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骨髓细胞形态学.ppt_第1页
课件:骨髓细胞形态学.ppt_第2页
课件:骨髓细胞形态学.ppt_第3页
课件:骨髓细胞形态学.ppt_第4页
课件:骨髓细胞形态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髓细胞形态学,张红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和骨髓细胞瑞氏染色形态学 检查法,通过分析血液和骨髓中有核细胞数量、相对构成比、形态改变,了解骨髓造血功能状态和异常改变的形态学检查方法。,形态学检查方法的价值,发现血细胞构成和形态异常 了解骨髓造血功能状态 对血液病提供确诊依据或提供重要线索 是各种血液病形态学检查的基础,形态学检查方法的局限性,不能了解骨髓结构 不能了解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内 容,第一部分 标本制作 第二部分 单个血细胞形态 第三部分 骨髓和外周血有核细胞构成比 第四部分 常见血液病形态学表现 第五部分 骨髓报告书写格式,第一部分,标 本 制 作,一、骨髓血细胞检查适应症,多次检查外周血有异常(数量、形态) 原因未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不明原因的发热 恶性肿瘤史 有无转移,不名原因骨痛、骨质破坏等。 助诊溶酶体贮积症(即类脂质沉积病) 进行血液病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骨髓血细胞检查禁忌症,凝血因子严重缺乏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 穿刺部位有炎症或畸形 晚期妊娠的妇女做髂骨穿刺要谨慎,二、血液和骨髓标本的来源,部位: 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穿刺 必要时行胸骨穿刺,胫骨(儿童) 骨髓穿刺成功的标志: 1.抽吸骨髓时患者感锐痛 2.外观红色粘稠状、有骨髓小粒、油滴。 3.显微镜下见有骨髓成分(如幼红细胞、幼粒细胞、巨核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等),三、血液和骨髓标本的制作,四、血液和骨髓标本的瑞氏染色,选取长短厚薄适宜的涂片 (骨髓2张、血片1张) 瑞氏-姬姆萨染液:缓冲液 1:2,时间15分钟,小水流冲洗,自然晾干或滤纸吸干后备检。 瑞氏-姬姆萨染液含亚甲蓝和曙红两种成分 亚甲蓝偏碱性,与细胞内酸性物质有亲和力(胞 浆),染成兰色; 曙红偏酸性,与细胞内碱性物质有亲和力(胞核),染成紫红色。,偏酸 合适 偏碱,光学显微镜使用,低倍镜(10倍): 1. 判断取材、涂片、染色是否满意 2.骨髓增生程度 3.计数全片巨核细胞数目 4. 注意有无异常细胞:如转移癌细胞、巨大异常组织细胞等 5.选择适宜的油镜检查区域,增生程度分级,增生程度 RBC与有核细胞之比 常见病 增生极度活跃 1:1 各类白血病 增生明显活跃 10:1 各类白血病 增贫 增生活跃 20:1 正常骨髓、某些贫血 增生减低 50:1 慢性再障、MDS 增生极度减低 300:1 急性再障 、急停,油镜下(100倍): 1.判断骨髓取材和涂片情况 2.有核细胞分类计数 3.观察细胞形态 4.粒/红比值(M:E)计算:参考值2-4:1.,第二部分,正常骨髓细胞形态,(一) 骨髓细胞分化,正常情况下,在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整个演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造血干细胞逐级分化形成各系列、各阶段的骨髓血细胞,造血干、祖细胞在形态上无法鉴别,分化发育为各系列原始、幼稚细胞后,其形态学特征才较明显,才能辨认。,1-2 单个细胞观察顺序,细胞大小、形状 胞浆量多少、颜色、颗粒 细胞核形状、染色质结构(粗细、凝聚)、核仁数目、大小。 核、浆比例。,正常骨髓有核细胞 构成比,第三部分,粒细胞系统:占骨髓有核细胞百分比45-75% 各 阶段比例: 原+早2.2%(5%) ,中性中幼粒约62% 中性晚幼粒约82%, 中性杆状核234%,中性分叶核约93, 嗜酸性粒细胞(中幼粒-分叶核)5% 嗜碱性粒细胞(中幼粒-分叶核)0-1%。,红细胞系统 占骨髓有核细胞百分比15-25% 原始红细胞约0.2-1.3%,早幼红约0.5-2.4%,中幼红约 10%, 晚幼红约10%,淋巴细胞:在正常骨髓中,见不到原、幼淋巴细胞,只见到成熟淋巴细胞,约占骨髓有核细胞15-25%。 单核细胞:同样,在正常骨髓中见不到原、幼单核细胞,只见成熟单核细胞,约占骨髓有核细胞5%左右。,巨核细胞系统:正常骨髓涂片(1.5x3cm) 巨核细胞数目7-36个 分原始巨核细胞、幼稚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产板形巨核细胞、裸核、血小板。,原始粒细胞、原始红细胞、原始巨核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原始浆细胞比较,常见血液病形态学表现,第四部分,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象 全血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 网织红细胞减少 正细胞正色素贫血,骨髓象 增生低下 造血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网状细胞增多 巨核细胞绝对减少,二、缺铁性贫血,血象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 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象: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红系增高,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 幼红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浆发育落后于核发育 组化染色:可染铁减少,三、巨幼细胞贫血(MA),血象 大细胞贫血 巨椭圆型红细胞 全血细胞减少 幼红幼粒细胞出现,骨髓象 叶酸、VB12 缺乏,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分早巨幼红细胞、中巨幼红细胞、晚巨幼红细胞三个阶段 与相对应阶段的正常幼红细胞比,其特点: 1 胞体大 2 胞浆丰富 3 核发育落后于浆,染色质疏松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三系巨幼样改变 红系增多,以原、早为主,晚巨幼和晚幼红,四 溶血性贫血,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时引起的一组贫血。