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山东省济南市.doc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山东省济南市.doc_第2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山东省济南市.doc_第3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山东省济南市.doc_第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山东省济南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高中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A卷语文试题(2009.1)第卷(选择题 3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衣褶(zh) 长篙(go) 纤(qin)手 翘(qio)首以待B遒劲(jn) 衍(yn)生 呜咽(y) 狼奔豕(sh)突C匀称(chn) 苔藓(xun) 琴弦(xin) 未雨绸缪(mu) D皓(ho)首 包扎(zh) 狙(j)击 茕茕孑(ji)立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涅槃 安详 惊蜇 斑驳 郑重其是 B震撼 按摩 斑澜 料峭 展露头角 C惆怅 融洽 缥缈 枯燥 谈笑风声 D怂恿 镌刻 狼藉 寒暄 呕心沥血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 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A既 就能 所以 进而 以致 因而B即 才能 所以 从而 以至 因而C即 就能 所以 从而 以致 因而D既 才能 所以 进而 以至 因而4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自然数的实物 可能是十个手指,否则我们不会采用十进位制。 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 。 要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A原型 意蕴 领略 B原形 韵味 领会C原型 韵味 领略 D原形 意蕴 领会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马踏飞燕,只有一只蹄踏在飞燕上,四蹄的姿态各不相同;如果硬是将之做成左右对称,岂非动感全失,美感荡然无存?B想想看!北京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藏书所包含的信息虽然极多,但仍是有限的,而圆周率却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怎能不令人惊叹!C虽然鲁能泰山队称霸08中超联赛,但从全年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比赛斗志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D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运动员入场式上,一群青春靓丽的白衣姑娘一边有节奏地摆动身体、蹦蹦跳跳,一边微笑着向运动员们致意,在场观众纷纷拍手称快。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拟人,将柳树当作自己的新娘,温润可人,体现出诗人对康桥及其一草一木的无限喜爱。)B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互文,用“主人”和“客”的反应侧面烘托了水上传来的琵琶声的动听感人。)C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D实际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无异于他的套鞋和雨伞。(比喻,形象表现了别里科夫的职业套子,揭示了他的“套子思想”的根源。)二、(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跟从B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C范增数目项王 数:多次D故遣将守关者 故:所以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C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樊哙侧其盾以撞 D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9下列对于樊哙的言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大义凛然,慷慨陈词,表明自己无所畏惧,摆出拼死一搏之势,从气势上震慑住了项羽,使项羽打消了杀害沛公的念头。B“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樊哙斥秦王不义,导致天下叛之,暗示项王如要滥杀必将重蹈亡秦覆辙。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用沛公对项王的恭敬尊重,取得项羽的欢心和信任,缓和了紧张气氛。D“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借曹无伤告密和项庄舞剑来说事,提醒项王听信小人之言、欲诛功臣之举不得人心。10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羽在刘邦一番口蜜腹剑的说词面前,完全疏于戒备,将曹无伤告密之事泄露给刘邦,表现了麻痹出大意、骄傲自恃的心理。B从鸿门宴的座位席次安排上,可以见出项羽骄矜自大,瞧不起刘邦的倨慢心理,这也为他的最终失败作了铺垫。C项庄舞剑和樊哙闯帐,使宴会徒生枝节,也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并最终推向高潮,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D宴会上,作者对沛公着墨不多,却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和心理等描写手法写其他人的种种表现,从侧面写出沛公的紧张心理和无可奈何。 高中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A卷语文试题(2009.1)第卷(综合题 90分)注意事项: 1答第卷时,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三、(22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3分)译文: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5分)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4分)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苏 轼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注】桓伊三弄:此处代指笛曲。这首词是如何表达作者的离别之情的?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答: 13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劝学)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 (师说)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赤壁赋) 逝者如斯, 。 ,而卒莫消长也。 (赤壁赋)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琵琶行)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琵琶行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再别康桥)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 , 。(烛之武退秦师)四、(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窗前的树 张抗抗我家窗前有一棵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发出米粒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身子为之一震,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轻松。 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树身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树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是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一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样的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来。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杈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杈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飞到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14“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这两句描写槐花,请从修辞与感官两方面分析其妙处。(4 分)15作者为什么说“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4分)16“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联系上下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4分)17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在不同的季节里看到了槐树哪些品质?(6分)五、(50分)18作文题目:传统。(50分)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A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1A(B遒劲jng C苔藓xin D包扎z) 2D(A蜇蛰 是事 B澜斓 展崭 C声生) 3B 4C(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韵味:雅致含蓄的意味。 领略:重在认识事物,或着辨别它的滋味;领会:重在体会。) 5D(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6C(A比喻。B不是互文。D分析错误,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语言并不是他的“套子思想”的根源。)二、(每小题3分,共12分) 7D(故:特意) 8C(A修饰/顺承 B趁机/凭借 C都是连词,而 D助词,补充音节/代词,代有功之人) 9A(“从气势上震慑住了项羽,使项羽打消了杀害沛公的念头”分析错误。) 10D(“紧张心理和无可奈何”分析不当。)三、(22分) 11(1)杀人唯恐不能杀尽,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举”,“刑”,“胜”各1分,共3分) (2)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像是切肉用的刀和砧板,我们则好像是砧板上的鱼和肉,为什么告辞呢?(“细谨”,“让”,“鱼肉”,“何辞为”各1分,语句通顺1分。共5分。注:“何辞为”翻译成“还告辞什么呢?”也可。) 12作者借景抒情,以景显情,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情感氛围。(1分)上片融情入景,用有声有色、浩淼幽清的图画渲染离别情景。(1分)下片遥想“明日”分别的情景。“飞絮送行舟,水东流。”柳絮追逐着行舟,代替人送行。(1分)而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1分)分外含蓄隽永。 全词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上片实写送别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