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城学院中文系 张小丁2013届 毕业论文河东丧葬礼仪调查以闻喜县柴家峪村为例摘要:丧葬礼仪是中国传统人生四大礼(出生礼,冠礼, 婚礼, 葬礼)之一,也是古今中外各民族都相当重视的礼仪。对丧葬礼仪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各方重视,但少见对某一特定地区的调查研究。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对闻喜县柴家峪村丧葬礼仪做了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论文。论文简要介绍丧葬礼仪起源,详细描述柴家峪村丧葬礼仪全程并简要解析蕴含在丧葬礼仪中的文化内涵。对柴家峪村丧葬礼仪全程的描述及对其文化内涵的揭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河东地区丧葬礼仪传承发展情况,也可为河东丧葬礼仪改革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帮助。关键词:丧葬礼仪;柴家峪村;河东民俗;丧葬改革引言 丧葬礼仪是中国传统人生四大礼(诞生礼,冠礼,婚礼,葬礼)之一,也是古今中外各民族都相当重视的礼仪。中国传统丧葬礼仪在春秋时期已基本成型,其标志是礼记士丧礼中关于丧葬礼仪的记载。后世丧葬礼仪不断发展完善,但均以礼记士丧礼为蓝本。丧葬礼仪研究在近年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这方面的著作层出不穷,比如徐吉军和贺云翔合著的中国丧葬礼俗;杨晓勇、徐吉军合著的中国殡葬史(全四册)等。遗憾的是这些著作只是单纯概括中国传统丧葬礼仪,而未曾选取特定地区的丧葬礼仪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本文运用民俗学理论,使用扎实的田野调查方法,对闻喜县柴家峪村丧葬礼仪做了实地考察,获得众多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论文。文章对闻喜县柴家峪村丧葬礼仪程序作了详细陈述,并对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作了简要剖析。这不仅有助于丧葬礼仪的传承发展,也有利于丧葬礼仪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一 丧葬礼仪起源概述丧葬指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事宜。丧葬礼仪是指人们在丧葬活动中所遵守的定型的行为规范。 钟敬文中国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56人类丧葬的历史,如同人类诞生的历史一样,古老而久远。它伴随着人类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历史历程。在人类社会最早期,人类思维水平和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他们在意识上还不可能形成丧葬观念。故孟子滕文公曰:“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这种弃尸于野的方法,是人类早期处理同类尸体最基本的方法。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3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人类的思维水平和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大约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万物有灵观开始萌芽并发展起来。所谓万物有灵观,指原始人或科学不发达的社会群体所持有的对灵魂或精灵的信仰。该信仰认为人、动物、植物等客观事物都有一种不依赖于物体,可以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即灵魂。这种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导致鬼神观念的产生。 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1鬼魂具有祸福于人的强大功能,原始人需要求福避祸,就得与鬼魂搞好关系,于是他们对死者的安葬方式等更加重视和严格要求,并逐渐形成了种类繁多的仪式程序,以沟通人神间的关系。周易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可以看到丧葬习俗的发展完善。