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三)(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22分)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灭之。休数年,使人请地于韩。韩康子欲勿与,段规谏曰:“不可。夫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复,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君其与之。与之彼狃,又将请地于他国,他国不听,必乡之以兵;然则韩可以免于患难,而待事之变。”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一于知伯。知伯说,又使人请地于魏,魏宣子欲勿与。赵葭谏曰:“不如与之。”宣子曰:“诺。”因使人致万家之邑一于知伯。知伯说,又使人之赵,请蔡、皋狼之地,赵襄子弗与。知伯因阴结韩、魏,将以伐赵。三国之兵乘晋阳城,遂战。三月不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水而灌之。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襄子谓张孟谈曰:“粮食匮,城力尽,士大夫病,吾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如?”张孟谈曰:“臣闻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君释此计,勿复言也。臣请见韩、魏之君。”襄子曰:“诺。”张孟谈于是阴见韩、魏之君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二君曰:“我知其然。夫知伯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未遂而知,则其祸必至,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二君即与张孟谈阴约三军,与之期日,夜,遣入晋阳。张孟谈以报襄子,襄子再拜之。张孟谈因朝知伯而出,遇知过辕门之外。知过入见知伯曰:“二主殆将有变。”知伯曰:“不然。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之勿出于口。”知过见君之不用也,遂去不见。襄子使张孟谈见韩、魏之君曰:“夜期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知伯军。”知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知伯军而禽知伯。(选自战国策赵策,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伯因阴结韩、魏阴:暗地里B因舒军而围之 舒:散开C与之期日 期:期望D二主殆将有变 殆:大概C期:约定。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BA项,连词,表并列,和;连词,表转折,却。B项,都是连词,表承接,那么。C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的。D项,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之/勿出于口B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之/勿出于口C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之/勿出于口D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之勿出于口C解答断句题,首先应当通读语句,力求对语句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另外,还可根据虚词的用法来断句。“矣”字一般用于句尾,不用于句中,由此可排除A、D两项。“其地”指赵国的土地,中间不应断开,由此可排除B项。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伯贪得无厌,他向韩国、魏国、赵国索要土地,韩国、魏国忌惮知伯的为人,都给了他土地,唯独赵国没给。B三国之兵围攻赵国的晋阳城,守城几个月后,晋阳城内物乏人疲,赵襄子想要拿城投降,张孟谈不同意他这样做。C张孟谈见到韩国和魏国的国君后,不仅向其分析利害关系,晓之以理,还向其保证只要三军联手就可打败知伯军。D盲目自信,不能明察形势,且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是知伯最终兵败的重要原因。C“还向其保证只要三军联手就可打败知伯军”于文无据。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闻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君释此计,勿复言也。(5分)译文:_(2)知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知伯军而禽知伯。(5分)译文:_【解析】翻译句子时,通读语句,找出文言知识点,本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努力做到“字字落实,句句通顺”。【答案】(1)我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却不能使它保存,国家有了危险却不能使它安定,那就不要尊重有才智的人了。