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工程地质毕业实习报告_第1页
2016工程地质毕业实习报告_第2页
2016工程地质毕业实习报告_第3页
2016工程地质毕业实习报告_第4页
2016工程地质毕业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2016工程地质毕业实习报告 顶岗实习就是安排高职生离校走入生产一线,进行劳动锻炼。下面是小编收集的 2016 工程地质毕业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 时间: 201x 年 10 月 22 日 地点:西安市蓝田县东汤峪 201x 年 10 月 22日,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 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 ,扩大视野 ,培养提高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向和倾角。 4)生年代、结构、产2 / 12 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 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5)践其现场的判断方法。 地质概况: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元古界宽坪群和从中更新统到全新统的第四系。另外,还有少量第三系出露。该区出露的侵入岩包括酸性、基性和超基性岩,主要有花岗岩、辉长岩和辉石岩。该区位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的北缘 (黄邦强等 ,1984),宽坪群具多期变形特征。早期褶皱近东西向,呈同斜紧闭褶皱,局部出现平卧褶皱,发生轴面片理 肠状褶皱、勾状褶皱等,伴随早期中基性脉岩侵入,为前寒武纪变形。中期褶皱也为近东西 向,与早期褶皱枢纽交角不大 ( 1、秦岭北坡山前断裂观测点 断层面走向时而北东,时而北西。实测断层面产状,测量构造透镜体、构造角砾的大小 ;观察断层内出露的辉长岩强烈破碎带。 2、参观汤峪温泉和河流阶地 汤峪温泉的特征: 汤峪温泉的出露温度为 48 (中温 )。汤峪温泉水是经过下渗、加热、上升的循环大气降水,温泉水出自一个 度约为 87的深部热储。温泉水在其上升至地表的过程中,混入了一些较浅部的水和潜水,混入比例随季节3 / 12 变化。在汤峪,降水分配主要集中于七至十 月份 (约占年降水量的 ),最高值多出现在九月份。这段时间中,由于温泉水在上升过程中混入的浅部水和潜水有所增加,使得温泉水的温度较平常偏低,温泉水中比浅部水和潜水中浓度较高的化学元素浓度也较平常偏低。因此,汤峪温泉的出露温度在不同季节有所变化。 汤峪温泉形成条件: (1)允许冷的地表水和大气降水下渗的适当岩层 ; (2)加热下渗冷水的热源 ; (3)足够可供利用的补给水 ; (4)使冷水加热的足够时间以及足够大的热交换面 ; (5)热水返回地表的通道。这些条 件大多由本区构造提供。 汤峪温泉的形成条件几乎都受构造控制。汤峪温泉水来自大气降水,补给区主要为出露于南边的秦岭,由于补给区较大,降水也较为丰富,因而汤峪温泉有较为充足的补给源。大气降水沿连通性较好的裂隙下渗,并汇入深大断裂向更深处渗入,下渗过程中,水的矿化度与温度都会有所改变,在下降到深断裂某一深度,下渗到这里的水有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大的能量与物质的交换面与围岩进行相互作用,它不断改变自身的矿化度和温度,最后与岩石达到物理化学平衡,其平衡温度为 87左右, 为左右,其矿化度的增4 / 12 高来源于与岩石 中矿物的化学反应,温度的增高来源于与岩石的热交换,而使岩石获得较高温度的热源是稍高于正常热流值的深部热流产生的热量。经历以上过程的水,最后上升出露于地表成为泉。汤峪温泉的出露依赖于热异常及活断层交汇带与低地势在垂直方向上的重叠,即北东向和北西向山前断裂与隐伏断层 汇带与低地势位置的结合。这就是汤峪温泉的形成模式,它明显受活断层控制。 3、山前断裂 汤峪水库大坝路线观测 宽坪群变质岩及原岩恢复 首先让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云母石英片岩、二云母片岩的主要矿物、结构、构造,然后老师 讲解副变质岩概念,我们认识副变质岩的主要特征 ;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绿片岩、角闪石片岩、斜长角闪岩的主要矿物、结构、构造等,老师讲解正变质岩概念后,我们认识正变质岩的主要特征。 4、刘秀桥剖面 刘秀桥剖面的集中矿物组成: 辉长岩岩体:辉长岩岩体,是在张性空间中侵入,有片理化、弱蚀变,辉石含量 60%左右,斜长石含量 30无石英或极少 , 岩石呈深灰色,中 白色斜长石和黑色粒状辉石都成近等轴状它形粒状相间分布,块状构造,粗粒辉石两组解理近于直交。 5 / 12 斜长角闪岩:流变构造、同斜紧闭褶皱发育,轴面和片理近于平行,长英质变质分异,暗色、浅色矿物分别集中到一起,石英脉和花岗质岩脉发育,有弯曲、石香肠化和透镜体化,斜长角闪岩中还夹有云母片岩。 花岗岩:出露较宽,岩石呈肉红色,具半自形粒状结构 要矿物长石、石英和云母,局部可见由混合岩化形成的眼球状花岗岩,石英呈拔丝状,斜长石呈 (似 )眼球状,有旋转碎斑,具粗糜棱岩化。 小褶皱特征: 宽坪群变质岩系中小褶皱特别发育,主要是同斜紧闭褶皱,局部出现面理置换,存在同一方向的两期面 理,早期面理透入性好。斜长角闪岩中的石英脉随面理褶皱,明显地呈现出背、向形特点。该区褶皱为多期叠加而成,斜长角闪岩中出现两期花岗岩脉,早期花岗质脉呈倒转褶皱弯曲,晚期花岗质脉没有倒转,两期褶皱近于平行。 通过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听老师的讲解,使我学会 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包括:如何通过一块石头的色泽,去判断其类别、其形成年代 ;如何去辨别 3大岩石 ;如何去测量岩石的走向等等 ;总之,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通过这次的实 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6 / 12 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学会测量岩石的产状。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了解到许多关于地质构造、岩石产状的判断与测量,老师还详细的向我们演示了根据层面构造判断断层形成情况,并且通过对已有地质图阅读及应用的讲解,通过实习后我更好地掌握了工程地质学这门学科,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括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 a)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应,是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b)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 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 指甲刻划来大概了解矿物的硬度。小刀为 6,指甲为2 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 滑平面的性质为解理。 7 / 12 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是的反映 出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 对矿物进行命名。 