随着历史的进步,丧葬礼俗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完备的丧葬礼仪。我国的丧葬礼俗至迟在旧石器晚期已经出现。 雷绍锋张俊超丧葬习俗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2在1993年发掘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下室有墓葬的遗存。经过系统的发掘,在墓葬中发现了骨坠、石珠等陪葬品,并在尸骨周围发现有有赤铁矿粉末。从考古学的资料来看,在死者身上或身旁撒赤铁矿粉,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葬俗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已经出现了丧葬习俗。在我国,“丧葬”一词并不是一开始就合在一起的,而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说文曰:“丧,亡也,从哭从亡,会意,亡亦声。”其篆书形式为,好似一个人在抱着死者哭,可以理解为人死之后的丧礼。 汉字“死”的篆书形式为,好似将尸骨上半放在前,一人在右侧跪拜。“葬”由“死”字而来,说文曰:“葬,臧也。从死在草中”,其篆书形式为,是掩埋死者尸体的象形字,意思是将死者的遗体掩埋在草丛中,这可以理解为人死之后的葬礼。大约到春秋战国时期,“丧葬”二字合称,中国传统的儒家丧葬礼仪也在这一时期形成并定型,其标志为仪礼士丧礼的出现。本书记载中国古代丧葬流程大致如下:(1)初终(2)复(3)易服(4)奉体魄精神(5)讣告(6)沐浴、饭含、袭尸(7)为铭(8)设重(9)吊丧、赠襚(10)小敛(11)大殓(12)闻丧、奔丧(13)成服(14)朝夕奠朔望奠(15)卜宅兆葬日(16)穿圹(17)刻碑志(18)备明器(19)启殡(20)朝祖(21)亲宾奠祭、赙赠(22)陈器(23)祖奠(24)遣奠(25)在途(26)及墓(29)下棺(30)题虞主(31)反哭(32)虞祭(33)卒哭(34)祔(35)小祥(36)大祥(37)禫。 杨晓勇,徐吉军中国殡葬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6267随着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和儒释道文化的相互融合,历朝学者都对丧葬礼仪进行了改进和补充,并有相应的著作传世,如唐朝开元礼,宋朝书仪和朱子家礼,明朝明会典大明集礼等。虽然丧葬礼俗方面的著作很多,但都以仪礼士丧礼为蓝本。二 闻喜柴家峪村丧葬礼仪河东丧葬礼仪在大的程序上较好继承了传统丧葬礼仪,但在具体的环节上与传统丧仪有所不同而形成独有的特色,其中闻喜县丧葬礼仪很有特色。下面就闻喜柴家峪村丧葬礼仪中的主要环节作陈述,以窥探其含义、作用所在。 (一)丧礼丧礼指人死后亲朋好友哀悼、纪念死者的礼节。柴家峪村丧礼具体指初终到大殓这一阶段。 1、初终据礼记丧大礼记载:病人将死时,要给他脱掉内衣,穿戴好内外新衣。柴家峪村在人将死时为死者穿戴寿衣,这一方面是怕死后尸体僵硬,不便穿戴;另一方面认为没有来得及穿好衣服就咽气,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遗憾与内疚。不能穿斜纹的或者是缎子材料的衣服,斜纹取“斜”字,怕后代走上邪路;缎子取“段子”音,怕断后。寿衣无论季节都为五件,从内而外第四件必须是肉色的棉衣。民间认为人死后去到阎王殿会遭脱衣挨打,穿了肉色的棉衣,只要脱掉外套,阎王爷就以为是已经裸露了身体,这样可以使死者免遭伤痛。 访谈人:贾永福;访谈地点:贾永福家;访谈时间:2013年5月1日上午9:00;采访人:张小丁接下来要举行“属纩”仪式,礼记丧大记:“属纩以俟绝气”,可知这是检验死者是否断气的方法。其具体方法是用丝绵等放在死者的口鼻前试气,以检验是否断气。由于丝绵有轻软的特点,只要丝丝空气流过,它就会摇动。所以这成为民间检验死者是否断气的重要方法。柴家峪村属纩时用棉花,因为当地盛产棉花。在属纩仪式完成,确定死者已经断气之后,死者的家属才可以哭。 2、招魂招魂曰“复”。朱子家礼丧礼载“以死者之上服甞经衣者,左执领,右执腰,升屋中霤,北面,招以衣,三呼曰:某人复。毕,卷衣降覆尸上”。即人初死,须由死者的亲属拿着死者的衣服,登上屋顶,面向北方,挥舞着死者的衣服,大声喊“某某某,回来吧”三次。这个仪式表明生者不忍心其亲人死去,故祈求鬼神,希望死者的灵魂回到死者身体上,使死者死而复生。柴家峪村的招魂仪式与古籍所载不同。一般是在确定人去世之后,家人请来风水先生,由风水先生为死者剪“招魂幡”悬挂于大门之外。招魂幡是用白纸剪成条状扎在一起做成的,一条白纸代表一岁,外加天地两条。招魂幡悬挂方向依照男左女右的习俗,若死者为男性,则挂于大门左边;若死者为女性,则挂于大门右边。这样别人依照悬挂位置就可知道死者性别。 3、报丧 朱子家礼丧礼载:“护丧、司书为之发书。若无,则主人自讣,亲戚不讣,僚友自馀书。