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思想的影响,单亲家庭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结构形态,被普遍关注。而社会对这种现象、对这类人群的歧视,对单亲子女的歧视与偏见,日益加剧她们对于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恐惧、冷漠,甚至仇视。孩子是无辜的,我们要正视此种现象,改变自身的观念,正确地教育引导孩子,调整好孩子的心态,以达到相对的平衡点。关键词:单亲家庭 教育观念 满爱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ideas, single parent families, a type of social structure was concerned. But soci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this phenomenon, in this population, discrimination andprejudice against children from single parent families, increasing their social this big family of fear, indifference to, and even hate. Children are innocent, and we must face up to this phenomenon and change their ideas, to educate children properly, adjust the childs State of mind, in order to achieve relative balance.Key words:Single-parent family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Love浅谈单亲家庭幼儿教育问题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新的思想观念也逐步出现并成为潮流。人们在追求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更多的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传统的婚姻观念已经改变,离婚再也不是所谓的“伤风败俗”“丢脸”的事情,反而成为了很多家庭解决矛盾的最终办法。如下图: 中国离婚率近5年增长40% 北京增幅超平均值, /sh/2013/11-15/5509637.shtml.来自民政部最近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26.9万对,增长8.1%,粗离婚率为1.71;2009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46.8万对,增长8.8%,粗离婚率为1.85;2010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67.8万对,增长8.5%,粗离婚率为2.0;2011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87.4万对,增长7.3%,粗离婚率为2.13,2012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310.4万对,增长8.0%,粗离婚率为2.3。2012年与2008年相比,我国的粗离婚率5年间增长了近40%。可见,中国的离婚率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一、单亲家庭的正确诠释(一)什么是单亲家庭?单亲家庭一般是指三种情况:一种是离婚后,孩子跟随一方家庭抚养的;一种是女人未婚先孕,把孩子生下来独自抚养的;还有一种是一方去世以后剩下的孤儿寡母。我国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式这样定义的,即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二)单亲家庭产生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思想的影响,以及社会、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其中离婚家庭占据单亲家庭中的比率越来越高,所以夫妻离异家庭被普遍认为这就是单亲家庭。这一类情况,多数是由于男女双方缺乏对婚姻的认识和对家庭的高度责任感,对于家庭和孩子的责任感不强, 笙长军:单亲家庭子女自卑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延边大学学报,2009.42(5)。使得闪婚闪离的婚姻现象日益增多,以致处于一种不理性的婚姻状态。随着社会转型、社会环境变化,离婚的人已经形成一股大军,而离异后的孩子就被认为成了婚姻的牺牲品。Heather Ross和Isabel Sawhill认为女性经济机会的增多、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率的增多,是婚姻解体从而导致女性单亲家庭数量增多的重要原因。Irwin Garfinkel 和Sara Mclanahan 也认为女性单身家庭大量产生是婚姻模式的改变所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一筠说:“随着社会转型、社会环境变化对婚姻家庭发起的挑战,新离婚时代来临。”而这些高离婚率也导致了更多单亲家庭的出现,单亲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受教育程度一直被社会所关注与讨论,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她们,给予她们足够的关爱,使她们不被中国式观念定性为婚姻的牺牲品呢?二、影响单亲家庭子女成长的因素香港学者林陈兰德概括了五种解释父母离婚对子女影响的理论:1、失去父母论:主张与父母同住可令孩子成长较好。丁贝尔斯基指出,如果由于父母分手而失去父母部分支持,孩子便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学业退步,自我影响低落,不适当行为等;2、父母适应问题论:认为父母因家庭破裂而身心无法正常交流,影响与子女同住的父母一方暂时不能肩负父母职责,造成孩子生活质量降低,E.M.赫瑟林顿和他的同事发现,离婚后一年,有孩子抚养权的母亲表现焦虑、抑郁、易怒和缺乏自信,她们难以对孩子表露爱感,少于孩子沟通,多了惩罚,以及使用管教的方法等;3、父母时常发生冲突论:R.E.