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信息光学原理与计算信息光学原理与计算 全书习题及参考答案 全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第 1 章章 习题习题 1-1,设 ba,是实常数,试证明函数下述坐标缩放性质. (1) )( 1 )(t a at= (2),( 1 ),(yx ab byax=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按一维函数的定义:( )1d = xx 令上式atx =有( ) a tat 1 d= 比较以上两式有)( 1 )(t a at=。 (2) 按二维函数的定义: () ( )( ) ()() ()yxbyaxab ybyxaxab yyxx yxyx dd, dd dd 1dd, = = = = 即() ab yxbyax 1 dd,= 因此有),( 1 ),(yx ab byax= 习题习题 1-2,试求余弦函数xxf 0 cos)(=的傅立叶变换.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设频域坐标为,有 ()()() ()()() ()() + = += += = 22 1 22 1 exp 2 1 exp 2 1 d2expexpexp 2 1 d2expcoscos 00 00 00 00 xjFxjF xxjxjxj xxjxxF 习题习题 1-3,对于满足圆对称性的光学系统,函数)(rgR仅与半径r有关,试证明: (1)(rgR在极坐标下的博里叶变换为: rrJrrgG R d )2()(2)( 0 0 + = (2)(G在极坐标下的博里叶逆变换为: d)2()(2)( 0 0 rJGrg R + = (以上两式中 0 J为零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设),(rg在直角坐标下对应的函数为( , )f x y,按照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在直角坐标下为 ()()( )()yxyxjyxfyxfFdd2exp,+= 令xy平面上的极坐标为( , )r;频率空间平面上的极坐标为( , ) 有: cos sin xr yr = = cos sin = = 将 cos sin xr yr = = 代入上面()yxfF,表达式得: ()( )()rrjrrgG R dsinsincoscos2expd, 0 2 0 0 += 它等价于 ()( )() dcos2expd, 2 00 0 = rjrrgrG R 利用贝塞尔恒等式( )() dcosexp 2 1 2 0 0 = jaaJ可将上式化简为 ()( )( ) ()rJrrgGG R d22, 0 0 0 = (2) 用与上面完全相同的论证方法,圆对称函数( )G的傅里叶逆变换可表示为: d)2()(2)( 0 0 rJGrg R + = 习题习题 1-4,请结合实际简述:什么是光学系统?什么是线性光学系统?什么是线性不变光学 系统?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利用 透镜、反射镜、棱镜、光阑等典型光学元件,或利用光栅、二元光学元件进行光 波变换的系统都称为光学系统。如: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镜头、投影仪镜头等,为典型 的成像光学系统。Fresnel波带板、微透镜阵列、DMD等,为衍射成像光学系统。 输出与输入间满足线性叠加关系的光学系统称为线性光学系统。 线性光学系统对输入的 作用可以用一个线性算符L来表示,当 ),(),( 11 gyxfL=,),(),( 22 gyxfL=,且 1 a、 2 a为常数时, ),(),(),(),( 22112211 gagayxfayxfaL+=+ 式中),(yx、),(分别表示输入、输出面坐标。 理想成像系统、光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都具有线性光学系统的性质。 输入函数在输入面上的平移仅对应输出函数在输出面上的相应平移, 即系统传输特性满 足线性平移不变的光学系统称为线性不变光学系统。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 2222111122221111 +=+gagayyxxfayyxxfaL 衍射受限系统就是一个线性不变光学系统。 习题习题 1-5 在 14 中我们学习了 Whittaker-Shannon 二维抽样定理,请在理解它的物理意义 的基础上,说明它是不是唯一的抽样定理?