问,悉停以书来吊者,并须卒哭後答之。”意思是:由护丧和司书发出的报丧文书,将死讯告诉死者的亲戚朋友。如果不发文书,则由主人亲自前往亲戚家通知。其他书问,一概停止。以书信来吊的也一律在卒哭以后复信。柴家峪村丧葬礼仪中,报丧时主人委托前来帮忙的人去通知亲戚朋友。同时在确定死者断气之后,要在大门外挂“告牌”,内容大致包括死者姓名、年龄、死亡时间、子女名字等。 4、为位 即移尸,朱子家礼丧礼载:“徙尸床置堂中间”。柴家峪村移尸与此载不同:在更衣沐浴之后,要将死者从床上移到大厅的桌子上。桌子不能放置在房梁之下,要避开房梁,是谓“梁不压身”。尸体方向有严格要求,从进门方向来看,头要朝左。5、饭含 意即在死者口中放入食物、珠玉等物。周礼地官舍人郑玄注:“饭所以实口,不忍虚也。”公羊传文公五年何休注曰:“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露其口。”可见古人举行“饭含”是为了不让死者张着空嘴、饿着肚子到阴间受罪。关于饭含的具体做法据周礼地官舍人郑玄注:“君用梁,大夫用稷,士人用蹈,皆四升实者。”后来古人意识到饭食容易腐烂,于是改用含珠、贝、铜钱等。柴家峪村在饭含这一仪式中,过去大多含铜钱,现在多为硬币。具体做法是在硬币上打孔,用白线串起来,将硬币放入死者嘴里,把线露出来,在大殓之后、封棺之前要把硬币取出。饭含仪式后,要在死者手里放入“打狗饼”。具体方法是剪一些死者的头发包在面里面捏成饼状,用油炸一次。当地认为死者的魂灵赴阴曹地府时要经过恶狗村,如若遇到恶狗,魂灵可将“打狗饼”扔给饿狗,因饼内有头发,恶狗的牙齿会被头发缠绕而不能袭击魂灵,这样死者魂灵就可以顺利到达地府。 访谈人:贾永福;访谈地点:贾永福家;访谈时间:2013年5月1日上午9:00;采访人:张小丁 (二)葬礼葬礼指处理死者殓葬祭奠的礼仪。柴家峪村葬礼具体指大殓到落葬这一阶段。1、大殓 即把死者的尸体放入棺材里。礼记问丧中说:“三日而后殓者,以候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说明当时大殓时间是在死者去世三日之后进行,从医学观点来看,呼吸停止以后又复生的事并不稀奇,因此三日大殓可能是由经验累积而来,也寄托了生者对死者死而复生的愿望。柴家峪村大殓仪式较有特色。首先表现在大殓时间上。若死者是在凌晨到上午十点之间去世,则大殓的时间在当天举行;若去世时间是在十点之后,则在第二天举行大殓仪式。大殓的具体时间由风水先生依据死者情况看定。其次表现在入殓时棺材内部的布置上。在死者入棺前,要在棺材底部洒石灰,上铺干草。干草上面铺黄绫子绣花的棉褥子,俗称“铺金”,褥子上锈海上江牙、八仙过海等图案,意思是超度死者灵魂升天成仙。褥子上洒用纸做的金元宝,死者入棺之后,要盖上银色的毯子或被子,俗称“盖银”。之后要在尸体两侧放木炭、雄黄、神曲、朱砂、丝麻、岁钱。木炭寓意人活着没有意思(当地称“淡”,方言“tan”音);雄黄和神曲是中药材,当地人认为有辟邪作用;朱砂呈红色,象征着鲜血,在棺内放入朱砂,表示给死者以新的血液,赋予新的生命,或者表示他并没有死,只是长眠罢了,寄托了生者对死者的哀思 杨晓勇,徐吉军中国殡葬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5;放入丝麻,因其有“剪不断”之特点,寓意死者和生者依然有联系;岁钱,多用铜钱或剪纸钱,数量和死者岁数相当。最后表现在一种特殊的棺材样式上。有条件的家庭在亲人去世后会定做内置七星板的棺材。七星板因板上凿有七孔,孔与孔之间有一槽连接,宛如北斗七星,故名。通典礼四五载“其日大敛加七星版於梓宫内。”民间认为诸葛亮用七星灯祈求长寿,后来演变成丧具,其用意大约是要保佑死者的魂灵平安或是将“七星”作为天堂的替代物,昭示着亡灵进入了天堂,将要享受无穷乐趣。 2、停柩 即“殡”。礼记檀弓上载 “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意思是周人在堂屋西阶掘一坎地停柩。在古代,西阶是客位,殡于西阶,就是把死者当做宾客来对待。关于停柩时间,古代依据等级身份的不同而不同,朱子家礼载:“古者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逾月而葬”,可以看出古代停柩时间之长。柴家峪村停柩时间依死者年龄不同而不同。以60岁为界,60岁以下则停柩时间较短;60岁以上则停柩时间较长,一般不少于7天,而具体要到哪天下葬,则由风水先生来看定。 访谈人:贾永福;访谈地点:贾永福家;访谈时间:2013年5月1日上午9:00;采访人:张小丁停棺并供灵牌、画像的地方一般设在自家院内搭的棚里,称为“灵堂”。棺前摆有供桌放置祭品,并摆放“长明灯”,两侧摆有各式各样的纸扎和陪葬品,诸如童男童女、金银二斗、金银二山、摇钱树以及挽联花圈等。孝子们披麻戴孝,手拄哭丧棒,跪着灵堂前,俗称“跪灵”或“守灵”。3、叫庙 “叫庙”这一仪式在典籍中没有记载,是当地特有的丧葬习俗,当地称“请亡人魂”。当地人认为在停丧期间,亡魂会去到自己的家庙里,因此,出殡前要“叫庙”接魂,把死者的魂灵接回来,同时要向已故先人说明情况,请祖先的魂灵跟着回家享受贡品。