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doc_第1页
苏教版《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doc_第2页
苏教版《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doc_第3页
苏教版《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概念的含义;2. 学会写内容提要;3. 学习关系性议论文的写法以及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运用。教学重、难点如何运用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写作二、教学过程:(一)导入:20世纪初,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由传统文化危机引发的大规模文化革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它倡导、确立了20世纪中华民族新的语言方式、思维模式和文化结构,使中华文明得以完成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开辟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她变革的勇气、开放的胸怀、独立的意识、创造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文明史上最为宝贵的财富。这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般的观点,我们的教材也是这样。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有成就的,它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价值,提出了人的个性解放问题。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没有并为现代化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特点是激烈的反传统,“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欲以西方模式来建构中国的新文化。对传统文化采取了过于激愤的态度,在思想方法上有重要失误,她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断然否定传统文化有现代化所需的内容,因而走向了绝对主义。而现在我们仍然生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开辟的这个大时代里,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身上的中国传统日益稀薄,中国味淡不可闻。且看一个镜头:从前,作为书生15岁之前便要把四书五经烂熟于心,几乎都是“拜经教”,他们对经典的了解足以让今天的古代文学博士心生绝望。但自从1912年1月19日,当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时,近一个世纪后,孩子对这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到哪里才能寻找我们缺失的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个值得反思的命题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展示课题)第一次读这个题目,相信同学会觉得有些玩文字游戏,就两组词把他们颠来倒去,有差别吗?其实在学术界,这两个对象也常常被混为一谈,所以学者庞朴写作此文的一大目的就是区别这两个对象。(二)文本研习:1、文章开头部分就用一个句子点出了这两者的差别之大。同学能否找出来。明确:蜜蜂和蜂蜜的差别。2、接着,我想请同学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部分中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从概念和特点两个方面对这两个对象作一比较,完成下表:比较对象 概念 特点 传统文化文化传统比较对象 概念 特点 传统文化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遗产) 时代性、民族性 文化传统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从而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民族精神) 不可捉摸、无处不在惰性力量可变性3、我们能否结合一些实例来分析这两者的差别呢?提示:传统文化:从衣食住行方面:服饰(启发学生思考哪些是带民族色彩的服饰)民族服装:旗袍中国特色的,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的表现。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可以说到这时中国才有了真正的时装,现代意义上的时装。由于旗袍的修长适体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所以在上海滩倍受青睐 颜色:“红色”对汉语文化的人而言,表示喜庆、幸福、吉祥,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眼中,绿色和金黄色具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红色则意味着流血、危 险或暴力。“白色”,例如,汉民族文化中,白色与死亡、丧事相 联系,如“红白喜事”中的“白”指丧事,表示哀悼。但在英语文化中,白色表示幸福和纯洁,如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礼服,代 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饮食;生活习俗: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的吃月饼,赏月;元宵节的吃汤圆,赏月。文化传统:抓住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共同的心理状态)人类社会过程中长期所形成的潜在的意识或者说是习惯性思维。如刚提到的一些传统节日,我们来看一幅图,这图片描写的如清明节,在这个节日我们常举行的文化活动是祭祖和扫墓,那么这种文化活动背后是否蕴涵某种文化的传统呢?对先人的怀念,对祖先的崇拜,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美好的孝道传统。由此,大家能否试着分析端午节和中秋节所蕴涵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呢?端午节是因纪念屈原沿袭下来的,这个节日体现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传统。中秋节寄托的是百姓对生活圆满、家族共存的美好愿望。其实不光一些节日,小到一些数字也有文化:有些地方的中国人尤喜欢8,而厌恶13,这也是一种文化意识。这与中国文化传统中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8有发的谐音,13往往是骂人的话的观念有关。又如: 中国古代园林,就是一种文化的实体。那它蕴涵了怎样的文化传统呢?拿南方的园林为例,如我们的苏州园林,亭台楼榭,徘徊其中,花香鸟语,让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建造风格是与中国自古以后就有崇高自然、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3、 通过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列举事例,我们会发现作者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虽然差别很大但关系密切,那文章第三个大标题中的“财富与包袱”又是针对哪一点提出的呢?快速阅读这一部分,找出答案。明确:传统。5、 怎样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应该怎样去正确对待传统?(细读17、18段)明确:财富与包袱即传统的两重属性,财富泽被后世,是传统的精华所在;包袱惰性力量,是传统的糟粕所在。从17段的服装和文物的比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的非时装。如儒家学说思想倡导入世为官,如果从这种思想能激励年轻人应该具有自己的积极奋进、自强不息的人生目标,或者说是年轻人应该有事业心的角度而言,它应该是一种财富。但如果从古时不少青年为了顺应这种主流思想,以为官作为自己的唯一出路,这就不好了。如范进中举,最后以发疯而告终,实则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社会的悲剧。因而从这个角度而言,它应该是一种包袱。如:封建礼教中针对妇女的贞操观从一而终,“好马不备双鞍,烈女不更二夫”,它的财富与包袱又在于什么?从要求妇女对婚姻的忠贞,对丈夫的忠诚角度来说是有一定作用的,可以说是一种财富;但这种婚姻观是残缺的,婚姻需要男女双方的忠诚,坚贞,仅靠妇女一方坚守是不行的,这种观念助长了男性在婚姻中的责任感的流失和妇女的悲惨命运,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所以这又是封建礼教的包袱所在。所以我们应辨证地去认识传统,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即对传统既要继承又要创新。下面我们就用本文的一些论述来思考一些图片的内涵,谈谈你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关系的理解。(课后练习4)明确:第一组: 四合院与现代化的住宅小区,作为文化实体,确实有不少不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少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南朝北,建筑形式屋脊、抢水、漏窗的运用,所有这些都可以从中看出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作用。即对传统的继承。(10节)第二组: 两幅图放在一起,反差相当大,一动一静,一在自家的庭院里,一在大庭广众之中。从这种对比之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可变性,静淑的少女也变得开放、富有活力的运动员了。(12节)第三组: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娱乐和学习方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赞颂了亲情、集团意识,提倡保护自己,也是一种有意思的体育运动,不过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作用不大。电脑世界,为孩子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学习、游戏、休闲融为一体,它有现代科技的成果。电脑的普及,体现了现代的外来文明的冲击力。即传统的创新。(13节) 学习了本文的一些关于文化和传统的观点,不知大家对我们的现代文化是如何看待的?6、 有人曾经说过:“现在的年轻人接触现代东西机会太多,太泛滥。”如流行音乐、经典恶搞、明星八卦之类的。引来人们的褒贬不一。对此你是如何看的?明确:当前流行的东西被人接受肯定有其合理的东西。新事物的产生往往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