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题型及解题技巧.doc_第1页
数量关系题型及解题技巧.doc_第2页
数量关系题型及解题技巧.doc_第3页
数量关系题型及解题技巧.doc_第4页
数量关系题型及解题技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量关系测验题型及解题技巧数字推理(上)数字推理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1.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例题:1,4,7,10,13,()A.14 B.15 C.16 D.17答案为C。我们很容易从中发现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3,所以括号中的数字应为16。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测验中排列数字的常见规律之一。例题:3,4,6,9,(),18A.11 B.12 C.13 D.14答案为C。仔细观察,本题中的相邻两项之差构成一个等差数列1,2,3,4,5.,因此很快可以推算出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3,象这种相邻项之差虽不是一个常数,但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看作等差数列的变式。2.“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型例题:34,35,69,104,()A.138 B.139 C.173 D.179答案为C。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发现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3435=69,在把这假设在下一数字中检验,3569=104,得到验证,因此类推,得出答案为173。前几项或后几项的和等于后一项是数字排列的又一重要规律。3.等比数列及其变式例题:3,9,27,81,()A.243 B.342 C.433 D.135答案为A。这是最一种基本的排列方式,等比数列。其特点为相邻两项数字之间的商是一个常数。例题:8,8,12,24,60,()A.90 B.120 C.180 D.240答案为C。虽然此题中相邻项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答案应为603=180,象这种题可视作等比数列的变式。 4.平方型及其变式 例题:1,4,9,(),25,36 A.10 B.14 C.20 D.16 答案为D。这道试题考生一眼就可以看出第一项是1的平方,第二项是2的平方,依此类推,得出第四项为4的平方16。对于这种题,考生应熟练掌握一些数字的平方得数。如: 10的平方=100 11的平方=121 12的平方=144 13的平方=169 14的平方=196 15的平方=225 例题:66,83,102,123,() A.144 B.145 C.146 D.147 答案为C。这是一道平方型数列的变式,其规律是8,9,10,11的平方后再加2,因此空格内应为12的平方加2,得146。这种在平方数列的基础上加减乘除一个常数或有规律的数列,可以被看作是平方型数列的变式,考生只要把握了平方规律,问题就可以化繁为简了。 5.立方型及其变式 例题:1,8,27,() A.36 B.64 C.72 D.81 答案为B。解题方法如平方型。我们重点说说其变式 例题:0,6,24,60,120,() A.186 B.210 C.220 D.226 答案为B。这是一道比较有难道的题目。如果你能想到它是立方型的变式,就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这道题的规律是第一项为1的立方减1,第二项为2的立方减2,第三项为3的立方减3,依此类推,空格处应为6的立方减6,即210。6.双重数列 例题:257,178,259,173,261,168,263,() A.275 B.178 C.164 D.163 答案为D。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奇数项数值均为大数,而偶数项都是小数。可以判断,这是两列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排列方式。在这类题目中,规律不能在邻项中寻找,而必须在隔项中寻找,我们可以看到,奇数项是一个等差数列,偶数项也是一个等差数列,因此不难发现空格处即偶数项的第四项,应为163。也有一些题目中的两个数列是按不同的规律排列的,考生如果能判断出这是多组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的数列,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近年来数字推理题的趋势越来越难,因此,遇到难题时可以先跳过去做其他较容易的题目,等有时间再返回来解答难题。一、数量关系的解题原则把握5个原则:1心算胜于笔算。2先易后难。3数字推理题中要由表及里,重点是逻辑关系的把握。4质量重于速度。5运用速算方法,事半功倍。,二、数量关系的实例(一)数字推理规律举例(1)自然数列规律:4,5,6,7,( )A8 B9C10 D11答案A。