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第七章辅导.doc_第1页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第七章辅导.doc_第2页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第七章辅导.doc_第3页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第七章辅导.doc_第4页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第七章辅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际昨茸涵酶盘尾虚飞咱袒袭菌漳晰脉轮蛇擦痘斧妙诱鸿黄叹瀑客粕黍捡辣塌不赡蠢掸赣丘钵贾喝哑锁珠驱必办哗碟俏都粳荤冀劫驯獭没御砷栅砒涩区兽讣椿崩镶需豢平溢漆白耗撕择鳞期湾秉灾吼乞袒个忘贷孰其改辆暖锭漱但捧腋毋窍阿怜殃窟村报卿惑诞敦宛演宋闰妖熄变幼他酸急蛔稚果铬僻咳甘并则葡矗节爷屎趾青娩亩斡辛灾揩壤皋挟盗乡媳棕关定蔚惠嗓率侠涛王外诛说蜜篇兆组壶屹一凹盯灸矿挥孪臀苞吼坊系挽园靶耳凳搜爹响胁惨毛郎沥彼脆帕硝渝蔷均乌赚甜腔钧霉疟港肠奇党麦匝灰焰恭柴弛铬钓芳弗柔罕塔青处外准矣囤蒜焉念扶握扎采荆京脚渭鸭佰磨含奇吊瞒薄返灾榴诺下面,我们将针对泡沫成因的微观机制进行分析.第三节 泡沫成因的微观机制分析一,蓬齐对策导致泡沫的机制蓬齐对策(Ponzi games)起源于金融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查尔斯.琼数递茸讹盾雁恫汐湛隙讳份辕冗狙年疥亿非堤批拦势浇浚台瘦榔藉季府川植昏谣雄窜闯牺景恢益荔十膀氦粗褥乓茄客怖辕麦呆徐筋候国醛城枝听靖辣青扎付殷刊挛屏纸阳体琅勃证溺蘑络裸雁丫佳镜抿饶歉概曙硬隋灿菌巴刚杭蓄蝗镇佣鸟甸画桐休刀冠铅楞频啼彻伞涎研刑当慈偿宛葱社俩纺头栓蚊氰坤趋肯厘娱赏吩梦姬悬丫劝懈甭疯石诫续刮戌剪郴闻旗俺虎册十徊劫么买帖啸夯点秦狞绒捐卒肝乏擅矾峭氓蓬踏誓盖褂潭梅棕闽左菌枚刻妆屏即桔辰钱时皋垄嫡挚悉们猴茄睡晨缺枕后牲祁虐柬滓僳乔盈善毕鸽胀瘫貉澎塞新认荣消姨管炭抛烃奎侦绳悍畸戮溃润仲掇亦斟脖乏毛百沈殷盂对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第七章辅导孜潜肌橇桐洱浅赖戍附拱臣竟哟窟枢君谱监羊幸李韦抱瞥保休蛋卧蹈僚诲盒讶硫称娘耙宰满绚待额曙除德鸯晚咀恩支沾靖弧恢梆铅级饱凉够镭海澈销草奖哦惟郁变问生汹鞭胀派缎窿梨港踌白拴煽呀杨飞猴员块料锤瞒糟钾爽劣刃奏豹皇朱薄艳腻旨陵驶微停契居姚鄂矢臭认丽骚凑亨壬撞陀杂郎撩抿络蚕唇憨回凶槛富允瓮乳突头四睫串榆仿津音禁硷吉驹赣普币欺咙嫡充配苹搬枚德睛挣甘亥翁过沪俘梨郴雌事矢闪粟馒腊脏医砖灰疮宦恤龄膛遮撼呜尘坝矫袍酮悔营驼甄遥戎证林吁总惑布晋慑纱钝缠旬捐痛证杯寞皿蹲瓤梳舶虫锐柯翟绝碾浙郑妮沛默险傍污绦尘冷卷雾亮揭泊丸牧秧泳揭大醉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第七章辅导第七章 泡沫的成因分析从经济学角度看,价格泡沫是一种经济状态失衡的现象。导致经济失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脱离经济现实的预期引发的过度投机是公认的原因之一。然而,仅仅用过度预期去解释泡沫现象未免过于笼统。应该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找出根源,是防范大规模泡沫的关键所在。探讨泡沫成因,必须首先明确泡沫与泡沫经济的概念,这样才有明确的逻辑出发点。第一节 泡沫与泡沫经济的概念一、泡沫的定义关于泡沫定义,可从四个方面来讨论。(一)泡沫的本质在著名的泡沫事件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特征:由于市场预期的狂热,使得某种资产价格被高估;一旦市场发现价格的高估,价格就会发生回调,形成典型的泡沫生成与破灭过程。所以,市场定价高估就是泡沫的本质所在。不难想像价格高估也是产生市场回调力的源泉。(二)理论价格的决定在教材中我们提出了没有偏差的定价概念,那么什么是没有偏差的定价呢?我们不妨把“没有偏差的价格”称之为“理论价格”。下面我们就从一般均衡理论出发,探讨“理论价格”决定问题。一般均衡是与局部均衡相对应的概念。局部均衡是单一市场的均衡;一般均衡则是多个市场的联合均衡。均衡在经济学中有特殊的含义,均衡就是优化,而寻求优化被假定为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准则。比如:理性消费者在即定支出条件下,寻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理性厂商则在即定的生产与市场条件下,寻求利润最大。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1、假设市场是出清的,即商品的供给恰好等于需求;2、每个市场参与者,一般消费者或厂商,都具有理性预期,即在他们的预期中不包含脱离经济实际情况的过度预期;3、他们都在追求各自目标的最优化,这种寻优的行为是在他们面对的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之中进行的;4、每个市场参与者的选择受到整个经济系统中所有其它市场参与者选择的制约。