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考试提纲.doc_第1页
中外园林史考试提纲.doc_第2页
中外园林史考试提纲.doc_第3页
中外园林史考试提纲.doc_第4页
中外园林史考试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园林2、囿3、一池三山4、别业5、文人园林6、大内御苑7、隐逸思想8、舫9、规则式园林10、勒诺特尔11、离宫御苑12、榭13、圣林14、空中花园15、模纹花坛16、巴洛克风格17、奥姆斯特德18、柱廊园19、自然式园林20、国家公园1、中国古典园林最初的起源形式2、按隶属关系古典园林的分类。3、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景史方向上发展的三个意识形态方面。4、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5、中国的私家园林形成于什么朝代。6、在我国古典园林成熟中期,著名的古典园林著作有哪些。 7、哪座皇家宫苑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到来。8、唐代,在私家园林中催生出一种特殊的风格园林称作什么。9、成熟后期的私家园林,从全国范围而言,形成了那几种风格鼎峙的局面。10、西方中世纪园林只有哪些类型。1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分为哪三种类型。12、在英国什么园内建有中国式塔,是由哪个人引进的。13、西藏最著名且保存最完整的园林。14、中国古典园林按照基址选择方式和开发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哪两种。15、中国的寺观园林形成于什么时期。16、那座宫苑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17、世界园林三大体系。 18、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三仙山式的皇家园林是哪,其中三仙山分别名为什么。19、清初三大离宫御苑。20、苏州四大名园。21、汉代的那座宫苑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园林。22、法国17世纪古典园林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其代表作有哪些。23、西班牙著名的伊斯兰风格的园林有哪些,核心部分叫什么。24、从什么时代开始,奠定了规则式是西方园林的基础。25、古罗马园林主要的两种类型。26、18世纪那个国家,什么样式的园林产生,表现一种新的园林造景形式出现,奠定了近现代园林发展的方向。1、简述宋代艮岳造园的艺术成就。1) 打破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范模式,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1) 筑山:艮岳采取一山三峰的形状。艮岳叠山构思巧妙,宾主分明、有远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是天然山岳的典型化概括。山中景物奇特,石景、石径、蹬道、栈阁、洞穴层出不穷。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重要峰石均有命名;2) 理水:全园水景几乎包罗了自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沼、溪、涧、瀑等的缩影,形成山嵌水抱,上好的风水条件;3) 植物:在这山水之间,还点缀着从全国采集的名贵花木果树,形成以观赏植物为主的景点,如梅岭、杏岫、丁嶂、椒崖、龙柏坡、斑竹麓等等。园内包括乔木、灌木、果树、藤本植物、水生植物、药用植物、草本花卉等数十个品种。林间还放养着数以万计的奇禽异兽。是一座天然动植物园。4) 建筑:绝大部分建筑从造景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点景和观景的作用,没有朝会、仪典或居住的建筑5) 置石:经过优选的石料千姿百态,因此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6) 假托道教风格,建设多样意境2、简述唐宋文人山水园的特征。 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简远:即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这是对大自然风致的提炼和概括,趋向写意的特征。 疏朗:就是要处理疏与密的关系。 雅致:逃避现实,雅趣成了唯一的精神寄托。 天然:即天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唐代:山水文学兴旺发达。文人经常写山水诗文,对山水风景的鉴赏具备一定能力水平。这些文人处在政治斗争旋涡中,心理憔悴。他们都希望在园林的林泉丘壑中寻求精神的安慰寄托。(2)社会风气:在这种风气下,文人官僚的士流园林所具有的清新雅致格调,得到提高和升华。这种园林更侧重于赏心悦目。(3)园林外在表现:表现为与环境的契合,顺应自然之势。并力求简朴。如构成要素多用茅草屋顶的建筑,起伏的地形,置石及模拟自然状态的理水等。3、简述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点。l 以园林艺术的形式,表现了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l 园林的总体布局以府邸作为全园的中心,通常建造在地势的最高处,起着统帅作用l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要着重表现的,是君主统治下严谨的社会秩序,是庄重典雅的贵族气势,是人定胜天的艺术风格。l 在使用功能上,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作为府邸的“露天客厅”来建造的。 l 水景上再现法国国土典型的领土景观。 l 植物方面采用本土丰富的落叶阔叶乔木,如椴树、欧洲七叶树、山毛榉、鹅耳枥等。l 布置在府邸前的刺绣花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全园构图的核心。 