埃默里发现伐木冲突对孩子心理适应有负面影响,P.R.阿马托指出造成的影响有多方面,负面的情绪例如惊怕,易怒,困扰,倘若父母讲孩子又卷入冲突否认旋窝中,亲子关系和家庭紧密性都会因而减弱;4、经济困难论:G.J.邓肯、S.D.霍夫曼认为婚姻破裂造成家庭经济能力减弱,因而增加孩子出现问题的可能性;5、生活困扰论:E.B.维舍和J.S.维舍强调离婚的影响不只是一个困扰原因,而是积存无数负面事件引发孩子出现问题。三、单亲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消极影响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她们社会化开始的场所,是她们形成人格的最重要的时期,西方的社会控制理论认为:对孩子来说,家庭和学校是她的主要的依恋对象。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孕育一个人的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为其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人格的缺失和行为的偏差。单亲家庭作为一种不完整的家庭形态,其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单亲家庭的教育功能相对收到削弱子女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多的应为家庭教育,因为孩子与家庭这个小社会环境接触的时间机会较多。同时,家庭教育还因家长与学生具有的独特的亲情关系以及朝夕相处、彼此了解等特点成为了子女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家长可“以情动人”也可“因材施教”。可以不受限制“遇物而悔”随即教育,这些都是学校教育无法代替或难以做到的。家庭教育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配合学校教育,父母应当支持学校在教育自己子女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然而由于单亲家庭的机构特点,正如某些专家所言“单亲家庭的教育使失衡的教育”导致其教育功能有所削弱:1、有的单亲家庭家长受心理和生活压力的影响,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单亲家长在生活上既当父亲又当母亲,经济上还要承担全部的开支,再加上繁杂的家务劳动,导致她们身心疲惫,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力不从心。2、有的单亲家庭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时间很少,无法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3、有的单亲家庭家长的权威在双方吵架时受到孩子的质疑,在子女心中家长高大正义的形象有所改变,因此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显得不够理直气壮,不敢大胆管教孩子,因此无法实施对子女的教育。4、有的单亲家庭家长教育方式失当,教育效果有限。如太过溺爱孩子或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或者干脆放任不管。(二)单亲家庭子女的人格发展易存在缺陷1、性格较孤僻。用日本犯罪心理学家森武夫的话说:“家庭是个人的塑造场。”父母是子女个性形成的首要和最重要的老师。无父的家庭,子女尤其是男孩子更容易被社会不良诱因所染上恶习。无母的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更大,如果一个人的幼年就生活在无母的家庭,会造成情感能力退化,一个母亲的良好影响可以促使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反之,孩子可能形成自我封闭或产生其他的负面的心理倾向。2、自卑感强。单亲家庭子女会产生不安定的感觉,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从而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总不如别人,比别人总也缺少一样东西,爱,或是能能力,或是物质上。3、对外界却反信任感。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家长不注重爱或沟通交流的方式,而引起子女对家庭的信任感降低,反而对家庭以外的成员表现出相对信任感,亦或是同学、同伴等。4、行为敏感性强,容易产生问题行为。对一句话、一个眼神或是一个举动都会感到与别人的差别,容易引起自身的错误判断,敏感判断,从而导致感情用事,表现出不能理解的多种行为,如自暴自弃、争强好胜等。(三)单亲家庭对孩子学习易产生消极影响学习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单亲子女一般缺少较好的生活和学习上的指导,又加上家庭破裂给她们带来的创伤,容易丧失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四、单亲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积极影响表现为:第一,孩子的自立愿望得到加强。一般来说,单亲家庭的经济条件较差,社会地位较低,这种状况导致其子女缺乏双亲的有力保护。生活其中的孩子有着切肤之痛,她们对单亲家庭的不幸遭遇难以释怀,有些单亲家庭子女从小就立下改善环境、地位的志向,成就感也更强烈、迫切。第二,有利于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但大多数子女能体谅单亲家庭父母的艰辛,与单亲父母的情感依恋较强,更能善解人意,在日常生活汇总,成熟较早,更易为单亲父母分忧解难。第三,部分子女的生活技能更多。在双亲家庭许多家务可能不需要孩子去做,但单亲家庭却要孩子承担更多的责任。由于父母一方的缺少等各种单亲家庭特有的原因,单亲家庭子女在生活方面从父母处得到的帮助、指导较少,很多事情包括生活上的,她们只能依靠自己,因此,多数单亲家庭经历一段单亲生活后,都会在一定程度对单亲家庭生活有所适应,并培养起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一些研究者通过调查后认为,单亲家庭子女在家庭管理、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优于完整家庭子女,她们通常能掌握更多的生活知识以及生活技巧。