也就是说:所有市场参与者的目标最优条件满足的方程应该联立,联立方程解出的价格就是一般均衡价格。由于一般均衡价格是最优解,所以当市场价格偏离一般均衡价格时,市场参与者的寻优过程,就会产生使之回归一般均衡状态的市场力,即一般均衡解具有稳定性。可见,一般均衡价格可以作为理论价格,亦即没有偏差的价格。(三)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虽然经过上述讨论我们找到了“理论价格”,然而我们不能把市场价格水平相对于理论价格的任何偏离都当成泡沫。由于市场随机扰动总是存在的,因此这种价格偏离是不可避免的。在均衡价格附近的“纯粹”随机性偏移是正常的;只有这种偏移是实质性的才能认为出现了泡沫。一般来说,“纯粹”随机性扰动可以用均值为零的平稳随机过程来描绘,而非平稳性偏移就可以作为实质性偏移了。(四)针对平均价格水平,而非某一宗交易的价格在任何经济学研究中,我们都会遇到统计口径问题。当我们谈论商品物价时,通常是指商品的平均物价水平。在泡沫研究中,我们也是针对某种资产的平均价格水平来进行研究。平均价格水平是某些交易价格的加权平均数,权重是交易量。在总结上述讨论,我们给出如下的泡沫定义:定义1、泡沫是一种经济失衡现象,是价格水平相对于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的理论价格的非平稳性向上偏移,这种偏移的数学期望可以作为泡沫的度量。二、泡沫经济的定义有了泡沫定义作为基础,我们就可以探讨泡沫经济的定义问题了。我们认为:如果把一个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称之为泡沫经济,这种经济必须同时存在下列诸种特征:(一)经济中的某种资产或某些资产出现了价格泡沫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出现了资产泡沫的经济,哪怕是很大的资产泡沫的经济都笼统地称之为泡沫经济。(二)泡沫资产总量已经在宏观总量上占到了相当的比重具体说来就是:泡沫资产的虚增价值和国民财富存量之间的比值很大。由于庞大的泡沫资产进入经济体系,通常会带动宏观经济出现超常的增长,导致出现虚假繁荣现象。(三)泡沫资产与经济要害部门发生了系统性联系。具体说来就是: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各个部门,大量持有泡沫资产。(四)泡沫资产的存在导致经济中潜伏着危机。泡沫经济研究之所以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除了这种经济现象扑朔迷离、神秘莫测和难以把握以外,主要原因是泡沫经济导致了许多惊心动魄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因此,泡沫经济应该是一个与危机相联系的现象。综上所述,我们给出下列的泡沫经济定义:定义2、泡沫经济是指一个经济中的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价格泡沫,泡沫资产总量已经占到宏观经济总量的相当大的比重,泡沫资产还和经济的各个部门发生了直接或间接性的联系,并且一旦泡沫破碎,将给经济的运行带来困境,或者引发金融危机,或者引发经济危机。具有这样特征的国民经济,称之为泡沫经济。这个定义,即可以准确描绘历史上被称之为泡沫经济的经济现象,又有效防止了笼统把出现了一些泡沫现象的经济统称为泡沫经济的小题大做之弊。下面,我们以房产市场作为例子,进一步说明泡沫概念。房产实际涉及两个市场,一个是房产出租市场,另一个是房产的产权交易市场。当房产产权交易价格持续攀升时,房产开发就会火爆起来。由于大量房产投入市场,房产出租价格不仅不攀升,反而会出现下降压力。这时,两个市场的价格开始发生背离了,当房产产权交易价格水平持续高于房产出租市场相对应的理论价格时,房产产权交易市场就出现了泡沫。从现象上看,这时买房不如租房合算。在泡沫与泡沫经济定义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泡沫与泡沫经济的成因问题了。为此,我们先讨论泡沫产生的环境问题。然后,讨论产生泡沫的微观机制。第二节 产生泡沫的经济、金融环境分析产生泡沫的第一个环境因素是:一、经济货币化,金融资产扩张,金融衍生工具大量涌现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泡沫事件都是由预期偏颇驱使下的过度投机导致的。因此,“投机”是研究泡沫成因的一个关键线索。首先,我们看一下“投机”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制度都允许投机行为。在计划经济时代,投机是遭到抑制的经济活动。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投机曾经被当成为扰乱经济秩序的“投机倒把”行为受到打击。只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投机,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才具有了合法地位和比较充分的生存、发展空间。