l 园路景观的处理上,通常以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品装饰在路边或园路的交叉口,犹如一串项链上的粒粒珍珠。 4、简述英国风景式园林的风格特点。借助自然的形式美,加深人们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并将表现自然美作为造园的最高境界。 相地选址: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大多是由过去皇家或贵族的规则式园林改造而成的。造园家将整形的台地、林荫道、树丛、水池,改造成自然式缓坡地形、树团、池塘等,并将园外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引至府邸。 园林布局:尽可能避免与自然的冲突。大片的缓坡草地成为园林的主体,建筑不再起主导作用,而是与自然风景相融合。全园没有明显的轴线或规则对称的构图,失去了规则式园林的宏伟壮丽,换来的是亲切宜人的自然气息 造园要素:(1)“哈-哈”墙:以环绕园林的宽壕深沟,代替了环绕花园的高大围墙。更胜于中国园林中的借景,是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中独具匠心的造园要素。 (2)植物要素:英国人对植物的兴趣由来已久,植物景观是造园家追求的主要方面。疏林草地是英国自然风景园中最具特色的植物景观。绿毯般的缓坡草地在园林中大量应用。根据树木的习性,结合自然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植物配置。彩叶树和花卉也是英国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植物材料(3)水体要素:英国园林面积较大,地形平缓,水体以自然形态的静水为主,构成水镜面般的效果,没有意大利园林中那激动人心的动水景观。(4)建筑要素:模仿希腊、罗马等古代庙宇,以及其他外来式样(如中国塔)的纪念性小建筑,代替了规则式园林中常见的雕像,作为园林景点的主题。用来形成园内的视线焦点,构筑浪漫的古代情怀或异国情调5、简述中国古典园林历史的发展时期(1)生成期: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2)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3)成熟时期:相当于两宋、清初(4)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6、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名园在什么地方,简要描述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1、拙政园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北娄门内的东北街。特点:因地制宜,以水见长。)疏朗典雅,天然野趣。庭院错落,曲折变化。园林景观,花木为胜。2、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境内,距天安门20余公里。特点:依山开池,模仿西湖、借景西山,建筑呼应、东面宫殿,东北居住、长廊连接,丰富景观、园中有园,仿园寄畅、石舫西洋,对立统一3、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特点:湖泊景区,整个湖泊由洲、岛、堤划分为若干水域;建筑在全园中建筑密度相对集中,建筑布局与水域邮寄结合。 平原景区,建筑密度较低;植物配置丰富 山岳景区,以山位主,各山峰形成起伏连绵的轮廓线;建筑密度低,其点缀作用,以突出山庄天然也去的主调4、留园在苏州阊门外。特点: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 留园的建筑在苏州园林中,不但数量多,分布也较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间处理之巧妙,皆为诸园所莫及。每一个建筑物在其景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从全局来看,没有丝毫零乱之感,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 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 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林园平淡疏朗,简洁而富有山林之趣 全园曲廊贯穿,依势曲折,通幽渡壑,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7、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和自然美的融糅。(3)、诗话的情趣。(4)、意境的蕴涵。8、简述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特点及成就。1) 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模拟自然山水进而艺术化地再现自然;2) 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活动已基本消失或保留其象征意义,而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去追求视觉的景观美的享受,激发人们寓情于景的感受,但处于简单、肤浅的状态。3) 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大内御园居于城市的中轴线上成为城市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4) 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反映了这个时期的造园成绩。私家园林也就分化了二种倾向一种以贵族官僚为代表的崇尚华丽,争奇斗富;另一是文人名士为代表的隐逸,追求山林泉石,怡性畅情,成为后世园林的先声。5) 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领域,对风景区开发起到主导作用。9、简述伊斯兰园林的艺术特点。 