这一仪式在下葬前一天天黑之后举行,由孝子抱着牌位,打着招魂幡,提着灯,带领鼓乐队到家庙请魂,孝子大呼“请亡人魂,外请祖先”,然后一路哭着回家。近代家庙没了以后,这一仪式一般在村里朝向祖坟方向的路口进行。4、取瓦 “取瓦”这一仪式在典籍中没有记载,是当地特有的丧葬习俗。通俗地说,这一仪式是为了向土地爷求的一块地方,以求死者有安身之所。它在“叫庙”仪式完成之后举行,由孝子拿着风水先生画的符,提着灯,由鼓乐队陪同前往土地庙。近代土地庙没了以后,这一仪式一般在村子的一个约定俗成的地方举行。风水先生在纸张正中上方竖写“奉赦令”,下面划一道符,左右分别写“永不侵争,固气伏尸”。 访谈人:贾永福;访谈地点:贾永福家;访谈时间:2013年5月1日上午9:00;采访人:张小丁在仪式地点孝子要向土地神说明去世人的基本情况,然后祈求土地神给死者划一块地,使其有安生之处。活动结束之后,要把符贴于棺材前方,陪棺材一同下葬。5、三进饭 取瓦仪式结束之后,要举行隆重的“三献礼”仪式,俗称“三进饭”。 第一次献三碗面,第二次献五碗菜,第三次献馍,均要有乐队在场。这一仪式结束之后,亲戚朋友和鼓乐队辞别主人离开,剩下死者的儿女们自己给死者进献,表达自己的哀思。6、点主贯神 为死者牌位转化成正式的牌位所举行的仪式叫“点主贯神”。 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85亲人去世以后,要做“神主牌”供在祠堂或家中神龛。神主牌在正面书写“某某老大人之神主”,书写时“神”字右边一竖不写,“主”字上面一点不写,其后请有名望的人任“题主官”来完成,俗称“点主贯神”。这一仪式是下葬当天最为隆重的仪式之一,一般在出殡前举行。要提前让题主官在村口候着,孝子带着乐队前往迎接,此时,孝子要脱下孝服,换上平时的衣服,以表示对题主官的尊敬。在见到题主官时,乐队呈两列排开,孝子在中间下跪,行四跪八拜之礼到达题主官面前,说明缘由。题主官答应后,由孝子陪同前往家中。 访谈人:贾永福;访谈地点:贾永福家;访谈时间:2013年5月1日上午9:00;采访人:张小丁点主贯神仪式时,要在题主官前放一张桌子。桌上放一乘有朱砂的砚台。题主官先用笔蘸朱砂,然后面向东方,吸取“生气”,一口嘘在笔上,先在神主的王字上加一点,然后以相同的程序在神字上划一竖。之后,由题主官向神主致词,称“赞主”、“荣主”。致词的内容是赞美死者生前的功勋业绩,通常是事前写在红纸上,当场宣读;读完以后,要放在木主函内。至此,点主仪式就算完成了,孝子们照例要脱去吉服,重新穿起孝衣来。7、出殡 出殡当日早上要举行“家祭”,俗称“一进饭”,即为死者最后一次献礼。之后就要辞灵。其步骤是首先装“馅食罐”,就是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到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埋在棺材前面。发引起杠前,送葬的队伍要做好一切准备。一般是长子打招魂幡在前,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的亲属们都持裹着白纸穗的“哭丧棒”,大儿媳妇抱“馅食罐”。伴随起杠的还有两个仪式:一个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头拆开,然后将里边的荞麦皮和枕头套一起在灵堂烧掉;另一个是“摔盆”,柴家峪村多摔瓦,即把先前准备好的瓦在棺材上摔碎。摔瓦的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摔瓦讲究一次摔破,越碎越好。俗说这瓦是死者的锅,摔得粉碎才好带到阴间去。瓦一摔,就如一声号令,杠夫迅速起杠,前往墓地。8、下葬到达墓地之后,在棺材下葬之前要先祭奠土地神位,目的是请求土地神保佑死者能够得到妥善的埋葬。之后就要埋葬死者,要先将墓坑再次整理,把随葬的馅饭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的龛内,扫去脚印,然后将棺木徐徐放下,再由阴阳先生矫正方向,填土埋葬。墓坑填满后,要堆坟丘,向南的一面要垒墓门,以后亲人祭扫上坟,纸钱都在墓门口烧化,带来的祭品也放在此处。招魂幡要栽在墓上方中央。接下来是将带到墓地来的纸制明器烧掉。这些纸制明器也叫作“冥器”,俗称“纸货”,其中有仿实物而造的,如盘盏碗碟、衣服鞋帽、被褥枕头、桌椅床铺乃至书童婢女、住宅院落等。 小结柴家峪村丧葬礼仪在大的环节上较好继承了传统丧葬礼仪,如初终、大殓、出殡、下葬;但在一些具体的环节上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如招魂、为位、叫庙、取瓦。特别是叫庙仪式和取瓦仪式在古籍上没有记载,是当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有的丧葬仪式。