄伟壮丽的西陵峡谷,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今天上午,位于长江西陵峡的三峡工程大坝坝址所在地中堡岛,一片喜庆和繁忙。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在这里举行隆重而简朴的开工典礼大会。 听众朋友:现在是北京时间10点整,囤务院剐总理邹家华主持开工典礼仪式,他宣布:(出录音),“三峡工程开工典礼大会现在开始”(录音完) 大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歌和礼炮声中隆重开始。(出录音) 现在让我们热烈欢迎李鹏总理讲话(录音完) 李鹏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出录音) 同志们: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经过长达40年的论证,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批准,又进行了近两年的施工准备,现在已经具备了开工的条件。中央决定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压混),李鹏总理说,三峡工程是一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的工程。我们一定要把她建成世界第一流的工程。 李鹏总理说,三峡工程开工以后,在建设过程中,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相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广大建设者努力和全国人民支持下,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三峡工程建设必将得到顺利进行,1997年现大江截流,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2009年工程将全部竣工,一个宏伟壮丽的三6夾工程将巍然屹立在中国的大地上。她将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建设好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出录音) 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千秋。(录音完) 李鹏总理向全世界宣布:(出录音) 现在,我宣布,三峡工程开工!(录音完),10点45分,随着总理一声令下,葛洲坝集团的工人们激动地开启两台大型吊车,在三峡主体工程一期围堰上庄严地浇上J标志工程正式开工的第一灌混凝土。 听众朋友:开发长江,兴建三峡,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夙愿。如今,长江三峡梦终于变为现实。 历史将记住今天和今天的特殊意义,在壮丽的西陵谷,世界水电第一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正式开工了,高峡出平湖的宏伟画卷将从这里展开! 以上您听到的是楚天电台记者陶筱秋从三峡开工典礼现场发回的报道。 (此稿获1994年度湖北广播一等奖、湖北新闻一等奖、中国广播一等奖、中国新闻三等奖),题材的选择,3.声音能表现所报道的主题 音响选择的标准就是新闻价值,这一事件的音响具有新闻价值的就能做报道,否则就不能做,并不是声音有特点就能做报道。,例稿:录音通讯 生命的寄托 记者: 陶筱秋,湖北秭归县最西部有一个磨坪乡,是这个贫困县中最贫困的乡。今年新学期到来,这里有300多孩子踏进了出世以来从未曾见到过的新校园。孩子们对着大山喊:我们有自己的新学校了! 学校取名甫义希望小学。它是以于呈甫、李范义夫妇的名字各取最后一个字命名的。,于呈甫、李范义夫妇是在抗美援朝的战斗生活中相识结伴的。回国后,一个是部队正师职领导干部,一个是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水子农业银行的职工。1986年离休后,老两口在沈阳军区司令部大连第书一于休所安度晚年。他们一辈子省吃俭用,穿不奢侈,吃不讲究,家中不但没有一件象样的家俱,就连彩电也没买过。1990年夏天,在一次希望工程义演电视转播节目中,得知贫困山区有很多儿童上不起学,他们打算将10万元积蓄拿出来支援失学的孩子们。