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黛玉进贾府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港星沈殿霞逝世两周年忌日,生前好友陈淑芬前往香港祭拜,不过沈殿霞的女儿却没有前来悼念,媒体骂其_。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妈妈总会抱怨自家小孩胆子太小,比较_、腼腆,不爱说话。熊主任表示,“80后”一般生活环境比较优越,在家人的宠爱下,容易让他们养成过于自我的思维惯性,遇到问题压力时,往往容易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认为自己受到了_。A不肖怯懦委曲B不孝怯弱委曲C不肖怯懦委屈D不孝怯弱委屈【解析】不孝:不孝顺;旧时父母丧事中儿子的自称。不肖:品行不好,不成才。根据语境,应用“不孝”。“怯弱”和“怯懦”都是形容词,都有胆小怕事之意。“怯弱”除胆小怕事之意外,常含身体纤弱之意。“怯懦”是指人天生的性格,怕事,不勇敢。如选“怯懦”与前边语义重复,所以应用“怯弱”。“委屈”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也可指让人受委屈。“委曲”指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曲折,也可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结合语境,用“委屈”合适。【答案】D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她生得杏脸蜂腰,俊眼修眉,亭亭玉立,顾盼神飞,正从梅花小径中闪身出来。B萧队长走到屋子当间儿,大伙都敛声屏气,李毛驴也停止了唠嗑。C李德裕救济百姓、与“歌仙”结亲等故事,虽有的是不经之谈,却极好地说明了他在海南人民心中是正直、勇敢、亲民的形象。D初做母亲的她首次听到宝宝喊“妈妈妈妈”的甜言蜜语时激动得流下了幸福的眼泪。【解析】A项,顾盼神飞:形容顾盼之间,神采飞扬。B项,敛声屏气:形容谨慎畏惧的样子。C项,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D项,甜言蜜语:指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导学号:16702109】A有人统计过,红楼梦中总共写了975个人,其中有姓有名的大约732个左右,人称红楼梦是“一姓一名皆具精意”。B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C关于曹雪芹,目前还存在着不少有争论的问题,不是他的生卒年一直存在争议,而是连他的字、号也不能十分确定。D不但南昌武阳曹氏宗谱记录了曹氏的世系和世序,还清楚地记录了曹氏的迁徙志和祠堂志。【解析】A项,成分赘余,去掉“大约”或“左右”;C项,关联词语运用不当,“不是而是”表并列,此处分句间应为递进关系,应改为“不只甚至”;D项,语序不当,“不但”调整到书名后面。【答案】B4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不超过30字。 【导学号:16702110】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_【解析】做此题,需要熟读本段文字,体会其情节神韵,明确二人的特殊之处,展开联想想象,运用对偶句来描述。描述的内容必须是二人初会的“情景”。可以巧用原文词句。【答案】(示例一)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示例二)灵犀相遇,抬眼大惊,便觉特眼熟;神韵交汇,放目一笑,即感旧相识。5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以红楼梦为主语:_以曹雪芹为主语:_【答案】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6阅读下面的文段,准确摘抄与脂砚斋每条批语相应的语句。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脂砚斋批语四句:写尽天下疼女儿的神态。自然顺写一笔。书中人目太繁,故注明一笔,使观者省眼。傍见一笔,更妙。(1)与脂批相应的语句:_(2)与脂批相应的语句:_(3)与脂批相应的语句:_(4)与脂批相应的语句:_【答案】(1)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2)黛玉也哭个不住。(3)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4)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 【导学号:16702111】锄李锐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B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D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E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和主题等方面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A项,“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分析错误,开头的对话主要表现六安爷温和、固执、热爱土地的形象特点;“他与村人的分歧”于文无据。C项,“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分析错误,从全文看,本文的主题应是表现土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不断沦陷的命运,表达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和留恋。E项,“看透世事变迁”“无法与时俱进”分析不恰当,六安爷的“平静固执”主要是由于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多年形成的劳作习惯。【答案】BD8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_【解析】本题从分析小说标题寓意的角度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主要从标题的字面意思和标题与小说人物、主题等方面的关系来考虑。“锄”是一种农具,代表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同时是六安爷的一种劳作行为,代表着他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象征着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蕴含着他对土地的感情等。【答案】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9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_【解析】本题从句段作用的角度考查分析作品的结构。小说第八段前半部分作为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作用是:内容上,强调百亩园对西湾村人的重要意义,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结构上,这些夸张性的词语也与下文百亩园的被毁形成对比,为表现六安爷的形象作铺垫。【答案】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10“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_【解析】本题从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角度考查分析作品的形象和主题。“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是六安爷平静又固执地说了无数遍的一句话,从中可见六安爷的温和与固执;他为什么说是“过瘾”呢?这又表现了他的什么心理呢?联系全文可以分析出其中表现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密封功能技术革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工会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过好校园生活(第5~8课)教案(表格式)
- 人教版(2024)六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第21课 到达指定的楼层 教案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基础知识背诵版+默写版
- 2025年漳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苗栗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妇产科护理学高频考题库及答案(共600题)
- 2025年阿拉善盟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年牡丹江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医用耗材管理相关知识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考试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
- 架子鼓教学基础课件
- 绝缘检测仪操作技术课件
- 空调公司运营管理制度
- 业务员区域管理制度
- 2025年江苏省选调生考试综合知识试题
- 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 库尔勒汇同泰印染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筒子纱染色、20000吨针织布、毛巾、干发巾飘然项目环评报告
- 2025年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验收调试报告
- 学校校服验收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