第四,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一些学者认为,对离婚式单亲家庭孩子来说,摆脱了离婚前的纷扰状态,为一部分儿童带来了平和的成长环境。这为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单亲家庭对大多数子女来说是不利的,但对那些结构完整却家庭环境恶劣的孩子来说则不然。五、积极影响下的经典案例据不完整的天空来自中国单亲家庭的成长报告统计,54以上的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来自于单亲家庭,35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出自于单亲家庭。只要给予科学而有力的指导,使单身的父母掌握教育和管理单亲子女的常识,具备引导单亲家庭健康成长的能力,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可以培养得出色而优秀。案例一:美国第42任总统克林顿是个遗腹子,在他来到人间前3个月,他的父亲去世。克林顿的母亲弗吉尼娅是通过上夜校成为一名护士的,她下决心要使儿子不但有个好职业,而且要上升得很快。她一心扑在儿子身上,让克林顿住大房间,在他3岁时就开始教他读写。克林顿上小学时,弗吉尼娅每天接送他上学,为此克林顿被同学们讥笑为“胆小鬼”。上高中时,克林顿是同学中第一个拥有汽车的学生,那是他母亲从小给他存钱买的。后来克林顿到牛津上学时,弗吉尼娅要求他每星期给她写一封信,并审查他结交的新朋友,叮嘱克林顿“永不停止学习,永远不要说我做不到”。 案例二: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也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奥巴马母亲的理念是:再乱不能乱了孩子的教育,再穷也不能穷了孩子的教育,当然,自己的教育也一样。与丈夫离婚后,她带着孩子从印尼回到夏威夷,穷到了要靠助学金和粮食救济券度日的地步。奥巴马曾在演讲中回忆过那段日子,说母亲那种忙完这一顿要担心下一顿,交完一张账单又为另一张账单发愁的境况,让他印象很深刻。但更深刻的是,母亲在这种情况也没放松对他的教育。最厉害的是,奥巴马的母亲还继续攻读着她的硕士学位,人类学专业的。六、正视社会衍生出的新型家庭形式,发挥正能量举措(一)正确看待新型家庭组成形式,走进单亲家庭子女的生活中国的单亲家庭有两个极端,一是过于溺爱孩子,在家庭圆满上不能补给孩子,就在金钱上满足孩子,造成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一是完全忽略了孩子。 鲁晓峰:关注来自单亲家庭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8)。有些单亲家庭也会将一些离异因素归结到孩子身上,对孩子持一种厌恶情绪,使得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使孩子常常处于一种恐惧、惊吓情绪中,感觉家庭生活是冰冷的。中国85的单亲家庭由母亲和孩子组成,单亲母亲的身心调适能力决定了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幸福感,拥有幸福感的孩子在身心发展上与三口之家的孩子基本没有区别,甚至于早早地拥有了一份家庭责任感,使命感,懂得关心关爱周边的人,不会有过多的骄纵、自私的心态与行为,懂得珍惜,懂得用正确地方式争取幸福,争取财富,这恰恰是当代独生子女未拥有的。现在的85后、90后、00后,一代胜于一代得宠,只要孩子想要的,家长一定满足。家长的所谓要给予孩子最好的,不能输在成长线上的理论一直腐蚀着这颗急切又期盼的心。往往把家长自己未能完成的、达成的目标期待于孩子身上,把互相攀比的心态寄托于孩子身上。家长的心情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结果很多孩子读不下去书,沉浸于网吧游戏,因为在那里能得到释放,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能得到展现,最后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家长落空孩子被耽误了。单亲家庭的孩子和普通家庭的孩子虽然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如早期在幼儿园他们会表现出内向的性格,容易恐惧、悲伤、情绪冷漠、对周围环境持一种冷漠态度。很多的单亲家庭孩子不愿意融入伙伴中,常常是独来独往,处于一种不合群状态。他们很容易对其他孩子所拥有的东西持一种嫉妒的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注重学习成绩,一直处于劣势状态,常为小事发脾气。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相互配合,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所以我们要更注重单亲家庭孩子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疏导和培养。 社会与公众对单亲家庭的报道总是负面的占多数。诸如,单亲家庭是病态的,单亲家庭的宝宝犯罪率高等等。因此单亲宝宝常常被戴上“问题儿童”的帽子,这样不公平的待遇,导致宝宝性格内向、恐惧、冷漠、攻击性强等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从而向恶性循环发展。随着单亲家庭比例的增加,如今每个班级都会碰到单亲家庭走出来的孩子。诸如上述分析,我们作为幼儿进入集体生活、进入校园生活的第一任老师,应深入了解每一个单亲家庭的背景情况,她们有共性的方面,也有存异的地方,只有正确了解家庭的背景构成,才能真正有效给予帮助与指导。(二)用心关爱单亲家庭里的成员,帮助其正确积极面对生活眼神来源于内心世界,是不被隐藏的。当用爱的眼神、用心与家长交流,她们不会产生紧张、害怕与抵触,容易形成有效沟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家长形成有效沟通是打开孩子心理障碍、疏导孩子正确看待问题的第一步。孩子越小越需要安全感,需要爱,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爱的缺失比较严重。他们内心脆弱、对人冷漠、性格内向、难以融入大集体中。因此,家长和幼儿教师要合力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在平时,教师可以跟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共同商量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耐心给家长讲解不恰当的教育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影响,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让他们生活在温暖里,关注他们,热爱他们,让他们走出单亲家庭的阴影。