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两者呈平行性下降。 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易见嗜碱性、嗜多色性红细胞,有的可见泪滴状、碎片状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可以为球形、椭圆形、靶形红细胞增多。 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常6%。 白细胞计数常增多,可伴有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血小板可呈反应性增多。,四: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 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 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 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 器,抑制正常造血。主要表现为贫 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四、急性白血病,血象 贫血、血小板减少 WBC增高 分类见到大量异常的原始或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骨髓象 增生极度活跃 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 正常造血功能受抑,FAB协作组提出原始细胞骨髓有核细胞(ANC)的为AL的诊断标准, WHO分类将骨髓原始细胞定为AL的诊断标准。,FAB分类法,AL,ANLL(AML),ALL,M0(minimally differentiated AML) M1(AML without maturation) M2(AML with maturation) M3(APL) M4(AMML) M5(AMoL ) M6(EL) M7(AMeL),L1 L2 L3,M0(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 骨髓原始细胞30 无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核仁明显 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苏丹黑B阳性细胞3 电镜下MPO阳性 CD33或CD13等髓系标志可呈阳性,淋巴系抗原通常为阴性,血小板抗原阴性,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原粒细胞(型型,原粒细胞浆中无颗粒为型,出现少数颗粒为型)占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NEC,指不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巨噬细胞及所有红系有核细胞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的90以上 其中至少3以上的细胞为MPO阳性,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原粒细胞占骨髓NEC的3089 早幼粒细胞以下至中性分叶核粒细胞10 单核细胞20 (我国将M2分为M2a和M2b, M2a即M2,M2b特点:骨髓中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多,但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为主,有明显的核浆发育不平衡,核仁常见,此类细胞30),Auer小体,Auer小体胞浆内出现1根或数根酷似细棒或针状的小体,结构均匀一致。 (是白血病细胞的劳动态度标记,系嗜苯胺蓝颗粒聚集和浓缩过程紊乱融合而成) 细胞浆内出现Auer小体是急性白血病的特征之一。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这种小体较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较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缺如,APL可有多量的Auer 小体,如束柴状.,M2b,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 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 细胞在NEC中30,常有成束的棒状小体(Auer body),胞浆内有大量密集甚至融合的粗大颗粒,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骨髓中原始细胞NEC的30 各阶段粒细胞占3080 各阶段单核细胞20 M4Eo为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除M4特点外,嗜酸性粒细胞在NEC中5,形态除有典型的嗜酸颗粒外,还有大而不成熟的嗜碱(不成熟)颗粒,核常不分叶。,M4Eo,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骨髓NEC中原单核、幼单核及单核细胞80 原单核细胞80为M5a 原单核细胞80为M5b,,M6(红白血病) 骨髓中有核红细胞50 NEC中原始细胞30,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骨髓中原始巨核细胞30 血小板抗原阳性 电镜血小板过氧化物酶阳性,外周血,L1 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 细胞(直径12m)为 主,L2 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 细胞(直径12m)为 主,L3(似Burkitt型) 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 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 致,细胞内有明显空泡, 胞浆嗜碱性,染色深。