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复习题.doc_第1页
仪器分析复习题.doc_第2页
仪器分析复习题.doc_第3页
仪器分析复习题.doc_第4页
仪器分析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级成人高等教育中医学院本科班仪器分析作业 班级: 姓名: 学号:第一章 绪论1.仪器分析的特点。2.仪器分析方法的类型。3.学习仪器分析的方法。第二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一、名词解释电磁辐射 电磁波谱 原子吸收光谱 光谱法 二、简答题1.简述光学分析法的三个过程。2.光的波粒二相性基本参数3.光谱区中紫外、可见、红外对应的波长范围?4.光谱法的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三、计算题1.计算(1)2500cm-1波数的波长(nm)(2)Na 588-995nm相应的能量(eV)(3)670. 7nm Li线的频率(Hz)2.计算下列各种跃迁所需的能量范围(eV)及相应的波长范围(1)原子内层电子跃迁(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3)分子的电子跃迁(4)分子振动能级跃迁(5)分子转动能级跃迁3.阐述为什么原子光谱为线光谱,分子光谱为带光谱。如果说原子光谱谱线强度 分布也是峰状的,对吗?为什么?第三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名词解释透光率 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 发色团和助色团 吸收曲线 标准曲线 末端吸收 试剂空白2.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可用哪几种符号表示,各代表什么含义?3.什么是朗伯-比尔定律?其物理意义是什么?4.简述导致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5.什么是吸收曲线?制作吸收曲线的目的是什么?6.在分光光度法中,为什么要控制溶液的透光率读数范围在20%65%之间?若T超出上述范围,应采取何种措施?7.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基本功能。8.每100mL中含有0.701mg溶质的溶液,在1cm吸收池中测得的透光率为40.0%,试计算:(1)此溶液的吸光度。(2)如果此溶液的浓度为0.420mg/100mL,其吸光度和百分透光率各是多少?第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1.分子吸收红外光发生能级跃迁,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2.何为红外非活性振动?3.下列化合物能否用红外吸收光谱区别,为什么? 25 4.由茵陈篙分离出来的精油,其分子式为C12H10,UV239nm(e537),253nm(e340),红外光谱见课本P81,是解析其结构。5.影响谱带位置的因素有哪些?6.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5H8O,其紫外光谱的最大吸收在227nm(=104L/(molcm-1)),其红外光谱有吸收带:3020,2900,1690和1620cm-1,该化合物AgNO3氨性溶液不发生反应,试判断该化合物的结构。7.某化合物在4000600cm-1区间的红外吸收光谱如下,试通过光谱解析推断其为下列化合物中的哪一个?为什么?A. B.C. D. E.第五章 荧光分析法1.如何区别荧光、磷光、瑞利光和拉曼光?如何减少散射光对荧光测定的干扰?2.若一种化合物能发射荧光和磷光,则该化合物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磷光 发射光谱最大波长的顺序如何?为什么?3.为什么发射磷光的时间要比发射荧光的时间迟?4.何谓荧光效率?具有哪些分子结构的物质有较高的荧光效率?第六章 原子光谱法1.原子吸收光谱与分子吸收光谱有何区别?2.火焰原子吸收法有哪些局限性?3.影响原子化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免?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路结构有何不同?为什么?5.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元素M时,由一份未知试样得到的吸光度为0.435,在9mL未知溶液中加入1mL 100ppm的M标准溶液。这一混合液得到的吸光度数为0.835,问未知试样中的M浓度是多少?第七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1.哪些类型的原子核能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哪些核不能?举例说明。2.某核的自旋量子数为5/2,试指出该核在磁场中有多少个磁能级?并指出每种磁能级的磁量子数。3.在强度为2.4T的磁场中,1H、13C、19F原子核的吸收频率各是多少?4.什么是化学位移?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有哪些?5.某化合物在100MHZ核磁共振仪上测得1H-NMR谱图有一2.1的信号,若用 300MHz的仪器测定,该信号的化学位移是多少?6.某化合物1H-NMR (100MHz,CDCl3)谱图上为1的两个信号的共振频率差值为多少?