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之“意象”与“意境”.doc_第1页
诗歌之“意象”与“意境”.doc_第2页
诗歌之“意象”与“意境”.doc_第3页
诗歌之“意象”与“意境”.doc_第4页
诗歌之“意象”与“意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一、诗歌“意象”与“意境”的区别与联系二、诗歌意境的创造示例三、诗歌意象举例解读一、诗歌“意象”与“意境”的区别与联系我们评论诗歌时,经常会运用“意象”与”意境”这两个文学理论词汇。然而有些读者或作者,对这两个词汇的概念并不是太清楚,有时甚至混为一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它们的区别与联系。1、什么是“意象”所谓“意象”:就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如果分开来说,“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意,“象”就是作者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作者意中之象,不同于纯客观存在的物象,它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形象。用康德的话说就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中说:“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在这里,童先生把意象与典型又联系起来,认为意象就是艺术典型,这好像有点牵强,其实,意象离艺术典型还有一段距离,不能划等号。但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意象到底是什么。意象一词,在中国古代已有,如老子的“大象无形”说。意象如果细分,还可分为:象征性意象,比喻性意象,描述性意象,通感性意象等。2、什么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西方国家文学理论中没有“意境”之说。但是西方国家的小说散文中有意境的创造。比如简爱中,对桑菲尔德庄园的环境氛围的营造,就是一种意境。“境”或“境界”,原指修行者领悟佛法所能达到的境地,语出佛经,为南朝诗学借用。如刘勰文心雕龙隐秀评诗,有“境玄思澹”之语,可见意境说初见端倪。王昌龄的诗格首创了“意境”一词。到了唐代,皎然在诗式中提出“取境说”,即由境而来,由思而来。司空图诗品提出“境生于象外”之说。刘禹锡发展了“境生于象外”之说。宋人严羽沧浪诗话中提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说,对意境理论的形成多有探讨。到了清末,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集其大成。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当代文艺理论家宗白华说:“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概括起来,意境就是“情由境生、情景交融”的那种艺术境界。3、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根据童庆炳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即形象思维。这就是说,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是先有一个个意象在作者的脑子里,然后组合融合化为一种意境。总之,“意象”与“意境”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它们有其相通、相似的一面,但又有属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审美特征。同时,意境和意象有着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意象无穷的张力,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意境的形成包含了许多客观存在的物象。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的关系。就是说,没有意象,难以组合融合成一种意境;而如果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4、意象与意境的区别第一、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比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其中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再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说是一首通过一组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优美意境的杰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散曲营造了一个游子思归而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的意境;为了完成此意境的营造,作者构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把这些名词意象直接连缀,产生的悲凉气氛就是意境。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意象与意境的鲜明区别。第二、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比如海子的日记,这是他死前在青海德令哈写的一首诗。如果单个地挑出来那些意象,就是:德令哈(地名)、戈壁、草原、姐姐、泪滴、荒凉的城等。然而,作者通过这些意象,一一组合起来,表达了对“姐姐”的思念。请看原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清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从海子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意象的实在性;同时也可看出,意境的韵味,那是一个被虚化了的世界。