如果不是,请你列举并简要介绍其它抽样定 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Whittaker-Shannon 二维抽样定理的公式描述为 : ( , )(,) sin 2() sin 2() 2222 xy nm xyxy nmnm g x ygcB xcBy BBBB + = = 得到此结果的条件是 : 空间函数),(yxg的频谱是带限的,其带宽为 yx BB22。用了一个传递函数为 ) 2 , 2 (),( y y x x yx B f B f rectffH=的滤波器从离散函数的频谱中滤出),( yx ffG;或者说滤掉 以 yx BB22为周期进行周期性延拓出的那些频谱成分。 空间函数),(yxg是在一个矩形栅格的格点上进行抽样的,x 方向的格点距为 x B2 1 ,y 方 向的格点距为 y B2 1 。 由此可见,Whittaker-Shannon 二维抽样定理并不是唯一的抽样定理,只要改变这两个 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导出别的二维抽样定理。例如,用一个传递函数为 )()( B circH =的滤波器来滤波,可导出新的二维抽样定理,其公式描述为: = = + + = nm B m y B n xB B m y B n xBJ B m B n gyxg 22 22 1 ) 2 () 2 (2 ) 2 () 2 (2 ) 2 , 2 ( 2 ),( 式中 B 为空间函数),(yxg的频谱以极半径的形式描述的频率带限宽。 公式推导中用到的博里叶变换关系为: )2()( 1 BrJ r B B circF = 第第 2 章章 习题习题 2-1, 直角坐标系 oxyz 中, 沿 z 轴传播的功率为 P0, 半径为 w 的基横模高斯光束在 z=0 平面为强度分布为() + = 2 22 2 0 0 2exp 2 , w yx w P yxI 平面波。 若光波长为, 在 z=0 平面上置 有薄透镜, 试写出下面几种不同情况下穿过薄透镜时光波场的复振幅, 并按照几何光学近似 说明后续光的焦点或焦线位置。 (1)穿过焦距为 f 的薄透镜; (2)穿过母线在 y 方向焦距为 fx的柱面薄透镜; (3)穿过焦距为 f 的球面薄透镜后再穿过母线在 y 方向焦距为 fx的柱面薄透镜。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在 z=0 平面的光波复振幅为()() + = 2 22 2 0 00 exp 2 , w yx w P yxIyxU ,令波数 /2=k,穿过焦距为 f 的球面薄透镜后光波复振幅即为 ()()() + + = + 22 2 22 2 0 22 0 2 expexp 2 2 exp,yx f jk w yx w P yx f jk yxU 后续光的焦点在()f, 0 , 0处。 (2): () + = 2 2 22 2 0 2 0 2 expexp 2 2 exp,x f jk w yx w P x f jk yxU xx 后续光的焦线是 x fz=与0=y的交线。 (3): ()() () + + = + + = + 22 2 22 2 0 222 2 22 2 0 222 0 2 exp 11 2 expexp 2 2 exp 2 expexp 2 2 exp 2 exp, y f jk x ff jk w yx w P x f jk yx f jk w yx w P x f jk yx f jk yxU x x x 后续光有两条焦线, 其一为() xx ffffz+=/与0=y的交线; 其二为fz=与0=x的交线。 习题习题 2-2,习题图 2-1 轴对称傍轴光学系统由焦距 f1=200mm,f2=100mm 的两薄透镜构成, 各平面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若平面 L0的光波复振幅为()yxU, 0 , 光波长, 波数 /2=k,1=j。令依次到达透镜前方的光波场 U1(x,y)及 U2(x,y), 到达平面 L 的光波 场为 U(x,y)。 (1)按照菲涅耳衍射公式表示出光波传播到平面 L 时的光波场; (2)按照衍射的角谱理论表示出光波传播到平面 L 时的光波场。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 () ()()() 00 2 0 2 0 0 000 0 0 1 dd 2 exp, exp ,yxyyxx d k jyxU dj kdj yxU += () () ()()()() 11 2 1 2 1 1 2 1 2 1 1 111 1 1 2 dd 2 exp 2 exp, exp ,yxyyxx d k jyx f jk yxU dj kdj yxU + += () () ()()()() 22 2 2 2 2 2 2 2 2 2 222 dd 2 exp 2 exp, exp ,yxyyxx d k jyx f jk yxU dj kdj yxU + += (2): ()()()() = 22 00 1 1 1 2 exp, yx ffdjyxUFFyxU ()()()()() += 22 1 22 1 1 1 2 1 2 exp 2 exp, yx ffdjyx f jk yxUFFyxU ()()()()() += 22 22 2 2 1 1 2 exp 2 exp, yx ffdjyx f jk yxUFFyxU 习题习题 2-3,习题图 2-2 是用 CCD 记录数字全息图的示意图。