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ppt_第1页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ppt_第2页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ppt_第3页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ppt_第4页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年级:2011级 班级:文化A1101 姓名:周小东 学号:0514110103,彭水民族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植根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 传统农业是以家庭为单位、血缘为纽带、社区为范围进行生产、生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特征。在农业社会逐渐向工业社会过渡,自然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发展,世界经济渐趋一体化的今天,民族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剧烈的动摇,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严峻的挑战。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诸多民俗以惊人的规模、速度在淡化、消失中。 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标志,是民族文化创新的根本,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基础,是抵制亡我之心不死的国家对我实行西化、分化的金汤坚盾,是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不可或缺的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 当前,国家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实施战略保护的方针,非常及时,意义重大而深远。,彭水位居渝东南门户,处“乌江画廊”精品段中心,又是重庆市唯一以苗族为主体的自治县,自然风光绚丽多彩,历史文化悠久丰富,民族文化鲜明独特,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彭水地区资源丰富,开发较早,历史悠久,民族杂居,历史、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彭水民族历史文化 (一)辉煌的盐丹文化 (二)古老斑斓的民族文化 (三)独特的封建政治中心文化 (四)神秘的流放文化 (五)地域性的宗教文化 彭水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 (一 )明显的地域性文化 (二)古老的建筑风格 (三)彭水饮食习俗 (四)彭水过年习俗,(一)辉煌的盐丹文化 彭水郁山镇伏牛山有丰富的盐泉,是古代巴渝大地两大盐泉之一。在人类从生食进入熟食时,郁山镇伏牛山的盐泉先后被祖先们发现利用。镇伏牛山郁山盐业自春秋战国时起,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结束。 郁山以东地区还曾是丹砂富集区。在盐业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发现了丹砂矿。大概是殷周时期,在巫溪峡外丹山采丹的濮人就进入彭水地区采矿炼丹了。 与此同时,乌江、郁江的水道运输业兴起,农牧渔业得到发展,人口繁衍迅速。正因为如此,早在巴立国以前,这里就诞生了以“郁山盐丹文化”为内核的“黔中文化”。这一文化与巫溪巴文化和荆楚文化同时发展,是武陵地区代表文化之一,也是乌江中上游的母文化。郁山盐丹文化,或称黔中文化,经历数千年的继承发展,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正是有了盐丹文化,才为后来彭水成为西南中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奠定了基础。,返回,彭水古盐井,返回,(二)古老斑斓的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总和。 彭水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了人类活动。自殷商时期起,苗族先民蚩尤、土家族先民廪君以及濮人等古老部落,相继进入彭水开发地方产业。这些古老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建立、发展起彭水地区原始的多姿的民族地方文化。从秦统一中国后,特别是元明清三代,中原地区汉民入住彭水。先进的中原文化和独特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不断姘和,形成了新的多彩斑斓的彭水地方民族文化。在长期相互吸收、相互改造的过程中,各民族先进的文化载体和形式得以保留、传承和光大。