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3%*10=30%)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塑造(sh) 氓之蚩蚩(ch) 咥笑(x) 将子无怒(qing)B、邶风(bi) 体无咎言 (ji) 謇謇(jin) 尔卜尔筮 (s) C、愆期 (qin ) 渐车帷裳(jin) 踟躕(zh) 夙兴夜寐(s) D、蕙茝(chi) 靡室老矣(m) 葳蕤(ru) 爱而不见(xi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陨落 乘彼垝垣 涘我于城隅 欲速则不达B、伶俜 慨当以慷 摧藏马悲哀 万变不离其中C、抱负 受谗被疏 纤纤擢素手 来而不往非礼也D、赍恨 自南徂北 鸡鸣桑树巅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马家爵杀人事件警示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重视。 忽视这一问题,这样的悲剧 会重演。那是一个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一些威严的回忆拿破仑就在那儿 中学生吸烟,既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又有害于身心健康。A、否则那么 消灭 违反 B、如果还 消亡 违反C、如果还 消灭 违犯 D、否则那么 消亡 违犯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把事业和盐作比,称事业是“生命的盐”,确实是既新颖别致,又十分贴切地说明了事业的真谛。B、到底是吃还是不吃?我的小祖宗。C、“通向大学的大门就要打开了,”张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请大同学们再加把劲,作最后的冲刺。”D、当竞赛裁判组组长宣布:今天的风筝比赛红队获得冠军时,放飞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B、台湾岛内的分裂分子挑衅“一个中国的原则”由来已久,在吕秀莲之前,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刚刚被民众轰下台的李登辉。C、教材的修订,大家已经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最后我想再补充几点,就权当狗尾续貂吧!D、在这颗直径不到一厘米的核桃上,刻了十百八十八枝雪竹,枝枝栩栩如生,真是鬼斧神工。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誓天不相负 儿已薄禄相 叶叶相交通 B、君家妇难为 为仲卿母所遣 阿母为汝求C、其黄而陨 二三其德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D、适得府君书 始适还家门 少无适俗韵8、下列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今若谴此妇,终老不复取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C、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来吾道夫先路也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B、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D、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B、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它与北朝民歌敕勒歌并称“乐府双璧”。C、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其中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怀诗。D、“诗书”一般指诗经和尚书,有时泛指各类经书。二、阅读题(45%)(一)阅读氓,完成13题。(10%)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1)淇水汤汤:_(2)女也不爽:_ (3)夙兴夜寐:_(4)言既遂矣:_2、翻译下列句子(2%*2=4%)(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2)静言思之,躬自悼矣。3、“桑之末落,其黄而陨”采用了_的表现手法。(2%)(二)阅读下面的诗段,完成13题。(2%*5=10%)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1、这一段文字使用了_等修辞手法。2、“事事四五通”反映了刘兰芝_的心理。3、这段文字的描述突出了刘兰芝的_,表现了她_的性格,又为下文太守之子求婚作了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让高贵与高贵相遇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 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武这样高妙的词形容,但还算粗糙的蒙古男人,和东北的车老板子仿佛。这使我对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踌躇。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他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然来临。譬如在收音机里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黑人音乐的旋律,令人无不思乡。想到德沃夏克这个捷克农村长大的音乐家,在纽约当音乐学院的院长,但时刻怀念自己的故土。一有机会,他便去斯皮尔威尔捷克人的聚居地,合同胞一起唱歌。 我的泪水也顺着这些并不曲折的旋律爬上来。譬如读乌拉圭女诗人胡安娜依瓦沃罗的诗集清凉的水罐,诗人在做针线活时,窗外缓缓走过满载闪光的麦秸的大车,她说:“我渴望穿过玻璃去抚摸那金色的痕迹。”她看到家里的木制家具,想“砍伐多少树林才会有这一切呢?露水、小鸟和风儿的忧伤。在光闪闪的砍刀下倒下的森林的凄哀心情”。读诗的时候,心情原本平静,但泪水会在此优美的叙述中肃穆地挤上眼帘。读安谧的新作手拉手:“透过玫瑰色暮霭的轻纱我看到河边有个光脚的女孩捧一尾小鱼小心翼翼的向村口走去。”这时,你想冲出门,到村口把小女孩手里的鱼接过来。那么,在地上洒满白露的秋夜,在把身子喝软、内心却异常清醒的酒桌上,在照片上看到趴在土坯上写字的农村孩子,蓦然想起小心翼翼的小女孩,捧着小鱼向村口走去,难免心酸。 那么,我想:我并不经常读书更难得读到好书,也不大懂音乐,最主要我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何会常常流泪?一个在北国的风雪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当抄家的人踹门而入时贴紧墙壁站着的少年,一个肩扛檩子凳木头垛被压得口喷鲜血的知青;我,不应该流泪,在苦难中也没有流过泪水。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怎么会变得“儿女沾巾”呢?如今,我的性格仍然强悍,甚至暴躁。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点,泪水,是另外一种东西。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韵、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我是一个司仪吗?