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章现代生物技术章末整合提升同步备课教学案.docx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章现代生物技术章末整合提升同步备课教学案.docx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章现代生物技术章末整合提升同步备课教学案.docx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章现代生物技术章末整合提升同步备课教学案.docx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章现代生物技术章末整合提升同步备课教学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 现代生物技术知识系统构建必背要语1.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最终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或完整植株的技术。2.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基本培养基有MS培养基、怀特培养基、N6培养基等。其中N6培养基常用于花药的组织培养。3.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4.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5.DNA片段的PCR扩增可以利用PCR热循环仪完成,而产物的检测则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6.PCR原理:DNA热变性原理,PCR每次循环都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规律方法整合整合一组织培养中污染的预防1.污染有两种类型(1)细菌污染。菌斑呈黏液状,界限比较明显,一般接种后12天即能发现。主要是大肠杆菌和链球菌,一般是由接种人员造成的。(2)真菌污染。菌斑呈绒毛状、絮状,界限不明显,伴有不同颜色的孢子,接种后310天才能发现。主要是霉菌污染,可能是植物材料灭菌不当造成的。2.预防措施(1)防止外植体带菌。选择好外植体采集时期和采集部位。外植体采集以春秋为宜,优先选择地上部分作为外植体,阴雨天勿采,晴天下午采,采前喷杀虫剂、杀菌剂或套塑料袋。在室内或无菌条件下进行预培养。外植体严格消毒。(2)保证培养基及接种器具彻底灭菌。分装时,注射器勿与瓶接触,培养基勿粘瓶口。检查封口膜是否有破损。扎瓶口要位置适当、松紧适宜。保证灭菌时间和高压锅内温度。接种工具用前彻底灭菌。工作服、口罩、帽子等布质品定期进行湿热灭菌。(3)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如一定要规范着装,操作过程中不说话等。(4)保证接种与培养环境清洁。污染瓶经高压灭菌后再清洁。接种环境定期熏蒸消毒、紫外灯照射或用臭氧灭菌和消毒。定期对培养室消毒、防止高温。例1关于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全部正确的为()接种室要消毒无菌操作接种时可以谈话外植体如茎段、茎尖可随机放入培养基接种时要防止交叉污染接种完立刻盖好瓶口A. B.C. D.答案D解析整个接种过程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不能谈话,防止呼吸产生污染。因此操作过程应禁止谈话,并戴口罩;接种的外植体放入培养基时注意将形态学下端插入,而且分布均匀,不能随机放入,以保证必要的营养面积和光照条件。整合二PCR技术、蛋白质分离之间的比较项目PCR技术蛋白质分离实验原理利用DNA热变性原理体外扩增DNA依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实验过程变性复性延伸样品处理及粗分离凝胶色谱操作变性胶电泳实验结果获得大量DNA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实验意义解决了DNA研究中材料不足的问题为蛋白质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原材料例2如图是PCR技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标准的PCR过程一般分为_、_、_三大步骤。(2)引物是此过程中必须加入的物质,从化学本质上来说,引物是一小段_。(3)将双链DNA_,使之变性,从而导致_。(4)引物延伸需提供_作为原料。答案(1)变性复性延伸(2)单链DNA或RNA(3)加热到94 双链DNA解开形成两条单链(4)四种脱氧核苷酸整合三DNA体内复制与体外复制(PCR)的比较PCR技术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与细胞内DNA复制的过程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准确掌握两者的异同,是防止此类问题出错的重要措施。细胞内DNA复制与体外DNA扩增(PCR)的比较:项目细胞内DNA复制PCR不同点解旋在解旋酶作用下边解旋边复制95 高温解旋、双链完全分开酶解旋酶、DNA聚合酶Taq DNA聚合酶引物RNA一般为单链DNA能量ATPdNTP温度体内温和条件高温循环次数受生物自身控制三十多次相同点需提供DNA复制的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作原料子链延伸的方向都是从5端到3端都需要酶的催化例3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它们是()PCR过程需要的引物一般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PCR过程不需要DNA聚合酶PCR过程中 DNA的解旋不依靠解旋酶,而是通过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来实现的PCR过程中,DNA不需要解旋,直接以双链DNA为模板进行复制A. B.C. D.答案C解析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较,主要有两点不同:(1)PCR过程需要的引物一般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2)PCR过程中,DNA解旋不依赖解旋酶,而是通过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来实现的。热点考题集训1.对于操作后出现培养物被污染的情况,正确的叙述是()可立即打开培养瓶,进行清洗先将所有被污染的培养瓶统一放在高压蒸汽锅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然后再打开培养瓶,进行清洗按要求操作一定不出现培养物被污染细菌污染可能是由接种人员未戴口罩、接种时说话等引起的真菌污染可能是植物材料灭菌不当引起的A. B.C. D.答案D解析引起污染的细菌可能是由接种人员未戴口罩、接种时说话等引起的,真菌污染可能是植物材料灭菌不当引起的。为了避免再次污染,应先将所有被污染的培养瓶统一放在高压蒸汽锅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然后再打开培养瓶,进行清洗。2.在菊花的组织培养操作完成了34天后,观察同一温室中的外植体,发现有的瓶中外植体正常生长,有的瓶中外植体死亡,你认为外植体死亡的原因不可能是()A.接种时培养基灭菌不彻底B.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待冷却就接种外植体C.培养时每日用日光灯照12 hD.