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歌诀法记忆全球气候变化过程气候冷暖干湿变,通常分为三阶段。地质时期是最长,两次冰期气候寒。历史时期寒暖替,近代时期波动暖。2歌诀法记忆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气候变暖有利弊,自然环境和经济。显著后果海面上,冰川融化热膨胀。岸线后退低地淹,沿海平原多危险。农业变化较复杂,干旱趋重积温加。高纬增温增单产,低纬变干耕地减。湿地锐减荒漠化,物种减少生态变。3歌诀法记忆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全球变暖非无策,国际合作谋举措。碳烷气体是祸首,控排减量堵源头。能源调整与造林,实现全球共降温。全球气候变化及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1全球气候变化(1)总体特征:冷暖干湿相互交替。(2)变化阶段及特点地质时期:温暖期和冰期交替出现。历史时期:有时为温暖时期,有时为寒冷时期。近代:世界气温明显波动上升。2对古代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气候变迁直接影响着古代文明和经济的兴衰。(2)气候变迁引起动植物分布带的迁移。问题探究科考中的地理黄河古象化石,1973年1月发现于甘肃合水县板桥乡穆旗村的马莲河畔,因其挖掘于黄河流域,故取名“黄河古象”。古象化石身高4米,体长8米,仅一双门齿就长达3.4米。据科学家判断,这是地球上早已灭绝了的一种剑齿象。它生活在第四纪更新世早期,距今250万年左右,它以全球仅有而成为旷世珍宝。思考探究:1.距今250万年前,黄河流域曾经是怎样的环境?提示:温暖多雨的森林环境。2推测现今气候与古代气候有何区别?提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知识升华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根据不同的时间尺度,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和近代气候变化三个阶段,各阶段特点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推知古代气候变化的方法1树木年轮分析2花粉记录分析典题印证典例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里,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1)(2)题。(1)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2)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尝试解题(先做后比对答案,效果更佳)(1)_(2)_思维流程答案(1)B(2)D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对策1对近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农业北半球,气候变暖会使温度带北移,热量条件更有利于作物生长。在热带半干旱区,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植物病虫害的范围扩大。全球中纬度地区农业受损,高纬度地区农业受益,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 (2)工业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使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工业活动承受越来越多的政策性压力和税收负担,使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技术得到政策鼓励,获得广阔的市场。(3)人类健康夏天持续高温,会使人的死亡数量相对增加。增加疾病的发病率,使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4)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海平面将上升,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进而影响农业生产。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坏,影响航运。沿海水产养殖业将受影响。(5)生态系统导致原生态系统内的物种会遭受重大损失,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失更大。受气候影响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加剧。2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及治理措施(1)原因:人类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2)治理措施:全人类共同合作,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问题探究生活中的地理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预警系统”,卫星航拍表明南极冰盖正在退缩。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将来有一天世界很多沿海城市会成为“失落的文明”。思考探究:1.南极冰盖正在消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全球变暖。2沿海城市为什么会成为“失落的文明”?提示: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城市。知识升华一、全球变暖的原因二、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农业的影响2对工业的影响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方法技巧 关于全球变暖题目的解题思路典题印证典例( 江苏高考)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 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与全国温度曲线()、黄河流域温度曲线()、江苏省温度曲线()、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A正比关系B正相关关系 C反比关系D负相关关系(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由图可知,四个地区气温变化状况与CO2浓度的变化虽呈正相关关系,但并非完全同步,这说明CO2浓度是影响气温变化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气温的变化。答案(1)B(2)A对点训练对点练一:全球气候变化及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读10 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5 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与平均气温的差值)变化图,完成12题。 1.中国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近500年中,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时段是()A14701520年B16201720年C19101950年 D18401890年2图示公元后挪威雪线降低时期,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水稻种植范围向北扩展B野象栖息的最北界南移C竹类分布向黄河流域扩展D江淮一带遭受寒潮侵袭次数减少解析:1.C2.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近500年中,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时段只有19101950年。第2题,图示公元后挪威雪线降低时期,我国气温距平为负值,表明气温降低,因此水稻的种植范围和野象栖息的最北界都要南移,竹类分布也向南扩展,江淮一带遭受寒潮侵袭次数增多。对点练二: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对策下面两图是不同时期美国航天局地球观测站在同一处拍摄到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川。据此回答35题。3上面两图景观的变化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火山喷发 B臭氧层变薄C全球变暖 D酸雨4治理上题所指的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加强预报B减少氟氯烃的排放C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D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5近年来,暴风雪、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对此解释最不可信的是()A全球变暖是造成极端天气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B极端天气频发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C大气环流异常是极端天气发生的直接原因D极端天气频发既有全球气候自然变化的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解析:3.C4.C5.B第3题,全球变暖、冰川融化,使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川面积变小。第4题,加强预报并非治理的根本措施;氟氯烃不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硫不是温室气体;治理全球变暖的根本措施是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第5题,地球内能释放对天气影响不大。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2年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多哈闭幕,会议决定将京都议定书承诺期延长到2020年12月31日。俄罗斯、日本和加拿大退出了京都议定书,大会也未在“绿色气候基金”的注资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1)由图可以看出,近15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2)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有哪些?(3)近150年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如何?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关系?(4)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解析:此题综合考查了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全球气温变化和海平面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近150年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加之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导致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多,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气温变化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