用纵横轴线把平地分作四块,形成方形的“田字”,在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喷水池,中心水池的水通过十字水渠来灌溉周围的植株。这样的布局是由于西亚的气候干燥,干旱与沙漠的环境使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庭院里经营一小块绿洲。在波斯人的心目中,水和绿荫对于身处万倾黄沙中的他们显得特别珍贵,认为天堂(即后来基督教所说的伊甸园)就是一个大花园,里面有潺潺流水,绿树鲜花。在古代西亚的园林中,那个交叉处的中心喷水池就象征着天堂,后来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断的发挥,由单一的中心水池演变为各种明渠暗沟与喷泉,这种水法的运用后来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园林。10、简述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1平面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均衡稳定、主次分明。变化统一。比例协调,适度适宜;2最广泛的采用的形式是一建筑物的轴线作为庭院的主轴线3立面上为适应地形的变化作为台地史意大利园林突出的特征4在色彩上,意大利式庭院以常绿树木为主色调,点缀白色石造建筑物,多用色彩明暗对比的技术5园林要素除建筑物外,庄园中也有凉亭、花架、绿廊等;较大的庄园中,常有露天剧场、迷园等。11、如按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分,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统治阶级看 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用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 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 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 园、北京的北海公园/url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url。 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王公官吏、富商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 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 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面称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3.) 寺观园林 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12、简述古罗马园林的类型及特征。 古罗马园林可以分为宫苑园林、别墅庄园园林、中庭式庭园(柱廊式)园林和公共园林等四大类型。 特征: (1)古罗马时期园林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包括果园、菜园和种植香料、调料的园地,后期学习和发展古希腊园林艺术,逐渐加强园林的观赏性、装饰性和娱乐性。 (2)由于罗马城一开始就建在山坡上,夏季的坡地气候凉爽,风景宜人,视野开阔,促使古罗马园林多选择山地,辟台造园,这便是文艺复兴后意大利台地园的滥觞。 (3)罗马人把花园视为宫殿、住宅的延伸,同时受古希腊园林规则式布局影响,因而在规划上采用类似建筑的设计方式,地形处理上也是将自然坡地切成规整的台层,园内的水体、园路、花坛、行道树、绿篱等都有几何外形,无不展现出井然有序的人工艺术魅力。 (4)古罗马园林非常重视园林植物造型,把植物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文字和动物图案,称为绿色雕塑或植物雕塑。黄杨、紫杉和柏树是常用的造型树木。 (5)花卉种植形式有花台、花池、蔷薇园、杜鹃园、鸢尾园、牡丹园等专类植物园,另外还有“迷园”。迷园图案设计复杂,迂回曲折,扑朔迷离,娱乐性强,后在欧洲园林中很流行。 (6)古罗马园林中常见乔灌木有悬铃木、白杨、山毛榉、梧桐、槭、丝杉、柏、桃金娘、夹竹桃、瑞香、月桂等,果树按五点式栽植,呈梅花形或“V”形,以点缀园林建筑。 (7)古罗马园林后期盛行雕塑作品,从雕刻栏杆、桌椅、柱廊到墙上浮雕、圆雕,为园林增添艺术魅力。 (8)古罗马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它的园林除了受到古希腊影响外,还受到古埃及和中亚、西亚园林的影响。述我国古典园林成熟后期私家园林三大风格各自的特点。 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山石叠山石料以太湖石为主,石的用量很大叠山用石,以当地产的青石和北太湖石,这两种石材形象均偏于浑厚凝重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皱褶繁密,英石包镶,即所谓塑石的技法。只可远观,不可近视。在沿海一带也常用石蛋和珊瑚礁石叠山。 理水理水运用异常繁多,但是由于面积狭小,水面也不够大。理水方式不如北方皇家园林丰富,但理水的意境处理及艺术手法则更为细腻。水资源匮乏,北京除西北郊外,均缺少充足水源,因而水池面积都较小,甚至采用“旱园”的做法规整式水池,静水植物由于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以落叶树种为主,配以长绿树,能充分利用花木形成四季景色受气候的限制,冬天落叶,水面结冰,很有萧索感。为了使宫苑庄重,冬有绿色,所以多种北方针叶树种。观赏植物比南方少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还大量引进外来植物。 建筑以江南乡土建筑作为创作的源泉,个体形象玲珑轻盈,气质柔娟,室内外透通,灰砖青瓦,白粉墙壁布局规划难免重视礼仪,浑厚凝重,北方气候寒冷,建筑形式比较封闭、厚重,具有刚健之美,因此规划布局的主线和对景主线运用较多。园内的空间划分比较少,整体性较强,不如江南园林之曲折多变建筑受炎热气候的影响,必须考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