(2)奇数规律:各个数都是奇数(单数),不能被2整除之数。1,3,5,7,( )A11 B9C13 D15答案:B。(3)偶数规律,即各个数都是偶数(双数),能被2整除之数。2,4,6,8,( )A12 B10C11 D12答案B。(4)等差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减或递增。1,4,7,10,( )A11 B13C16 D12答案:B。30,23,16,9,( )A2 B3C-2 D5答案:A。(5)二级等差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均构成等差数列。2,3,5,8,( )A8 B9C13 D12答案:D(6)等差数列变式:3,4,6,9,( ),18,A11 B13C12 D18答案:B(7)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2,4,8,16,( )A22 B28C32 D36答案:C。(8)二级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比构成等比数列。1,3,18,216,( )A1023 B1892C243 D5184答案D。(9)等比数列的变式:3,5,9,17,( )A23 B33C43 D25答案B。(10)加法数列: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1,0,1,1,2,( ),5,A4 B3C5 D7答案B。 (11)减法数列:前两个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5,3,2,1,( ),0,A1 B-1C-2 D-3答案A。(12)乘法数列:前两数相乘之积等于第三个数。1,2,2,4,8,( )A12 B15C30 D32答案D。(13)除法数列:前两数相除之商等于第三个数。8,4,2,2,1,( )A3 B4C5 D2答案D。(14)平方数列:数列中的各数为一个数列的平方(或明或暗)。1,4,9,16,( )A23 B24C25 D26答案C。2,3,10,15,26,35,( )A40 B50C55 D60答案B。(15)立方数列:数列中各个数为一个数列的立方(或明或暗)。1,8,27,64,( )A100 B115C120 D125答案D。3,10,29,66,( )A123 B124C126 D127答案D。(16)质数系列规律:只能被本身和1整除的整数,也叫素数。2,3,5,7,( )A8 B9C10 D11答案:D。(17)质数的变式:20,22,25,30,37,( )A40 B42C48 D50答案C。(18)双重数列:分为单数项与双数项(或奇数项与偶数项)。257,178,259,173,261,168,263,( )A275 B279C164 D163答案D。(19)混合型数列:由上述两种以上的规律组成的数列。1,2,6,15,31,( )A45 B50C56 D60答案C。1/19,38,1/76,152,1/304,( )A380 B608C719 D1216答案B。 6,14,30,62,()A. 85 B.92C. 126 D.250答案C。,演算例题5,8,17,24,37,( )A49 B63C80 D48答案D。23,46,48,96,54,108,99,( )A200 B199C197 D198答案D。20/9,4/3,7/9,4/9,1/4,( )A5/36 B1/6C1/9 D1/144答案A。,第三章数量关系第一节数量关系概述一、数量关系的作用数量关系测验主要用于考查应试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计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人类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涉及的知识和所用的材料基本上限于初、高中甚至有些部分限于小学 数学知识范围之内。数量关系测验主要用于考查应试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和判断推理的能力。国家公务人员作为现代的管理者,要进行高效、科学、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因而要求他们能够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接收与处理,而这些信息中有很大部分是用数字表达或与数字相关的。所以,作为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迅速、准确地理解和发现数量之间蕴含的关系,并能进行数字运算的能力,才能胜任其工作。这也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设置数量关系测验的目的所在。二、数量关系的内容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新大纲对数量关系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取消了数量关系中的数字推理部分,数字推理不再作为考试内容。数量关系测验涉及的知识总的来说比较简单,其中数学运算一般没有超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是,千万不要以为数量关系简单就能取得高分数,因为测验还要受时间的限制,如果不能迅速、巧妙、及时、准确地进行计算和判断,也难以获得高分。