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复习试卷1.doc_第1页
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复习试卷1.doc_第2页
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复习试卷1.doc_第3页
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复习试卷1.doc_第4页
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复习试卷1.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一)第一部分 文言文、基础知识(27分)(一)默写与基础(10分)1又送王孙去, 。2人生自古谁无死, 。 3 ,参差披拂。 4海上生明月, 。5.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诗歌青春万岁是由当代作家王蒙所写。B.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C.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干将莫邪反映了楚王的残暴和人民反抗的决心。D.藕与莼菜选取了故乡的采蔬“藕与莼菜”,表达了叶圣陶对故乡的一往情深。(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3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6从诗中可以总结出两个成语“曲径通幽”和“ ” 。(1分)7 对这首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首联中“清晨”二字点名出游的时间和地点。B. 颔联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C. 颈联既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愉悦,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反感。D. 尾联以静显动,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7分) 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 上文作者是 。(1分)9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A本在冀州之南 B. 以君之力 C.跳往助之 D. 投诸渤海之尾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11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B. 愚公移山的原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的目的“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C. 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课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D.选段表现 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四)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7分)生木造屋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从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注释】生木:潮湿的木头高阳应,人名。挠,弯曲。劲:坚固有力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1)高阳应将为室 为( ) (2)匠人无辞而对,从之 从(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 14高阳应的性格特点是 。(3分)第二部分 现代文(33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7分) 老山界(节选)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15读第7段景物描写,填写下列内容。(4分)观察点:_ 观察角度:先_后_16第1段和第7段这两段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是( )(2分)A使人们对登山奇观留下深刻的印象。B使人们对行军队伍拉得很长留下深刻的印象。C使人们对红军不怕山高路险的革命豪情留下深刻的印象。D使人们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形势留下深刻的17、第7段和第11段两段都是写夜景,第7段主要写 _ _,第11段主要写 _ _和 _ _。(4分)18、第11段中(极远的又是澎湃)一句,是从声响的 _、_和_这三个角度写的,从而表现了声响的 _ _(4个字,用文中词语回答)特点 (4分)19、“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又是”改为“还有”行不行?为什么?(2分) 20、“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17分) “植物杀手”薇甘菊不久,广州白云山发现了几株叫薇甘菊的野生植物,植物学家大为惊慌,马上调兵qin将铲除了它。这薇甘菊是哪路神仙?用得着这么紧张吗?薇甘菊又名小花假泽兰,生性喜光,只要一生根就想尽办法向上爬,爬到顶上就迅速蔓延,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而下面的植物就会因长期缺少日照而枯萎。另一方面,薇甘菊还会分泌一种叫“他感”的物质,通过根系渗入泥土,“他感”会对其他植物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其生长。如果听任薇甘菊生长,它在几年间就能让整座山的植被全部萎缩甚至死去,所以薇甘菊有“植物杀手”的“美誉”薇甘菊的产籽量非常大,一株就有几千粒,随风散播的能力比蒲公英还强,也可通过人畜携带传播,另外它的种子有无性繁殖能力,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更是繁衍迅速。上世纪60年代薇甘菊被引入印尼,当地人想把它种到一些垃圾填埋场和寸草不生的废弃地中。没想到,薇甘菊很快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蔓延开来,给种植香蕉、茶叶、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成了重大损失。20多年前,它作为护滩植物引入我国。近几年来,薇甘菊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大肆蔓延,对广东福田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构成了巨大威胁。目前,仅深圳市受薇甘菊危害的林地面积已达4万多亩,其中4000多亩受害森林已奄奄一息。20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 调兵qin( )将21当植物学家得知广州白云山发现了几株叫薇甘菊的野生植物后为什么会大为恐慌?(3分) 22加点词语“美誉”本义是 ,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23第段画线句运用了 说明方法,其表达作用是 。(3分)24概括第段中薇甘菊的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