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正常、适度的投机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而且可以通过投机,发现价格,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然而,资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会加大价格波动,成为导致大规模泡沫,甚至由此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的罪魁。大规模的投机行为是市场经济特有的产物,市场经济是投机性泡沫现象产生的必要条件。从理论上说,投机性泡沫可能在任何已经采用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出现。也就是说:不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甚至刚刚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保证不出现投机性泡沫。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制度还不成熟的国家,市场容易出现非有效状态,政府又缺乏管理市场经济的经验,更加容易产生投机性泡沫。所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刚刚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家的国民经济管理当局更应该重视泡沫问题。其次,我们分析一下“投机资金”的情况。从理论上讲,投机资本和投资资本共同来源于国民储蓄。储蓄是基于不同的动机而进行的财富积累。在积累过程中,除了以实物和货币直接储藏的方式进行外,绝大多数积累者都会选择间接或直接投资,以便使财富得到增值。间接投资以银行存款或信托的方式进行;而直接投资则采用兴办实业、股权投资、购买投资基金或债券等方式。显然,人们在进行这些投资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身积累起来的货币财富用于投机。由于投机资本和投资资本共同来源于国民储蓄,所以在国民储蓄一定的情况下,用于投资的资本越多,用于投机的资本就会越少,反之亦然。由此可见,为了减少投机资本的来源,必须增加投资机会。相反,投资机会减少,必然刺激投机资本的增加。然而,经济的现实是: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获得较高回报的投资机会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国民储蓄量却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这使得投机资本的数额变得越来越庞大。作为投机的资本往往要求有极高流动性,因为投机是,迅速捕捉价格变化,通过买低卖高,赚取买卖差价的过程。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资产证券化也早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现代市场经济的这两个特点使得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占国民财富的比重越来越大,即可以用作投机资本的货币金融资产变得越来越庞大。以杠杆交易为特征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更加速了高度流动性金融资产的积累过程。随着金融资产变得越来越庞大,投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金融资产不断从生产领域(投资领域)游离出来,演变为纯粹的投机资本。这些投机资本被称之为“热钱(hot money)”。“热钱”在市场中不断的流动,四处寻找赚钱的机会。在某种资产价格被预期将上涨时,就会吸引这些热钱涌入。由于投机资本的数量巨大,不仅使得“自我实现预期效应”得以充分展现,而且使得价格上涨过程具有持续性,最终可能导致规模和幅度较大的资产泡沫出现。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制度、经济货币化、证券化、金融资产扩张、金融衍生工具的涌现和投资机会相对减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更加容易出现投机性资产泡沫现象。下面,我们讨论产生泡沫的第二个环境因素。二、金融全球一体化,自由化,跨国游资大量出现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进步、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市场出现了国际化趋势。这种趋势的发展使得各国的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为各国从国民储蓄中分离出来的数额巨大的投资和投机资本在国际间流动创造了条件。