您放弃这种打算吧,不要再说这些了。(关键词“存”“安”“释”各1分,句子大意2分)(2)知伯的军队都去救水而一片混乱,韩康子和魏宣子从两边夹攻,赵襄子带兵从正面进攻,大败知伯的军队并活捉了知伯。(关键词“翼”“犯”“禽”各1分,句子大意2分)【参考译文】知伯率领赵、韩、魏三国的军队征讨范氏和中行氏,把他们灭掉了。休整了几年之后,知伯便派人到韩国去索要土地。韩康子想不给他,谋臣段规劝谏韩康子说:“不能不给。知伯为人,贪利而凶残,他来索要土地,如果我们不给,他一定会向我们出兵。您还是给他吧。给他之后他会更加贪婪,还会到别国去索要土地,别国不给,他必定向这个国家出兵;然而这样韩国就可以免受战祸之苦,而等待形势的变化。”韩康子说:“好吧。”就派使者送给知伯一个拥有万户的城邑。知伯很高兴,又派人到魏国索要土地,魏宣子想不给他。大臣赵葭劝谏魏宣子说:“您不如给他。”魏宣子说:“好吧。”就派人送给知伯一个拥有万户的城邑。知伯很高兴,又派人到赵国,要求得到蔡和皋狼两地,赵襄子没有给他。知伯就暗地里和韩、魏结盟,将要共同进攻赵国。三国的大军突然袭击晋阳城,于是和赵国的军队开战。过了三个月也没能攻下晋阳城,于是把三国军队散开包围晋阳城,使晋水冲开堤岸,灌入城内。三军包围晋阳城已整整三年,城内的人在树上搭巢居住,挂起釜来煮饭,钱财和粮食快用完了,士兵疲倦瘦弱。赵襄子对张孟谈说:“粮食匮乏,城中力量用尽了,士大夫们都很疲困,我守不住了。想拿城去投降,你看怎么样?”张孟谈说:“我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却不能使它保存,国家有了危险却不能使它安定,那就不要尊重有才智的人了。您放弃这种打算吧,不要再说这些了。我请求去见韩国、魏国的国君。”赵襄子说:“行。”于是张孟谈暗地里会见韩国和魏国的国君说:“我听说唇亡则齿寒,现在知伯率领你们两国进攻赵国,赵国将要灭亡,赵国亡了就必然轮到你们灭亡了。”韩、魏二君说:“我们也知道会这样。知伯为人,内心粗暴而又不仁,我们的计谋还没有成功他就会知道,知道了必然大祸临头,那可怎么办呢?”张孟谈说:“计谋出于你们两位之口,只有我一个人听到,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件事。”韩康子、魏宣子即刻与张孟谈秘密订立军事盟约,约定举事的日期,当天晚上,张孟谈返回晋阳城。张孟谈把这事报告给了赵襄子,赵襄子对着张孟谈拜了两拜。张孟谈去朝见知伯出来,在军门外遇见了知伯的大臣知过。知过进去拜见知伯,说:“韩、魏二君大概将会叛变。”知伯说:“不会这样的。我和韩、魏二君已经订立了盟约,消灭了赵国,我们三家将瓜分其地,我亲自和他们订立的盟约,他们一定不会欺骗我的。您就放心吧,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知过见知伯不听从他的意见,就离开不见知伯了。赵襄子派张孟谈会见韩康子、魏宣子说:“约定就在今晚杀了知伯守堤的官吏,再使晋水决堤淹灌知伯的军队。”知伯的军队都去救水而一片混乱,韩康子和魏宣子从两边夹攻,赵襄子带兵从正面进攻,大败知伯的军队并活捉了知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22分)投时相书欧阳修某不佞,疲软不能强筋骨,与工人田夫坐市区、服畎亩,为力役之劳,独好取古书文字,考寻前世以来圣贤君子之所为,与古之车旗、服器、名色等数,以求国家之治、贤愚之任。至其炳然而精者时亦穿蠹盗取饰为文辞以自欣喜。然其为道闳深肆大,非愚且迂能所究及。用功益精,力益不足,其劳反甚于市区畎亩,而其所得,较之诚有不及焉。岂劳力而役业者成功易,勤心而为道者至之难欤?欲悔其所难而反就其易,则复惭圣人为山一篑止焉之言,不敢叛弃。故退失其小人之事,进不及君子之文,茫然其心,罔识所向,若弃车川游,漫于中流,不克攸济,回视陆者,顾瞻徨徨。然复思之,人之有材能、抱道德、怀智虑,而可自肆于世者,虽圣与贤未尝不有不幸焉。禹之偏枯,郤克之跛,丘明之盲,有不幸其身者矣。抱关击柝,栖惶奔走,孟子之战国,扬雄之新室,有不幸其时者矣。少焉而材,学焉而不回,贾谊之毁,仲舒之禁锢,虽有其时,有不幸其偶者矣。今以六尺可用之躯,生太平有道之世,无进身毁罪之惧,是其身、时、偶三者,皆幸于古人之所有者。独不至焉,岂天之所予不两足欤?亦勉之未臻欤?伏惟明公履道怀正,以相天下,上以承天子社稷之大计,下以理公卿百职之宜,贤者任之以能,不贤者任之以力,由士大夫下至于工商贱技,皆适其分而收其长。如修之愚,既不足任之能,亦不堪任以力,徒以常有志于学也。今幸以文字试于有司,因自顾其身、时、偶三者之幸也,不能默然以自羞,谨以所业杂文五轴贽阍人,以俟进退之命焉。(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改)【注】偏枯:半身不遂。郤克:郤献子,春秋中期晋国正卿,身残志坚的元帅。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某不佞,疲软不能强筋骨佞:才能B而可自肆于世者 肆:放纵,恣意而行C少焉而材,学焉而不回少:年幼D皆适其分而收其长 长:长处,优点B肆:体现,展示。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AA项,均为介词,表比较。B项,连词,表转折,但;连词,表修饰。C项,代词,代指这种情况;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介词,拿、用;连词,表修饰。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至其炳然/而精者时亦穿蠹/盗取饰为文辞/以自欣喜B至其炳然而精者/时亦穿蠹/盗取饰为文辞以/自欣喜C至其炳然而精者/时亦穿蠹盗取/饰为文辞/以自欣喜D至其炳然/而精者时亦穿蠹盗取/饰为文辞/以自欣喜C解答此题,首先要联系上下文明确语段的大致意思,其次要抓住句中的动词、虚词等。