三 柴家峪村丧葬礼仪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是指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丧葬礼仪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寄托着民众一定的思想感情。柴家峪村丧葬礼仪所折射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视死如生的儒家孝道思想儒家历来提倡孝道,中国的“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道:“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儒家把“事生”和“事死”等量齐观。 吴孔军农村丧葬礼仪与孝道思想的解析J铜陵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备矣”,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这是孝的最高表现。孟子曰:“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认为“事死”的重要性超过“事生”,从以上可看出中国传统孝观念非常重视“事死”。曾子将“事死”之孝概括为“慎终追远”。慎终是指父母去世后的丧葬行为,追远是父母下葬后的祭祀礼仪。儒家这种视死如生的孝道思想在柴家峪村丧葬礼仪中得到充分体现,下面就停柩,厚葬两个环节予以分析。 1、停柩柴家峪村丧葬中的停柩时间一般都超过一星期,其时间之长超过明显超过其他地区。停柩期间死者仍像生前一样享受一日三餐,早上的洗漱用品也要一如往常安排,好似活人在享受晚辈的照顾一样。 2、厚葬柴家峪村丧葬中普遍流行厚葬,这其中显著的标志是棺材的装饰。有条件的家庭除在棺材内部安置“七星板”外,还在棺盖之下,尸体之上安置“天花板”,上面描绘着日月星辰等物,把棺材装饰的和生者的房间一样,似乎死者只是换了一间休息的房间而已。(二)趋吉避害的道教法术思想土生土长的道教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系统的道法秘术。从狭义上看,道法秘术主要是指那些用以消灾祈福的占卜预测术,如相地、相宅、星命、太一,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道法秘术逐渐渗透到丧葬礼仪中,并产生重大影响,经久不衰。柴家峪村丧葬礼仪中,道家法术思想表现明显,体现在堪舆之法、山人批书和符咒三个方面。1、 堪舆术堪舆术,即相地术,俗称“风水术”,是占相阳宅和阴宅的地形、环境、结构、坐向以测断吉凶休咎的方术。在丧葬礼仪中,堪舆术指相墓术。1柴家峪村丧葬礼仪中非常重视堪舆术,民众普遍认为坟地分水的好坏会影响家族后代的发展,所以对墓地的选择非常重视。一般人去世后都会选择祖坟下葬,而祖坟是先人已经选好的坟地,不得更改。所以主人在亲人去世后会请来风水先生,请先生去祖坟勘察,选定死者下葬的位置,当地叫“点穴”;有些家族的祖坟因为没有空间或者其他原因而不得不另辟坟地,主家就会请来阴阳先生帮忙选择坟地。风水先生选择坟地总的标准是“后靠山,前有水”,即好的坟地是上乘的山和水的结合。2、山人批书民间认为人死后大殓的时辰对于死者的魂灵能否顺利到达阴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好时辰大殓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柴家峪村丧仪中选择入殓时辰的习俗叫“山人批书”,“山人”就是风水先生,也叫阴阳先生。死者断气之后,主家托人去请阴阳先生来到家里,阴阳先生根据死者和主孝子的生辰八字等情况来选择入殓的时辰。然后将定好的时辰写于纸上贴到屋内墙壁上。当地把此纸叫“七单”,内容除了入殓时辰还包括下葬时日、七七追荐时日、过百日时间等。 3、符咒之法是符箓和咒语的合称。一般地说:“符”指的是用朱笔所画的一种点线结合、字图相兼、且以屈曲笔画为主的神秘形象,道门中人声称它具有驱使鬼神、治病禳灾等众多功能;“咒”指的是具有特殊音频效应的口诀,道门广泛地用以养生辅助、祈福消灾或者召驱鬼神以达到施行者的特殊目的。 聂德明祝福-诅咒式连环信件的传播与社会控制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03期柴家峪村丧葬礼仪中,符咒之法仍很盛行。突出表现在“取瓦”仪式中,在“瓦”上方竖写“奉赦令”,下面划一道符,左右分别写“永不侵争,固气伏尸”。民间认为有了此符咒,就可得到土地爷的应允而使得死者有安身之所。(三)求生彼岸世界的佛教理想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其影响不断扩大。尽管它始终没有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文化,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儒道融合,成为了影响中国人生活的三大思想之一。