,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化学反应,ALL的免疫表型特点,AML的免疫表型特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慢性起病,青壮年多见 粒细胞显著增高和脾脏显著增大 Ph染色体和abl/bcr融合基因 中位生存期为35年。 CML血象特点:早期可无贫血,病情进展可出现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 白细胞显著增高,以中性晚幼粒细胞为主,原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10%,嗜碱性粒细胞增高 血小板早期增高或正常,晚期可进行性下降,CML骨髓象特点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粒系显著增生,G/E明显增高,以中幼粒以下阶段细胞为主,原、早幼10%;急变期20%. 红系增生受抑;巨核细胞早期增多,晚期减少 分为慢性期(CP)、加速期(AP)、最终急性变期(BP/BC)。 加速期 (数月-数年) 发热、体重、骨痛、贫血、出血加重及脾脏进行性肿大 、原有治疗药物无效 急性变期 (数月) 临床表现与AL相似,多为急粒变,少数急淋变、急单变 预后极差,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imia,CLL),老年男性,欧美多见 全身淋巴结进行性肿大,脾大 皮肤病变及免疫缺陷 病程长 CLL血象特点早期可无贫血,病情进展或并发溶血时,可出现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 白细胞显著增高,以小淋巴细胞为主 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早期增高或正常,晚期可进行性下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小板抗体产生,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 巨核细胞成熟受抑 临床分为:急性型 慢性型 ITP血象特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常正常,急性或慢性出血时可合并贫血 白细胞计数多正常 血小板减少 ITP骨髓象特点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红系和粒系比例、形态常无明显异常,合并出血时红系可增多 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CLL骨髓象特点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淋巴系显著增生,50%,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 粒系、红系增生受抑,并发溶血时,红系可增生 巨核细胞早期增多,晚期减少,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骨髓中有单一的浆细胞株异常增殖,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引起骨髓破坏,血清和(或)尿中出现大量结构单一的免疫球蛋白。 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活跃 出现典型的骨髓瘤细胞 粒系、红系及巨核系细胞的比例随骨髓瘤细胞百分率的高低而不同,1、血象 随病情进展而加重。 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如果有出血倾向,慢性出血,可以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稍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为4050。外周血涂片中可见少量瘤细胞(原幼浆细胞 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2、骨髓象 骨髓瘤细胞的出现是MM的主要特征。一般5%(有核细胞),多者可以占8090。 骨髓呈增生骨髓象。瘤细胞多时,粒红系明显受抑。巨核系受抑。 在病程早期,因为瘤细胞呈局灶性分布,可能单个部位穿刺不一定可以检出瘤细胞。,原、幼浆比较,骨髓瘤细胞,原、幼浆细胞、多核浆细胞见于浆细胞疾病。 Rusell小体:浆细胞的胞浆内出现若干个大小不等的肉红色小体,为球蛋白聚集产物,可能是内质网在分泌球蛋白过程中被阻塞而形成的,一旦形成此体,细胞很快死亡。 火焰状浆细胞:浆细胞的胞浆呈火红色或浓红紫色时,见于IgA型MM。,原始淋巴与原始浆细胞比较,恶性淋巴瘤及实验室诊断,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以实体瘤形式为主,主要侵犯淋巴结、扁桃体、脾脏和骨髓。 根据组织病理学表现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诊断依靠淋巴结病理学检查。,DLBCL淋巴瘤白血病,淋巴瘤细胞大小不等,胞体不规则,核染色质致密,可见核仁,胞质灰蓝色。,鼻腔DLBCL,淋巴瘤细胞胞体大小不等,核形较规则,核染色质呈细网状,部分可见核仁,胞质灰蓝色,胞质、胞核富含空泡。,右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DLBCL淋巴瘤细胞大小不等,胞核可见畸形,核染色质致密,可见核仁,胞质灰蓝色,部分细胞胞核、胞质含空泡。,第五部分,骨髓报告书写格式,骨 髓,1 判断骨髓取材、涂片、染色是否满意。 2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3 粒系百分比(增高、大致正常、减低),各 阶段比例如何(左移、大致正常、右移), 各阶段粒细胞形态有无异常。 4 红系百分比(增高、大致正常、减低),组 成,幼红细胞形态如何,成熟红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