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的研究.docx_第1页
浅析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的研究.docx_第2页
浅析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的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的研究 摘 要: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传播创造了技术条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广,文化形态和传媒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的构建,对提高文化资源的供给能力,科学规划公共文化资源,加快文化资源传播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化;文化资源;网络技术 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成为人们享受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成为创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基于信息、网络和数字技术创建的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 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的意义 文化的数字化就是利用多媒体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技术将文化的特征、属性或实体映像为数字文件,并通过网络、数字设备进行传播和再现的过程,文化数字化的过程涉及技术、艺术等多方面运用。【1】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的构建关键在于涉及更有效的存储文化资源,并刚好的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与传播。 1.1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有利于文化资源大量存储和永久的保护。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能够对文化资源,特别是非无物质文化进行存储和管理,有利于文化资源的收集、统计,并能对这些资源长期保存。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1.2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共享。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能够缓解我国各地文化建设的不均衡,摆脱时间、空间上的束缚,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1.3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有利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方便了用户对说需求的文化资源的查询、下载、学习、文化活动预约、在线服务等功能,增强了民众对社会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有利于文化资源的推广和普及。 1.4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利用数字化网络具有时效性长、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交互性强、多平台兼容等优势,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维护信息化文化资源的安全有很重要的作用。 2 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的构建 2.1 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的设计思路 (1)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采用人性化的用户界面 为了方便用户更好的使用文化资源系统,提高服务效率,本系统设计看了人性化的用户界面。用户完成注册后登陆进入服务系统,可以看到根据个人的注册信息中兴趣、爱好所推荐的相关信息,方便用户的操作。 (2)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中集成的数据环境 由于文化资源信息的总类的多样化,为了能更好的对这些信息进行管理,必须对信息数据进行有序的集中管理,实现数据的完整、统一,以确保系统运行的方便、高效。【3】 (3)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中安全环境的设计 安全是每个服务系统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对于文化资源这种需要保护的数据资源来说,更是尤为重要。因此在本系统中设计了分层结构,来确保系统中各层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严密性。 (4)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的传播平台设计 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采用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通信卫星、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传播渠道,发挥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能够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文化资源服务系统的时效性和互动性。 2.2 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的服务器架构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动力源。“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以其文化素质为前提和基础的”,【4】文化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民族性格、思想道德水平。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调查研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西方文化得以广泛传播;文化产业化使大量低俗文化得以传播;宣传过渡消费,追求物质享受等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等负面影响不可低估。【5】当前这些负面影响在某些方面还有加重,而文化产业自身特性决定它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提供,通过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共同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为了维护系统的安全性,在服务器统一管理技术方面,应采取分层管理模式。本文中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所采用的架构如图1-1所示。 3 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的关键问题 3.1 文化资源的多样化,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由于年龄、地域、民族、社会环境、个人喜好的不同,各类用户对于文化信息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并具有极强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将这些文化进行推广,就要再保持文化本质的情况下融入现代的文化元素,将信息资源丰富起来。 构建多样性的数字文化资源,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文化的发展。首先,要实现跨平台的兼容性,实现多平台的交互。继续加强数字电视、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渠道和终端的形式的融合;其次,不断优化搜索功能,实现智能检索。并且要鼓励用户对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与参与,在交互的方式下确保数字化文化服务向更加充实、健康的方向发展。 3.2 对数字文化资源的管理与监督 由于系统具有交互式功能,系统内的资源可能受到不良的因素影响如侵权、盗版、暴力、色情等内容不仅对系统本身具有巨大危害,也在传播中对社会存在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对共享内容设置审核机制外,还要定期对系统中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保证系统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运行。 4 结束语 数字文化资源库即存储数字化文化资源的数据库,它不仅要能够对数字化文化资源进行有序存储,而且要能够提供灵活、完善的管理。多媒体数据库、网络平台的发展为数字化资源的存储与检索提供了可能,使其有了更为有效的组织和利用方式的可能,这也为文化资源的有效传播提供了前提基础。 建设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系统使其成为全社会共建共享的文化资源平台,成为学习型社会公民终身学习的数字平台,成为用户享受文化资源平等化的数字家园,成为对外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 参考文献 段峰峰.基于Web的数字文化资源库可视化构建与利用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 2013,12(08) 57-59 高福安,刘亮. 基于高新信息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 管理世界 2012,8(1-4) 范国渠. 高效数字化校园整体构建策略与实施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