培养过程中保持温度、pH的适宜,但没有及时调整各种营养物质、激素的比例答案C解析菊花的组织培养过程中需每日用日光灯照12 h,这不会造成外植体死亡。3.菊花的组织培养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培养基连同其他器械一起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C.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同样适合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一旦感染杂菌则前功尽弃D.将菊花茎段插入时应注意方向,不应倒插,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答案D解析将菊花茎段插入时,要注意形态学上端朝上,而不应倒插,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倒插的菊花茎段不能形成愈伤组织,而不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4.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甲也保留在袋内B.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则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甲的移动速度最快C.将样品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若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丙也存在于沉淀中D.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近答案C解析透析的原理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能透过半透膜,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不能透过,乙保留在袋内,甲则不一定保留在袋内;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路程长、移动慢;离心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先沉淀,戊沉淀,则乙、丁、丙均已沉淀;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时,电泳迁移率取决于分子大小。5.仔细观察下图,所带负电荷最少的球蛋白是()A.1球蛋白 B.2球蛋白C.球蛋白 D.球蛋白答案D解析对于几种球蛋白来说直径相差不大,引起泳动速度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所带电荷多少,由图可知球蛋白由右向左泳动,因右侧为负极。且球蛋白距点样处最近,所以球蛋白所带负电荷最少。6.下图a、b、c均为PCR扩增的DNA片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片段a、b、c的长度均相同B.片段a、b只是第一次循环的产物C.片段c最早出现在第二次循环的产物中D.经过30次循环后,片段c的数量为230答案C解析图中片段a、b只有一种引物, 是由原始DNA链为模板复制而来,其长度比片段c长,A项错误。由于原始模板在每次循环中均可作为模板,则每次循环都能产生图中片段a、b,B项错误。由于第一次循环的产物只有一种引物,而图中片段c有两种引物,则最早出现在第二次循环,C项正确。经过30次循环后,得到的DNA片段总数为230,这包括图中的片段a、b,故D项错误。7.下列关于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子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DNA为模板,使DNA子链从5端延伸到3端的一种酶B.Taq DNA聚合酶必须在每次高温变性处理后再添加C.DNA聚合酶能特异性地复制整个DNA的全部序列D.Taq DNA聚合酶是从深海中的某种菌体内发现的答案A解析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催化合成DNA,引物的5端与母链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然后从引物的3端延伸子链,所以,整条子链的合成是从5端延伸到3端;Taq DNA聚合酶能耐高温,所以在反应体系中可反复利用,无需另外再添加;PCR扩增的是引物之间的固定长度的DNA序列;Taq DNA聚合酶是1966年从美国黄石公园的一个热泉内的某种菌体内发现的。8.如图表示PCR技术扩增DNA分子的过程中,DNA聚合酶作用的底物,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A为引物,是一种单链RNA分子B.图中B为DNA模板链,F端为3末端C.PCR技术中通过控制温度来实现DNA双链的解旋和结合D.DNA聚合酶无需引物也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片段答案C解析PCR技术中,DNA聚合酶需要引物,才能够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片段,该技术中引物通常为单链DNA,即题图中的A;图中B为DNA模板链,F端为5末端;PCR技术中通过高温和降温来实现DNA双链的解旋和结合。9.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和分别表示辣椒组织培养中细胞的_和_过程。(2)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_。培养基中的生长素用量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_(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取的灭菌方法是_。(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所需酒精的体积分数是_。答案(1)脱分化(或去分化)再分化(2)琼脂低高压蒸汽灭菌(3)70%解析(1)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对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其又可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2)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时,两者用量的比值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生长素用量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培养基应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3)外植体消毒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是70%。10.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RNA流感病毒引起的,目前最为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是RTPCR核酸检测。RTPCR的过程包括逆转录作用从RNA合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扩增,过程如下图所示。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