想要做好本项测验,必须要熟悉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数列的部分概念,能够准确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另外,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当然,这还需要多做题来逐渐积累。数量关系有多种表现形式,因而对其考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最近几年,数量关系题型不断改进,但基本的题型没有发生变化。今年由于新考试大纲的变化,所以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主要是从数学运算这个方面来考查考生的数量关系能力的。三、数量关系的解题原则数量关系测验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计算能力。虽然数量关系考试的内容都是比较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但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地完成所有题的计算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运算题尽可能采用心算,提高速度,必须要在准确的前提下来追求速度。许多数学运算题可以采用简便的速算方法而不需要死算。遇到较困难的题目可以先跳过去,完成其他容易的试题后,若时间允许再回头解答。数量关系的实例与解题思路:数量关系测验包括数学运算试题,下面我们就针对这种题型介绍其解题方法。1.数学运算题型介绍数学运算主要考查考生解决算术问题的能力。在此种题型中,每道试题中有一道算术式子,或者是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来,判断这个结果与答案备选项中哪一项相同,则该项为正确答案。由于这类题型只涉及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主要是数字的运算,所以,解题关键在于找捷径和简便方法。数学运算题只涉及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其他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因此题目难度不会大,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也许每个人在此项目上都能得高分,但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题目就应当寻找一些解题的技巧,走一些捷径。解答这类题目,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准确理解和分析文字表述,准确把握题意,不要为题中一些枝节所诱导;二是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运算技巧、方法和规律。一般来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出现的题目并不需要花费大量计算功夫的,应当首先想简便运算的方法;三是要熟练掌握一些题型及其解题方法。要认真审题,快速准确地理解题意,并充分注意题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其次要努力寻找解题捷径。多数计算题都有“捷径”可走,盲目计算虽然也可以得出答案,但贻误宝贵时间往往得不偿失。尽量事先掌握一些数学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则,熟悉一下常用的基本数学知识(如比例问题、百分数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还要学会使用排除法来提高命中率。在时间紧张而又找不出其他解题捷径的情况下,可对部分选项进行排除,尤其是一些计算量大的题目,可以根据选项中数值的大小、尾数、位数等方面来排除,提高答对题的概率。另外,还要适当进行一些训练,了解一些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方法。下面列举一些比较典型的试题,它们经常出现在数量关系测验中,希望考生能够认真阅读,熟悉这些题目的巧解巧算方法,并灵活运用。2.数学运算规律举例(1)尾数观察法如:2 222+5 678+7 897()A.15 689B.15 798C.14 798D.15 797答案为D。此题可先将尾数相加,2+8+7=17,故而2 222+5 678+7 897的值的尾数应为7,所以选D。(2)凑整法如:9948的值是()A.4 752B.4 652C.4 762D.4 862此题可将99+1=100,再乘以48,得4 800,然后再减48,所以答案为A。(3)比例分配问题如:一所学校一、二、三年级学生总人数为450人,三个年级的学生比例为234,问学生人数最多的年级有多少人?()A.100B.150C.200D.250答案为C。解答这种题,可以把总数看做包括了2+3+4=9份,其中人数最多的肯定是占4/9的三年级,所以答案是200人。