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层次上(大专 研究生)均难以满足要求.ppt_第1页
从多层次上(大专 研究生)均难以满足要求.ppt_第2页
从多层次上(大专 研究生)均难以满足要求.ppt_第3页
从多层次上(大专 研究生)均难以满足要求.ppt_第4页
从多层次上(大专 研究生)均难以满足要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国机械与制造工程 本科教育的思考,李培根,一、引言,需求 中国现代化进程(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从多层次上(大专研究生)均难以满足要求 机械工程教育的体量 2005年机械本科专业学生量:190,385人 机械本科专业学生量按专业排序名列前茅,一、引言,中小学应试教育给大学教育带来的苦果 学生自律能力、体能、主动学习精神欠缺 实践环节 仍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实践教学硬件建设有待加强 社会适应能力 缺乏沟通、协作、交流能力方面的培养,二、若干需要思考的问题,“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 “苏联模式”的专业划分 以机械类专业为例: 机械类专业:普通机械、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矿山机械、林业机械、轻工食品机械、冶金机械、化工机械、汽车 专业过度细分的弊端 与机械学科的融合化趋势相悖 与人才市场化趋势相悖,二、若干需要思考的问题,“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 以生命现象为例: 基因使生命趋同 没有特色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 生命在趋同中张扬个性,在变异中达到新的趋同 不可因“专才”培养的偏颇,而导致千校一面的“通才”培养 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不必一概否定其“专才”培养 从单一的培养模式走向百花齐放,二、若干需要思考的问题,学校和社会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并非总是一致 UM(密西根大学)的调查表明:80年代后期以来,技术和社会发展对传统的机械学科有非常大的渗透和影响。学校对此的意识往往滞后于社会需求。 Grtar Tryggvason,二、若干需要思考的问题,边界在哪里-清晰与模糊 传统的机械专业内涵有了较大的扩充 引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和管理工程 知识融合,学科交叉是发展趋势,也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二、若干需要思考的问题,边界在哪里-清晰与模糊,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全生命周期设计,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可靠性设计,智能设计,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企业资源 计划ERP,柔性制造技术,集成制造系统CIMS,精密洁净铸造,精确高效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超精密加工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并行工程,二、若干需要思考的问题,边界在哪里-清晰与模糊 机械专业的知识内容体量庞大 不存在一条清晰的边界它在时时扩展、延伸 机械专业知识体系内容的确定上也应使 “边界”不致过于清晰,二、若干需要思考的问题,从教材看国内外教育思想 国内外教材比较 国外教材内容涵盖较宽、篇幅较小、偏应用 国内教材较重视理论体系完整 问题出在哪里 教师举三求一-不可取 学生举一反三-才是真,二、若干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般与特殊-认知的哲学 认知的两种不同途径 一般特殊: 知识系统性好 特殊一般: 学习快、印象深 我们过于强调一般,二、若干需要思考的问题,主动与被动-教育水平的重要体现 从被动学习中领会一般 通过主动学习拓展到特殊 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可小视 启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潜能 主动学习-创新的关键,二、若干需要思考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少了一点 在怎样结合方面所进行的实践少了一点 实践如何与理论有机结合 主动实践与被动实践 实践不仅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中 (如优化理论) 非技术的实践也很重要 (如用户调查),二、若干需要思考的问题,协作精神-工程教育中尤为重要 现代工程对协作要求越来越重要 不仅是本专业内合作,也有跨专业合作 能否在学校内进行跨专业协作教育 如机&电 协作精神对学生个人发展很重要,二、若干需要思考的问题,人文教育-改革需要智慧与胆识 两课教育效果急待改进 交流沟通能力-基本素养 我们需要补课, 美国大学都有这方面的课程, 甚至中小学都注重此种能力培养. 领导力(Leadership)培养,三、对工程教育的几点设想,人才定位可通可专, 专业面向可宽可窄 学校对人才培养定位可以选择-偏通或偏专 学校对专业面向设置可以选择-偏宽或偏窄 学生可以选择-人才的自我设计 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 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 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边界再设计 谁需要再设计 学校、专业、学生 增加对提高能力素养很重要且易学的课程或内容, 如: 交流沟通艺术(包括如何写报告、演讲、与上司沟通、谈判、) 组织行为学(包括组织结构、工作流、领导艺术、) 并行工程(从技术与组织的角度, 强调协同) ,三、对工程教育的几点设想,边界再设计 增加专业选修课, 如: 电子制造 特种工艺技术(如先进成型技术、表面工程、) 仿真技术 ,三、对工程教育的几点设想,边界再设计 增加跨专业选修课, 如: MEMS(微机电系统) 生产计划与管理 供应链 物流技术 可考虑要求跨专业选课不少于两门,三、对工程教育的几点设想,三、对工程教育的几点设想,边界再设计 对已有课程的内容进行再设计 减少教学内容 有些内容可作为浏览、进一步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 有些内容可转到研究生阶段,三、对工程教育的几点设想,增加案例教学(Case-based) 案例教学在法学、医学教育中已有很好应用 工农兵大学时期典型产品教学有合理成分 从特殊中认识一般,再回到一般,三、对工程教育的几点设想,把Project贯穿于大多数课程中 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的很好的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主动思维 锻炼创新能力 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团队精神,三、对工程教育的几点设想,把Project贯穿于大多数课程中 方式 形成课题小组 鼓励学生自选课题(在规定的范围内) 课题成员分工协作 教师指导 完成后进行书面及口头报告(对交流沟通能力也是锻炼) 以Project 进行课程关联 有条件时考虑部分跨专业小组,三、对工程教育的几点设想,把Project贯穿于大多数课程中 说明 不仅专业和专业基础课应该做Project, 甚至理论课亦可(如最优化理论) 某些人文课程亦可有类似形式 如何对课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