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2017年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2017年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2017年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2017年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2017年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 会晤( w ) 混淆(xio) 苔藓( xin ) 舵师(du )B 攒射(cun ) 浸渍(z ) 伟绩(j) 绵亘(gn )C 夯实(hng) 苑囿(yu) 癸丑(gu) 讣告( f )D 禁锢(g) 逡巡(qn) 行伍( hng ) 窈窕(tio)2选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A林阴 荫蔽 震撼 震古烁今 B烦躁 急燥 凋蔽 敝帚自珍 C洗练 提炼 璀璨 灿若云锦 D元宵 云霄 滥觞 曲水流殇 3. 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 ( ) A. 我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老汉拄着拐棍,背着草筐,整天孤独地徘徊在田野上。B.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可是这复杂转辗的全部过程只用了七个小时。C. 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南宋统治者偏安于江南。D. 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我们既不能狂妄自大,又不能妄自菲薄。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是多么 的一个原野!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是最主要的部分。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 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A安静 虽然 偶尔 B平静 即使 偶尔 C安静 即使 偶然 D平静 虽然 偶然 5下类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如坐春风,使听的人心情舒畅,开怀奋发。B家道中衰,越发地使他吝啬起来,花钱恨不得一个子儿掰成两半用,那抠门劲儿,难免会贻笑大方。C读内容复杂的作品,必须反复阅读,熟悉上下文,以形成准确的整体认识,而不能断章取义,目无全牛。D没有恨就没有爱,一个人如果嫉恶如仇 ,就会对真理怀着如饥似渴的心情;反过来,对真理没有一点要求,遇见邪恶当然也就熟视无睹了。 6下面横线上与前后语意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 赵武灵王击败了那些顽固分子的反抗, ,并且把过了时的笨重的战车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A他们终于脱下了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B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被他们脱下了C终于把那套用以标志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脱下了D终于使他们脱下了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B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C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D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吞二周而亡诸侯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C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9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B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C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10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 客何为者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一类是偏重论说的诸子散文。前者有编年体的左传和战国策,有国别体的国语;后者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等,内容包括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C鲁迅曾给史记很高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成就无与伦比,同时,作为一部人物传记亦有开宗立派之功。D生活在世道异常黑暗的东晋时代的陶渊明,虽迫于生计几次出仕,但都时间不长,终归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到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 二、古文阅读(20分)(一) 阅读读本选段,完成文后问题(7分) 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12本文段选自 ,作者是 。文段运用了 和 这两种论证方法,推出了“ ”这个结论。 (2分)13“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的“处”字有四种解释,此处正确的是( )(1分)A停留 B居住 C处所 D处理14与例句中加点词与“怀”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分) 例句:行仁义而怀西戎 A外连衡而斗诸侯 B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 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D则修文德以来之 15选出与“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中“有”意义相同的一项( )(1分) A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B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D季氏将有事于颛臾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二)下边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所联系,对照阅读回答文后问题。(13分)(甲)高祖微时,尝避事,时时与宾客过其丘嫂食。嫂厌叔与客来,阳为羹尽轑釜(以勺刮乔釜使出声),客以故去。已而视其釜中有羹,由是怨嫂。乃立齐代王,而伯子独不侯。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非敢忘之也,为其母不长者。”封其子信为羹颉侯(剋减菜汤的侯)。高祖号为大度,不记人过者,然不置轑釜之怨,独不畏太上皇缘此记分杯之语乎?