(4)路程问题如: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走了全程的2/5之后,离中点还有2.5公里。问甲乙两地距离多少公里?()A.15B.25C.35D.45答案为B。全程的中点即为全程的2.5/5处,离2/5处为0.5/5,这段路有2.5公里,因此很快可以算出全程为25公里。(5)工程问题如: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1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0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A.5天B.6天C.7.5天D.8天答案为B。此题是一道工程问题。工程问题一般的数量关系及结构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以把全工程看做“1”,工作要n天完成推知其工作效率为1/n,两组共同完成的工作效率为(1/n1)+(1/n2),根据这个公式很快可以得到答案为6天。另外,工程问题还可以有许多变式,如水池灌水问题等等,都可以用这种思路来解题。(6)植树问题如:若一米远栽一棵树,问在345米的道路上栽多少棵树?()A.343B.344C.345D.346答案为D。这种题目要注意多分析实际情况,如本题要考虑到起点和终点两处都要栽树,所以答案为346。(7)对分问题如:一根绳子长40米,将它对折剪断;再对折剪断;第三次对折剪断,此时每根绳子长多少米?()A.5米B.10米C.15米D.20米答案为A。对分一次为2等份,对分两次为22等份,对分三次为222等份,答案可知为A。无论对折多少次,都以此类推。(8)跳井问题如:青蛙在井底向上爬,井深10米,青蛙每次跳上5米,又滑下来4米,像这样青蛙需跳几次方可出井?()A.6次B.5次C.9次D.10次答案为A。不要被题中的枝节所蒙蔽,每次跳上5米滑下4米实际上就是每次跳1米,因此10米花10次就可全部跳出,这样想就错了。因为跳到一定时候,就出了井口,不再下滑。(9)会议问题如:某单位召开一次会议,会议前制定了费用预算。后来由于会期缩短了3天,因此节省了一些费用,仅伙食费一项就节约了5 000元,这笔钱占预算伙食费的1/3。伙食费预算占会议总预算的3/5,问会议的总预算是多少元?()A.20 000B.25 000C.30 000D.35 000答案为B。预算伙食费用为:5 0001/315 000元。15 000元占总预算的3/5,则总预算为15 000(3/5)=25 000元。第二节数量关系样题解析一、数量关系样题数字运算计算下列各题,并选择出正确答案。1.84.78元、59.50元、121.61元、12.43元以及66.50元的总和是()A.343.73元B.343.83元C.344.73元D.344.82元2.1254373225()A.43 700 000B.87 400 000C.87 400 000D.43 755 0003.6 79999-6 80098()A.6 701B.6 921C.7 231D.8 2014.792.58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得到的数再扩大10倍,最后的得数是原来的()A.10倍B.100倍C.1 000倍D.不变5.在某大学班上,选修日语的人与不选修日语的人的比率为25。后来从外班转入2个也选修日语的人,结果比率变为12,问这个班原来有多少人?()A.10B.12C.21D.286.某车间原计划15天装300台机器,现要提前5天完成,每天平均比原计划多装多少台?()A.10B.20C.15D.307.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20天做完,乙单独做需要30天做完,二人合做3天后,可完成这项工作的()A.1/2B1/3C.1/4D.1/68.某水池装有甲、乙、丙三根水管,单独开甲管12分钟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乙管8分钟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丙管24分钟可注满水池,如果先把甲、丙两管开4分钟,再单独开乙管,问还用几分钟可注满水池?()A.4B.5C.8D.109.有一块正方形操场,边长为50米,沿场边每隔1米栽一棵树,问栽满四周可栽多少棵树?()A.200B.201C.202D.19910.一艘客轮从甲港开出,到乙港有2/7的乘客离船,又有45人上船,这时乘客人数相当于从甲港开出时的20/21,问这时有乘客多少人?()A.210B.200C.189D.180二、数量关系样题解析数字运算1题解析:这道题并不复杂,也不需要计算。实际上只需把最后一位小数相加,就会发现,和的最后一位小数是2,只有D符合。答案为D。2题解析:答案为A。本题也不需要直接计算,只须分解一下即可:1254373225125322543712584254371 00010043743 700 0003题解析:答案为A。本题也不需要直接乘出来,稍作分解即可:679999-6 80098679999(6799)986 799996 79998-986 799(9998)-986 799-986 7014题解析:本题比较简单,左移两位就是缩小到1/100,右移三位就是扩大1 000倍,实际上扩大了10倍,再扩大10倍,就是扩大了100倍。答案为B。5题解析:假设原来班上有x个人,解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23(x+2)=57x或者2(27x+2)=57x答案为D。