根据 CCD 记录的数字全息图, 用衍射积分重建物平面光波场是数字全息的基本数据处理过程。由于 CCD 面阵尺寸通常甚 小于物体,在物体邻近 CCD 时不满足傍轴近似条件。令物体是边宽为 a 的方形薄板,物体 L0 f1 f2 L z d0 d1 d U0(x,y) U1(x,y) U2(x,y) U(x,y) 习题图习题图 2-1 薄透镜组成的轴对称傍轴光学系统. 到 CCD 面阵的距离为 d,光波长为。将物体的四个角点到 CCD 面阵中心传播角谱的相位 畸变小于 1 弧度视为采用傍轴近似的条件,试导出采用菲涅耳近似时 a,d, 应满足的关 系。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按照题意有 ()() ()() + + d aa daad 2 2/2/ 2/2/ 2 22 22 2 求解得 ()() ()() 22 2/2/ 2/2/ 22 22 2 + + d aa daad 习题习题 2-4,柯林斯公式可以简明地计算光波通过轴对称傍轴光学系统的衍射。根据图 X2-1 及习题 2-2 的相关参数定义,试解答下述问题: (1)设入平面 L0到输出平面 L 间光学系统的光学矩阵为 DC BA ,用柯林斯公式表示出光波 传播到平面 L 时的光波场; (2) 若 f1=200mm,f2=100mm,d0=200mm,d1=300mm,d=100mm,求光学矩阵元素 A、B、 C、D 的数值。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物体 参考光 分束镜 CCD 习题图习题图 2-2 数字全息记录示意图 () ()() () ()()() 1111 222 1 2 1 110 10 dd2 2 exp , exp , yxyyxxyxDyxA B jk yxU Bj dddjk yxU + + = (2) = = 20 05 . 0 10 1 1/1 01 10 1 1/1 01 10 1 0 1 1 2 d f d f d DC BA 习题习题 2-5, 光学系统的成像研究表明,物平面上点源的像是光学系统出射光瞳在像平面的夫琅和 费衍射图样。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光学系统的出射光瞳是直径为 D=30mm 的圆孔,像平面到出射光瞳的距离 d=50mm, 照明光波长=532nm。求点源像的直径。 (2)若光学系统的出射光瞳是宽度 D=30mm 的方孔,像平面到出射光瞳的距离 d=50mm,照 明光波长=532nm。求点源像的宽度。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令(2-3-7)式中2/Dw=得 ( ) ()() () 2 1 2 2 2/ 2/J2 4 = dkDr dkDr d D rI 1 阶贝塞尔函数的第一个零点满足22. 1 2 = d kDr , 于是点源像的直径 D d r 44. 22=。将相关 参数代入后得mm D d r 3 1016. 244. 22 = 。 (2):根据(2-3-3)式,令坐标原点两侧一个零点间的距离为像点宽度,可得 mm D d x 3 1077. 122 = 习题习题 2-6, 习题图 2-3 中, 图(a)是直径为 60mm 的圆孔光阑, 圆孔上有十字叉丝。在半径 7mm, 波长 10.6m 的基横模 CO2激光垂直照射下, 图(b)给出光阑后某距离 d 放置热敏纸采样得到的图 像。由实验测得图(b)所示两衍射条纹极大值间隔 D=3.62mm,试估算衍射距离 d。 习题图习题图2-3 光阑及穿过光阑的 CO2 激光经距离 d 后的热敏纸采样图像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图 X2-3 中 D 表示的是 n=4 的直边衍射亮纹到 n=0 直边衍射亮纹的间隔,按照 (2-4-19)式有 2 2 2/11 2 2/1212 + + = nn D d 相关参数代入后得mmd3 .279。 习题习题 2-7, 习题图 2-4 是对一组合反射镜倾角检测的示意图。 一束经准直的波长为 10.6m 的 CO2激光自下而上射向组合反射镜中心, 反射镜由四个平面镜构成, 反射光被分割为四束光 沿水平方向(图中 z 轴方向)传播。在距反射镜中心距离 d 处平面 xy 上放置热敏纸采样,采 样图像示于图X2-4右侧。 实验得四个衍射斑极大值的水平距离为35mm, 垂直距离为42mm, 距离 d=1358mm, 求组合反射镜各镜面的法线方向。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以第二象限光斑对应的反射镜为例给出解题示意图。