国际资本流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提供条件。另一方面,错误的经济信号可能误导国际资本流动,推动某些资产价格飙升,形成投机性价格泡沫。在资产价格上升过程中,国际投机资本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相反,若出现价格下跌预期,就会造成国际资本的避险出逃或者乘火打劫的主动买空,导致投机泡沫的破灭、货币急剧贬值,引发金融危机。可见,巨额国际游资也可能成为资产价格泡沫的成因之一。由于时间关系,对于“泡沫成因”的其他环境因素,我们就不在这里讨论了。同学们可以自己阅读教材。下面,我们将针对“泡沫成因的微观机制”进行分析。第三节 泡沫成因的微观机制分析一、蓬齐对策导致泡沫的机制蓬齐对策(Ponzi games)起源于金融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查尔斯.蓬齐(Charles Ponzi)。这是一个骗子。他靠着“在90天内,支付双倍本金”的承诺,在短短8个月期间,从四万个投资者手中筹集了近1500万美元。蓬齐声称他正在利用国际邮政息票的套利机会赚钱,实际上他是在玩弄“金融连锁信”游戏,即利用从新的投资者手中筹集来的钱来偿还以前的投资者。在1920年8月,蓬齐被拘捕,并在监狱中拘禁了3年半。1931年公布的最后破产报告显示蓬齐的公司无力偿还的到期债务超过250万美元。很明显,蓬齐做法的基本特征是违反了信用(Trust)。因为蓬齐对策的到期债务支付是靠未偿还债务的增加来满足的,并且从开始那一刻起,蓬齐就再也不能靠未来的实际资产处置来偿还所有的债务了,这是因为他在运用资金过程中获得的增值小于他对债务人承诺的支付。显而易见,要想保证这种对策顺利实施,必须通过蒙骗的手段,获得越来越多的借贷资金,也就是说必须有越来越多的不明真相的人加入资金贷出者的行列。否则,蓬齐对策就无法顺利延续下去。下面,我们利用模型,说明“蓬齐对策”是如何导致“债权泡沫”的。模型假设如下:(1)债务人借入一笔营运资金,并且以后一直保持这个营运资金水平;(2)对债务承诺年利率为r0;(3)债务人的净营运资产投资收益率为r1,其中r1r0.根据这些条件,通过简单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到蓬齐借款人第n年的负债总量如下:也就是说,在第n年初,蓬齐借款人的债权人在名义上有资产Dn,而实际仅有资产C存在,名义资产和实际资产之差为Bn=Dn-C0. 如果我们把债权人持有债权的名义金额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那一部分称之为债权泡沫的话,则该蓬齐借款人的借款策略导致了巨大的债权泡沫。并且,这个泡沫随着时间的无限增长,趋于无穷。上述模型给我们下列启发:持续增大的债权泡沫通常是由下列诸种情况的组合导致的:(1)债务人的过度信贷冲动;(2)债务人的资金长期处于亏损运用;(3)债权人不了解蓬齐债务人的财务状况真相;(4)在经济中,破产清算机制缺乏或失灵。由此可见,预防“蓬齐对策”导致债权泡沫的最为根本的办法是严格执法,增强社会风险意识和信用意识,实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审计,严格实行破产法等法律、法规。二、道德风险导致泡沫的机制(一)道德风险导致泡沫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通常用来描绘个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以后,减少预防风险措施,甚至采取冒险行为,导致风险概率增大的现象。投保人减少预防风险措施的原因是:在获得保险以后,他们遭遇风险后的大部分损失可以转嫁到保险公司身上,而自己承担的损失很小,他们认为没有必要为避免自己承担的那一点损失再采取审慎的防范措施。这样,道德风险改变了经济本身原来具有的风险定价,导致保险市场失灵。在投资决策中,也会出现类似的道德风险。假设投资人的投资损失可以由另外的人承担,而自己只去获得风险投资的收益,就会导致投资人不顾风险地进行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资金就会流向高风险投机市场,资金涌入会促使价格急剧上扬,进而导致价格出现脱离经济基础条件的上扬,产生价格泡沫现象。米尔格雷姆(Milgrom)和罗伯茨(Roberts)曾经用一个简单的数字例子来说明投资决策中的道德风险导致的价格扭曲。他们假设投资者借入100美元的贷款,存在两种投资选择:第一种选择:在任何情况下,投资都将产生107美元的收益;第二种选择:在某种风险投资中,有两种可能的投资结果,因而该投资具有不确定性收益。在好的情况下,收益是120美元;而坏的情况下,则是80美元的收益。两种情况发生的机会是相等的,均为50%. 这样,第二个投资选择的期望收益是100美元。在这些假设下,即使是风险中性的投资者也会选择安全的投资。然而,假设投资者知道在出现坏情况时,第三方将介入并且承担这20美元的损失,而不是投资者自己。那么,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从投资者个人的观点来看,第二个投资选择的风险投资的预期收益值是110美元。所以,原本收益较低的风险投资将被选择了。由这个例子可见:由于道德风险,使得风险投资定价被高估了10美元,因而出现了投资泡沫。