6题解析:答案为A。原计划每天装的台数可求得为30015=20台,现在每天须装的台数可求得为30010=30台,由此可得出答案。7题解析:甲、乙两人同时做,一共需要的时间为:1(1/20+1/30),结果为12天,因此,3天占12天的1/4。答案为C。8题解析:甲、丙两管共开4分钟,已经注入水池的水占水池的比例为:1(1/121/24)4,结果为1/2。单独开乙管注满水池的时间为8分钟,已经注入1/2,显然只需4分钟即可注满。答案为A。9题解析:1米远时可栽2棵树,2米时可栽3棵树,依此类推,边长共为200米,可栽201棵树。但起点和终点重合,因此只能栽200棵树。答案为A。10题解析:设从甲港开出时的乘客为x人,列方程得:(1-2/7)x+45=(20/21)x,很容易算出x=189人 ,则到乙港的乘客人数为189(20/21)=180人。所以答案为D。第三节数量关系练习题之一一、数量关系练习题数字运算计算下列各题,并选择出正确答案。1.12+16+112+120+1n(n+1)(n为自然数)的值为()A.n+2n+1B.nn+1C.n-1n+1D.n-2n+12.1/2(1/22/3)2/3的值为()A.3B.9/16C.1/3D.1/63.7+97+997+9997+12的值为()A.11 111B.11 110C.10 100D.10 0094.一根绳原长10米,现以32的比例剪成两段,则两根绳的长度相差米。()A.1B.3C.2D.55.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A、B两人各自从甲乙两地出发,两人相遇需要10个小时,已知甲速度是乙速度的2/3,那么乙单独走完需要小时。()A.50/3B.15C.20D.176.去年张华共收到26笔汇款,开始6次是每笔750元,剩下的每笔都比开始6次多30元,求这一年他共收到多少钱?()A.20 100B.20 500C.19 500D.16 0007.一件衣服,第一天按原价出售,没人来买,第二天降价20%出售,仍没人来买,第三天再降价24元,终于售出。已知售出价格恰好是原价的56%,那么原价是多少元?()A.80B.100C.120D.1408.某企业要举行一场篮球赛,共有15支球队参加,若用单循环制进行,应举行比赛()A.105场B.210场C.60场D.80场9.下列不属于勾股数组的一对数是()A.3、4、5B.5、12、13C.8、15、17D.6、8、1210.一个球的直径增加一倍,体积是原来的()A.2倍B.倍.倍.倍二、数量关系练习题之一参考答案数字运算1.B2.B3.B4.C5.A6.A7.B8.B9.D10.C第四节数量关系练习题之二一、数量关系练习题数字运算计算下列各题,并选择出正确答案。1.-1-(-7-5)+2的值为()A.3B.13C.3D.-92、163644256的值为()A.16B.24C.48D.643.321612525的值为()A.16 000B.160 000C.1 600 000D.16 000 0004.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64元,其中一个赢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A. 不赔不赚B. 赚了8元C. 赔了8元D. 赚了32元5.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2倍,从甲队调12人到乙队,这时甲队人数比乙队人数的一半多3人,则甲队原来的人数为()A.24人B.20人C.22人D.28人6.有一桶水第一次倒出其中的1/6,第二次倒出剩下的1/3,最后倒出剩下的1/4,此时连水带桶有20 kg,桶重为5 kg,问桶中最初有多少千克水?()A.50B.80C.100D.367.一件商品原价为100元,提价20%之后降价10%,那么现在的价格为元。()A.108B.110C.130D.1208.某单位为希望工程捐款,7个人每人平均捐款850元,其中5人平均每人捐款590元,求其余2个平均每人捐了多少元?()A.1 600B.1 000C.1 400D.1 5009.一个扇形的面积是314 cm2,它所在的圆的面积是1 256 cm2,则此扇形的圆心角是()A.180B.60C.240D.9010.现有式样,大小完全相同的四张硬纸片,上面分别写了、四个不同的数字,如果不看数字,连续抽取两次,抽后仍旧放还,则两次都抽到的概率是()A.14B.18C.132D.116二、数量关系练习题之二参考答案数字运算1.B2.D3.C4.B5.D6.D7.A8.D9.D10.D第五节数量关系练习题之三一、数量关系练习题数字运算计算下列各题,并选择出正确答案。1.4731802510值为()A.6 420 00B.8 642 000C.8 742 000D.94 620 0002.7256923的值为()A.2 175B.2 075C.4 175D.3 0753.有大小两种货车,2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15.5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35吨,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A.24.5B.25C.25.5D.264.一饲养厂有若干只牛和鸭,已知一共有330只,1 160条腿,那么牛和鸭各为只。()A.260,70B.270,60C.250,80D.50,2805.一菜店有大白菜和萝卜共147筐,取出大白菜筐数的1/5和3筐萝卜送给某学校,剩下的大白菜和萝卜的筐数相等。