计划来不及实施,于呈甫就病倒了,一检查是胃癌晚期。为了不给部队增加负担,不动用积蓄,他拒绝了治疗,于1992年10月离开开人世。临终前,他叮嘱老伴:“我们俩商量的那件事,一定请组织帮忙落实,钱最好捐给最贫困的山区。”老伴安慰他:“你放心交给我办就行。”祸不单行,1993年底,李范义又被检查出患了尿毒症。医生直言相告,这种病也是绝症,只有换肾才能延续生命。她所在单位的领导恳请医院,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这位老太太。而李范义老人坚决要求放弃治疗,她知道自己在世的时间不多了。(出录音),我一再要求,再三要求出院,因为我有心事,我对部队的医生这么说:我可是当过兵的,我可是要当逃兵了这回。我是想抓紧我有限的时间,把这个事情完成,好了了我的心事。(录音完) 1994年,她一连给团中央等有关部门发了6封信,要求把10万元积蓄捐给贫困山区,并嘱咐钱捐出去用在刀刃上就行,什么也不要声张。李范义老人青少年时代曾在湖北巴东县读过中学,当年抗美援朝,她又是从武汉参军去的,缘于这个湖北情结,中国希望工程管委会1996年4月通过湖北青基会将巨款捐给了湖北秭归县建希望小学。,倾一生积蓄,为天下儿女,这是大海的抱负,也是大海般的情怀,李范义老人却说:(出录音) 哎呀,这不算什么,我那一点钱是大海一滴水,能够在余生给国家给党出一点力,也是是我们应该做的。(录音完) 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从来就就没有忘记自己是毛主席教导出来的战士。(出录音),毛主席教导的战士一切都从仪俭,而且从国家,从社会着想,我们国家太大,后一代人失学,对国家对民族都不利。(录音完) 甫义希望小学主体楼工程8月16日峻工。这一天,山里传说李范义老人要来看一看,方圆几十里的娃儿们一大早就赶到学校翘首盼望,在烈日下,一直等到太阳落山。然而,老人因病魔缠身,无力前往。秭归县委书记汪元良带着全县人因病魔缠身,无力前往。秭归县委书记汪元良带着全县40多万人民的问候,跋涉1千多公里,9月1日赶到河南安阳李范义老人的侄女家,看望在这里休养的老太太。67岁的老人由侄女搀扶着颤颤巍巍走出门,县委书记赶紧上前握住老人的手,哽咽着说:(出录音),我代表秭归人民来看望您,感谢您!您这么大年纪,身体有病,把自己一生节攒下来的钱,支援我们建希望小学,您给我们捐献的不仅是钱,您捐出的是生命,您捐献的是一种精神,勤俭持家,勤俭建国。您捐献的是一种希望,希望我们下一代都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把祖国建设好,在您的精神感动下,我们县乡村各级干部群众又捐了14万。学校已经建成,我们接您到秭归,请您去看一眼,希望您对我们青少年作些教育。(录音完) 县委书记把老人接到了秭归。,9月12日,僻静的山谷沸腾了。 天下着大雨,山里人说,这是老天迎接贵客洒下的甘露。与磨坪乡接壤的四邻八方的乡村百姓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涌向校园所在地柏坪村,是为了目睹这大山里千载难逢的庆典甫义希望小学落成了。 学校教学楼共三层,可容纳300多学生。看到这标准的新学校,李范义老人止不住热泪盈眶,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村民们为她献上用山花扎制的花篮,少先队员给她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群众都欢天喜地,感到这位伟大的老人了不起,打心眼里敬佩,可敬可爱。,县委委书记拉着李范义老人的手说:(出录音),你是我们秭归人民学习的榜样,也是全国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李:我心里明白这个事情,我虽然出了一点钱,但还是各级领导干部给我出的大力,我这个句号就画得圆一点了。(录音完) 在庆典仪式上,面对上百个孩子幸福的笑脸,老太太告慰她老伴的在天之灵:(出录音) 老于啊,您听着,为了实实现你的嘱托,我今天到秭归县磨坪乡来了,各级领导,从团中央一直到地方各级希望工程办公室都来人了,把这个句号画成了。我这次很高兴,我完成了这个任务后,再去跟你见面。我希望这个学校的老师,把小苗培养得好好的,从这里飞出几只金凤凰来,这就是我最后的愿望了!(录音完) 群峰静默,在倾听这位平凡老人美好的心愿;山谷里回响着她朴实而又深情的话语。他们用生命托起了明天的太阳,他们的生命在这里延续。 (此稿获1996年度湖北广播一等奖、湖北新闻一等奖、中国广播二等奖),题材的选择,4. 