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中小学学生视力的提案.doc_第1页
关于改善中小学学生视力的提案.doc_第2页
关于改善中小学学生视力的提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改善中小学学生视力的提案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2311号_案 由:关于改善中小学学生视力的提案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教育部会同卫生部办理提 案 人:王松主 题 词:学生,疾病,控制提案形式:个人提案内 容: 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加大及全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教育事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令人忧虑现象,就学、入伍中许多应届毕业生的视力低下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人的毕生是离不开眼睛的,而视力健康对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每年的高考结束后及征兵前,便有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前往各类医疗机构,咨询提高视力的方法或接受各种屈光手术,以期达到专业及兵役的视力标准。令人震惊的是,大量视力有缺陷的青年通过手术矫正视力走进了军营。虽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视觉的改善成为可能,并提供了很多方法和手段,但也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如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有的甚至以损伤健康的角膜组织来改善屈光状态以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如各种在角膜上实施的角膜屈光手术。通过技术手段虽然可改进视力以达到特定的行业标准,但这类眼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眼”,许多因素如温度(戴框架眼镜),气压(角膜屈光手术)等会影响眼睛,使视力或视觉质量受到影响。另外,因手术而变薄的角膜在战场的恶劣环境下很难承受冲击波、机械打击及烟尘等不可控因素所带来的伤害,导致士兵战斗力的下降;而屈光不正特别是近视是许多眼病的诱发因素,增加了国民的医疗负担;视力健康问题影响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特别是影响国防人力资源的质量,将严重削弱军队的战斗力,成为国家安全的隐患。总而言之,视力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学年龄人群的视力健康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为此,我们抽样调查了大连市内几所中小学学生(含小学、中学、高中)的视力状况,中学部分为普通和重点校,如下表图所示。 表1大连市某区小学、中学、高中学生近视眼率年度分布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小学(%)32.42 31.93 34.34 38.45 40.05 中学(%)62.51 67.91 73.42 74.35 73.89 高中(%)89.49 90.24 89.59 91.30 90.03 图1大连市某区小学、中学、高中学生近视眼率年度分布 表2大连市某区普通、重点初中学生近视眼率年度分布比较 普通初中(%)重点初中(%) 2006年60.73 82.59 2007年72.04 81.92 2008年72.71 84.88 2009年76.30 85.69 2010年78.00 85.10 图2大连市某区普通、重点初中学生近视眼率年度分布比较 由以上图表看,学生近视眼的分布呈现如下特征: 1.近视眼覆盖所有年龄段的在校学生。 2.随着学龄的增长,近视眼的发病人群在扩大。 3.重点学校近视眼发病率高于普通学校。 4.罹患近视眼的人群规模庞大。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一是采光不足。中小学校虽然执行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纲要所规定的采光标准,但由于经费紧张,出现了学校人为减少开启照明灯的数量和时间等问题。二是课业负担重,睡眠不足。我国的教育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填鸭式教育和题海战术挤占了学生应有的体育运动与合理的休息时间,这严重影响了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尤其是眼睛健康。三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规范使用。现在几乎所有城市的学校都采用电脑和投影仪来实施教学,但绝大多数教室没有配备专门的遮光帘、设备疏于维护亮度不达标,不符合视觉生理的要求,造成学生长期视觉疲劳。四是对眼保健操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教师的拖课致使眼保健操时间被挤占;由于学生的不重视,穴位按压不正确,眼保健操的功效无法显现。五是电子阅读过多。由于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许多学生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进行阅读、打游戏、上网等,使眼睛得不到休息。 为此,我建议: 一是建议卫生部做全国在校学生(包括幼儿园)的近视眼流行病学调查,以掌握四岁至二十岁在学人群近视眼的分布和发病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政府增加照明、电教设备维护运行经费并加强经费监管,改善学校教室光照条件。 三是加快考试制度改革及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体育锻炼,将孩子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