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零一二,辞 格,1、什么是比喻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 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例如: 她一头的褐色卷发,盖着一张的小圆脸,眼极活泼,口也很灵动,配着一身极鲜艳的衣裳漆鞋,绿丝长袜,银红绸的上衣,紫酱的丝绒围裙亭亭的立着,像一棵临风的郁金香。(徐志摩曼殊斐儿) “碰壁”-指“行不通”或“遭拒绝”,“明星”-指著名的演员,运动员或艺术家;“处女地”-指“没有开垦过的土地”;“乱弹琴”-指说话、做事没有章法,一、比喻,2、比喻的类型,三大类: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 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例如: 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何其芳秋海棠) 暗喻: 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或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例如: 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徐志摩曼殊斐儿) 借喻: 借喻是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例如: 我这辈子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的前冲,一时踹入一个泥潭,一时踏折一枝草花,只是这无目的的奔驰(徐志摩再剖),比较:,强喻: 本体和喻体有共同的特征,为了突出本体的这一特征,特别强调喻体的程度不如或超过本体。例如: 我看见蝗虫遮天蔽日 向农民争夺粮食 而地主比蝗虫更凶 甚至掠夺去妻女 (邹荻帆乡音),反喻(否定式比喻) 反喻又称“非喻”、“否定式比喻”,是一种从否定角度高喻,往往用“并非”、“不像”、“不是”之类喻词绾合本体与喻体的比喻。例如: 适合你的事业,白桦林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是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人非木石,岂能一味谈理,碍于情面而偏过去了,在这里正有着人气息。(鲁迅送灶日漫笔) 博喻 博喻就是用不只一个喻体去说明和描述本体。例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其他特殊比喻方式:隐喻、强喻、提喻、较喻、反喻、交喻、回喻、博喻、连喻、类喻、进喻、互喻、缩喻、约喻、兼喻、合喻等 ?T,3、比喻的作用,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 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4、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 比喻要贴切,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喻运用不恰当常常表现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喻体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恰当,在运用时应当特别注意避免。,二、比拟,1、什么是比拟 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就叫比拟。 例如: 树倒下了,发出一声快乐的叫喊,一种牺牲自己的快乐,如梦想的孩子离开家,奔向不可知的运命时嘴里所喊出的。(何其芳伐木),2、运用比拟应注意的问题,运用比拟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氛围。 用以比拟的人和物必须具有相似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3、比拟和比喻的异同,比拟和比喻都是两事物相比,但是有区别。 比喻的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喻体)来说明甲事物(本体),甲乙两事物有主有从; 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干脆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事物不分主从,浑然一体。,三、 借代,1、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例如: 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茅盾现代化的话) “细腰粉腿”就是借代修辞格,指舞女。,2、借代的类型,特征、标志代本体: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 “你先猜猜,你们的英雄战士北京,也就是薛凯华烈士”高干事非常神秘地望着我,“你猜他的爸爸是谁?”(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这里是用薛凯华的籍贯“北京”代指薛凯华。 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 方鸿渐从此死心不敢妄想,开始读叔本华(钱钟书围城) 这里是用叔本华代指他的作品。,具体代抽象: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例如: 人民浴血奋战赢得的胜利,又将为血泊所淹没。中国往何处去?(刘白羽红太阳颂) 具体的“血泊”代指抽象的战争。 部分代整体: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春天,树木开花了,是晴明暖和的天气,早晨大路上还充满了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巴金能言树) “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代指穷人。 结果代原因:用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虽然累得那么着,林先生心里却很愉快。(茅盾林家铺子) “汗透棉袍”是累的结果,3、借代和借喻的异同,借代和借喻有相似处,但是不同。 借代侧重相关性,强调借体和本体有关系;借代是代而不喻,不能改为比喻; 借喻侧重相似性,强调喻体和本体之间有相似点。借喻是喻中有代,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四、拈连,1、拈连: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巧妙地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这种修辞方法叫拈连,又叫“顺拈”。由本体、拈词和拈体三部分组成, 本体通常是正常搭配, 拈体往往是超常搭配。例如: 1)他飘飘然地飞了大半天,飘进土谷祠,照例应该躺下便打鼾。(鲁迅阿Q正传) “飞”和“飘”都不是形容人的词语,在这里巧妙地用于描写阿Q,表现了阿Q在调戏小尼姑之后得意的心情。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寂寞梧桐深院,锁住了深感孤寂的李煜,同时也锁住了清冷的秋 3)我娘家姓赵,我小名叫二鳗,出嫁了,把名字也嫁掉了,人家叫我阿洪家的。 4)哥X的不是X,是寂寞。 拈词是构成拈连的关键。在拈连修辞格中, 依靠特定的上下文, 依靠拈词的巧妙“拈移”可实现甲事物到乙事物的顺利迁移, 形象沟通, 产生本体与拈相互映衬的效果。 修辞效果:形象,含蓄,简约,风趣 新闻广告应用,2、拈连的类型,全式拈连 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它像锁链一样,使前后拈连在一起。例如: 铃子叮叮当当的摇着,一切低起头在书桌边办公的同事们,思想都为这铃子摇到午饭的馒头上去了。(沈从文到北海去) 把用于铃子的“摇”用于思想,表现铃声对大家的影响。 你爹摸了几十年的鸭屁股,还摸不出欧阳书记那点心思?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睡醒来愁未醒(张先 天仙子) 身残志不残、耳聋心不聋,略式拈连 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乙事物必须出现,借助上下文,省略的内容还是清楚的。例如: 我只是伫立凝望, 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 也在我心上流过。