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2、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3、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4、曹操的诗歌,由于反映现实深刻真实,因而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5、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9、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11、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13、张戒岁寒堂诗话说:“韩退之之文,曹子建、杜子美之诗,后世所以莫能及也。”14、建安七子中王粲、刘桢的成就最突出,锺嵘诗品列之于上品。15、王粲在归顺曹操之前的代表诗作是七哀诗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16、王粲的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自伤”是王粲的感情特征。17、锺嵘诗品王粲的主要特点是“发愀怆之词。”19、与王粲不同,刘桢的风格是“壮而不密。”20、蔡琰的悲愤诗深受汉乐府叙事诗的影响,可以和孔雀东南飞比美。23、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4、东晋末年的伟大士人陶渊明,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的风气,成为魏晋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25、潘岳的代表作是悼亡诗三首。26、左思曾以三都赋名震京都,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却是其咏史诗八首。27、左思的咏史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成为后世士人效法的范例,这是他对中国诗歌史的独特贡献。28、张协现存的十余首诗,多数作于归隐之后,其代表作是杂诗十首。29、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但借以游仙为题材则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36、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书。37、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太著名了,菊便成了陶渊明的化身,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意象。38、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39、西曲所反映的生活面比吴歌稍广,而且更多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其突出的特点是结合劳动来描写爱情。40、大量使用双关语,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42、梁鼓角横吹曲中的长篇叙事诗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最为杰出的作品。44、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45、谢灵运的山水诗的主要特点是鲜丽清新。46、以经营安排、琢磨锻炼而能达于自然,这正是谢诗胜人之处,也是他开启新诗风的关键所在。47、在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出现了“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和“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新特征。48、不幸的身世遭际,促成了鲍照的文学成就,后人将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49、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但在当时却被目为“险俗”或“险急”。50、所谓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其只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51、永明体的代表士人谢朓,不仅在“竟陵八友”中最为突出,而且也是齐梁时代最为杰出的诗人。52、谢朓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体诗的探索。53、谢朓诗歌避免了大谢诗的晦涩、平板及情景割裂之弊,同时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55、齐、梁之世,主要有三大文学集团: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梁代萧衍、萧统文学集团,萧纲文学集团。56、萧纲文学集团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大力创作宫体诗。57、宫体诗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发展了吴歌西曲的艺术形式,并继续了永明体的艺术探索而更趋格律化。58、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59、曾被梁武帝誉为“曹植、陆机复生与北土”的北朝文人是温子昇,他也善于写诗,在艺术上最为成熟的是捣衣。64、庾信的一生,以42岁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期。65、庾信的代表作是拟咏怀27首。66、庾信汲取了齐梁文学声律、对偶等修辞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学的浑灏劲键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意境,为唐代新的诗风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67、魏晋南北朝的文坛出现了新的格局,并开拓出个性化与美文化的多元发展前景。68、在魏晋南北朝文坛的各种文体中,辞赋创作的时代特征最为突出。69、沈约将建安文风的特点归纳为“以气质为体”,气质体现为个性。70、就建安文章而言,由于注重“气质”,故对藻饰的讲求尚能情词相称,这也为后世确立了“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典范。71、在建安个体文章中,曹操的教令甚具异彩,饶有通脱之风。72、从总体趋势上看,建安之文亦有从辞清志显到藻饰渐繁的过程,这也预示着此后美文的发展。77、在魏晋的论辩文作家中,嵇康的成就最为杰出。78、宋文帝时立玄儒文史四学,文学的独立性地位更加明确。79、鲍照以奇峭之风运妍丽之辞,所作芜城赋与登大雷岸与妹书是这种奇丽风格的代表。82、水经注清朗疏朴的文风,对于唐以后古文家的游记文影响极大。83、郦道元在水经注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恍若隔世的悲怀,这构成了全书潜在的情感主旋律。84、杨衒之既善于使用整齐的句法,又能够发挥散句的长处,节奏感与自由的旋律得以有机的结合,从而形成了典丽清拔的风格。