第三、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脱离意境的意象建构,是不成功的苍白无力的意象;没有意象的意境是平淡无味的、难以给人美感的失败之作。一个作家,终生追求的目标,就是创造艺术形象,也就是营造不朽的意境。但是,任何意境的创造,都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在意象的基础上营造意境。请看瘂弦的诗秋歌:“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七月的砧声远了,暖暖。雁子们也不在辽瞏的秋空,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了,暖暖。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在南国小小的山径。歌人留下破碎的情韵。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秋天,秋天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营造了一个秋天的意境。这里有秋的白描,有对人物暖暖的深情。由“落叶、荻花、湖沼、砧声、雁子、秋空、马蹄、山径、寺院”这一系列意象,组合融合成一种秋的意境。在这里,意象是材料,意境是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总之,意象与意境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所谓区别,概括起来就是:在创作时,总是先有意象,后有意境;意象是手段和材料,意境是虚化了的艺术氛围,是作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二者互相支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二、诗歌意境的创造示例1、意境随诗歌的表现形式而不同诗歌的表现形式不同、描写手法不同、反映内容不同、个性风格不同,意境就会不同。从表现形式上分,有古体诗歌、近体诗歌、现代诗歌;从描写手法上分,有赋、比、兴和拟人、夸张、象征;从反映内容上分,有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从个性风格上分,有委婉、豪放、艳丽、清雅等等。由于这些因素存在,使得诗歌的意境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诗歌的意境由诗人自已创造的,如何创造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明理。就是借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来表达理想、信念、愿望、爱恨、感悟、道理,揭示真伪、善恶、丑美等等。无论创造什么样的意境,都必须从形象描写入手。诗歌所描绘出的应该是一个形象生动、内容深厚、引人入胜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这个世界的全部内容和全部结构,都是用个别的、具体的、富有特征的事物或细节组织而成,这个形象性的世界反映出诗人的典型感受、思想情绪,渗透诗人自已个性化的情感色彩。我国古典诗歌在创造意境上早已取得了辉煌成就,例如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的天然境界。咱们这个文学群就有位群员名叫“悠然”,我想可能就是取其意境吧。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眺)的绚丽境界;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壮阔境界;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的雄放境界;有“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杜甫)的寒凉境界;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的萧瑟境界;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的清冷境界;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的冷落境界;有“古道西风瘦马”(冯致远)的苍茫寥落境界等等。这些诗句或使人沉浸其中,乐而忘忧,留连忘返;或使人触景伤情,暗然消魂;或使人顾恋徘徊,感慨系之;或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或使人志气昂扬,心怀旷朗这些意境,是诗人精诚血聚,苦心孤诣创造出来的,是诗人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它既具有典型特征,又具有普遍意义。因而读者能熟悉它、体会它,能唤起读者内心的共鸣。这样的意境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意深长,韵味无穷,一字千金。这样的诗歌能够传唱千古,百世不朽。 2、现代诗歌意境举例:现代诗歌1、煤炭的意义 亿万年来沉埋于大地, 时代开采出它的意义。 赋予它使命和责任, 便有了发热的机遇。 黑的形象渐渐失去, 红的光影化为空气。 灵魂闪烁积极, 内核燃烧不疲。 潜藏的激情, 用生命凝骤。 能量熔化了坚硬的钢铁, 最后 只剩下一堆灰色的尘泥。 它的归宿 依然包容在广博的大地!这首诗抓住煤炭的典型特征,概括而形象地描绘出从开采、燃烧到回归大地,完成了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全诗的思想内涵在煤炭的形象之中,隐喻人生除了靠自已奋斗以外,机遇也十分重要,往往一次机遇决定人的一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获取。 现代诗歌2、春天 已经淡忘的过去, 又恢复了记忆。 踏着严寒冰雪, 一路走到这里。 披上温暖的阳光, 呼吸鲜嫩的空气。 思想开始奔放, 意识变得积极。 涌动的无数细胞, 散发出阵阵青绿。 在时空中提炼价值, 在生命里播种意义。 敞开广博的胸怀, 用真情拥抱大地!