音响能反映社会舆论的题材 例如: 楚天交通广播事事关心节目播发的录音新闻:如此“民主”,题材的选择,5现场是否具备录音条件 总之,音响报道的题材选择归结起来,是对一个报道题材声音的要求。 即:要有声音;声音要独特;且与报道主题有关,即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还不能有太强的干扰。具有这四个条件要求的事物,其音响才能发挥独特作用,有助于听众理解报道主题和环境,才能成为音响报道的题材。,二、音响的采录,1.采录条件 2.采录前的准备 (1)案头工作 (2)初步拟订采录方案 (3)设备准备 3.音响采录的基本要求,音响采录的基本要求,1.对声音形象独到的观察力 来听一个楚天交通广播事事关心节目播出的短消息: “铁道部长现场催煤” (作者:李曙光),音响采录的基本要求,2.及时捕捉典型独特的声音 例稿:春风啊,请你捎句贴心话(片段) (作者: 原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张立功) 汽车营一连通讯员胡瑞前入伍一年多来,多次受到连首长的表扬,去年底又得到党支部的嘉奖,一天上午,我们来到胡瑞前的家门口。 (出自行车铃声) 朱:春节到了,部队党组织派我们来慰问您老人家,想儿子吧! 妈:儿子在部队里,我们家里不想。 朱:两年没在家过春节了,今年春节给您说说话,带来了录音。 爸:领导上太关心了! 朱:听听瑞前的声音吧!,(出胡瑞前录音) 胡:敬爱的爸爸、妈妈:节日好!80年代的第一个春节,武汉市一定非常热闹。每逢佳节倍思亲,爸爸妈妈不免会想念远在几千里外的孩子,在这里,我诚恳地请老人家放心,在春节期间,全营将举行排球、长跑、手榴弹等军体比赛和文艺汇演,我也参加了几个节目的排练,演唱连队的大好形势和好人好事。为过好春节,连队经委会专门开会研究,定出了食谱,准备大年三十会餐,初一吃饺子,我们的副连长亲自到炊事班当厨师,保证把伙食搞好。 孩子们的声音传到家,妈妈听了淌泪花,双手拉着指导员,句句讲的是贴心话: (出胡大妈录音) 胡:儿子在大学校里,我们放心、高兴。我们写信去,叫他莫想家,屋里还有姊妹三个,部队里就是你的家,你一心一意地搞好工作。 儿子的声音传到家,爸爸听了暖心窝,大步走到话筒前,连声呼唤把话说: (出胡瑞前父亲录音),胡:瑞前,今天报告你个好消息,你的朱教导员、孙指导员都到我们家来了,你今后在工作当中要不骄不躁,更进一步搞好工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家里的事一律不要挂念,今年春节过得好,家里一切都好。 座谈会后,通讯员李琳的姐姐李莉萍满怀激情地唱了一支歌,献给守卫着祖国边疆的亲人! (出歌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第一段后压混) 一席话语一片心,声声赞歌唱亲人,歌声话语如春风,春风吹拂万象新;长白山青松抽新枝,鸭绿江滚滚向前进;军民一心建四化,锦绣河山万里春! (1980年春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等播出),中央台一位记者张小平在跟随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采访时,右手持冰镐,左手拿录音机;在高度缺氧、行动不便的情况下,当一块巨石从距他他身后几米远的地方呼啸而下,他及时录了下来,还录上了他躲避巨石时脚下石块的滑落声(通向珠峰的友谊之路) 湖北台一位记者在采访葛洲坝建成正式通航仪式时,由于意外情况,没能录上第一艘轮船通过大坝的第一声汽笛,总是感到非常遗憾,可是却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补救。,音响采录的基本要求,(3) 抓取有特点的新鲜音响 具备对声音形象的判断、把握的内在素质、能力,不仅能抓取,且能发现别人不觉其妙的独特的声音,推陈出新,使音响报道放射出独特的异彩。 楚天卫星广播记者刘蕾采录盲人节目 中央台记者采录广西赛歌会,音响采录的基本要求,4.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采录现场 应该选择相对安静一些的地方采录节目,除非必须的背景音响。 在新闻现场采录,记者就要选择和占据有利地形,选择最佳角度,把握最佳时机,尽最大努力把典型音响录好 。 利用会场扬声器采录音响,这是很多有经验的广播记者都非常懂得使用的技巧。,第三节 现场报道,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一边观察,一边采访,一边述说,一边录音或作同期声报道的一种音响报道形式。