85、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有文言小说,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之为笔记体小说。86、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的成熟形态是宋元话本。87、班固明确地指出小说起自民间传说,这对认识中国小说的起源有重要的意义。88、“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90、逸闻轶事是志人小说的主要部分,(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是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部。91、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92、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93、上官体的特点是“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94、上官体体现了一种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95、王绩的代表作是野望。96、王绩的诗歌创作是其冷眼旁观世事时化解心中不平的方式,创造出一种宁静淡泊 而又朴厚疏野的诗歌境界。97、“四杰”送别诗中最有名的一首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98、杜审言最有名的五律,是他早年在江阴任职时写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99、 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100、沈、宋之称,是律诗定型的标志。以遵守黏对规则为声律格式的五言律的定型,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实具有关键性的意义。102、五律的定型,不仅完成了由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诗平仄律的过渡,有易于识记和掌握之便,而且具有推导和连类而及的作用,是一种可以推而广之的声律法则。103、在当时,七言律写得较好的是沈佺期,他的成名作是写思妇的七律古意呈补阙乔知之。104、沈佺期的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写得有情有景,声律调谐流畅而蕴含深厚,是早期七言律的成熟之作,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105、当馆阁诗人醉心于应制咏物、寻求诗律的新变时,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明确的复古倾向。106、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为他创作的38首感遇诗。107、陈子昂的感遇诗中有很多首与作者政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108、陈子昂的感遇诗有些是述怀言志之作,将匡时济世的人生抱负化为慷慨悲歌的情思,具有昂扬壮大的感情气势。110、陈子昂在他较早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就有了提倡风骨和兴寄的理论表述。111、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和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112、张若虚的诗仅存两首,但一篇春江花月夜,就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114、真正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117、孟浩然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联名动京师。120、与王、孟诗风相近的诗人中,常建的创作成就最高。121、王翰的代表作是凉州词二首其一。122、王昌龄的作品除豪爽俊丽外,还有“绪密思清”的特点。123、王昌龄创作出了以相关联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即著名的从军行七首。124、王昌龄晚年的诗风偏于清逸明丽,但仍有一种清刚爽朗的基调。126、崔颢的黄鹤楼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127、在唐代诗人中,李颀是第一位以诗成功地刻画人物性格的诗人。128、祖咏的代表作当为北上时创作的望蓟门。129、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高适是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130、高适的诗歌里,应运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慷慨悲壮之美。131、岑参的作品不仅意奇、语奇,还兼有调奇之美。132、岑参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133、他的逢入京使表达了离人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用家常话写眼前景致,却道出人人胸臆中语,反映了诗人感情生活及诗风深沉细腻的一面,遂成为客中绝唱。134、王之涣仅存六首诗,有两首极为著名,一首是登鹳雀楼,另一首是凉州词二首其一。135、李白与孔巢父等隐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136、李白人格的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这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是盛唐精神的高度升华的产物。137、李白的乐府诗的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古题写现事,再一方面,则是用古题写己怀。138、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便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139、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实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的根本性转变。140、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因这三者都是盛唐艺术追求浪漫个性的典型代表。141、就作品的自然天成和清新明快而言,李白绝句的成就无人可比。142、元结最有名的诗是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系乐府十二首。143、杜甫诗歌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144、大量使用叙述手法,以五、七言古体写时事,即事名篇,把叙事手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则是杜甫的创造。