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生物课时达标训练(十一)种群的特征(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9年高中生物课时达标训练(十一)种群的特征(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9年高中生物课时达标训练(十一)种群的特征(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9年高中生物课时达标训练(十一)种群的特征(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19年高中生物课时达标训练(十一)种群的特征(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的特征【基础题组】1下列描述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玉米田里的全部玉米、杂草、昆虫及其他生物B池塘和水库里的全部鲤鱼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解析:选D种群强调的是一个区域、一个物种、一个群体,是指“同种”生物的总和,是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体。A项明显不符合,它包括了多种生物;B项不是一个区域,而是两个区域。C项中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也不会是单一的真菌。D项中指的是全部的棉蚜。2根据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解析:选B由图中数据可判断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组成类型。甲国家幼年个体所占比例很大,老年个体所占比例非常小,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国家幼年和成年个体数量相当,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3对某动物种群数量是否增长起到主要决定作用及预测该动物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因素分别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B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C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解析:选A决定种群数量是否增长的原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但主要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预测动物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因素是年龄组成。4调查昆虫卵和跳蝻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A样方法B灯光诱捕法C标志重捕法 D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解析:选A因昆虫卵和跳蝻的活动能力差,活动范围小,所以要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时,宜采用样方法。5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种群密度将()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小C先增后减 D相对稳定解析:选B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用性引诱剂能够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使很多雌虫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种群密度明显减小。6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较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解析:选BA项中出生率为20/1102/11,错误;B项雌雄比例接近11且婚配制度为一雌一雄,则出生率比较高,正确;C项性成熟推迟,出生率会降低,错误;D项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错误。7(2016全国卷)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解析:选C利用样方法调查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是计数每个样方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每个样方的面积,获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种群密度的估计值。8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图示中黑点表示统计的个体。下列各图中有关取样的方法的数量统计错误的是()解析:选D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时,对于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在内,而对于位于样方边界的个体,遵循只计一半的原则,而选项D将所有位于边界的个体都计算在内,所以D项统计有误。【能力题组】9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B种群的空间特征之一是集群分布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可干扰种群的繁殖解析:选C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集群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即图中;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会直接破坏种群的性别比例(),可干扰种群的繁殖。10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某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年龄组成)(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组成C该种群的年龄组成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解析:选D由题干可知,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据图知12月份没有未成熟个体,表明该种群在10月份可能没有新个体出生;天敌的迁入,会捕食该种群中年幼或弱小的个体,进而影响种群的年龄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月份中各年龄组的个体数会有变化,表明种群的年龄组成随季节更替而变化;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直接破坏种群的性别比例,从而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的稳定。11研究人员根据黄杉胸径的大小划分了不同龄级,对种群甲(自然状态)和种群乙、丙(不同人为干扰强度)进行了取样调查,结果如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调查黄杉各种群的方式是样方法B黄杉种群在自然状态下为稳定型;在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均表现为增长型C适度的人为干扰对低龄级黄杉的生长较为有利D种群丙中高龄级黄杉数目锐减,随时间推移同龄个体的数量会增加解析:选B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是样方法,本实验中不仅统计了植物的数量,而且还统计了不同龄级的黄杉数量;图中自然状态下的种群甲表现出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适度的人为干扰对低龄级的黄杉生长有利,是通过种群甲与种群乙的对比得出的;种群丙高龄级黄杉数目锐减,随着时间推移同龄的数目数量增加。12(2017全国卷)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解析:选B根据题干信息“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在采用样方法调查时,选取的样方过小,可能导致收集到的数据较少,偶然性较大,因此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或者增加样方的数量。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不需要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13某校生物教师准备带领几个研究小组开展一次野外调查,经事先考察,教师制订了一个初步方案,如下:活动目的:调查某一种群的种群密度(或种群数量)。调查地段:学校附近的一片山坡荒地。调查对象(任选一):车前草、东亚飞蝗。调查方法(任选一):样方法:在该坡地上,划定若干个长、宽各为1 m的样方,统计出每个样方中被调查物种的个体数目。标志重捕法:在规定地段上,捕获被调查物种的部分个体,进行标志后放回原来的环境,一段时间后,在同等条件下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个体中标志个体所占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假如你是其中一个研究小组的组长,请你完成本小组的活动方案。(1)调查对象:_。(2)调查方法:_。(3)除教师计划中提到的以外,要使调查结果尽量准确,调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是_。(4)种群密度(或种群数量)的计算方法是_。解析:在对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中,常采用样方法;在对动物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则常采用标志重捕法。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关键的步骤是样方的选取,选取样方时要特别注意样方的数量、随机选取样方及样方的分布等情况,计算方法用求平均值的方法。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关键是标志技术,特别要注意标志手段对动物的影响、标志符号不能对动物有副作用、标志符号应保留较长的时间等,计算方法采用比例式进行计算。调查不同的种群密度应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不同的方法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其特点。答案一:(1)车前草(2)样方法(3)样方的选取:样方数量应足够多;样方要随机选取,不能有任何主观性;样方在被调查地段中应分布均匀(4)取所有样方中被调查物种个体数量的平均值,即是种群密度答案二:(1)东亚飞蝗(2)标志重捕法(3)标记技术:标记手段不能对动物有任何伤害;标记符号不能过分影响动物的生活习性;标记符号应能保留较长时间(4)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数14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据图回答:(1)下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则甲、乙、丙分别对应上图中的_。(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3)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成为图_所示类型。(4)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成为图_所示类型。(5)假如图C代表的种群是某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我们应该特别保护_(年龄段)个体。解析:(1)分析甲、乙、丙曲线知其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因此分别对应图A、B、C。(2)图A所示年龄组成为增长型,人口密度会增大。(3)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将使捕捞水域中鱼种群的年龄组成成为图A(甲)所示的增长型。(4)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的年龄组成将成为图C所示的衰退型。(5)若图C(丙)代表某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我们应注意保护幼年个体,以维持其增长潜能。答案:(1)A、B、C(2)人口密度越来越大(3)A(甲)(4)C(丙)(5)幼年15请回答下列与种群特征有关的问题:(1)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若选取5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每平方米N1、N2、N3、N4、N5(株),则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约为_株/m2。(2)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_。(3)某同学对一云杉林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统计,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如下表所示。等级高度(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