特别是其所倡导的“彼岸世界”观念,对于挣扎在苦难中的下层民众,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在佛教传播发展过程中,“彼岸世界”的思想不断渗透到丧葬礼仪中,对传统丧葬礼仪产生较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府十王”之说,火葬和塔葬,七七追荐等, 李平试析佛教对中国丧葬习俗的影响J.神州民俗 2008年第6期佛教对柴家峪村丧葬礼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七七追荐”仪式上。“七七追荐”又称七七斋、水陆道场、水陆大会等。当地俗称“做七”“守七”。地藏菩萨本愿经载:“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又载“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释净空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M北京:线装书局,2012:143大致意思是人死之后,在七七四十九日之内中阴身会受业力牵引投胎到六道之中,在这期间若家属为其做功德(如超度、放生、印经等),可以增加死者的福报而投胎到较好的地方。所以历朝历代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非常重视“七七追荐”活动。柴家峪村丧葬礼仪的“做七”活动中已少见有和尚做法师,据贾永福大爷回忆,最近的只是在八十年代见过一次做法事,之后未曾听闻。现在“做七”活动只是死者的亲戚朋友带着贡品去坟地祭祀以表达哀思,其中以三七和五七最为隆重,亲戚朋友们都要参加,二七、四七、六七、七七则较为简单,只是死者的儿女们参加即可。小结柴家峪村丧葬礼仪折射了儒释道三家文化内涵。这三种文化对当地丧葬活动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儒家的视死如生观念使当地民众在重视丧葬活动的同时出现了盲目攀比丧事规模而铺张浪费的负面现象;道教趋吉避害的法术思想和佛教求生彼岸世界的理想在实现民众心理诉求的同时使丧葬活动中出现了封建迷信思想。这种负面现象应该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结语丧葬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哭泣及哭泣中的捶胸顿足、真情诉说等行为,使生者宣泄心理得到满足,使人恢复心理平衡;增强亲朋好友的感情交流,强化人际关系,凝聚家族力量,促进家族和谐团结;通过灌输劝孝行善等传统道德观念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丧葬以其独特的功能,将个人的安全感、归属感与以血缘纽带联结起来的家族融为一体,影响制约着人们的精神和社会生活,指导修正着人们的某种特定行为,维护巩固了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秩序。丧葬礼仪在产生之初比较简单;随着封建等级观念的增强和宗教观念的渗入,而变得日益复杂、繁缛;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等级观念的不断瓦解和科学观念的逐渐普及,丧葬礼仪又有向简单回归的趋势。但闻喜柴家峪村丧葬活动依然普遍存在着封建迷信和铺张浪费现象。比如当地存在着以丧葬规模大小来评价子女孝顺程度的观念,导致丧事中出现随大流和攀比风气;而丧葬仪式中贯穿的浓厚的封建思想,不仅仅阻碍了社会良好风气的推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生产生活。针对这种负面现象,闻喜县东镇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来规范丧事管理,具体措施包括:一是鼓励村村成立白事理事会,具体负责本村白事的组织操办,严禁讲排场、比阔气和盲目攀比;二是强化制度约束,规范白事操办行为,要求每起白事不超过30桌,宴席一律不带酒水,花销一般控制在5000元之内。 温徐旺王琪琳闻喜东镇规范红白事管理N运城日报,2009年10月9日该项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丧葬活动中的封建迷信和铺张浪费现象,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当地民众对丧葬活动的认识,丧葬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 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 霍巍.