图中,xy 是接收反射光斑 y 组合反射镜 y z x 激光 d 习题图习题图 2-4 组合反射镜反射面倾角测量示意图组合反射镜反射面倾角测量示意图 的平面,x0y0平面平行于 xy,其原点 O 是 4 面反射镜的交点。设过 O 点的镜面法线为 N, 沿 y0轴传播的几何光线由 O 点反射后到达 xy 平面上 P(Tx,Ty)点。 根据解题示意图所示,应求出法线与 y0轴夹角及法线在 xz 平面上的投影与 z 轴的夹角。 按照几何关系有 + += 22 arctan 2 1 45 dT T x y = d Tx arctan 由于衍射效应,实验检测到的衍射斑最大值处并不是几何光线的交点,衍射斑最大值到 y 轴的距离为 Tx+dx,到 x 轴的距离为 Ty+dy。根据(2-4-30)式,有 ( )mmdDdydx24. 3 2 2/11 0 max = + = 于是有mmTx26.1424. 32/35=, mmTy76.1724. 32/42= 3746.45 135876.17 76.17 arctan 2 1 45 22 = + += 6016. 0 1358 26.14 arctan= = 习题习题 2-8,根据矩形孔衍射公式(2-4-13)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方孔在第 1 象限且方孔两边分别与坐标轴相重合时的表达式。 y0 y x0 O P(Tx,Ty) 2 d x N P0 z 解题示意图解题示意图 (2)基于(1)的结果,写出方孔边长无限大的衍射图像强度表达式。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将(2-4-13)式的坐标原点平移到() yx ww,得 ()() ()()()() ()()()() 2 12 2 12 2 12 2 12 2 4 1 , + += += SSCC SSCC wywxUyxI yx 其中, ()xw d x+ =2 2 1 , ()x d = 2 2 ()yw d y+ =2 2 1 , ()y d = 2 2 (2): 基于上结果,当 yx ww,时有()()()()2/1 1111 =SCSC ()() ()() ()() 2 2 2 2 2 2 2 2 2 2/12/1 2/12/1 4 1 , + += += SC SC wywxUyxI yx 习题习题 2-9, 用菲涅耳衍射积分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波面半径为 R 的发散球面波穿过边长为 w 的方孔光阑后经距离 d 的菲涅耳衍射表达 式。 (2)合并表达式中的二次相位因子,对衍射积分进行化简。根据化简结果讨论衍射图像与平 面波穿过另一尺寸等效方孔后在另一等效距离衍射图像的相似性。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 () ()()() 00 2 0 2 0000 dd 2 exp, exp ,yxyyxx d k j yxU dj kdj yxU += 其中 ()() + = 2 0 2 0 00 000 2 exp,rect,yx R k j w y w x yxU (2): () () ()() 00 2 0 2 0 00 22 dd 2 exp,rect 1 2 1 1 exp exp , yxyyxx dM k j Mw y Mw x M d yx M jk dMj kdj yxU + + = 其中,1+= R d M 衍射场是照明光振幅下降倍,孔径放大 M 倍后经距离的菲涅耳衍射。 第第 3 章章 习题习题 3-1, 设物光场取样数为 NN=512512,取样间隔为 5m,光波长=532nm。若沿光传 播方向进行距离 d=1000mm 的衍射计算,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菲涅耳衍射积分的一次 FFT 计算时衍射平面的宽度 L。 (2)用菲涅耳衍射积分的离散卷积计算时衍射平面的宽度 L。 (3)用菲涅耳衍射积分、基尔霍夫公式、瑞利-索末菲公式以及角谱衍射公式作离散卷积计 算时,所得衍射平面的宽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4)通过对初始光场周围补零操作,形成 10241024 点的物光场后,分别给出菲涅耳衍射 积分的一次 FFT 计算及卷积计算时衍射平面的宽度。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设初始光波场宽度为 L0,计算后的衍射场宽度是 ()mmNLdLdNL 4 . 106005 . 0 /1000000532. 0/ 00 = (2)mmLL56. 2005. 0512 0 = (3)相同,因卷积计算时计算结果平面宽度始终与初始平面宽度一致。 (4)由于初始平面取样宽度未变,一次 FFT 计算后的宽度仍然是 ()mmNLdL 4 . 