菜店原有大白菜和萝卜各多少筐?()A.85,80B.80,67C.75,65D.70,756.一人骑了3小时自行车。在第二个小时骑了18公里,比第一个小时多骑20%。如果第三个小时比第二个小时多骑25%的路程,那么他总共骑了多少公里?()A.54B.54.9C.55.5D.577.一杯含盐的盐水克,要使盐水含盐,应加盐多少克呢?()A.12.5B.10C.5.5D.58.在一条长100米的道上安装路灯,路灯的光照直径是10米,请问至少要安装盏灯。()A.11B.9C.12D.109.一段布料,正好做12套儿童服装或9套成人服装,已知做三套成人服装比做两套儿童服装多用布6米,这段布有多长?()A.24B.36C.54D.4810.有一个蓄水池,装有甲、乙、丙三个进水管,单独开甲管,6分钟可注满空水池;单独开乙管,12分钟可注满空水池;单独开丙管,4分钟可注满空水池,如果甲、乙、丙三管齐开,需几分钟可注满空水池?()A.5B.4C.3D.2二、数量关系练习题之三参考答案数字运算1.D2.A3.A4.C5.B6.C7.A8.B9.B10.D第六节数量关系练习题之四一、数量关系练习题数字运算计算下列各题,并选择出正确答案。1.2426-1921+1的值是()A.225B.226C.227D.1262.72+68+66+75+64+71值为()A.416B.430C.406D.4263.要举办一次象棋比赛,报名的是50人,用淘汰赛进行,要安排比赛()A.25场B.50场C.24场D.49场4.若甲把自己的火柴分一半给乙,则乙的火柴是甲的4/3,那未分之前,甲乙火柴的比是()A.3 1B.4 1C.6 1D.2 15.迈克花掉了他的钱的三分之二,又丢掉了余下钱的三分之二,还剩4美元,原来他有多少钱?()A.20美元B.24美元C.32美元D.36美元6.一根铁丝长128cm,要把它围成一个长方形,且长是宽的3倍,则此长方形的面积为()A.496 cm2B.625 cm2C.768 cm2D.800 cm27.某人把60 000元投资于股票和债券,其中股票的年回报率为6%,债券的年回报率为10%。如果这个人一年的总投资收益为4 200元,那么他用了元钱买债券。()A.45 000B.15 000C.6 000D.4 8008.数x的70%等于1/5y的75%,那么xy之比为()A.314B.413C.143D.1349.学校修建一个圆形花坛,周长2512m,在花坛周围又围上一条宽1 m的环形小路,问这条路的面积是m。(=3.14)()A.78.5B.50.24C.28.26D.48.7410.如果某商店以每打1.8元的价格购进6打小工艺品,之后又以每件0.2元卖出,这些小商品全部卖完后商店可以得多少利润?()A.32元B.3.6元C.2.4元D.2.84元二、数量关系练习题之四参考答案数字运算1.B2.A3.D4.C5.D6.C7.B8.A9.C10.B第七节数量关系练习题之五一、数量关系练习题数字运算计算下列各题,并选择出正确答案。1.38.76-121/4-7.75=()A.0.76B.1.24C.1.76D.2.242.1715+75+110(1110)的值为()A.271315B.270315C.268315D.2723153.有一段路长620 m,每隔5 m植一棵杨树,连两端在内,共植杨树()A.124棵B.125棵C.123棵D.126棵4.一桶油,第一次取出这桶油的14,第二次取出这桶油的712。两次共取出25 kg,则桶内还剩油()A.5 kgB.10 kgC.15 kgD.8 kg5.圆A的半径比圆B的半径长2 cm,则我们可以肯定圆A与圆B的()A.面积之差为42 cm2B.周长之差为4 cmC.周长之差为2 cmD.面积之差为22cm26.某公司去年进口了150万吨的钢材,比前年的2倍少25万吨,则该公司两年共进口钢材()A.235.5万吨B.237.5万吨C.245.5万吨D.247.5万吨7.甲、乙、丙、丁四个人,从左到右顺次排队,有多少种排法?()A.12B.16C.20D.248.某希望小学今年在校生人数为1 000人,计划两年后在校生人数增加到1 440人,这两年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多少?()A.20%B.30%C.40%D.25%9.一艘每小时航行25千米的客轮,在大运河中顺水航行140千米,水的流速是3公里,需要航行几个小时?()A.8B.7C.6D.510. 甲乙共带86元钱,甲花去自己所带钱数的4/9,乙花去16元,这时两人所剩钱数相等,求甲原来带了多少元钱?()A.45B.50C.41D.35二、数量关系练习题之五参考答案数字运算1.A2.A3.B4.A5.B6.B7.D8.A9.D10.A第八节数量关系练习题之六一、数量关系练习题数字运算计算下列各题,并选择出正确答案。1.甲、乙两人从A地同时开车前往120公里外的B地去旅游,结果乙比甲提前1小时到达B地。已知甲比乙每小时少行10公里,求甲的速度?()A.30公里/时B.40公里/时C.20公里/时D.50公里/时2.解放军某部进行爬山训练,往返一次用去6小时,已知上山时每小时行5千米,下山时每小时行10千米,山顶到山脚的距离是多少千米?()A.30B.20C.40D.153.某农场用拖拉机耕地,5台拖拉机每天工作8小时,12天可以完成任务。现在增加同样效率的拖拉机3台,并且要求提前2天耕完,每天应耕地几小时?()A.6B.10C.8D.44.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它们的比值是1/22/35/6,则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A.7B.8C.9D.7.55.94 815 645-5 789 213.986=()A.89 026 431.014B.88 026 431.014C.3 692 350.014D.3 792 350.0146.