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阶段性测试模拟卷(改一).doc_第1页
九年级阶段性测试模拟卷(改一).doc_第2页
九年级阶段性测试模拟卷(改一).doc_第3页
九年级阶段性测试模拟卷(改一).doc_第4页
九年级阶段性测试模拟卷(改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返校考语文模拟卷(一)友情提示: 1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6页,共22题;答题卷共4页。全卷满分120分(含全卷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2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作文不能另加附纸。3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表现!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2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大唐的风烟已逝,连同大唐的繁华和大唐的那些曾经耀眼的星辰,大宋的wi( )幕拉开,时光流转,西蜀的山水间走来了一位风骨绝代的大家,顿时划亮了大宋王朝文化的天空。他目光深su ( ),一脸冷jn ( ),风神俊朗,一袭青衫,几缕美髯 。他就是苏轼。天才的苏轼、灵动的苏轼、超逸的苏轼、多情的苏轼、别致的苏轼!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到乡翻似烂柯人。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飞鸟相与还。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 今全国各地积极贯彻新农村建设,兴建一片片居民小区,成为中国乡村一道亮丽的景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表达的“ , 。”的愿望得以实现。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3分)(1)佳木秀而繁阴( )(2)既加冠( )(3)自将磨洗认前朝( )4.名著阅读。(4分)(1)这一夜我的睡眠很不好,希望和恐惧轮流地在我心中转来转去。我起来好几次最后可纪念的8月19日那天,早晨六点,客厅门打开,船长进来,他对我说:“到自由通行的海了!” 船长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 来提供能源。上文他的话表明此时他们已经摆脱困境,他们遇到的这个困境是: 。(2分) (2) 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A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 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 上文中A是谁? 。(1分) (3) 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在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上文中我是谁? 。(1分)5综合性学习。(4分) 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新闻播出后,在实验中学引起强烈反响,为此学校决定开展“珍爱生命,文明出行”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团委组织学生走近社区,对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进行调查,并绘制出了情况调查图,请概述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图结论: (2)针对行人闯红灯的行为不少城市出台了相应的整治措施,章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概括这两个城市整治措施的相同点。(2分)【材料一】为有效规范市民出行行为,石家庄市开展了整治行人交通违法的活动。在大路口,对群体性闯红灯的,要处罚前三名;在小路口,对闯红灯的人,将全部处以50元以下罚款。交管部门也准备了几项辅助措施,如罚款可以改成在自愿的基础上当两个小时的交通志愿者等。【材料二】沈阳市启动了对行人交通违法的“全警执罚”工作。对行人的处罚标准分为:5元、10元、20元、30元、50元警方告诉记者,违法后想逃避制裁是不可能的。除了罚款还有很多有效的处罚方式,违法者可以选择路边罚站观摩交通执法,或者选择做交通执勤志愿者参与交通治理。相同的措施: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周涛的亲爱的麦子一文,完成69题。(12分) 亲爱的麦子 周 涛我想说:“亲爱的麦子。”我想,对这种优良的植物应该这么称呼。这并不显得过分,也不显得轻浮。而且我还想,对它,对这种呈颗粒状的、宛如掉在土壤里并沾满了土末的汗珠般的东西,人类平时的态度是不是有些过于轻视和随便了呢?它很美。尤其是它的颗粒,有一种土壤般朴素柔和不事喧哗的质地和本色。它从土壤里生长出来,依旧保持了土壤的颜色,不刺目不耀眼,却改变了土壤的味道。这就使它带有了土地的精华的含义。特别是它还保持着耕种者的汗珠的形状,仿佛它不是自己种子的果实,而是汗珠滴入土壤后的成熟。这一切使它更美。麦子,它是如此的平凡,然而却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精品。它使我们想到天空的阳光和雨水,想到土地默默的积蓄和消耗,想到人的挥动着的肢体,想到饥馑、战争、死亡等最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这就是麦子掩藏在朴素后面的那种深刻的美。我是一个热爱粮食的人,因此,我非常乐意在春天里翻弄麦子。我们住的地方没有面粉厂,也没有粮店;庄户人只能到一个河上的磨坊去磨成面粉。连续几天,我和父亲把一麻袋麦子倒进院里架起的一个木槽里,然后倒水冲洗,直到一颗颗麦粒被洗出它本来的那种浅褐色的质朴,透出一股琥珀色的圆满的忧伤。然后晾晒几天,再装入麻袋。我看得出来,麦子的色泽里含有一种忧伤的意味,一种成熟的物质所带有的哲学式的忧伤。这种忧伤和它的圆满形态、浅褐色泽浑然和谐,与生俱来而又无从表述。正是这,使它优美。有一天,我和父亲把装麦子的麻袋搬上驴车,朝磨房去了。路上,我突然觉得我和父亲像是两只松鼠,或是连松鼠也不如的什么鼠类,正运载着辛苦了一年收集来的谷物,准备过冬。我们如此重视的两麻袋麦子,其实正相当于老鼠收集在洞里的谷物。我感到了滑稽,有点哭笑不得。人一旦还原到这种状态时,生存的形象就分外像各种动物了。这就是我们的麦子,一粒一粒的,从田亩中收集回来的养命之物。颗粒很小,每一粒都不够塞牙缝儿的;但是我们就是靠着这样一些小颗粒,维持生命,支撑地球上庞大众多的人群发明、创造、 争斗、屠杀、繁衍、爱憎不管人类已经进化到了何种程度,它还在吃麦子这就够了,这就足以说明人类依然没有摆脱上帝的制约,依然是生存在地球上的无数种类生物中的一种,而不是神。被小小的麦粒制约着的伟大物种啊!麦子进了磨坊。缓慢迟重地在水磨上被磨损,被咀嚼,被粉化。我想着一颗颗饱满的麦粒被压扁、挤裂、磨碎时的样子,想着它们渐渐麻木、任其蹂躏的状态,有一丝不堪其痛的磨难从胸膛里升起,传染给我的四肢。我真真实实地感到了我和它们一样,和这些麦子一样,正在一座类似的生活的水磨上被一点一点地、慢吞吞地磨损着。我就是麦子。