145、杜甫以律诗写组诗最为成功的,是七律,如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特别是秋兴八首,可以说是杜甫律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146、以律诗写组诗,极大地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这是杜甫在律诗发展史上的贡献。147、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诗歌是登高。148、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149、大历年间是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变的过渡期。150、韦应物的诗歌主要以大历中再度出仕任京兆府功曹,至罢滁州刺史的十余年间的吏隐诗作见称于世。151、刘长卿的五言诗写得最好,曾自许为“五言长城“。152、刘长卿的五绝,最为著名的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53、大历“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154、钱起的才能很全面,其诗各体皆工,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与刘长卿并称为“钱刘”。155、“十才子”诗里较为优秀的成熟之作,艺术表现上以谢朓为宗,讲究格律词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156、“十才子”的诗歌虽没有刘长卿诗那种浓重的孤独寂寞感,但总表现出一种冷落萧瑟的气象。157、作为一个诗派,韩、孟等人有明确的理论主张,首先是“不平则鸣”说。158、韩孟诗派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笔补造化“。159、韩愈最具有独创性和代表性的作品,则是那些以雄大气势见长和怪奇意象著称的诗作。160、在诗歌表现手法上,韩愈也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用写赋的方法作诗,铺张罗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力尽而后止。161、孟郊作诗以苦吟著称,注重造语炼字,追求构思的奇特超常。162、刘叉诗歌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要算他用来展示自我节操、激愤浊世和表现民生疾苦的两个长篇:冰柱和雪车。163、刘禹锡最为人称道的是咏史怀古的诗作。164、张籍乐府中写得最集中、最深刻的,还是农民的生活和苦难。165、元稹的代表作是写于元和十三年(818)的连昌宫词。166、元稹曾在妻子韦丛死后写下不少悼亡诗,抒发哀思和怀念,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遣悲怀三首。167、白居易诗歌对上层达官贵人腐化生活和欺压人民之恶行的深刻反映和尖锐揭露,在有名的秦中吟和新乐府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168、在新乐府五十首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应首推那篇批判宫市和宦官、为贫苦百姓鸣不平的卖炭翁。169、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170、元稹、白居易在相识之初,即有酬唱作品,此后他们分别被贬,一在通州,一在江州,虽路途遥遥,仍频繁寄诗,酬唱不绝,这就是所谓的“通江酬唱“。171、韩、柳散文理论主张的核心是“文以明道“说,他们倡导的文体文风改革也是以这个口号为主要标志的。172、在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最为人称道的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173、晚唐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都擅长骈体文,其中李、温、段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这三人中又以李商隐的骈文最具有代表性。174、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175、“传奇”之名,似起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176、在结构布局上,传奇往往采用史传的表现方法,明确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甚至标注年号,故意给读者造成心理上的真实感觉。177、变文,或简称“变”,乃转变的底本,在敦煌说唱类的作品中保存较多。178、在晚唐社会与文学的大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诗人,以苦吟的态度作着“清新奇癖”的诗,代表人物是贾岛和姚合。179、贾岛、姚合等人在创作态度上的共同表现是苦吟。180、贾、姚一派的缺点是诗境狭窄,有句无篇。181、陆龟蒙、皮日休两人诗酒唱和,题咏风物,写了六百多首诗,编为松陵唱和集,在唐末诗坛,别成江湖隐逸一派。182、李商隐抒情之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183、词在唐五代时期通常称“曲子”或“曲子词”。184、词最根本的发生原理,也就在于以辞配乐,是诗与乐在隋唐时代以新的方式再度结合的产物。185、汉魏乐府所配的是清商乐,而词所配的是隋唐新起的燕(宴)乐。186、词起源于民间。187、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188、花间集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189、花间集以其作为词的集合体与文本范例的性质,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190、温庭筠是第一个努力作词的人,把词同南朝宫体与北里倡风结合起来,称为花间派的鼻祖。191、西蜀词人韦庄,与温庭筠齐名。192、李煜的词在题材内容上前后期虽有所不同,但无论前期后期,又有其一贯的特点,那就是“真”。193、南唐词在境界和气象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开拓,而风格上却情致缠绵。194、敦煌词造意遣词保存了民间词的素朴风格,富于生活气息。195、词与诗在题材内容是上各有自己的领地。诗歌界域宽广,而词多言闺情风月。196、李商隐的爱情诗以其深情绵邈把这一题材的诗境推向高峰。197、郑谷的慈恩寺偶题,被金圣叹称为“唐人气尽之作。”198、韩偓以写绮艳的香奁诗著名。199、豪迈不羁和情思缠绵相结合、清丽俊爽而又绰约含蓄是其诗艺术上的主要特色。200、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曾被明代李攀龙推奖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1、上官体:指唐初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上官仪总结了前人对诗歌创作的艺术经验,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从而丰富了诗歌创作的技巧。