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sm.ppt_第1页
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sm.ppt_第2页
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sm.ppt_第3页
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sm.ppt_第4页
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sm.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 祛痰止咳平喘药,概述,一、定义: 祛痰药凡具有祛痰功效,以祛除痰涎为主要作用,治疗咯痰不畅的药物。 止咳平喘药具有止咳平喘功效,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作用,治疗咳嗽、喘息的药物。,呼吸道分泌物咳、痰、喘 脑窍之痰癫痫、中风痰迷 经络之痰瘿瘤、瘰疬、阴疽流注等,二、适应证: (1)祛痰药痰证,(2)止咳平喘药外感,内伤导致的各种咳嗽气喘症。,三、分类,祛痰药 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 清化热痰药,按药性及功效不同,(一)清化热痰药,1.定义:凡具有清热化痰功效,以清化热痰为主要作用,治疗痰热证的药物称为清化热痰药。 2.适应症:热痰壅肺所致咳嗽气喘、咔吐黄痰等病证 3.药性:寒凉 4.禁忌症: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忌用。,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 或紫花前胡的干燥根。,前胡,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前胡,【性味归经】苦、辛 ,微寒。归肺经。 【功效主治】 清化热痰肺热咳嗽,配桑白皮、贝母。 降气平喘咳嗽喘促、胸膈满闷,配麻黄、枳壳。 疏散风热外感风热咳嗽 ,配桑叶、薄荷。 【用法用量】煎服,310g。,贝 母,【性味归经】川贝母:苦、甘,微寒;浙贝母:苦、寒。 归肺、心经。 【功效主治】 1.清热化痰外感风热所致咯痰黄稠,配黄芩、知母;燥热 伤肺,配瓜蒌、沙参、桔梗。 2.解毒散结用于痈疽疮疡初起,配金银花、白芷;肺痈胸 痛,配红藤、桔梗;瘰疬痰核,配玄参、牡蛎。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 12g。 【使用注意】反乌头、附子。,川 贝 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棱砂贝母的鳞茎。,浙 贝 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鳞茎。,(二)温化寒痰药,1、定义:凡具有温化寒痰功效,以温肺化痰或燥湿化痰为主要作用,治疗寒痰、湿痰的药物。 2、性味:温燥性烈。 3、适应症:寒饮、痰湿犯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白清稀等。 4、禁忌症:痰热咳嗽、阴虚燥咳及吐血、咯血忌用。,半夏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有“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 温化寒痰用于寒饮伏肺,配干姜、细辛。 燥湿化痰用于湿痰阻肺,配陈皮、茯苓。 降逆止呕痰饮犯胃,配生姜;胃热呕吐,配黄连、竹茹;胃寒干呕、吐涎沫,配干姜。 消痞散结梅核气,配厚朴、生姜;瘿瘤痰核,配海藻、昆布。,温化寒痰之要药 尤善治脏腑之湿痰,半夏,【用法用量】煎服,310g,一般宜制过用。 清半夏长于消痞和胃;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 法半夏长于燥湿止咳; 生半夏长于消肿散结,只宜外用。 【使用注意】反乌头、附子。,天 南 星,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块茎。 有“制南星”、“生南星”、“胆南星”。,胆星,天 南 星,【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效主治】 1、温化寒痰用于寒痰咳嗽,痰白清稀者,配半夏、肉桂; 2、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壅肺,配半夏、陈皮; 3、祛风止痉用于风痰阻络所致半身不遂、口眼喎斜,配半夏、白附子;破伤风,配白附子、天麻; 4、散结消肿用于痰湿凝结所致肌生肿核,可单用研末外敷。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三)止咳平喘药,定义:凡具有宣肺祛痰、润肺止咳、下气平喘功效,以止咳平喘为主要作用,治疗咳嗽气喘的药物。 