不,我是一个被这种情景感动的路人,是感叹者。 如果是这样,我理应早早读一些真诚的好书,听朴素单纯的音乐,让高贵与高贵见面。旋律或词语,以及人心中美好的部分,使我想起海浪。当浪头来时,你盯住远处的一排,它迈着大步走过来,愈来愈近,就在想与你相拥的一瞬间消散了。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美好,似乎我们无法盯住哪一排浪。但可以欣慰的是,远处又有浪涌来,就像使人肠热的旋律、诗和眼里的泪潮。1、题目中提到的两种“高贵”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高贵”的?(3%)(1)两种“高贵”分别指 _和 。(2)说它们“高贵”是因为 _。2、第三自然段写了作者听音乐或读书时泪水悄然来临的情景,是什么样的感情使作者流泪?(6%)(1)自新大陆: _。(2)清凉的水罐 _。(3)手拉手: _。3、第四自然段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答: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A、文章开头一句领起全篇,表明作者是一个具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B、第五自然段说“我”不是一个“司仪”,而是一个“路人”,说明距离产生美。C、第六自然段中“海浪”的比喻意在说明作者非常希望高贵与高贵经常相遇。D、文章最后一段,即收束全篇,有呼应开头,表达自己的欣慰之情。E、作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细腻真切地向读者展示了自己“高贵”的情感世界。(四)将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所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1、特与婴儿戏耳。(3%) _2、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3%) _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3%) _三、填空(15%)1、_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1%)2、_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1%)3、古诗十九首被刘勰的_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_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斤”。(2%)4、默写(0.5*16=8%)_,子无良媒。_,秋以为期。岂曰无衣?_。王于兴师,_,与子偕作!自牧归荑,_。_,美人之贻。_,又重之以修能。_,纫秋兰以为佩。磐石方且厚,_。蒲苇一时纫,_。_,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_。月明星稀,_。_,何枝可依?_,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5、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3%)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_四、作文(60%)1、下面这首陶渊明的诗中,你觉得写的最好的是哪一句?用一二百字陈述你的理由。(15%)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诗歌中出现了一个隐者的形象,通过想象写一个隐者的故事,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45%)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答卷班级_学号_姓名_得分_一、选择题(3%*10%=30%)题目12345678910答案二、阅读题(45%)(一)(10%)1、(1)_(2)_(3)_(4)_(4%)2、(1)_ (2)_(2%*2=4%)3、_(2%)(二)(10%)(2%*5=10%)1、_2、_3、_ _(三)(16%)1、(1)_和_(2)_(3%)2、(1)_(2)_(3)_(2%*3=6%)3、_(3%)4、_(4%)(四)(9%)1、_2、_3、_三、填空(15%)1、_(1%)2、_(1%)3、_ _(2%)4、_ _ _ _ _ _ _ _ _(8%)5、_(3%)四、作文(60%)1、小作文(15%)_2、大作文(45%)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一、选择题(3%*10%=30%)题目12345678910答案DCBACBCDDB二、阅读题(45%)(一)(10%)1、(1)水势很大的样子(2)这里是差错的意思(3)早起(4)顺心、满足(1%*4=4%)2、(1)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 (2)静下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2%*2=4%)3、比兴(2%)(二)(10%)(2%*5=10%)1、比喻、排比、夸张2、从容镇定,不向封建家长制示弱3、外在容貌“精妙世无双”(意思对即可) 沉着、冷静、镇定自若 铺垫(三)(16%)1、(1)使人肠热的旋律、诗等美好事物和眼里的泪潮(或:真诚的好书、朴素单纯的音乐和泪水)(2)体现了纯真美好的感情(意思对即可)(3%)2、(1)怀念故土的感情(2)珍惜美好事物的感情(3)珍视童年纯真的感情(2%*3=6%)3、反衬美好事物的感人力量,突出人性需要美好情感的滋养(意思对即可)(3%)4、B、D(4%)(四)(3%*3=9%)1、只是与小孩子开玩笑罢了。(要点:“特”、“耳”)2、小孩子没有智慧,要依靠父母学习,听父母的教育。(要点“非有知”、“待”、“教”,语意顺畅)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因而不信任母亲,这不是把孩子教育成功的办法!(要点:“而”、“所以”、“成教”,句式语气)三、填空(15%)1、诗经(1%)2、离骚(1%)3、文心雕龙 诗品(2%)4、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与子同泽 修我矛戟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扈江离与辟芷兮可以卒千年 便作旦夕间迢迢牵牛星 札札弄机杼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暖暖远人村 鸡鸣桑树颠(0.5%*16=8%)5、分析第一句是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花”;第二句拟人,句中的“你”指“花”;第三句,是“你孤芳自赏时”的后果。参考答案(1)山中的石!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2)水中的萍!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3)空中的鸟!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4)空中的雁!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5)山顶的松!你挺直腰杆后,根基就牢了。(6)水中的鱼!你游进大海时,境界就宽了。(7)井底的蛙!你越身地面时,眼界就宽了。