,一现场报道的特点和规律性 记者在新闻现场边看、边听、边采、边说、边录,融采、录、编、播于一体。 来看一则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最早的现场报道: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题目:“抢救角鲨号潜艇” 播出时间是1939年5月23日。,背景:,1939年5月23日,美国潜水艇“角鲨号”因事故在美国东海岸汉普顿海滩附近海面沉没。当天,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杰克奈尔乘一艘30英尺长的小艇赶到潜艇出事海域,对抢救行动进行现场广播报道。抢救行动持续60小时,从沉没的潜艇中一共救出23名艇员(总共59人,遇难36人)。在此期间,杰克奈尔一直坚持在现场,随时向听众广播抢救行动的最新进展。 以下是第一批艇员被救的现场报道。,各位听众,杰克奈尔通过WAAU短波发射台向各位播音,波长2190千周,2190千周。 现在,我们乘坐一条小船向各位播音。这条小船,在离“角鲨号”抢救现场大约50码的地方抛锚。这个地方,在朴茨茅斯海军船坞以北16英里。我们已经看到,并且在继续目睹着我们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令人激动地场面。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就在我们眼前发生。,大约一个小时以前,重达10吨的巨大潜水钟沉入海底,在我们的眼前消失了。我们焦虑万分,急切地期待它重新回到海面上来。各位听众,就在几分钟以前,它冲破海面的波涛,露出了水面。现在,这个巨大的、看起来像只梨子的潜水钟正随着救援船“猎鹰号”附近的波涛起伏着。“猎鹰号”上的人正在用长竹竿把潜水钟拉到靠近船尾的水面去。现在,潜水钟也已就位,有两个人登上了潜水钟,他们开始设法拧开舱盖上的螺栓。就是这螺栓,使潜水钟无论在海面上,还是在250英尺的海底,都滴水不进。,有个人站起来了。救援船上有个人也把身体紧张地探了进去,他们大概要打开舱门了不错他们把舱门打开了!他们吧手探到舱里舱里露出一个人的头部他们像是在把一个人拉出来对,这个人凭着自己的气力爬出舱口了,他在潜水钟的顶部走过,现在,这个人登上了“猎鹰号”!各位听众,现在,从“角鲨号”潜艇里就出的第一个人安然登上了救援船!现在,又有一个人从潜水钟里出来了!有人把他“猎鹰号”上,尽管他看起来身体很好,完全可以自己上船。又上来一个又出来一个各位听众,他们的身体好得出奇,尽管在海底又出来一个,现在,他们又把手伸进舱口去了拉出第几个人来着?哦,刚才我太高兴了,没有数,我想可能是第6个人。这个人出来了第7个人也出来了!,各位听众,一共有7个人从那个又大又白、像个梨子的潜水钟里出来了我们亲眼看到了,并且正在向各位报告,遇难潜艇中的第7个人现在已经脱离险境!这条潜艇,如今沉默在250英尺处海底。潜水钟很快又要沉下去,以便把更多的人抢救出来。但是,从把潜水钟沉下去,到它浮起来,大约要一个多小时。因此,我们打算暂停播音。到这潜水钟再次浮起的时候,我们将再次播音,向各位报告救援现场的情况。请不要关掉收音机,以便随时收听最新消息。 各位听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杰克奈尔通过WAAU短波发射台向各位播音。波长:2190千周。,我们再来看一篇北京台的现场报道:,依依惜别了,王府井书店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1 026新闻”播出 (记者:边 建 秦学刚),记者:听众朋友,今天是1994年11月13日,是王府井书店改建前营业的最后一天。今天北京下起了友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但是仍然有许多读者冒雪来来和他们心爱的书店告别。在书店的门外,我们看到一些读者正在合影留念。 记者:您几位是在和王府井书店留念? 读者:是啊,我们是从台湾来的。 记者:王府井书店在台湾大家都知道吗? 读者:知道啊。 记者:您是怎么知道王府井书店要改建的? 读者:在台湾就听说了,但是不晓得今天结束。,记者:现在是下午5点30分,天已经黑了,雪还在不停地下着。记者来到王府井书店的营业业大厅里,看到许多读者仍然留连在书店架旁,挑选着自己喜爱的书籍。 读者:我是北京科学仪器厂的工人。 记者:您一般是什么时间来王府井书店看书? 读者:我都是下班来看书,一般都看到他们7点关门。 读者:它第一次落成时我就来了。 记者:您那次买的是什么? 读者:我买的是英汉小词典。 记者:今天呢? 读者:今天是最后一天,给我女儿买的最新的英汉词典。