106005 . 0 /1000000532. 0/ 0 =, 但卷积计算时宽度变为 5.12mm。 习题习题 3-2, 基尔霍夫公式及瑞利-索末菲公式均能表示为卷积形式,能够使用 FFT 进行计算。 由于所对应的传递函数只能表示为傅里叶变换,在进行衍射计算时,必须通过 FFT 获得传 递函数的数值解。 (1)试按照(3-2-6)式的讨论方法,分别导出这两个传递函数的取样条件。 (2)若光波长=532nm,初始屏为宽度 L0=10mm 的方形。试分别给出 d=184mm , d=367mm, d=734mm 时使用基尔霍夫传递函数及瑞利-索末菲传递函数进行衍射计算时的取样数 N。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基尔霍夫衍射传递函数为 () () () + + + =dyxd yxdj yxdjk ffH yxJ 222 222 222 2 exp ,F (1) 因此, 衍射的基尔霍夫公式可以用传递函数表为: ()()() yxJ ffHyxUyxU, 0 1 FF = (2) 依照(3-2-6)式的讨论方法,正确的离散运算主要应考虑基尔霍夫传递函数的取样 分析(1)式知, 222 expyxdjk+的空间变化率远高于 () 222 222 2yxdj dyxd + + 的空间 变化率。 只要 222 expyxdjk+的取样满足取样定理, 整个被变换函数的取样将近似满 足取样定理。令初始平面取样间隔为x0,可以由下不等式确定满足奈奎斯特取样定理的条 件 + = 0 2/, 222 2 xyxd x Lyx (3) 令观测平面宽度为 L,求解得 L Ld x 2/ 22 0 + (4) 于是, (4)式成为基尔霍夫公式的 D-FFT 算法满足取样定理的条件。 分析上式可知, 若衍射距离 d 甚小, 并满足2/ 22 Ld 像强度变化的衬度得到改善。 习题习题 6-3. 在图 6-2-2 的光学成像系统中, 用平行相干光照射物体, 设物体是一个相位型物体, 其振幅透过率为 oo jxy ooo uxye= (,) (,) 在系统的后焦平面上放置一块厚度均匀的强度透过率为 () 4224 2h x yxx yy=+( , ) 的衰减板。试找出像强度与物的相位的关系。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根据题意,衰减板的振幅透过率为 ()() 422422 2x yxx yyxy=+=+( , ) 又可以写为 i x i I x() ba () () 22 2222 xy x yxy fff =+ =+ ( , ) 其中 xy xy ff ff =, 是光的波长,f 为 4f 系统透镜的焦距。像平面光场振幅为 () () 1( , )2222 1( , )22 11 (,) jx y iiixy jx y xy u xyFF efff ff FF eff =+ =+ 利用下面傅里叶变换性质 () 22 222 22 ( , )4( , ) xy FG x yffF G x y xy += + 有 () 1( , )22 22 (,) 222 22 22 (,) 222 (,) 4 (,)(,) (,) 4 ii ii jx y iiixy jxy ii jxy iiii ii iiii u xyFF eff e xy xyxy ejxy xyxy =+ = + = + 因此像平面光场强度为 2 2 22 22 2 422 (,)(,) (,)(,) 16 iiii iiiiii iiii xyxy Iu xyxy xyxy =+ 习题习题 6-4 . 证明公式(6-4-18) 2 1 22 jf a MjfaMjf =()()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根据定义式(7-4-15) ,有 ( ) 21 1 0 2d jf Mjff =() (1) () 21 0 2d jf a Mjff a =() (2) 在(2)中,令a = ,则 d , d aa = 则(2)可变为 ( ) ( )( ) 21 0 2 21 0 2 1 d 2 1 2 jf a jf jf jf Mjff aa fd a aMjf = = = () () 即 2 1 22 jf a MjfaMjf =()() 第第7章章 习题习题 7-1, 在习题图 7-1 光路中,参考光束R和物光束O均为平行光,对称地倾斜入射在 记录介质平面H上,即 RO =。二者的夹角为 O 2=。 习题图习题图 7 - 1 (1) 取坐标如习题图 7-1 所示, 试分别写出参考光束R和物光束O在记录介质平面H上 的相位分布函数( )y R 和( )y O ; (2) 说明全息图上干涉条纹的形状; (3) 当记录光波长为nm8 .632=、参物光夹角分别为: 0 60=和 0 1=时,试计算 条纹间距分别为多少? (4) 若全息记录干版的感光层为m8,折射率为52. 1=n,分辨率为mm/3000条,试 说明:当参物光夹角 0 60=时,用此记录干版能否匹配?