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复习桃花源记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 阡陌( )( ) 便要还家( ) 邑人( ) 2、根据拼音完成下面填空黄发垂tio( ) 叹wn( ) 落英bn纷( ) 刘子j( ) y太守( ) 无人问jn( ) xin来问讯( ) 3、根据本课内容写出成语(至少二个)_4、文学常识桃花源记的作者_,他是_(时期)人,桃花源记选自_。5、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忘路之远近( ) 落英缤纷( ) 渔人甚异之( ) 屋舍俨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阡陌交通( ) 悉如外人( ) 具答之( ) 咸来问讯( ) 遂迷( )欣然规往( ) 6、古今异义辨析(1)芳草鲜美 古:_今:_(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_ 今:_(3)无论魏晋 古:_今:_ (4)阡陌交通 古:_今: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处处志之 :_ 寻向所志:_寻向所志 :_ 寻病终:_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_ 具答之:_闻之 : _ 闻之:_8、翻译下列句子(2)黄发垂髻,并怡然自得:_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_(4)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 9、根据下列的要求默写语句(1)描写桃林美景的语句是:_ (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有哪些:_ 13、为什么桃花源的人听了渔人的话后皆叹惋? _14、渔人由洞口进入桃花源,而出去后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_16、“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_ 17、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_ 18、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_短文两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德馨( ) 鸿儒( ) 案牍( ) 西蜀( ) 蕃( ) 淤泥( ) 濯清涟( ) 亵( ) 鲜有闻(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斯是陋室( ) (2)往来无白丁( )(3)可爱者甚蕃( )(4)濯清涟( ) (5)亭亭净植( ) (6)宜乎众矣 ( )(7)无案牍之劳形( ) (8)无丝竹( )4、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6、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A对于菊花来说,花中的隐士啊。 B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C我说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D菊花,即所谓花中的隐士(2)何陋之有?( )A有什么地方简陋呢? B哪些地方简陋呢? C简陋又有什么呢? D有什么简陋的呢?7、根据课文默写(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 (2)中通外直,_,香远益清,_。(3)可以 _ ,_。无丝竹之乱耳,_。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爱莲说选自 作者_,_ 哲学家。(2)陋室铭作者是_ 朝 _。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或者_ 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_的。陋室铭:9、陋室铭一文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_10、作者为什么先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_11、用原文语句回答(1)文章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 (2)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_(3)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4)与“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_12、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有什么作用?_13、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 爱莲说16、文中作者歌颂的是莲花,却几次提到了菊、牡丹,其用意是什么? _17、用原文语句回答(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是_(3)比喻君子志洁高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的句子是:_。18、文中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的哪三种人?把菊比作_ 把牡丹比作_ 把莲比作_ 1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_20、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_ 杜甫诗三首1、按要求默写诗句:(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_(2)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_(3)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_2、默写:(1)造化钟神秀,_。(2)_,一览众山小。(3)国破山河在,_ 。(4)_ ,浑欲不胜簪。(5)夜久语声绝,_ 。(6)_,老妇出门看。3、对下列各诗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吏呼/一何怒 D二男/新战/死5、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壕吏是一首唐诗,其作者与马说的作者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 B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 C春望中“三月”并非实指,借“三”极言战争时间拖得久 D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实笔,后一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笔。6、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错误的是( ) A老翁逾墙走(越过) B一男附书至(书写) C二男新战死(最近) D急应河阳役(应征)7、文学常识填空:(1)杜甫是_朝著名诗人,他与_合称为“李杜”,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石壕吏与_ 、_一起合称为“三吏”,其中_ 诗是作者在早年时期的作品。(2)望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 8、春望中写尽诗人心系亲人的诗句是哪句? _ 9、 春望中哪句诗是写诗人的感受?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10、石壕吏体裁是什么?本文的中心人物是谁?事件是什么?_12、老妇“致词”一段可分几层?层意是什么?_13、石壕吏一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_三峡1.给下列字注音。阙( ) 湍( ) 曦( ) 巘( ) 溯( ) 漱( ) 属( )2.填空题。三峡选自 ,三峡是_、_和_的总称,作者_ ,字_,_(朝代)_学家。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_ 故渔者歌曰:_ 3.翻译下列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 绝巘多生怪柏_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4.解释下列词句:重岩叠嶂:_素湍绿潭:_ 林寒涧肃:_ 晴初霜旦:_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 5.课文第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_6.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水有什么特点。_7.“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_8.“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_9.试分析一下课文第二段中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_10.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_12.作者写三峡四时风光时,为什么以山写起,写水为何不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_13、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短文两篇1.给下列字注音。寥( ) 秣( ) 颓( ) 与( ) 藻( ) 荇(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答谢中书书( ) 五色交辉( ) 四时俱备( ) 晓雾将歇(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念无与为乐者( ) 相与步于中庭( )积水空明(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填空题。答谢中书书作者_,字_,号_,有“_”之称。苏轼,与其父_、其兄_合称“三苏”。4.翻译下列语句。清流见底 _ 五色交辉 _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 庭下如积水空明_ 水中藻荇交横_(答谢中书书):5. 文中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_6. 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_8.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水。_9.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_10.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_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记承天寺夜游):11.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结合有关语句去回答。_12.文中对月夜的描写有何特点,能够给人以怎样的感受?_13. 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_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_15文中闲人指的是怎样的人:_16. 