适应症:外感、内伤等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壅气逆、胸膈痞闷等。,苦 杏 仁,为蔷盐科落叶乔木植物山杏、东北杏或杏的成熟种子。,苦 杏 仁,【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 1、止咳平喘治风寒袭肺,配麻黄、甘草;风热犯肺,配桑叶、菊花。 2、润肠通便阴虚津亏之肠燥便秘,配柏子仁、郁李仁。 【用法用量】煎服,510g,宜打碎入煎。,降肺兼有宣肺之功 为治咳喘之要药,款 冬 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款冬的花蕾。,款 冬 花,【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经。 【功效主治】 1、止咳下气寒饮伤肺所致咳逆气喘,配半夏、麻黄;寒饮郁肺所致咳嗽上气,配半夏、射干。 2、润肺祛痰用于肺阴不足所致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配贝母、百合、沙参。 【用法用量】煎服,510g,紫 菀,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紫 菀,【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肺经。 【功效主治】 1、祛痰止咳外感风寒所致咳痰不爽,配桔梗、百部;外感凉燥所致咽干咽痒,配麦冬、苏叶; 2、润肺下气肺气虚所致咳嗽喘息,配人参、五味子;肺痨咳嗽痰中带血,配贝母、阿胶。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感暴咳生用,肺虚久咳蜜炙用。,凡咳嗽无论新久、寒热虚实,皆可用之,桔 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桔 梗,【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肺经。 【功效主治】 1、祛痰止咳风寒袭肺所致咳嗽咽痒、痰白清稀,配苏叶、苦杏仁;风热犯肺所致痰黄稠,配桑叶、菊花。 2、宣肺利咽痰热闭肺所致声哑失音,配桑白皮、贝母;肺肾阴虚所致口干咽燥、咳嗽失音,配麦冬、玄参; 3、排脓消痈用于热毒壅肺,配鱼腥草、败酱草、红藤。 【用法用量】煎服,310g。,九、化痰止咳平喘剂 P199,二陈汤 【组成】制半夏12g 橘红12g 茯苓9g 炙甘草6g (生姜 乌梅)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 【方歌】 陈皮半夏茯苓甘,二陈汤,【方解】 君药: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臣药:橘红 理气化痰。 佐药:茯苓 健脾利湿。 使药:甘草 和中补脾,调和诸药。,九、化痰止咳平喘剂,贝母栝蒌散 【组成】贝母9g 瓜蒌15g 花粉9g 橘红6g 茯苓9g 桔梗6g 【功用】润肺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 【方歌】 贝母栝蒌花粉填,橘红茯苓桔梗研, 呛咳咽干痰难咯,润燥化痰病自安。,贝母栝蒌散,【方解】 君药:贝母 润肺清热,化痰止咳 臣药:瓜蒌 清肺润燥,理气涤痰 通胸膈之闭塞。 佐使:花粉 润燥化痰 橘红 理气化痰 茯苓 健脾利湿 桔梗 宣利肺气,九、化痰止咳平喘剂,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9g 芍药9g 细辛3g 干姜3g 炙甘草6g 桂枝9g 半夏9g 五味子6g 【功用】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主治】寒饮客肺。 【方歌】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 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方解】 君药:麻黄、桂枝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药:干姜、细辛 温肺化饮,助君药以解表。 佐药:五味子 酸收敛气 芍药 养阴,以防耗伤肺气,温燥伤津 半夏 燥湿化痰降浊; 炙甘草 益气和中。 使药:炙甘草 调和诸药。,小青龙汤,九、化痰止咳平喘剂,定喘汤 【组成】 白果12g 炙麻黄9g 苏子9g 甘草3g 款冬花9g 桑白皮9g 半夏9g 黄芩9g 【功用】宣肺平喘,清热化痰 【主治】风寒痰热之喘哮 【方歌】 定喘白果与麻黄, 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杏黄芩兼甘草,风寒痰热喘哮尝。,【自学】 清气化痰丸 苏子降气汤,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