能否形成体积全息图? (5) 采用与记录时同样波长、 同方向的再现光照射这张全息图, 试分析零级、1+级和1 级衍射光的特征,并作图表示。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记录介质平面H上的相位分布函数( )y R 和( )y O 分别为: ( )()() () 000 2/sin 22/sin/2 RRRRR yyrky +=+=+= ( ) () 00 2/sin 2 OOOO yrky +=+= 式中, 0R 与 0O 别为参考光和物光在坐标原点处的初相。 (2) 采用表达式()j=expRecos的复数表达形式, 则参考光和物光在记录平面上的 复振幅分布可分别表示为: ( )( )() () = 00000 2/sin 2expexpexp RRRRR yjRrkjRyjRyu ( )( )() () = 0000 2/sin 2expexpexp OOOOO yOrkjOyjyu 它们形成的干涉条纹强度分布为: ( ) ()() () + + += 0000 2 0 2 0 2/sin2/sin 2cos2 OR yROROyI () () () () + + += 00 2 0 2 0 00 2 0 2 0 2/sin2 2cos 2 1 OR y RO RO RO () 000 2cos1 OR fyVI+= 故全息图上干涉条纹为平行于x轴的、明暗相间的、等距直条纹族。在y轴方向按余弦型式 而变化,沿x轴方向则为等强度分布、没有变化。条纹的能见度为 () 2 0 2 0 00 2 RO RO V + =,平均 光强为 2 0 2 00 ROI+=。条纹的空间频率为 () O y ff sin22/sin2 = 条纹间距为 () O f y sin22/sin2 1 = (3) 当记录波长为 nm8 .632=、参物光夹角为 0 60=时, () m m y 6328. 0 30sin2 6328. 0 2/sin2 0 = 当记录波长为nm8 .632=、参物光夹角为 0 1=时, () m m y 3 . 36 5 . 0sin2 6328. 0 2/sin2 0 = 两者相差约 57 倍! (4) 全息记录干版的感光层厚度为m8,折射率为52. 1=n,分辨率为mm/3000条,当 参物光夹角 0 60=时,若采用可见光的最长波长nm780所来记录,所形成的干涉条纹的 空间频率为: () ()mmmyf/1128278. 0/1 2/sin2 /1= 若采用可见光的最短波长nm390所形成的干涉条纹的空间频率为: () ()mmmyf/1256439. 0/1 2/sin2 /1= 前者是可见光所形成的干涉条纹的最低空间频率、 后者是可见光所形成的干涉条纹的最高空 间频率。因此,只要所选取的激光波长在可见光范围,这种全息记录干版都能满足参物光夹 角 0 60=情况下拍摄体积全息图的要求。 或,根据克林 Klein 提出的参量Q来计算,对于可见光的最长的波长我们有: ()42 78. 052. 1 82 2/sin 82 2 0 2 0 = nnd Q 对于可见光的最短波长nm390我们有: ()85 39. 052. 1 82 2/sin 82 2 0 2 0 = nnd Q 两种情况下都满足满足Q10的要求,故都可以形成体积全息图。 譬如,若采用常用的氦氖激光器记录,所形成的干涉条纹的空间频率为: () ()mmmyf/115806328. 0/1 2/sin2 /1= 若采用氩离子激光器, 用其较短的波长 458nm 的谱线记录所形成的干涉条纹的空间频率为: () ()mmmyf/12183458. 0/1 2/sin2 /1= 均大于其所形成的干涉条纹的空间频率, 因此用它能够匹配, 能够形成一张透射型体积全息 图。 但如果要制作反射型体积全息图却还不行。 这时, 参物光将从记录干板的两侧射入乳胶, 譬如,当参物光夹角 0 180=时,以上述两种不同波长激光拍摄为例,它们形成的干涉条 纹的空间频率分别为: 氦氖激光器: ()() ()mm m n yf/14804 6328. 0 90sin52. 122/sin22/sin2 /1 0 0 = 氩离子激光器: ()() ()mm m n yf/16229 488. 0 90sin52. 122/sin22/sin2 /1 0 0 = 它们的空间频率都大于这种全息记录干版的分辨率,故不能用它拍摄反射型体积全息图。 在可见光范围,即使采用最长的波长nm780所来记录,所形成的干涉条纹的空间频率为: ()() ()mm m n yf/13897 78. 0 90sin52. 122/sin22/sin2 /1 0 0 = 也都超过了记录干版的分辨率,故在可见光范围,是不能用它拍摄反射型体积全息图的。 (5) 在上题中若制作的全息图是相位型的,在线性处理的情况下,只考虑零级和正负一级衍 射时,其复振幅透射率可表示为: ()yxt,=( )( )+cos2 10 jJJK ( )( )( ) + += 2 sin2 2exp 2 sin2 2exp 0010010 OR O OR O jJjJJK 式中,()() 00 expexpEjbjbK b += 采用与记录时同样波长、同方向的再现光照射这张全息图时,其1+级衍射光为: () ( ) () + = + 2 2/sin2 2exp 2/sin 2exp 001001 ORR jKJjRU ( ) += 0000001 sin 2exp 2 exp/ O O jOEjORbJ 即1+级衍射光仍为平行光,与z轴夹角为 2/= O,沿物光原来方向传播。其振幅比原 来物光衰减了( ) 001 /ORbJ、相位延迟了()2/ 00 + E。 其1级衍射光为: () ( ) () + = 2 2/sin2 2exp 2/sin 2exp 001001 ORR jKJjRU ( )() += 2 2 sin3 2expexp 000010 OR O jEjJbR ( ) + += 00 1 0010 2 sin 2exp 2 exp OR jEjJbR O sin3sin 1 = ,或 () O sin3sin 1 1 = 即1级衍射光也是平行光,与z轴夹角 1 为负值,其绝对值比参考光与z轴夹角的绝对值 0 还大,故与1+级衍射光分别在原参考光的两侧。其振幅与1+级衍射光一样。 将1级衍射光表示为: ( ) + += 000000101 sin 2exp2 sin2 2exp 2 exp/ O O R O jOjEjOJbRU 可见,1级衍射光是物光的共轭光。 下图是正负一级衍射光的示意图 习题习题 7-2,在上题中改用正入射的平面波再现,1+级和1级衍射光各发生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在上题中若制作的全息图仍是相位型的, 当以振幅为 A 的平面波正入射再现时, 其1+级衍射光为: ( )( ) += += + + 2 sin 2exp 2 sin2 2exp 00 1 10011 OROR O jAKJjAKJU O sin2sin 1 = + 或 () O sin2sin 1 1 + = 正入射平面波再现的1+级衍射光的方向与全息图法线的夹角为() O sin2sin 1 1 + = 与原参考光再现相比较,正入射再现的1+级衍射光增大了() OO = + sin2sin 1 1 譬如,若 0 10= O ,则 ()() 011 1 3 .20347296. 0sinsin2sin= +O 比用原参考光再现时增大了约 0 1 3 . 10 + 正入射平面波再现的1级衍射光为: ( ) += 2 sin2 2exp 0011 OR O jAKJU ( ) += 2 sin 2exp 00 1 1 OR jAKJ O sin2sin 1 = 或 () O sin2sin 1 1 = 正入射平面波再现的1级衍射光与全息图法线的夹角为() O sin2sin 1 1 =,故 () O sin2sin 1 11 + =,即正负一级衍射角对于z轴是对称的。 在正入射平面波再现的情况下,也比用原参考光再现时增大!因为是负值,故绝对值减小。 与原参考光再现相比较,正入射再现的1级衍射光绝对值减小了 ()() OO sin2sinsin3sin 11 1 = 譬如,若 0 10= O ,则 ()()() 01011 1 4 .3152094. 0sin10sin3sinsin3sin= O 而 () 01 3 .20sin2sin O ,故 ()() 011 1 1 .11sin2sinsin3sin= OO 与原参考光再现相比较,正入射再现的1级衍射光绝对值减小了约 0 1 .11 若角度不大时,我们有: sin, 于是以上结果可简化为: () OOO = + sin2sin 1 1 , ()() OOO = 2sin3sin 11 1 习题习题 7-3,如习题图 7-2 光路所示,参考光束R是正入射的平行光,物光是位于轴外、坐标 为() OO zy, 0的点光源O发出的球面波。记录并经过线性处理后所得的全息图,用坐标为 () O z, 0 , 0的轴上点光源R再现,如习题图 7-3 所示,试求1+和1级两像点的位置。 习题图习题图7-2 习题图习题图7 -3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在记录平面上参考光和物光的复振幅分布 R u和 O u分别为: +y z y jkyx z jk Au O O O OO exp)( 2 exp 22 , constAu RR = 记录平面上的光强分布为: + + += y z y jkyx z jk AA y z y jkyx z jk AAAAI O O O R O O O OROR exp)( 2 exp exp)( 2 exp 22 0 22 22 在线性记录情况下得到的全息图的振幅透射率函数可表示为 4 项: 4321 ttttt+= 其中,对应原始像和共轭像的两项分别为: +=y z y jkyx z jk AAt O O O RO exp)( 2 exp 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