这首诗以拟人化手法描写春天,诗里没有春天的花草和山水,用“披上温暖的阳光,呼吸鲜嫩的空气”和“涌动的无数细胞,散发出阵阵青绿”等高度诗化的语言概括春天。大自然的春天来了,万物已经复苏,充满着无限生机,在这样美好的季节该做些什么呢?“在时空中提炼价值,在生命里播种意义!”全诗激情飞越,人和物融为一体。诗歌要将客观世界的美与主观世界的美互相结合,浑然一体,构成意境美妙的作品。社会现实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有阴暗的一面,也有阳光的一面。作为诗人要有独立的思想、智慧的眼光、丰富的知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否则,就很容易将现实写“歪”,作品必然被历史唾弃。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要并重。思想性与艺术性,二者兼备的是优秀之作,侧重艺术性的是艺作,则重思想性的是佳作。如果内容过于浅露,一览无余,没有意境,必然缺乏感染力,没有诗味。 现代诗歌3、你爱我,请别说! 别说你爱我, 我承受不起 比星球还要沉重的许诺。 真情 虽是一种付出, 但要有相应的收获。 你 承载了太多的痛苦, 我 经历了岁月的蹉跎。 亿万年前我们已经分开, 亿万年后又能如何? 我时时能见到你, 你刻刻能看着我, 守望在时空永恒的长河! 如果我们 随了自己的意愿 将给生灵带来灾难, 造成不能弥补的后果。 你爱我 请别说, 相知相守, 已胜过人间爱的总和! 这首诗以天和地为形象,描写爱情,如果天和地结合,人类就会毁灭。隐喻人间有许多相爱的人不能结合,如果结合就会给其他人和家庭造成伤害。所以,人类的爱情不能太自私。零距离的爱情很美,远距离而无私的爱情更美,“已胜过人间爱的总和!”这首诗站在较高的角度,创造了较高的境界。 我们在读诗时,自然会感到有些诗的意境壮阔恢宏,高广深远;有些诗的意境不过象一丘一壑、一园一林,有的甚至象小盆景、小画屏。意境可以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我们不必以意境的大小而取舍,正如诗歌需要风格的多样化一样,我们也需要意境的多样化。无论是大江东去、长河落日、群山万壑,还是小桥流水、楼台别院、宝帘银钩等等,只要有诗意、诗境、诗情、诗味,只要能使人获得艺术享受,只要能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都是好作品。创造诗的意境,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往往借一字之功,使全篇皆活,境界全出。因为关于诗歌的语言方面,我们上次已经共同学习过,在此就不讲了。 三、诗歌意象举例解读(一)古典诗词意象举例“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燕”的意象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月”的意象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现代诗歌意象举例秋歌秋,从蝉的尾音出发用渐行渐急的脚步震落花朵的清愁,一串串柔情的音符,从云的肩头滑落打湿所有的意象 雨点敲打的夜晚孤独之美,裸出素面朝天的灵魂指派一支笔赶往情感的中心翻找音乐的库存哦,多年了那只曲子,依然深情如初“秋,从蝉的尾音出发”,视角新颖、独特,开篇切入主题,干净、利落,不拖沓、不犹豫,带给人清新、清爽的审美效果。这首诗歌,巧妙地利用语言奏出情绪,而不是用语言告诉情况。“秋的脚步”顺着“蝉音、花朵、云、滑落”,想象、幻觉与通感,奔放于诗句的语气、速度、顿挫之间,而不止于字词的意义。紧接着第二段承接上一段“云、滑落、打湿”,“雨点,敲打的夜晚”等,意象之间的搭配、铺垫、转接,显得自然、贴切、到位。 下面米粒针对文学群三位群员的现代诗歌作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米粒在此所谈内容,仅仅针对作品,旨在交流讨论,若有不当或者不对之处,首先请文友理解和原谅,并希望可以进行交流讨论。 你的一笑(作品来源于文学客网站,作者:风一梦无痕)/sg/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79你的一笑, 晕开了一江春水。江岸的桃花,陌上的草儿,寻着你的呼唤, 醒了。 你的一笑 ,雨露跋涉。春天绿了, 散发着活泼。桃花开了 ,挥洒着花香的流彩。散了半城的烟雨,惑了。 你的一笑 ,散落了一地流年。青春的思绪, 随风儿消逝。思念 ,溅湿了天边。七分的梦幻三分真实 , 醉了。 “风一梦无痕”(我不知道这是我们群文友中,谁注册的文学客帐号)这篇诗作,以“春水、江岸、桃花、草儿、雨露、春天、半城、烟雨、天边”等意象,创造了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优美意境,抒发了一种青春的思绪,流年的感叹和无边的思念。结尾一句“七分的梦幻三分真实 , 醉了。”使以上那些意象,很好构造出令人心醉的“你的一笑”。这首诗作,意象丰富,意境不大,但很别致。虽然诗歌主题并不新颖,但内容却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别有韵味的感觉。不失为一篇佳作。 麦田里的母亲(作者/桥下弦月)诗歌来源于文学客网站:/sg/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68 春天站在麦田里和我母亲一样身形柔弱和我母亲一样偏执却犹豫不决地不肯不肯亲吻那满地的新绿那一地的新绿是你的裙子啊 你害怕吗跌进一场雨里和我母亲一起走在泥泞的麦田里你躲在我母亲的外套下和小时候的我一样一样淘气 母亲生我于春天春天,我的姐姐啊我找不到母亲了母亲啊你在哪一棵麦子的后面锄头,镰刀,还有你的老簸箕 母亲啊你看,姐姐站在麦田里你看,下雨了儿子又忘记带伞了你看,麦田里你所有的孩子都在雨里被打湿了 桥下弦月的这首诗歌,以“裙子、姐姐、锄头、镰刀、老簸箕、雨、伞、孩子”等为意象,把“麦田里的母亲”刻画得鲜活、饱满、形象而真实,写出母亲对春天、麦田的爱,同时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思念。这首诗歌虽然意象不是太多,但却能够做到意随景走,情景交融,尤其是用了“锄头、镰刀、老簸箕”这些意象,创造出与主题内容十分和谐的意境,读后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纯真、美好的感觉。 下面,我还想说一下我们群“才高八斗”的诗歌。我感觉他是个比较活跃的群员,对诗歌创作的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