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doc_第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doc_第2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渤油一中高二语文学练稿 主备人:刘健 审核人:李文玲 编号:0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理解掌握文言词语“方”“如”“与”的意义及用法2. 了解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特殊文言句式3. 对孔子及论语的再认识二、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曲阜人,伟大的思想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孔子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之家,曾在鲁国做官后又周游许多诸侯国,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未被采纳,于是创办私学,致力于教育工作。他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礼”“仁”“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体系,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事业的第一人。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同时,在他晚年还整理编写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儒家典籍,由孔子的弟子们编纂而成。共21篇,是一种纯粹的语录体。章节简短,一件事,一段谈话,自成一篇,章节之间互不相连。语言生动、精炼、含蓄,话虽不多,却富有哲理、给人启迪。三、自读课文,完成以下预习检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 乎: 以: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 以:子路率尔而对曰 尔:且知方也 方:夫子哂之 哂:2.指明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毋吾以也不吾知也则何以哉可使有勇3.翻译下面的句子。(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四、课堂练习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shng) 吾与点也(y) 风乎舞雩(y) 浴乎沂(xn)B毋吾以也(w) 莫春(m) 异乎三子者之撰(zhun) 铿尔(kng)C冠者五六人(gun) 愿为小相(xing) 饥馑(jn) 哂之(shn)D夫子喟然叹曰(ku) 曾皙(x) 以俟君子(s) 舍瑟而作(s)2下列加点字词的音义有误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shng 量词,用以计算车子,相当于“辆”)小相(xing 官名,作赞礼司仪之事)B哂之(shn讥笑) 比及三年(b 及,等到)C喟然叹曰(ku 叹息声) 论语(Lny 孔子言论的汇编,儒家最重要的经典)D俟君子(s 等待) 异乎三子者之撰(zhun 才能)3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方”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4与“子路率尔而对曰”中的“尔”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C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D无乃尔是过与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风乎舞雩,咏而归B以吾一日长乎尔 则何以哉C宗庙之事,如会同 如或知尔D子路率尔而对曰 赤,尔何如?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异乎三子者之撰 浴乎沂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C唯求则非邦也与 吾与点也D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7下列句中的“乎”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A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B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C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与点也(与,动词,赞同) 可使足民(足,富足)B 何伤乎?(伤,动词,受伤)三子者出,曾皙后(后,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后出生)C 冠者五六人(冠者,名词,戴帽子的人)童子六七人(童子,未成年人,少年)D 因之以饥馑(因,接连,继续) 舍瑟而作(作,动词,起身)9与“且焉置土石何”中的“焉”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非曰能之,愿学焉。 B焉用亡郑以陪邻?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10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忌不自信。 B夫晋,何厌之有?C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D居则曰:不吾知也。11下列各句中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组是( )。风乎舞雩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服衣冠,窥镜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A B C D五、拓展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段,思考后回答问题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选自论语子路第十三 卫君:卫出公辄。卫灵公宠妃南子,驱逐世子蒯,立妃所生子辄为出公。 奚:何。“子将奚先?”应译为:先生将先做什么?“必也正名乎”句子的“名”为“名称、名义、名分”讲。那一定是纠正混乱的名称。1. 译成现代汉语2. 孔子在与子路的对话中,体现了他的何种政治主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名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3. 加点字注释有误的是( )A. 为之椁(同“槨”,棺材外面的套棺叫槨)B. 吾不徒行(徒步行走)C. 以吾从大夫之后(让;介词)D. 以为之椁(给、替,介词)4. 划线句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才不才,亦名言其子也A. 不管有才能还是没才能,都是我的儿子B. 不管有才能还是没才能,都是他的儿子C. 有才能也好,无才能也好,对各人来说,都是自己的儿子5. 下列句子省略代词“之”的句子是( )A. 曾皙后 B. 舍瑟而作 C. 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D. 不可徒行也6. 孔子这段话说明孔子( )A. 孔子太吝啬了,不愿卖车给儿子或学生置买椁。B. 孔子太虚伪了,故意找借口搪塞。C. 孔子讲究节俭,认为厚葬不合道理。D. 孔子凡事都以礼行事,作为一个大夫,应该像大夫一样,出则有车。因此,宁可在其他事上权变一下。附参考答案1【解析】本题考查对词义的理解。大部分为虚词。【答案】以:因为;乎:相当于“于”,比;以:因为。如:如果;以:为。尔:形容词词尾,与“然”的用法相近。方:做人的道理。哂:笑。【解析】考查对文言句式的把握。2【答案】皆宾语前置,是介宾结构的宾语前置,是动宾结构的宾语前置。省略句。可使(人人)有勇。【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翻译能力。3【答案】(1)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做些什么呢?(2)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1解析:沂(y)答案:A 2解析:比(b)答案:B3解析:B都作“方圆”解;A方向,方位;C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D正。答案:B 4解析:B与例句中的“尔”同为形容词词尾,样子;其余都是第二人称代词。答案:B 5解析:A同“于”的用法,介词,在;B因为,凭借;C表示选择关系,或,或者,假如;D形容词词尾,第二人称代词。答案:A6解析:D结构助词,的;A同“于”,介词,跟,同;同“于”,介词,在。B疑问代词,谁;疑问代词,什么。C同“欤”,句尾助词;动词,赞同。答案:D7解析:A句末语气词,呢;其余皆为介词。答案:A8解析:B(A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B后,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