,记者:北京市新华书店书店总经理鲁杰民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鲁杰民,:王府井书店是49年2月10日建立的,可以说王府井书店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而成长,它培育了几代人的成长,所以读者对王府井书店的感情是相当深的。 记者:现在已经是晚上6点50分了,书店的领导和职工们来到门口送别最后一批读者。在这个难忘的时刻,大厅里充满了依堂别之情。 读者:对这个事应该很乐观,应该往前看,应该飞雪送老店,暖风迎新颜。 读者:依依惜别了见面几百次的良友,愿您九七更加美丽。,书店广播员:尊敬的各界读者,今天营业结束的时间就要到,这也是王府井书店拆迁前的最后一天营业。1997年我们将在新建的现代化的“精神文明大世界”王府井新华书店恭候您的光临。再见了,亲爱的读者,再见了亲爱的朋友,让我们心中永记一个联想:北京王府井东方文化世界精华。 (播出日期:1994年1 1月14日 获得1994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现场报道的规律。,现场报道的规律,1.记者的口述,实况录音都是在新闻现场同时录下来的。 2.记者的表达方式是直观,直述;边听,边看,边采,边录,边说。 3.新闻的时间和地点要素由记者在口述中交代。,现场报道的优势,时效性更强。记者在新闻现场同时完成述说、采写、播音、录制工作,省去了记者写稿、编辑改稿、播音员播稿、录音员复制合成等工序,为及早播发报道争取了时间。 现场感更强。现场报道中,记者将现场情景用直观语言报告给听众,如同将听众带人新闻现场,有强烈的现场感。,二、现场报道的采制,1.选择合适的题材 新闻事实内容单一,层次清楚,便于记者在现场有条理地采访, 自如地解说。 新闻事件正在发生和进行之中。 新闻发生的时间跨度小,便于记者在受到限制的广播时间里边观察,边采访,边述说,边录音,采、录、播在现场一次完成。,现场报道的采制,2.选择合适的新闻现场 适合采用现场报道形式的新闻现场通常应具备如下条件:既有气氛音响,又有典型音响。,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爱德华默罗,1938年9月12日至9月29日,由爱德华默罗领导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报道小组对历时18天的慕尼黑危机进行了多次实况广播与现场报道。 1940年8月18日,爱德华默罗开始了他著名的这里是伦敦的现场报道 “我站在屋顶上,俯瞰着伦敦全城我想大概不出5分钟,在我们周围附近,就会听见炮声了。探照灯就是在向着这边移动。你就会听到两颗炸弹的爆炸声。听,炸弹响了!过一会儿,这一带又会飞来一些弹片。弹片来了。越来越近了”,现场报道的采制,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选择 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声音条件较好。 能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和条理清晰的述说将新闻现场的情景展现在听众面前,跟新闻事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能用符合现场气氛和节奏的语气、基调传情达意,使述说和现场实况融为一体,把听众带入现场环境。,能处理好现场述说与音响的关系: 一要让听众听到音响后再进行解说,以便把听众自然地引进新闻现场。 二要敏捷地抓住典型音响表达主题。 三要注意音响之间和音响与述说之间的衔接,不至于让听众产生突兀和摸不着头脑的感觉。,第四节 解说,解说分有两种: 记者在采录音响的同时进行采访、收集资料,回来后写作成稿,再由播音员、主持人或记者自己录音,经复制合成,与音响组合成完整报道; 记者或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解说,与现场音响采录同时形成报道。,一、解说的地位与作用,(一)叙述事实、说明音响 交待新闻要素 楚天新闻广播宋鹏的录音新闻三峡上游满眼绿,大坝沙量减六成 解释说明音响 楚天交通广播2008年播出的录音新闻: 500万元的工程为20多只水鸟延迟开工,(二)补充音响 补充音响中不能提供的视觉形象及其他感觉 华彩中国贵州行之苗家歌舞醉反排 (楚天新闻广播 陈红梅) (播出时间:2009年8月28日) 2. 补充音响不能传达的有关的背景材料及相关知识 再向国旗敬个礼 (楚天新闻广播 陶筱秋) (此稿获1995年度湖北广播一等奖、湖北新闻一等奖、中国广播三等奖),3.