在长150米的路旁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几棵树?()A.29B.30C.31D.327.一件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2天,乙单独完成需要4天,如果甲干完一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完成,则干完此项工程共需要多少天?()A.3B.4C.5D.68.在高为4,底边长为4的等腰三角形的内部贴纸片,每张纸片面积为1,那么需要几张纸片。()A.6B.8C.10D.129.1,0,5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三位数。()A.7B.6C.5D.410.1994年第二季度全国卖出汽车297 600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4%。问上年同期卖出多少辆汽车?()A.240 000B.714 224C.226 176D.369 024二、数量关系练习题之六参考答案数字运算1.A2.B3.A4.D5.A6.C7.A8.B9.D10.A第九节数量关系练习题之七一、数量关系练习题数字运算计算下列各题,并选择出正确答案。1.22-8.5-3.5的值为()A.39B.10C.11D.122.252+57+348+43+21的值为()A.831B.821C.731D.7213.3 226-(326+50)的值为()A.2 840B.2 850C.2 900D.2 9504.106+994+1 008+9 992的值为()A.12 000B.12 100C.1 230D.12 1165.小李把12 600元存入银行甲,年利息率为7.25%。如果他把这些钱存入银行乙,年利息率为6.05%,那么他一年将少得多少利息?()A.47.25元B.84.25元C.151.2元D.194.5元6.李明以四个0.25元的价格买进一批钉子,再以三个0.22元的价格卖出,共获利2.6元,问他买了多少钉子?()A.300B.400C.370D.2407.有一堆糖果,其中奶糖45,再放入16块水果糖,奶糖就只占25,那么这堆糖中有多少块奶糖?()A.9B.20C.30D.278.今年兄弟俩的岁数加起来是55岁,曾经有一年,哥哥的岁数是今年弟弟的岁数,那时哥哥的岁数恰好是弟弟的两倍,问哥哥今年年龄多大?()A.44B.22C.33D.119.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这个数的平方根,那么这个数()A.一个正实数B.1或0C.0D.不存在10.一个工程,甲组单独做需24天,乙组单独做需32天,如果甲组先单独做若干天后休息,乙组接着做,共用27天,问甲、乙各做了天?()A.15,20B.13,14C.11,16D.15,12二、数量关系练习题之七参考答案数字运算1.B2.D3.B4.A5.C6.D7.A8.C9.B10.D附录:数量关系之“数字推理”部分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新大纲有许多变化,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新大纲对数量关系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取消了数量关系中的数字推理部分,数字推理不再作为考试内容。但在有些地区仍有此类考试内容,所以本书把数字推理内容,作为附录供广大应试者参考。第一节数字推理的解题方法一、数字推理题型介绍数字推理这种题目由题干与选项组成。首先给你一个数列,每道试题中呈现一个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列,但这数列中有意地空缺了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下面的选项字母涂黑。数字推理题由于排除了语言文化因素的影响,减少了其他能力的干扰,而完全考查的是一个人的抽象思维,所以受到大多数心理测验专家的青睐,大部分的智力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中几乎都含有这类题型。在解答这种数字推理的试题时,首先要求反应快,要有一种直观力;还要掌握适当的方法。一般来说,先要找出相邻两个(尤其是第一、第二个)数字的关系,迅速将这种关系类推到下一个数字相邻间的关系,若得到验证,说明找到了规律,就可以直接推出答案;若被否定,则要马上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向和角度。如此反复,直到找出其中的规律。根据最近几年的考试经验,有时先找出前三个数字的关系往往更加有效。但是,有时也可以从后面向前面推,或者从中间向两边推,关键在于这种规律不行就要换另一种,不要拘泥于一种。另外,近年数字推理的考题越来越难,所以,当遇到难题时,可以先跳过去,待其他较易的题做完后有时间再返回来回答这一题。在进行此项测验时,必然会涉及许多计算,这时,要尽量多用心算,少用笔算或不用笔算。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比较典型或者具有代表性的试题,应试者应该熟悉并掌握这些类型,这对在考试中提高成绩是极为重要的。