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17.本文可分三个层次,从表达方式看,作者先_,再_,最后_。试四首1.填空。归园田居选自_,共有_首,本诗是第_首。作者_,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诗前序_ 。成语“_”就出自他的这篇文章。使至塞上是作者_出使边塞时所作,他是唐代著名的 _诗人,苏轼曾评论他的诗“_,_ 。”2.填写诗句。_ ,带月荷锄归。 衣沾不足惜,_。 _,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_。山随平野尽,_ 。_,云生结海楼。(归园田居)3.全诗表达了作者陶渊明什么思想?_4.“但使愿无违”一句中,“愿”具体指什么?_5.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_6.体会一下全诗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_(使至塞上)7.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 _诗。8.本诗首联交代了_和 _。9.说一说本诗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赏析)?_10.找出本诗中的对偶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渡荆门送别)11.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 _和此行的_ 。1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_13.在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_14.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_ (登岳阳楼)15.解释帘旌:_ 夕阳迟:_徙倚:_ 凭危:_16. 全文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_文言文阅读复习答案桃花源记1.hu, sh yn , qin m,y, yo, y, 2.髫,惋,缤,.骥,诣,津,咸,着3、无人问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4、陶渊明,东晋,陶渊明集5、沿着,的,繁多的样子,对感到惊异,整齐的样子,类,田间的小路,都,详细,全都,终于,计划,6、(1)古:鲜艳美丽; 今:指食物味道好; (2)古:妻子和子女; 今:妻子;(3)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4)古:交错相通; 今:各项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7、(1)做标志;标志 (2)寻找,不久 (3)听到的(事情);听说(4)他们(代桃源人);这件事8、(2)老人和小孩,都非常高兴。(3)率领妻子和子女、同县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与外面的人隔绝。 (4)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9、(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并怡然自乐。 13、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他们一直过痛苦的生活而叹惋。14、说明桃花源不是现实存在的,是虚构的社会。15、“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16、事出偶然,意料之外。17、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短文两篇1、 xn,r,d,sh,fn,y,zhu,xi,xin 3、(1)这(2)没有学问的人(3)多(4)洗涤(5)立(6)应当(7)使劳累(8)奏乐的声音 4、A 6、(1)B(2)D7、(1)濯清涟而不妖 (2)不蔓不枝,亭亭净值 (3)调素琴,阅金经,无案牍之劳形 8、(1)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 (2)唐、刘禹锡、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用韵(3)表、记9、三个方面,从陋室的环境、陋室里的人及陋室里主人的活动三方面来描写的。10、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引出陋室1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惟吾德馨 (4)何陋之有12、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抱负13、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1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16、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来衬托莲花的种种美德17、(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香远益清(3)中通外直(4)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8、把菊花比喻成隐士,把牡丹比喻成富贵的人,把莲花比喻成君子19、表达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20、品德高尚的人(或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以)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杜甫诗三首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2、(1)阴阳割昏晓(2)会当凌绝顶(3)城春草木深(4)白头搔更短(5)如闻泣幽咽(6)老翁逾墙走3、C 4、C 5、C 6、B7、(1)唐,李白,潼关吏新安吏,望岳(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千朵万朵压枝低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0、叙事诗;老妇人;差役乘夜捉人,年迈的老妇被抓服役的事12、分三层; 第一层(三男长已矣)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二个战死第二层(室中无完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 第三层(老妪备晨炊)老妇自请应役13、表达诗人对人民的同情三峡1. , , , , , , , ,2.水经注疏,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郦道元, 善长 ,北魏, 地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的情趣和雅味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在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到了夏天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来往即使驾驭奔驰的骏马乘着风而行,也不如这样快空荡的山谷回荡着响声,悲伤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在七百里长的三峡里4. 重重的山岩,层层的峭壁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 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5.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6.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水:水势大,水流湍急7.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8.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9.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10.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1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5.因为峡的意思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水,另外写山是为了写水做铺垫,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色,最后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短文两篇1. , , , ,2.信 交相辉映 全、都 消散 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 想到 一起 形容水的澄澈 清闲的人3.陶弘景,通明,华阳隐居,山中宰相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韩愈,柳宗元4.清澈的河流现出河底 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的时候),猿和鸟儿不住地啼叫 还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山异水的人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5. 引领全文,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6.“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7.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8.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写水:清澈见底,沉鳞竞跃。9 第一层(山川.共谈):引子,引出写景第二层(高峰仙都):具体写景第三层(自康乐其奇者):议论、抒情,点明中心。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添加剂运输合同中的货物检验与食品安全协议
- 美食街商铺租赁合同(含品牌宣传、形象设计)
- 滴丸工作业指导书
- 酒店集团旗下酒店租赁经营与品牌战略实施合同
- 老旧二手房买卖及翻新改造一体化服务合同
- 联合体成员参与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标协议
- 2025年多晶锭炉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项目管理法律法规与习题集制作及咨询服务合同
- 酒店游泳池及水上乐园场地租赁及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3-氟吡啶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施工方案)二期混凝土施工方案
- 钢结构简支梁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习题集
- 课堂因“融错·容错·溶措”而精彩
- 《简爱》课本剧剧本
- 阳光晾衣房钢结构专项施工方案
- 肿瘤科实习生入科培训课件
- 国际商务谈判英文版课件PPT
- 注塑机安全操作规程
- 运动处方(课堂PPT)
- 第2章曲柄压力机
- 物资储备与物流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