抒发感情,发表议论 楚天交通广播录音新闻: 一份尴尬的修桥记录 (记者:邓吉 李瓛),(三) 概括、提示音响 1.铺垫音响 例如,获得1992年湖北广播一等奖的现场短新闻(作者:楚天广播电台记者张效慧):“隔河岩水电站导流涧封堵成功”(片段) 10点02分,工程总指挥长、清江开发公司总经理理李永安一声令下: (哨声出:嘟) 两扇总重量达246吨的闸门,缓缓地落向水面(出现场音响) 锣鼓声起压混:下面请导流洞下闸副指挥长林善祥同志宣布下闸结果: 封堵流量:45流量 上游水位81.8,下游水位:78.23 下门时间25日10点02分,到位时间25日10点09分53秒 共历时7分53秒,下闸顺利,封堵成功!(音响完) (锣鼓声又起压混:) 在这热烈的气氛中,省长郭树言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导流洞封堵成功了,水电站发电在望。祝愿这秀丽的清江水早一天释放自己的能量,为湖北经济的腾飞贡献力量。,2.概括音响 华彩中国湖北行之侗寨里的农家乐 (作者:楚天新闻广播记者 胡松) 3.修补音响 有的时候记者采录的音响效果不好,声音不那么清晰,音响质量不够理想,但其内容又很重要,又是宝贵的,事情已经过去或是距离播出时间太近,重录也已不可能。另外有一些音响因说话人有口音,很难懂,或者干脆采访对象讲的是外语,国人大多根本不懂的情况下都可以采取用解说修补、替代的方法来使用音响。 具体做法是:在需要使用音响处先出一段重要关键的音响原话后便压混,用解说原原本本重述其内容,并将音响衬托在后面印证其真实性,这样将音响内容传达出去,既弥补了音响质量的不足,又传达了音响自身内容,同时也可以提高报道的真实可信性。,(四)连缀音响,组成报道 三峡上游满眼绿,大坝沙量减六成 (楚天新闻广播记者 宋鹏) 要使音响和解说结合得好,就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衔接问题:衔接巧妙,音响报道就浑然一体;衔接不自然,就会显得松散、混乱。,二、解说的写作要求,(一)处理好整体结构 1.兼顾音响内容 2.解说要合理安排、结构音响,(二)解说的语言 1.通俗易懂 录音通讯 : 工作着最美丽 (2011年五一劳动节“来自基层劳动者的报告”系列之一) (作者:楚天新闻广播记者 陈红梅),2.内容集中 3.真实确切 4.让事实说话 来听录音: 黄石,一个重工业城市的艰难转身 (楚天新闻广播记者 宋鹏) 5.音响的引出要自然如天成 “自然如天成”,这是音响报道的最高境!,(三)解说与音响和谐统一,1.与音响内容一致 2.与音响同步 3.与音响的情绪、风格一致 4.不简单重复音响内容,以下为附加内容,以下为附加内容,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 20130507 陕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26% 举家外出农户 20% 留守农户 转移比例平均60%,高的70-8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陕西抽样调查: 72%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 55岁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63% 妇女 83%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 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 新生代农民工 76% 不愿再回乡务农 85% 从未种过地 (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聚焦“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不是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是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历史使命 回答好“谁来种地”“地如何种”的问题,历史性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现代)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