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言文阅读之翻译-讲义.doc_第1页
专题文言文阅读之翻译-讲义.doc_第2页
专题文言文阅读之翻译-讲义.doc_第3页
专题文言文阅读之翻译-讲义.doc_第4页
专题文言文阅读之翻译-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单学习网课程讲义学科:语文专题:文言文阅读之翻译主讲教师:涂洁 北京八十中语文高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盈创动力大厦E座702B免费咨询电话 4008-110-818总机要考点梳理一、文言翻译的标准和原则1.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2.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二、文言翻译的方法留、调、补、贯、删、换1、留:年号、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2、换: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3、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 后置、定语后置等;4、补: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5、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等;6、贯: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1、留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题面:(1)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2)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总结: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德祜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和氏璧,天下所传宝也。卢陵文天祥自序其诗。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题面:(1)夫战,勇气也。(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总结: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如:“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语气助词)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结构助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停顿助词)3、换题面:(1)十年春,齐师伐我。(2)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璧有瑕,请指示王(5)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总结: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或词的结构古今相同意义却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4、调“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题面:(1)甚矣,汝之不惠。(2)何陋之有?(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4)还自扬州。(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夫晋,何厌之有?(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8)“甚矣,汝之不惠!”总结: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5、补“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题面:(1)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竖子,不足与谋。(4)今以钟磬置水中。(5)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6)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6、贯“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题面:(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注:牛马走,像牛马一样的人。此处为作者自谦词,可意译为“鄙人”或“您的仆人”)(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文言文翻译备考提示:1、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2、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3、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4、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5、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6、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金题精讲题一题面: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课后拓展练习注:此部分为老师根据本讲课程内容为大家精选的课下拓展题目,故不在课堂中讲解,请同学们课下自己练习并对照详解进行自测。题一题面:翻译下列句子:(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题二题面:翻译下列句子:(1)呜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题三题面:翻译下列句子:(1)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4)举孝廉不行。(5)穷且益坚。(6)蟪蛄而不知春秋。题四题面:翻译下列句子:(1)吾谁欺?欺天乎?(2)何为不去也?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4)赵氏求救于齐。(5)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6)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8)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矣。题五题面:翻译下列句子:(1)委命下吏。(2)鞣以为轮。(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5)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题六题面:翻译下列句子:(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2)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讲义参考答案主要考点梳理1、留(1)庆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2)陈胜是阳城县人,字涉。2、删答案:(1)译:打仗,是靠勇气的。(2)译: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3)译: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3、换答案:(1)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2)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的意见。(3)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们来到这块和外界隔绝的地方。(4)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5)译:已经为它们哭泣了三天,于是发誓要治疗他们把五年作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使它们保全。(为动用法,使动用法)(6)译: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响应他,都带者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着他。(名词作状语)4、调答案:(1)调:汝之不惠甚矣(主谓倒装)译:你太不聪明了。(2)调:有何陋?(宾语前置)译:有什么简陋呢?(3)调:盖简修狭者桃核为之。(定语后置)译: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4)调:自扬州还。(状语后置)译:我从扬州回来。(5)译:尖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6)译:有什么满足的?(7)译: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8)译:你的不聪明,太严重了!(你太愚笨了!)5、补答案:(1)补:沛公谓张良曰:“(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2)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谓语)(3)补:竖子,不足与(之)谋。(省略宾语)(4)补: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省略介词)(5)补:(蛇)触草木,(草木)尽死,以(蛇)啮人,(人)无御之者。 (6)补:蔺相如固止之,(蔺相如)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舍人)曰:“(廉颇)不若(秦王)也。”6、贯答案:(1)译:太史公、像牛马一般的仆役,司马迁拜了又拜说。(2)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金题精讲题一答案: (1)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译“却使事情更加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2)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课后拓展练习题一(1)答案: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详解:地名不翻译,直接留下来。(2)答案:廉颇是赵国的杰出将领。详解:人名不翻译。题二(1)答案:唉!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详解:“之”“也”都是助词无义不翻译,直接删去。(2)答案:不知道断句,不解决疑惑。详解:“之”助词不译。题三(1)答案:蔺相如走上前进献缶,趁机跪着请求秦王击打。详解:“前进”古今异义词,在这里是古义,“走上前进献”的意思。(2)答案:我离开父母亲戚来侍奉您的原因。详解:“亲戚”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是古义“父母兄弟”的意思。(3)答案:汉朝的皇帝是我的长辈啊。详解:“丈人”是古今异义,这里是“长辈”的意思。(4)答案: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详解:“不行”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是古义“不应荐”的意思。(5)答案:境遇艰难而意志应越发坚定。详解:“穷”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取古义是“境遇艰难”的意思。(6)答案:蟪蛄不知道一年中的四季。详解:“春秋”古今异义,在这里是古义,是“四季”的意思。题四(1)答案:我欺骗谁呢?欺骗天吗?详解:“谁”做“欺”的宾语,前置了,翻译时要调到“欺”之后。(2)答案: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详解:疑问代词“何”做“为”的宾语,翻译时调到“为”的后面。(3)答案:千里马,吃一顿可能吃尽一石粟。详解:“千里”修饰“马”属定语后置,翻译时要调到“马”之前。(4)答案:赵国向齐国求救。详解:“于齐”是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了,翻译时要调到“求救”前。(5)答案:对于到越国来的各方有名人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以示尊重。详解:“来”做“四方之士”的定语,属于定语后置,翻译时应该调到前面去。(6)答案:背对着青天,没有什么可以阻碍的。详解:“之”做“夭阏”的宾语,提前了,翻译时调回到“夭阏”的后面。(7)答案:五亩的住宅,用桑树种在它的周围。详解:介词结构“以桑”做动词“树”的状语。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到谓语的前面。(8)答案:(我的娘子)死的时候以嫁人时的衣服来收敛她,可见我多么贫穷啊。详解:“甚矣吾贫可知矣”正常语序应为“吾贫甚矣”,翻译时要调整。题五(1)答案:(百越之君)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详解:原文省略了主语,应该补为(百越之君)委命下吏。(2)答案: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详解:原句省略了介词宾语,应该先补为“鞣以(之)为轮”再翻译。(3)答案: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详解:原句省略了介词,应该先补为“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4)答案:(村人)看见渔人,(村人)吃了一惊,问他是从哪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详解:原文省略了主语,应该先补为“(村人)见渔人,(村人)乃大惊,(村人)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再翻译。(5)答案: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与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哪一个更快乐?”齐王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