(省“流过”) 百里河里桃花浪,江上渔船穿梭忙。 哥撒网来妹摇桨, 一网一网兜春光。湖北民歌(省“鱼”),3、运用拈连应注意的问题,(二)运用拈连要注意的问题 1.拈连要贴切自然。不能单纯注意字面上的联系,主要应从内容方面考虑,才能“拈”得自然,“连”得贴切。例如: 夜里天冷北风急, 班长下岗月儿西; 手拿针线灯下坐, 为我熬夜缝军衣; 线儿缝在军衣上, 情意缝在我心里。 把缝军衣的“缝”巧妙地拈连于下句,变异运用,组成“情意缝在我心里”,深刻表现了战士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深厚革命情谊。 2.拈连要注意甲乙两事物在语义上必须有内在联系。甲事物是乙事物的根据或条件,乙事物只有联系甲事物才能得到确切深刻的理解。例如: 在高原的土地上种下一株株的树秧,也就是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诗选植树歌) “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这种动宾搭配是临时的变异用法,离开了“种下一株株的树秧”就推动了依据,不好理解。种树是造福后代,所以说“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 3.在形式上,甲事物一般是具体的,在前;乙事物一般是抽象的,在后。,4、拈连和比拟的区别, 拈连的特点主要是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即甲乙两事物连起来的时候,把适于上文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下文乙事物上。例如: 在高原的土地上种下一株株的树秧,也就是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 比拟是由本体和拟体构成,在字面上只出现本体,而拟体是不出现的。例如: 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五、夸张,1、什么是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这叫夸张。 例如: 来了阵雨,雨点一开始就有烂梅子那么大,砸得人疼。(金曾豪野种)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水浒传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吃自助餐的最高境界:扶墙进,扶墙出。 成语、谚语等 目的:深刻表现作者态度;突出事物特征、本质。 运用:相声、小品、童话、影视剧等,2、夸张的类型,扩大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如 .母亲已经哭得再哭不出声,几天间老了几十年。(何继青哭歌)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例如: .袁天成说:不行!满喜你也请回去歇歇吧!活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赵树理三里湾)“三颗粮食”是夸张粮食收成之少。 .嗬,一般人儿,也就住巴掌大的地方。 .人比黄花瘦。,超前夸张 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例如: 1、瑞雪兆丰年。看着这漫天飘舞的雪花,大家已经看到了来年的好收成。 2、还没说话,这姑娘脸就红了 3、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4、红楼梦第三回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 5、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苏东坡对苏小妹开的玩笑,笑她额头高 苏小妹回敬他: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笑他脸长 ?T,3、运用夸张应注意的问题,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合乎情理、合乎分寸,给人以真实感。 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 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来表现。,本PPT由11外汉班小平、小玉、蓉儿、金莲等筒子提供智力支持 (b汗) (掌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亲,,给好评哦,练习:,1、远远望去,山下的小湖,如同一面镜子,映着晚霞,闪着红光。这句话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反喻,返回,2、姐,你的心比针还小。运用的是 A借喻 B反喻 C博喻 D强喻,返回,3、生活可不像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的,扔掉重做。这句话运用的是 A暗喻 B借喻 C反喻 D博喻,返回,4、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这句话运用的是 A借喻 B反喻 C博喻 D强喻,返回,5、天上的云在奔涌,像波涛汹涌的大海。这句话运用的是 A明喻 B暗喻 C反喻 D博喻,返回,6、在人身最不自由的地方,思想的翅膀却能自由地飞翔。这句话运用的是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博喻,返回,8、高山低头,河水让路。这句话运用的辞格是 A比拟 B夸张 C比喻 D借代,返回,9、“但她制止不了在她背后不住翻动的舌头们。“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A借喻 B比拟 C借代 D婉曲,返回,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惊天动地, 天翻地覆, 无孔不入, 只手遮天,十万火急,万古长青,度日如年,永垂不朽,翻江倒海、一落千丈、一掷千金、大海捞针、气吞山河, 一目十行 寿比南山 顶天立地 一步登天 壮志凌云 一毛不拔 垂涎三尺 怒发冲冠 日理万机 日月如梭 三头六臂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返回,1.杀毒软件错“杀”无辜,开发公司被诉侵权 2.热水器“热”出电流 3.因特网在中国“网”住多少网民?,返回,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3、雨村、士隐对饮,愈添豪兴,酒到杯平。 4、我们上了半山亭,朝东一望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象一盆清水。万寿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店铺买卖合同
- 专车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 2025租赁合同范本示范文
- 专用车造车知识培训课件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统考2026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中国银行南宁市武鸣区2025秋招笔试金融学专练及答案
- 工商银行大连市沙河口区2025秋招笔试数量关系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锦州市凌海市2025秋招笔试英语选词填空题专练50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咸宁市通城县2025秋招笔试管理营销专练及答案
- 万亨工业科技(台州)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套逆变器及配件、800万套新能源汽车控制器配件技改项目环评报告
- 娃哈哈企业财务分析报告
- 装修木工清包合同协议书
- DB13T 1568-2012 生态公益林经营技术规程
- 科技论文写作 第2版 课件 第1-5章 科技论文写作概述-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
- 葡萄田租赁合同协议书
- 哈尔滨工业大学介绍
- 医疗行业中的新检验技术推广与普及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通 用设计(330~750kV输电线路绝缘子金具串通 用设计分册)2024版
- 2025年朝花夕拾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