首先找到正长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短柱状、板状,颜色是肉红色 (可以确定为正长石 ),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泽,先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 2大,再用小刀刻划,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为 6,观察解理面有两向完全解理,近似正交 首先找到石英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六棱柱状,颜色是无色、乳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再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 2 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 6 大 (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 6 大在实验室 ),在观察解理面为贝壳状断口,无解理面。可确定为石英。 首先找到白云母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8 / 12 板状,颜色为无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为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刻划的动说明比 6小,用指甲刻划,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为 23之间,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综上所述可确定为白云母。 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块状,颜色白色、淡黄色、浅灰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反射光亮不明显,成蜡状光泽,用指甲刻划就能刻划的动,所以硬度比 2 要小,即为 1(可确定为滑石 ),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可确定为滑石。还有就是在实验室中,用手摸滑石会感觉有点滑。 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粒状 、菱形十二面体、二十四面体,颜色为棕、棕红色,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 2 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 6 大 (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 6 大在实验室 ),最后观察解理面,发现无解理面、不规则断口。可确定为石榴子石。 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9 / 12 粒状、菱面体,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能刻划的动,说明硬度比 6小,再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比 2 大,最后观察解理面有三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体 (有方解石和白云石 ),综上所述可确定为方解石。 三大类岩石的总体的步骤是:先观察构造,再观察结构,最后观察成分。 (一 ) 岩浆岩 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以及长方形矿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纹状构造,很明显发现他是最典型的流纹构造,可知道他是喷出岩。再观察他的结构,显而易见是斑状结构。颜色为肉红色 (正长石 )、灰白色 (石英 ),可知其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组成。 物在 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定向排列,为块状结构,可知为深成岩。再观察他的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为全晶质结构。颜色多成肉红色、浅灰色,可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 (二 ) 沉积岩 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10 / 12 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 2毫米的砾岩, 2毫米是砂岩, 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 角状的是角砾岩,由磨圆较好的砾石胶结成的称为砾岩。 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命名 ;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 火山碎屑岩的鉴别比较困难。因为,他在成因上具有火山喷发和沉积的双重性,是一种介于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型岩石。常常是以其成因特点。、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胶结物的特征来区别于碎屑岩。 石灰岩和白云岩最为广泛。 石灰岩颜色呈深灰色、浅灰色多 成致密状,用指甲可以刻划动,所以硬度较小,解理面无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初步断定为石灰岩。 白云岩颜色呈浅灰色、灰白色,呈隐晶质结构用指甲可以刻划动,硬度较小比灰岩略大,观察解理面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纹,即交叉成 45 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纹,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热或研磨成粉末后则起泡。 (三 ) 变质岩 11 / 12 麻岩的颗粒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长石。片麻岩上的条状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矿物分布形成的,比如深色条带中含有镁铁质矿物,浅色条带中含有长 石、石英物质多。另外,颗粒大小也可产生条带状。认为他们是变质沉积岩,根据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的长英质片麻岩与比较均匀的、含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层状共生。认为他的主要是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深成侵入体经变质和变形作用形成。 的还具有美丽的颜色和花纹,常见的颜色有浅灰、浅红、浅黄、绿色、褐色、黑色等,产生不同颜色和花纹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矿物和杂质。大理石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