大礼安魂中国古代墓葬制度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3 雷绍锋.张俊超.丧葬习俗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4 龙江.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 李平.试析佛教对中国丧葬习俗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6 李松柏.陕西关中丧葬礼俗的文化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27 彭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仪礼M.北京:中华书局,20128 吴孔军.农村丧葬礼仪与孝道思想的解析J.铜陵学院学报,20079 徐吉军.贺云翔.中国丧葬礼俗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0 杨晓勇.徐吉军.中国丧葬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 郑春. 朱子家礼与人文关怀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附录时间:2013年5月1日上午9:0011:30贾勇福,男,62岁,闻喜县柴家峪村人,当地有名的红白事理事会长,从事该行业多年,初中文化程度,联系电话问:人刚没的时候,也就是“初终”时,古代有“属纩”这么个程序,咱这边有吗?答:有。就是在看着人不行了的时候,拿一点棉花,放到人的鼻子前面,棉花轻嘛,这样就可以看人是不是断气。在忍断气之前不让哭,人断气之后才家属才可以哭。因为只有断气才能说明这个人是去世了。问:在人断气后就穿寿衣是吗?答:一般是看着人不行就给穿衣服了,趁身子热的,好穿。问:穿上寿衣后人在床上的摆放有什么讲究吗?答:这个咱这边没有什么特殊的讲究。是在地上的时候有讲究问:“在地上”是什么意思?答:就是说人没了以后,穿好衣服,就不在床上放了。要把人放到地上的桌子上。这个时候要求“梁不压身”,也就是人不能放在房梁下面。要求是头朝门左边,就是从进门人来看,头是朝着左的。问:就是说在人断气的时候,咱这边也就是有个“属纩”的习俗答:还有就是人断气以后,要在头底下垫块纸,然后打开一扇窗户,这叫做“咽气纸”。人没的时候,也就是这两个讲究。问:第二个,咱这儿有招魂这个习俗吗?答:招魂,咱这儿没有。咱这儿是有招魂幡。问:招魂幡是什么样的?在什么时候做这个东西?答:招魂幡就是在门口挂的一条一条的,一岁一条,外加天和地各一条。比如一个人活了72岁,那就挂74条。在人没了当天就挂出去了,第一时间就挂出去。要求是男左女右,男的在门左边,女的在门右边,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去世的是男是女。问:意思就是没有去房顶喊名字啊那样的活动,就是挂一个招魂幡,就是朝魂的意思,是吧?答:是,就是招魂的意思。问:那挂这个招魂幡,是谁来做的?自己的子女吗?答:不是自己的子女,是这个阴阳先生人家给剪的。问:哦,也就是风水先生给死者剪这个招魂幡的。答:哦,人没了当天马上就去叫阴阳先生来,头一天来主要是关照入殓这个事。问:是头一天就入殓吗?答:咱这边是在上午十点去世,就在当天入殓;十点以后,就算是第二天了,在第二天早上入殓。如果超过十点,通知亲戚朋友们来,人家都不一定来了,要到第二天来。问:那通知亲戚朋友是什么人去通知呢?有什么讲究吗?比如不能踏进人家家门之类的。答:通知是帮忙的人去通知。河南边人家是孝子亲自去通知,而且不能进家门,只能在院子里。咱这边没有这么个讲究。问:咱这边穿的寿衣有什么特殊的讲究吗,穿几件啊或者是穿什么?答:一般是穿五件衣服,夏季和冬季都一样,都是五件。第四件是一个肉色的棉衣,最后是袍子。问:为什么要强调第四件是肉色的呢?答:咱们说是到了阎王殿以后,人家要打了。打的时候让脱衣服,把袍子脱了,露出肉色的棉衣,他们就以为那是肉,打上去也不疼。问:人没了以后,有“奉体魄精神”这一项吗?答:没有,没有这一项。问:就是比如人没了以后有嘴闭不上啊什么的,有一些仪式让他闭上吗?答:要是嘴闭不上了,咱们就请人在脸上摸一摸问:饭含这一项是在什么时候举行?答:是在确定人没了,穿好衣服以后,我们叫“口含钱”。问:都含一些什么东西呢?答:含铜钱,以前是铜钱,现在没有了铜钱,就用硬币筒个窟窿,用线串住,放到人嘴里,在封棺以前就拿出来了。问:那您能说说这个口含钱有什么意义吗?是为什么要含钱呢?答:为什么干这个事,这个不清楚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古人的传下来的。问:那死者手里拿东西吗?答:拿东西。拿油炸的面食,还要把人的头发剪下一些来,包到面里。意思是去阎王殿的路上有恶狗,它们会咬人。要是遇到了恶狗,就把手里的面食扔给它们,面里有头发,就把他们的牙齿给缠住了,这样就要不到人了。