(8)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3%)四、作文(60%)(评分标准略)1、小作文(15%)2、大作文(45%)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及陶渊明饮酒之五赏析:曾子杀彘(译文)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实现教育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们吃。意与境会 妙合自然陶渊明饮酒之五欣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有名的组诗。一般推断该组诗写于诗人归田()之后的第十二年(晋安帝义熙十二年或十三年)。不过,这二十首诗的内容,倒不一定都是讲一年内的事,有的明显是回忆往事,如第四首“栖栖失群鸟”,就是用“失群鸟”自比,抒写归田之初那种乐得其所的欢欣之情。从这二十首诗,可以大致看出诗人归田之后十二年内生活、思想的变化过程。第五首“结庐在人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广为后人传诵,反映了诗人归田前期的志趣和情怀。这是一首具有诗的鲜明形象和悠远境界,又蕴含着某种宇宙人生之理的哲理诗。诗中用了“真意”、“忘言”等玄学用语,更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理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四句诗,实际上是讲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即生活在现实中的人能否超脱于现实之外的问题。当时道教盛行,宣扬生命“无极”论,说什么只要导养得法,人就可以得道成仙,不但精神不死,肉体也能久视长生。那时,或竦身云霄,或潜泳江海,茫茫恢廓的宇宙,就可任你逍遥翱游了。也就是说,神仙的身形和精神都是超生死、超时空的。陶渊明对这种神仙妄说素抱否定、批判的态度,他认识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即使后来陷入生活的绝境,也决不到神仙世界去寻求精神安慰。因而他弃官而不弃世,归田而不隐遁山林。其实,他所归隐的田园,对官场来说是“隐”,于广大农村现实而言,则不但不是“隐”,倒是步步接近了。这是一方面。然而,他却相信,人的思想或精神,可以孤立地自我净化,或者说,能够超脱于现实之外。这四句诗就是讲这个道理。“结庐在人境”是说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车马喧”指人世间各种烦人的尘杂,也是世人为富贵荣华而奔竞的形象写照。他之所以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就因为能做到“心远”。“心远”就是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之念。一个人丢掉了物欲,断绝了尘想,精神就远远超出于尘世之外了。他在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一诗中说:“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形迹常常身不由己,只好任其自然;但人的内心世界却可以超现实而恬澹虚静。这种渴求精神上超现实的幻想,与当时流行的说法:“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晋书隐逸传),都是当时人们力求从内心苦闷中解脱出来的一种主观愿望。然而,人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又想屏居于现实矛盾之外,那事实上是办不到的,说穿了,不过是自我排遣或解脱的另一说法罢了。这就是所谓“心远”的实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采菊东篱,悠然自得,又逢山气特佳,飞鸟投林的黄昏,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和融淳净;此时的诗人,超然冥邈,神逸方外,他的心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这里,“采菊”二句主要突现诗人乐得其所的“悠然”心境;“山气”二句则明显寓有“众鸟欣有托”的意兴。两者的情趣是相通的。这种主观心境与客观环境的浑融妙合,后人概括为“意与境合”,或“意与境浑”。在诗中,这种主、客两方的交感,主要靠那个“见”字生动地表现出来。苏东坡说,俗本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而着一“见”字,“意境全出”。奥妙究竟在哪里?我以为“见”字之得,主要得之于无心,能使“意”、“境”妙合自然;而“望”字之失,主要失之于有意,有意则不自然,故破坏了全诗的悠然气象。然而,从诗的艺术构思上说,“结庐”四句讲超脱,“采菊”四句表现“意与境会”,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前面说过,陶渊明讲超脱,只限于个人的精神或心境,即所谓“心远”而已。他认为,要使自己的“心”不受世尘的污染,不受“车马”的喧扰,那就必须痛下决心,放弃功名利禄的追求,返回农村田园,去过躬耕自食的生活。这是挣脱世俗精神枷锁,获得心灵自由解脱的必由之路。而人的心境,如能净化到同大自然一样的纯洁、和融、浑朴,那就达到了最理想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心远”的极致。“采菊”四句诗讲的,正是“心远”达到极致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向读者表明:人的主观心境与大自然的客观环境真正浑然妙合了,人的精神也就从尘世之累中彻底地解脱了。诗人在东篱下采菊,他的身形固然属于现实世界,但他当时的心境却“悠然”到与大自然冥会妙合的胜境。可见,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作协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
- 沥青砼路面拉毛施工方案
- 教室日光灯更换施工方案
- 湖北龙门吊施工方案
- 2025年旬阳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2025电梯设备采购及安装维护合同示范文本汇编
- 2025年甘肃省兰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面向海内外诚聘博士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天然气供应购销合同(含运输方)
- 淮南古建筑施工方案设计
- 家电下乡招标方案范本
- 财产申报表-被执行人用
- 万能式断路器课件
- 电梯曳引钢丝绳维护保养制度
- 江苏扬州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4)
-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下册单词表+默写单
- 茶叶加工工(中级)模拟试题与答案
-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课堂精研】打造议论文分论点+课件
- 《SAP培训资料》课件
- 《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预防与护理规范》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少年有梦》测试卷(含答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