“炳然”和“精”是两个并列的修饰语,用“而”字连接起来,都修饰“者”,作“至”的宾语,故“者”后应断开,排除A、D两项;“以”字一般不用在句尾,在此句中它是连词,表目的,应和“自欣喜”相连。据此排除B项。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喜欢阅读古代的典籍,对古代圣贤君子的做法深入探究,他认为这样做的辛苦程度远远超过匠人农夫做体力活。B作者认为即使古代才华横溢、道德高尚、心忧天下的圣人贤者也会有不幸,而自己生于太平盛世是幸运的。C作者认为大禹、郤克、左丘明因身有残疾而不幸,而孟子、扬雄则因生不逢时而不幸,贾谊、董仲舒因为对手而不幸。D欧阳修写这篇文字的目的是表明自己比古代那些圣贤幸运,为能够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为国家出力而感到高兴。D“目的是表明自己比古代那些圣贤幸运,为能够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为国家出力而感到高兴”说法错误,作者写此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宰相的重用。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欲悔其所难而反就其易,则复惭圣人为山一篑止焉之言,不敢叛弃。(5分)译文:_(2)如修之愚,既不足任之能,亦不堪任以力,徒以常有志于学也。(5分)译文:_【解析】翻译句子时,通读句子,把握大意,找出文言知识点,努力做到“字字落实,句句通顺”。【答案】(1)我后悔选择艰难的道路,想回头做容易的工作,却又在圣人说的“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句话面前感到惭愧,不敢背叛放弃初衷。(关键词“反”“惭”“叛弃”各1分,句子大意2分)(2)像我这样愚钝,既不能够凭才能被任用,也不能凭力气被任用,只是我常常致力于探求学问。(关键词“能”“堪”“徒”各1分,句子大意2分)【参考译文】我没有才能,身体孱弱,筋骨不强健,不能像匠人农夫一样在市井街巷、田亩中从事体力劳动,我只是喜好阅读古代典籍,考察探究自古以来古圣先贤的一些做法,和古代的车马、旗帜、服饰、器物、名色等方面的事情,来探求治国的方略、任用贤才和愚者的方法。至于那些明白而精辟的思想,有时也会苦心钻研,寻章摘句,装饰自己的文章,来让自己内心愉悦。然而那些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和学问深远博大,并不是愚笨并且迂腐的我所能探究到的。我下的功夫越精深,越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这反而比在市井田亩中劳作更辛苦,然而我的收获,和他们相比确实不如他们。难道从事体力劳动成功容易,费尽心力研究学问成功困难吗?我后悔选择艰难的道路,想回头做容易的工作,却又在圣人说的“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句话面前感到惭愧,不敢背叛放弃初衷。所以如果放弃初衷,还不如普通人做的事情那样有成就,继续努力又比不上圣贤的文章,内心茫然,迷失方向,就像放弃车子,在江水中漫游,不能够渡过江水,回望陆地,环顾四周惊慌不安。然而我又想到,一个才华横溢、道德高尚、心忧天下,在世上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人,即使是圣人贤者也恐怕会有不幸啊。大禹半身不遂,郤克跛脚,左丘明失明,这是因身体而不幸。守关巡夜,烦恼不安,四处奔走,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扬雄生活在王莽时代,这是因时代而不幸。年少时就才华横溢,探求学问执着如一,贾谊被毁,董仲舒被禁,他们虽然遇到了好的时代,但也因他们的对手而遭受不幸。现在,凭着身高六尺的躯体,生活在太平有道的盛世,没有因做官而获罪的恐惧,这是我在身体、时代、对手这三个方面都比古人所拥有的幸运。唯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线基站维护培训课件
- 抖音商户短视频创意提案评审制度
- BWA-6047-生命科学试剂-MCE
-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区三校2024-2025学年七上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美发培训卷杠课件
- 国际多式联运操作规范与风险管理
- 航空行业三年发展报告:国际与国内市场的比较研究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国画山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道垃圾清理管理办法
- 监理通知回执单新
- 母婴保健-助产技术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保洁服务考核表(仅供参考)
- dd5e人物卡可填充格式角色卡夜版
- 教师进企业实践三方协议书
- 施工现场隐患图片识别合集
- 山西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
- 煤矿在用安全设备检测检验制度
- GB/T 24632.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圆度第2部分:规范操作集
- GB/T 20428-2006岩石平板
- GB/T 11363-1989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