第八章 质谱法1、判断分子离子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在质谱图上,离子的稳定性和相对强度的关系怎样?第九章 波谱综合解析1.综合解析中常用的波谱学方法有哪些?2简述综合解析的程序。第十章 色谱法概论1、色谱法中,哪些参数可用于定性?哪些参数可用于定量?2、评价色谱柱效常用哪些参数?3、简述影响柱效的原因有哪些?4、什么是分离度?如何提高分离度?5、在一根理论塔板数为8100的色谱柱上,测得异辛烷和正辛烷的调整保留时间为 800秒和815秒,设(k+1)/k1,试问:(1)上述两组分在此柱上的分辨率是多少?(2)假定调整保留时间不变,使R=1.5,所需要的塔板数是多少?6、某色谱柱长为lm,已知某组分在此柱上峰的底宽为40秒,保留时间为400秒,计算此柱的理论塔板数及塔板高度。7、某色谱柱长100cm,流动相流速为0.1cm/秒,已知组分A的洗脱时间为40分钟,求tM及组分A的k为多少?十一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1.回答下列问题:(1)经典液相色谱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有哪些?其最适于分离哪类物质?(2)混合物样品用吸附柱色谱分离时,出柱顺序能否预测?哪种组分最先出柱?(3)以吸附剂氧化铝为固定相,含25%苯的石油醚为流动相,分离顺、反偶氮苯, 哪种化合物先出柱?为什么?(4)已知吗啡、可待因和蒂巴因的Rf值各为0.07、0.51和0.67,试问在吸附色谱分离中何者的平衡常数最大和最小?2.计算题(1)在吸附色谱柱上分离麻黄碱与d-伪麻黄碱时,已知洗脱剂流出色谱柱的时间为1分钟,麻黄碱与d-伪麻黄碱的容量因子各为500和600,试求两者的保留时间各为若干?何者有大的K值?(2)有两种性质相似的组分A和B,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用纸色谱分离时,它们的比移值分别为0. 45和0. 63。欲使分离后两斑点中心间距离为2cm,问滤纸条至少应为多长(起始线距底边为2cm)?(3)X、Y、Z三组分混合物,经色谱柱分离后,其保留时间分别为:tR(X)=5分钟,tR(Y)=7分钟,tR(Z)=12分钟,不滞留组分的洗脱时间tM= 1.5min。试求:Y对X的相对保留值是多少?Z对Y的相对保留值是多少?Y组分在色谱柱中的容量因子是多少?X对Y的容量因子之比是多少?(4)组分A在薄板上从样品原点迁移7.6cm,溶剂前沿移动到样品原点以上16.2cm,试求:组分A的Rf值;在相同的薄板上,溶剂前沿移动到样品原点以上14.3cm,组分A的斑点应在此薄板上何位置?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1.怎样评价气相色谱柱效能?2.分离度为什么可以作为衡量两组分分离情况的指标?3. Van Deemter方程对我们选择哪些实验条件有指导意义?4.固定液的选择原则是什么?5.气相色谱检测器的分类有哪几种?6.热导池检测器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是什么?7.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原理是什么?8.什么是归一化法?采用该法的条件是什么?9.什么是内标法定量?其优缺点是什么?10.某试样中含对、邻、间甲基苯甲酸及苯甲酸,并全部都在色谱图出峰,各组分相对重量、校正因子和色谱图中测得各峰面积列于下,用归一化法求出各组分的百分含量(P%)。第十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1.如何选择HPLC的分析条件以增加柱效?2.高效液相色谱仪由哪几大系统组成?各有什么作用?3.何为化学键合相,有哪些类型?分别用于哪些液相色谱法中?4.试讨论影响分离度的各种因素,它们对R的影响有何差别?5.试述各种定量分析方法及其优缺点。什么情况下才可用内标法或者外标一点法?6.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泵的要求是什么?7.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对流动相有何要求?如何选择流动相?8.采用梯度洗脱的优点是什么?9.设A、B两组分在已知色谱柱上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13.56分钟、14.23分钟,死时间为1.32分钟,请计算B组分的容量因子。当色谱柱理论塔板数为5062时,计算A、B两物质的分离度。10.将内标物A与组分I配成混合液,进行色谱分析,测得内标物A量为0.43g 时的峰面积为4000,组分I量为0. 65g时的峰面积为4500,求组分I以内标A为标准时的相对重量校正因子?第十四章 高效毛细管电泳1.名词解释:高效毛细管电泳;电泳淌度;电渗淌度;表观迁移速度;表观淌度;CZE;MEKC; CGE;CEC。2.简述HPCE分离机制和特点及其与HPLC的区别?3.CZE与MEKC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当把正离子、负离子、中性分子从阳极注入毛细管内时,各种粒子的出峰顺序如何?5.设某髙效毛细管电泳系统的电压V=25KV,柱长L= 58cm,i=52cm,扩散系数=2.010-9m2/s,通过柱的时间是10分钟。求理论塔板数。6.求某物质通过一HPCE系统所需的时间。(1)设为中性分子;meo = l.310-8 m2/(V s), V=25kV, L = 60cm, i = 52cm; (2)设为阴离子:1.610-8m2/(V s), 其余同(1); (3)设为阳离子: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