上官体的特色为“绮错婉媚”,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上官体在唐诗发展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四人从理论和诗歌创作上与“上官体”对立,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4、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5、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5、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6、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7、七绝圣手:指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大力用七绝写作,留存下来有七十馀首绝句,约为存诗的五分之二。他的七绝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在唐人七绝诗的发展过程中据有重要地位,前人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故有“七绝圣手”之称。 8、王孟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二人都善用五言诗描写自然景物,诗歌艺术风格也相似。 9、高岑唐代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二人都长于写边塞诗,风格相似。 10、李杜:特指李白和杜甫,二人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成就最高,且生当同时,交谊深笃,故唐人习惯将其并称。 11、“诗史”:“诗史”是后人对杜甫诗的评价。杜甫用他的诗,反映了他所生活时代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所提供的史实,甚至可以补充历史记载的不足,具有史的认识价值。不仅如此,他的诗还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 12、“沉郁顿挫”: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指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曲折有力,而不是感情奔放,一泻无余。 13、大历十才子:指活跃于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不同史籍所载十人姓名略有出入。主要有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翃等。所作诗歌多应景献酬,流连光景,粉饰现实。部分诗作抒写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之感。诗歌艺术造诣较高,多为近体,五律成就尤高。 14、“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近体,尤工五律,风格含蓄温和,清雅洗炼,自称为“五言长城”。 15、韩孟诗派: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合称,孟郊诗颇得韩愈赏识,当时即有“孟诗韩笔”的称誉。同时二人作诗皆好奇思硬语,诗风相近,故称。 16、以文为诗:是韩愈的一种创作倾向和自觉的美学追求。主要特点是以散文化的章法、句法入诗,不受韵律、节奏、对称的约束,打破诗歌圆转流利、和谐对称的特点,融叙述、议论为一体。“以文为诗”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影响极为深远。 17、郊岛:指中唐诗人孟郊、贾岛,二人并称。二人诗多愁苦凄清之境,且诗风孤郁悲凉,凄寒局促。苏轼祭柳子玉文用“郊寒岛瘦”概括二人的风格。 18、长吉体:长吉是李贺的字,此指李贺诗所独具的风格。其诗色彩浓丽、想象奇诡、情调幽冷、构思独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于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19、新乐府: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 20、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中唐以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以白居易、元稹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有感于藩镇割据、政治腐败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要求改革政治,用诗歌宣传自己的主张。大量创作“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诗,以反映民瘼,讽谕时事,于是新乐府运动应运而生。最早创作新乐府诗的是李绅。他曾作新题乐府二十篇。元稹见后,和作十二篇,即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白居易在元稹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日新乐府,正式标举“新乐府”之名。较早创作新乐府诗的诗人有张籍、王建,后人称之为“张王乐府”。 21、张王乐府:中唐诗人张籍、王建的合称,二人借长于乐府诗,内容多反映民生疾苦,诗风浅近,故齐名。 22、元和体参考答案:在中唐元和年间风靡一时的一种艳丽而浅近的小诗和铺张排纂的长律,号为元和体。代表作家是白居易和元稹。 23、韦柳:中唐诗人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二人皆长于山水田园诗,且诗风淡远,后人往往并称之。 24、小李杜: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的合称,二人皆晚唐杰出诗人,又生于李白、杜甫之后,故称。 25、无题诗:是李商隐的创造。或以“无题”名篇,或借诗的首二字为题,内容或写爱情,或借男女之情而别有寄托。这类诗词旨隐约,意蕴丰厚,往往难以确解。 26、古文:古文之名,始见于司马迁,指汉时先秦文字。古文作为文体,始于韩愈,指上继先秦两汉、奇句单行的文字,是相对于盛行于六朝、在唐代仍占据主导地位的骈体文而言的。 27、骈体文:骈文:指讲究对偶、声韵、辞藻华丽、多用典故的文体,又称之为骈俪文或四六文。它的出现,突破了早期散文过于古朴简单的格局而向形式美方向发展,但到后来,弊端也随之而生,华美的形式往往成了表达思想、反映现实的障碍。 28、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电设施运维服务合同
- 2025公务员求职面试题及答案
- 刑法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酒店专业英语试题及答案
- 建筑设计院年中工作总结
- 2025至2030中国商用组合炉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 品质转正工作总结
- 贴片车间年度工作总结
- 科研合作合同:量子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
- 双休背景下的自律学习的重要性课件-高一下学期自律的力量主题班会
- 员工自购电脑补贴管理方案
- 重点人口管理工作规定
- 公司股权转让协议法人股权转让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入学考试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港口码头建设与运营合作协议
- 电梯故障维修应急预案
- 农产品电商知识培训课件
- 认识数字123幼儿园课件
- 【MOOC期末】《创新创业与管理基础》(东南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