问:是两只手里都拿吗?拿几个?答:都拿,都是拿三个。问:有沐浴这一项吗?答:有,人没了以后要洗身子,要洗脸洗脚。问:那由谁来做这个事呢?答:女儿给洗,儿子端脸盆。问:那就是不是全身都洗了,单是洗脸和脚。答:是呢,洗脸和脚,还有要剃头,男的要剃成光头,女的头发不动,让亲人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地走。问:小敛的时候,棺材里要放什么东西呢?答:要放木炭,意思就是人活着没啥意思,“炭”;还有雄黄、神曲、朱砂,这几样都是辟邪用的。还有就是丝麻,意思就是人死了以后,跟活着的人还是有关系的。还有就是岁钱,以前的有钱人要放铜钱,没钱的就剪纸钱,一岁一纹,如果是70岁,就放70纹,这就是“岁钱”。问:那这些东西是在死者的两边放了吧?答:是两边放问:那死者身下面放什么呢?答:人身子下边放纸钱,还有元宝,拿纸做的元宝。最下面铺石灰,然后是干草,因为人死了以后,身体会腐烂。干草上面铺黄绫子绣花的棉褥子,俗叫铺金,褥子上锈海上江牙、八仙过海等图案,意思是超度死者的灵魂升天成仙。褥子上面撒上元宝,再盖个毯子,咱叫“铺金盖银”。有的棺材带着“七星板”,就是在棺材里面再铺一层模板,和棺材底腾空开,板上有七个小孔,连在一起的,这样是为了尸体腐烂的时候,一些脓水能流下去。这个七星形状和天上的北斗七星相似。问:那这种棺材是现在才有的还是以前就有?答:以前就有,是有钱人人家用这种棺材,没钱人就用普通的。这种棺材下面铺七星板,上面还有“天花”,就跟咱家里的天花板一样,把棺材弄的和自己家一样。问:入棺以后一般是停几天下葬呢?答:一般是要停够七天。这个得看岁数,岁数大的要满了七天,是以60岁为界,60以上的就是岁数大的,以下的算岁数小的。60一下的是六天一个“七”,过了60岁是七天一个“七”。具体的是哪天下葬,这个要风水先生来给看,一般都要在七天以后,最少是七天了。问:那下葬的前一天有什么特殊的活动吗?答:前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叫“取瓦”,去哪取呢?以前是去土地庙,现在土地庙没有了,就去一个固定的地方,村里有个白事都去那个地方,就固定下来了。问:“取瓦”是个什么意思?答:这个就跟咱活人的地契一样,意思是去跟土地爷批块地方,土地爷就把这块地方给了你了,别人不能占了。问:那“取瓦”这个仪式是在头一天的什么时候去?答:天黑了去,还要有乐队带上去,还要提个灯。问:那取瓦的时候要说一些什么词吗?答:以前有专门的“取瓦文”,大致意思就是某某人在哪天去世,于哪天下葬,前来取瓦,恳请土地爷赐瓦。这个“瓦”由风水先生写好,在纸张正中上方竖写“奉赦令”,下面划一道符,左右分别写“永不侵争 固气伏尸”。之后这个瓦会随棺材下葬到墓里边,贴在棺材的前面。问:取瓦回来有什么活动呢?答:回来以后有“三献礼”,俗称“三进饭”,就是分三次进献死者吃的东西。问:那这三次分别献什么呢?答:第一次是三碗面,第二次是五碗菜,第三次是馍。问:那这三、五有特定的含义吗?答:没有特殊含义。问:那是谁来进献呢?答:由孝子来,还要有乐队。在三献礼之前还要献茶。中间要献酒和“牲”,就是肉。问:三献礼完了以后是什么事情呢答:完了以后是子女们献礼。就做一些死者生前爱吃的,这时候就没有乐队在了,子女们自己献。取瓦的时候还要“请亡人”,就是去把祖先们请回家,让他们一起来享用献礼。也是去土地庙请,现在是在朝着祖坟的路口上,去的时候拿张纸,上面写着“请亡人魂 外请祖先”,就把祖先请回来了。问:请亡人的时候也是孝子去吗?乐队跟着去吗?答:是孝子去,乐队跟着,也叫“外请”。以前是去家庙里面,现在没家庙了,只是在路口请一下。问:下葬当天有什么活动吗?出殡之前的活动答:早上起来,有个“家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经纪人公司与歌手签约合同范本】
- 2025办公楼租赁合同范本格式(标准版)
- 2025存量房买卖居间合同模板
- 社会责任感在市政中的体现试题及答案
- 2025家政服务公司雇佣合同范本
- 规范化写作与公文处理试题及答案
- 2025租房转让合同模板范文
- 2025建筑材料商品砼供销合同模板
- 行政管理中的权责清晰原则试题及答案
- GB 15607-202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
- 运动员健康证明表
- 语文考试作文格子纸-word文档
- 家庭护工合同范本
- 手表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3门面装修合同范本
- 《错误是最好的成长机会》主题班会课课件
- 直接作业环节的“7+1”安全管理制度课件
- 烟花爆竹行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培训
- 婴幼儿体格测量胸围的测量
- 幼儿园故事课件:《胸有成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