我芬芳的、新鲜的肉体正挤在历史和现实两块叉圆又平的大石盘间,在它们沉重浑浊的歌声中,被粉化。我欲哭无泪,欲喊无声。因为我就是泪水和汗珠平凡的凝聚物一麦子。我将一代代地生长,被割掉;成熟;被粉化;被制成各种精美的食品,被吃掉;然后再生长。人们把我叫作“麦子”。 只有一个诗人这样称呼我,他说:“亲爱的麦子。” (选自周涛散文,有删改)6作者笔下的麦子很美,请根据文意概括其美在何处。(3分) 7文章第段画线句子在写法上很有特点,请作赏析。(2分) 8结合全文,探究“亲爱的麦子”这个题目的多重含义。(3分) 9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10节的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0-13小题。(13分) 有书赶紧读 黄以华曾有报纸说,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说其“不能等”,是因为它是用特制墨水印刷,再用塑料袋密封。拆封后2至4个月,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后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不着一墨的笔记本。出版商以此提醒读者:有书赶紧读!看了这个消息,我从心底敬佩出版商的良苦用心,也由此想到更多。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只有借别人的书,有了还书期限的限制,有了外在的压力,才会有动力去读完一本书。如果是自己的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没有了压力,人便会变得懒散,读书也永远成了一个计划。由此想到出版“不能等”的书,仿佛也是给读者立了一个还书的期限,有点儿与“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相通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以此来劝诫人们读书要趁早,读书不能等,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在我看来,“不能等”的书也许还有更多含义。在现代生活中,一些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对读书失去兴趣。在他们眼里,读书或许只是升官发财、改变命运的敲门砖,一旦功成名就,敲门砖就该扔掉了。还有的人浮光掠影,只是满足于在网上浅阅读,搜集奇闻逸事,不愿意静不下心来,实实在在读本书。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不能等”的书,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善意的规劝:读书拖不得,好东西是不等人的,要是不及时抓住,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如果阿根廷这家出版商策划图书时有这种用意,那简直有种与读者心理博弈的味道了。尽管如此,这种良苦用心只可理解,却不值得效仿。毕竟图书是传承文明的工具,大家都去出版“不能等”的图书,这个工具就有可能丢失,如果是这样,损失就太大了。与“不能等”的图书相关,我想到更为多样的一些方式,比如人民日报曾介绍过河南固始县采取定期个人述学、群众评学和组织考学的方法,解决干部不爱学、不真学和不善学的问题形式虽有不同,用意却有相通之处,都在劝人向学,劝人读书。只是外因毕竟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想真正读点书,学点知识,关键还在于人自身。思想问题解决了,时间便像海绵里的水,挤也挤不尽。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抓紧时间读书。 (选文有删改)10选文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1文章开头从阿根廷出版社出版“不能等”的文学选集的故事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 12第段画线句子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3文末提到“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应该怎样做?(4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415题。(4分)山中雪 郑燮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14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15请对“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作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18题。(8分)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 (2)薄暮冥冥( )(3)微斯人 ( )17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8人生难免会有失意和苦痛,学过本文后,你认为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度过难关?(3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920题。(8分) 国初,江南布衣徐熙、后蜀翰林待诏黄筌,皆以善画著名,尤长于画花竹。蜀平,黄筌并子居宝、居寀、居实,弟惟亮,皆隶翰林图画院,擅名一时。其后江南平,徐熙至京师,送图画院。品其画格,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筌恶其轧己,言其粗恶不入格,罢之。熙之子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工与诸黄不相下,筌等不复能瑕疵,遂得齿院品。然其气韵,皆不及熙远甚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徐熙:金陵(今江苏南京)人。黄筌:成都人。并为五代宋初花鸟画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后蜀:五代十国时期的国家之一。擅:专有。殊草草:特别潦草。齿院品:列入图画院入品的作品中。1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3分)皆以善画著名 ( ) 皆隶翰林图画院( )筌恶其轧己(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筌等不复能瑕疵,遂得齿院品。 21.阅读文段,你认为在徐熙和黄筌之间,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人的画,为什么?(3分) 四、作文。(50分)22.还记得课文散步中一家人在田野散步的幸福时光吗?那个可爱的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于是,“我们”都笑了。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的一次小小的散步,却荡漾着满满的幸福。 其实,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