(东坡志林) (乙)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史记项羽本纪)17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高祖微时 微贱B时时与宾客过其丘嫂食 大、长C阳为羹尽轑釜 假装D虽杀之无益 虽然18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然不置轑釜之怨 虽杀之无益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只益祸耳A两个“置”相同,两个“益”也相同B两个“置”相同,两个“益”不同C两个“置”不同,两个“益”相同D两个“置”不同,两个“益”也不同19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客以故去 太上皇以为言太上皇以为言 且为天下者不顾家A两个“以”相同,两个“为”不同B两个“以”相同,两个“为”也相同C两个“以”不同,两个“为”相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为”也不同20比较(甲)、(乙)两文,联系鸿门宴,选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 )(2分)A(甲)文中“高祖”与(乙)文中“汉王”所指为同一个人。B(甲)文中“太上皇”与(乙)文中“汉王”是父子关系。C(甲)文中“太上皇”与(乙)文中“太公”是指同一人。D(甲)文中的“而伯子独不侯”的“伯”即是指项伯,从(乙)文中看出项伯在暗中帮助刘邦。21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独不畏太上皇缘此记分杯之语乎?(2分) 22(甲)文中所谓的“分杯之语”,在(乙)文中具体是指什么?摘出有关文字,并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原文) (译文) 三、现代文阅读(14分) 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的。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愕愕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卡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60年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文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提问我,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 。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老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嗫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他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10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画,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30年的岁月都刻穿了。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的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清雅的供品),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给你。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尘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 23.全文共九段,将其划分为三个部分,用“/”在下面的序号中表示。(1分) 24.下面是对本文思路的几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正当“我”忙于应付岁末活动时,接到了30年前的老师的电话,要求补画一张贺年片,“我”立即陷入对学生生活的回忆之中,接着交代自己已经满足老师的要求,最后写“我”由此事引起的感悟和对青少年的嘱咐。B.先写“我”厌倦年前繁忙的应酬,为整篇作品定下基调,再记叙30年前的中学生活,表现师生感情的深厚,最后写作者的感受。C.在紧张的岁末生活中,“我”突然接到30年前的老师的电话,要求补画一张贺年片,“我”立即中断了手头的工作,给老师补画了贺年片。由此,“我”感悟师生感情的珍贵。D. 先写现实中“我”的繁忙生活和厌倦心情,再具体描绘当年的中学生活,抒发了“我”对往日生活的怀念之情。25.根据第段的思路,填入段末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1分)A.这便是老师,一点也含糊不得 B.这才是学者,一点心眼也没有。C.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 D.这才是老师,半点机巧也没有。26.第、两段所表现的作者中学生活的特点是_。(1分)27.老师要求学生补画一张贺年片,并把它作为“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表现的是_ 学生把给老师补画贺年片当作“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表现的是 ,他们这样做说明了 。(3分)28.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1分)A.一张贺年片 B.迟到的贺年片C.一幅贺岁清供 D.30年的重量29结合语境揣摩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每句2分)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_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_30.第段“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给你”中的“卷一卷”能不能用“写一写”或“画一画”代替?为什么?(2分)_四、填空及简答(14分)31按要求默写出相关内容。(8分,每小题2分)“专心”是学习的基本态度,荀子在劝学中是怎样论述的? 帮助越王勾践灭吴的范蠡就是过秦论中“ ”一句提到的 。灭吴后他离开了越国,到陶,自称 ,他善经营生计,后人常以 为商人的代称。兰亭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作者用了四句话做了形象生动的描述:“ ” 在辞职归家途中,陶渊明的心情是既轻松又急切。用以表现这种心情的诗句是 3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2分)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A 2B 3A 4B 5D 6D 7C 8C 9B 10D 11A 二、古文阅读(20分)(一)12本文段选自 五蠹 ,作者是 韩非子 。文段运用了 例证 和 对比 这两种论证方法,推出了“ 世异则事异 ”这个结论。(2分)13 B (1分) 14 B (1分) 15 C (1分)16 这是(因为)仁义只适用于古代,不适用于现在。 (2分) (二)17 D (2分) 18 B (2分) 19 A (2分)20 D (2分)21 难道不怕太上皇因此记住分杯的话吗? (2分)22(原文)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译文) 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一定要蒸你的父亲,那么希望能分给我一杯肉汤。 (2分)三、现代文阅读(14分)23 / / (1分)24 A (1分)25 C (1分) 26 欢乐而清苦 (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