二、数字推理规律举例(1)自然数规律如:8,9,10,11,()A.11B.12C.13D.14答案为B。(2)质数数列规律如:5,7,11,13,()A.14B.15C.16D.17答案为D。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数叫质数,也称素数。(3)奇数数列规律如:9,11,13,15,()A.16B.17C.18D.19答案为B。每个数都是奇数即单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4)偶数数列规律如:18,20,22,24,()A.25B.26C.27D.28答案为B。每个数都是偶数即双数,能被2整除的数。(5)等差数列如:2,5,8,11,14,()A.15B.16C.17D.18答案为C。很容易从中发现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3,所以括号中的数字应为17。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测验中排列数字的常见规律之一。(6)等差数列变式如:4,5,7,10,(),19()A.11B.12C.13D.14答案为D。相邻两项之差构成一个等差数列1,2,3,4,5,因此很快可以推算出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4,像这种相邻项之差虽不是一个常数,但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看做等差数列的变式。(7)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如:34,35,69,104,()A.138B.139C.173D.179答案为C。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可以发现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34+35=69,在把这一假设在下一数字中检验,35+69=104,得到验证,以此类推,得出答案为173。前几项或后几项的和等于后一项是数字排列的又一重要规律。(8)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的变式如:1,2,3,6,12,()A.18B.16C.24D.20答案为C。这也是一道与两数相加型式相同的题。所不同的是这次它不是两数相加,而是把前面的数都加起来后得到的和是后一项;即第三项是第一、二项之和,后边的项也是依此类推那么未知项最后一项是前面所有项的和,即12361224,故本题应该是24。(9)等比数列如:2,4,8,16,()A.32B.54C.36D.28答案为A。这是一道最基本的等比数列题,即相邻的两项中的后项与前项的比是一个常数。从题中可以看出4与2的比为2,8与4的比为2,依此类推,那么空缺的第五项将是第四项的2倍,即32。(10)等比数列的变式如:1,1,2,6,24,()A.50B.120C.11D.80答案为B。这是一道等比数列的变式问题,表面上看它不符合等比规律,但由观察可知第二项与第一项之比为1,第三项与第二项之比为2,第四项与第三项之比为3前四项已满足规律,其规律是从数列的首项1开始,其后项是前一项的整数倍,即其倍数是等差数列1,2,3,4,那么,未知项应该是第五项的5倍,245=120。(11)等差、等比混合式如:5,4,10,8,15,16,(),()A.20,18B.18,32C.20,32D.18,32答案为C。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混合题。其中奇数项是以5为首项、差为5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以4为首项、比为2的等比数列。这样一来答案就可以容易得知是C。这种题型的灵活度高,可以随意地拆加或重新组合,可以说是在等比和等差数列当中的最有难度的一种题型。(12)平方型如:1,4,9,(),25,36()A.10B.14C.20D.16答案为D。这道试题一眼就可以看出第一项是1的平方,第二项是2的平方,依此类推,得出第四项为4的平方16。对于这种题,考生应熟练掌握一些数字的平方得数。(13)平方型数列的变式如:66,83,102,123,()A.144B.145C.146D.147答案为C。这是一道平方型数列的变式,其规律是8,9,10,11的平方后再加2,因此空格内应为12的平方加2,得146。这种在平方数列的基础上加减乘除一个常数或有规律的数列,可以被看做是平方型数列的变式,考生只要把握了平方规律,问题就可以化繁为简了。(14)立方型如:1,8,27,()A.36B.64C.72D.81答案为B。解题方法如平方型。(15)立方型变式如:0,6,24,60,120,()A.186B.210C.220D.226答案为B。这是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如果你能想到它是立方型的变式,就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这道题的规律是第一项为1的立方减1,第二项为2的立方减2,第三项为3的立方减3,依此类推,空格处应为6的立方减6,即210。(16)双重数列如:257,178,259,173,261,168,26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