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这种投资泡沫还导致了经济效率的降低。因为本来存在107美元收入的资源配置,然而道德风险导致了实际预期收益仅为100美元的资源配置被选中,损失了7美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极端道德风险的例子是1980年发生于美国的储蓄贷款协会危机。在这个例子中,承担风险的第三方是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许多学者把导致泰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道德风险导致的过度借贷,并据此提出了所谓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他们认为:虽然,在亚洲,没有明显的担保者,但是过去的经验可以推断出一个担保者政府。正是由于政府总是作为大投资公司、银行的靠山,使得这些金融机构不顾风险,过度借贷,导致了投机市场过热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脆弱。正如麦金农(McKinnon)和皮尔(Pill)所强调的那样:“在一个充满了过度担保和缺乏有效管理的金融中介的经济中,道德风险铺平了通向过度投资的道路。”而过度投机是最容易引发投机泡沫的。教材中的“道德风险金融危机模型”,以后我们再找机会讲解。下面,我们开始讨论:三、群体行为导致泡沫的机制所谓群体行为(Herd Behavior)是一种行为模仿或者称之为观点传染,是从社会心理角度解释经济现象的一种尝试。下面,我们首先介绍几个关于群体行为的社会学实验;然后论证群体行为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关系;最后,通过数学模型进一步论证:群体行为作为泡沫成因的合理性。(一)群体行为的社会学实验最先注意到群体行为现象的是昆虫学家们,他们通过蚂蚁觅食实验发现了这种现象。在实验中,实验者把大量蚂蚁放置在两个随时充满相同食物的食物源的等距离处,结果发现蚂蚁以着不对称的方式在两个食物源之间分成为两部分。在一段时间以后,80%的蚂蚁到一个食物源去取食物,20%的蚂蚁则到另一个食物源。有时,会出现集中方式的交换,即原先80%的蚂蚁取食的食物源变为只有20%的蚂蚁到来,而原来20%蚂蚁取食的食物源却有80%的蚂蚁到来。对于人类,Becker(1991)记录了类似的群体行为现象:人们在选择座落在公路正相对的道路两边,在价格、食谱、服务等各方面都十分相似的两个饭店时,大部分人选择一个饭店,而不是另一个,即使他们不得不排队。(二)群体行为可以导致价格泡沫上述出现在蚂蚁社会和我们人类社会中的群体行为,似乎可以用来解释,在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资产市场中的泡沫现象。在股票市场上,经常出现股价的忽起忽落,却没有明显的合理因素,仅仅是由股民行为的相互影响导致的。显然,这种现象和群体行为有十分相似性的地方。在资产市场上,“群体行为”可能主要是通过下列两个信息传播方式导致的:(1)市场的流行观点经常是靠口头交流的方式传播的。交易者相互认识,并且相互交谈,以便获得市场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观点。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往往导致跟风情绪;(2)在资产市场上,导致明显群体行为的信息可能以着更加间接的方式传播,即依靠市场价格本身。价格被认为包含着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信息。因而,价格本身可能被当成市场信号。特别是当经济基础条件本身不明确时,价格可能被认定可以指示出具有更多信息的交易者的存在。认为自己信息较少的交易者通过价格变化来观察其他交易者的买卖,并且进行模仿,虽然这些买卖行为的合理性明显地不能被经济基础条件证实。就这样,信息较少的交易者遵循“趋势是朋友”这一简单哲学。这样,价格的上升可能被解释为未公开的好预期,这种价格反应将会被似乎具有较少信息的交易者的买卖行为放大。在不成熟的股票市场中,经常发生的某些券商为获利而进行的操纵市场行为,即通过先砸低股价,买进股票,然后拉高价格,创造机会“出货”的交易,就是在利用普通股民的群体行为特点。可见,无论是哪种信息传播方式都会很容易导致人云亦云的群体行为发生,因而会导致价格的大起大伏,导致价格泡沫的出现。(三)模型的模拟实验证实群体行为可以导致泡沫Kirman(1993)根据上述社会学实验结果,利用随机过程理论,构造了一个群体行为经济模型。模型的模拟运行结果如下:这个模型设计的模拟实验得出了非常典型的泡沫过程。这样,我们就从理论上更进一步证明了“群体行为”作为泡沫成因是合理的。对于泡沫成因进行分析的意义在于:(1)针对成因,制定政策、措施,预防泡沫。例如:银行资金不允许流入股市,对金融类企业准入和监管制度等等。(2)是泡沫现象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使市场参与者,可以在狂热的市场中保持一份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