在幼儿教育上,让家长积极配合,尽到一个幼儿教师的教育义务,让幼儿在和谐的环境中受到好的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是跟随男方还是女方,作为家长都扮演着爹妈的双角色。既要有父亲的学识渊博、思虑周密、处事周到;又要有母亲的温文尔雅、善解人意、刻苦耐劳。一双手,一只是父亲坚强刚毅之手;一只是母亲呵护细微之手。既然选择了走下去,就走出另一番精彩来。 摘自:上帝也是单亲作者:孟迁。人生最大的束缚来自于观念,最大的局限在于性格。生活怎样,不仅在于我们遇到了什么,也在于我们如何看待我们的遭遇,因为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影响到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和自己的处境。我们头脑中的观念充满了陷阱。命由天生,运由己造。同样一种遭遇,有的人叫苦不迭,有的人觉得没什么,继续上路。同样一种打击,有的人一蹶不振,从此消沉;有的人痛定思痛,东山再起。最终决定人命运的是自己的性格和选择。 王祖侠、郑燕: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与健康教育措施,科学教育论坛,2005(17)。作为一名专业的优秀幼儿教师,应该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一起帮助幼儿健康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大课堂的形式,组织家长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甚至于心灵相关疏导、减压讲堂,促使家长拥有积极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才能正确引导孩子的性格取向发展。(三)积极发挥单亲亲人的正能量,促使其子女转危机为生机尽管存在争论,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单亲家庭所形成的不良环境只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因素产生何种作用、导致何种结果取决于家长本身和孩子的互动关系。事实上,一个有责任感的善于自律的单亲,只要给予孩子正常的爱和正常的教育,完全可以培养出一个在一切方面都堪称健全的孩子。特别是不在身边的父亲或母亲也能同样担负起对孩子的责任。那么,单亲的孩子就能够与正常孩子一样,甚至更优秀于普通孩子。正如台湾学者指出:形成单亲的过程对于家庭本身而言是一种“意外性危机”与一种“创伤的经验”,至于对于子女而言,究竟是一种危机亦或是一种催化心智发展的机会,必须视家庭功能的正常运作,家庭成员之团结凝聚力及亲和关系而定。换言之,若单亲家庭之家庭和谐发展,且亲子关系健全,则子女可能会因为生活于破碎家庭中而更独立,更有责任感,且可分担共同支撑家庭的责任。单亲家庭不过是多元化的社会衍生出的多元化的家庭形式,单亲家庭缺失的是家庭的形式而不应是教育功能。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渴望父母双方的爱,单亲孩子的教育源自单亲父母的责任感与教育技巧。克林顿、奥巴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母亲给予了孩子正常的爱和正常的教育,孩子变危机为正能量,独立而有责任感,最终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一份子。老话“三岁看老”,就能证明幼儿园阶段的这个年龄是人一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在成长中发挥巨大作用。所以,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是打开单亲家庭子女良好心态的奠基石,要想打开孩子心灵上的这扇窗户,首先要解决单亲父(母)的问题,引导与疏导心理上的问题。有很多单亲会把离婚归结为一方错,或是归结为孩子身上,一味片面的沉浸于伤害中而无法自拔,不能从所谓的痛苦中解脱重新生活,这就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影响。从小就深受仇恨与害怕的环境影响,对身边亲人的不信任,对周遭的怀疑,导致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出现了双重性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复合材料汽车轻量化设计-洞察与解读
- 会计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医院施工材料检验与监控方案
-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任职来的专业技术试题及答案
- 数字化农场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 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珠宝业务试题及答案
- 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考前自测题及答案
- 产品客服人员培训考试题
- 全球数字金融发展
- 旅游企业综合实训报告总结
-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岗位能力需求调研报告(含岗位能力分析表)
- 砂轮机检查维护及使用安全目视化导图
- 雾化吸入评分标准
- Rexroth (博世力士乐)VFC 361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对外汉语综合课吃点儿什么说课-课件
-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泌尿与男性生殖系感染
- GB 17498.5-200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5部分:曲柄踏板类训练器材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疼痛的评估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