如今以苗族、土家族等民族文化成为彭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从历史舞台中退出,但仍然顽强地生存于人们的心灵里今天我们站在重庆直辖市来反观彭水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就不难看出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返回,薅草锣鼓上舞台,薅草锣鼓上舞台,火龙昂首,返回,(三)独特的封建政治中心文化 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在数千年的封建统治时期,彭水一直是西南中部的一处政治中心。早在炎黄时期,这里就有人类进行煮盐、炼丹活动。 武王伐纣后,彭水成为巴国的一部分,或者称为濮民之国。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在郁山建黔中郡。汉代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公元前140年武帝建涪陵县,治郁山,属益州巴郡。隋朝实行州(郡)、县两级制,仍设黔州,593年置彭水县,州、县同治郁山镇。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后,彭水成为统辖今渝黔湘鄂桂结合部的约30万平方公里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宋初仍设黔州领羁縻州,1228年升为绍庆府,结束了黔州长达654年的历史。1371年,明朝皇帝朱元璋撤消绍庆府,彭水划归四川布政史司重庆府统领。自此,彭水封建政治中心地位的历史宣告结束。 彭水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地区的政治中心有1000多年的历史,与其他封建政治统治中心不同。它见证了唐、宋两个封建王朝对西南中部少数民族实行既笼络又控制的羁縻统治,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返回,(四)神秘的流放文化 黔州彭水,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唐朝时期,这里能够提供一品供奉的需求,成了皇家南方流放地。 贞观到垂拱年间,唐王朝权力争斗十分激烈,多个皇亲权臣获罪被流放黔州。643年九月,唐太宗废太子李承乾流放黔州,次年病死葬郁山;660年五月,唐高宗废太子、梁王李忠流放黔州,后赐死葬保家陈园;688年十二月,唐高主之子、霍王李元轨流放来黔州。其间,659年四月,反对武则天的长孙无忌谪来黔州,第二年逼令自缢,葬彭水县城东门坡;668年十二月,高丽(今朝鲜半岛)知留后事泉南建流放来黔州。宋代绍圣年间还有黄庭坚被谪来黔州生活3年之事。 在中国封建王朝少有的几个辉煌历史时期“贞观之治”的45年里,黔州竟然上演历史惊心动魄的一幕,增添了彭水文化的神秘感。,返回,(六)地域性的宗教文化 因涪陵(彭水)产丹,道教活动在东汉末年就有了。唐宋时期,道教在黔州盛行。 相传,摩围山摩围洞为文昌帝君修炼之所。涪陵人范长生是“天师道”的首领,被蜀地的成汉政权封为“天地太师”。黄庭坚谪居彭水时也曾学习道术,吸水炼丹,留下丹泉井。佛教东晋时期传入彭水,唐代建名刹云顶寺、开元寺。宋代佛寺大兴,清代又建58座。到1939年全县还有佛寺101座。解放后,寺庙道观被撤毁怠尽,改革开放,七曜山麓的太原、棣棠、龙射、平安、鹿鸣一带佛寺又在自发复建,形成一道景观。 天主教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传入,现仍开展活动。,返回,插旗山上的云顶寺,返回,东部典型的苗乡区:东山盖以东,乌江东岸的鹿角、善感、鞍子等乡镇,苗族人口占90%以上。其文化代表主要有:娇阿依苗族民歌等。 南部苗仡佬混居区:乌江以南的双龙、黄家、大垭等乡镇和汉葭镇的一部。其主要文化代表有:民族服装、烦琐严谨的婚俗和豪华的墓葬等。 北部苗土蒙混杂区:七曜山麓的平安、龙射、三义等乡镇。是佛教、天主教浓厚的地区。其主要文化代表有:火龙舞、锣鼓唢呐小号吹奏乐、薅草锣鼓、山歌等。 中部汉文化发达区:乌江、郁江河谷的汉葭、郁山、岩东等乡镇,是汉族文化发达地区,也是历史文化富集区,少数民族文化处于从属地位,几乎没有文化代表可言. 高山苗汉混居区:东、西山盖上及山沿的新田、桑柘、小厂、龙溪等乡镇。少数民族文化相对较淡化。其民族文化主要有以任家班为代表的苗族吹打乐等。,返回,民族服装,返回,(二)古老的建筑风格 解放前,民居大多是木瓦结构的房子,而且多吊脚楼(彭水人称为“虚楼”)。即楼下以木柱支撑木楼的建筑,这种建筑以彭水最为普遍。建筑方式大体分为两种:1是在山坡上建房,2是在平地建房。吊脚楼上面住人,下面建筑牛栏圈或堆放柴草杂物。 民居的吊脚楼上,一面、两面或三面,有挑伸出,与悬柱想接,铺以楼板,装以栏杆。富裕之家,还在悬柱和挑上,饰以木刻浮雕,栏杆也以吉祥图案装成。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出现不少一楼(或多楼)一底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结构的平顶楼房。原有建筑(包括吊脚楼)日益减少。,返回,阿依河牛角寨接待站 吊脚楼,返回,(三)彭水饮食习俗 解放前,彭水人一般以大米、玉米为主食。郁山汉墓中,曾有陶田出土,说明睡到早在汉代就在县内种植了。唐代,彭水农产品品种较多,可按唐制提供一品供给,有细白米、梁、粉、油、盐、醋、蜜、栗、梨、苏、干枣、羊、猪、鱼酒等等。还有一下农产品: 蔬菜:萝卜、茄子、瓜类等等诸多种类。 麦制品:麦粑、面条、包子、馒头等等。 蛋制品:荷包蛋、盐蛋、皮蛋、煎蛋、炖蛋等等。 糯米制品:汤圆、米子、米花、麻饼、糍粑等等。 如此之多,当然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便例举。 在解放前,各族农民因盐稀少一般少吃盐。在有客时在菜里放盐,或农忙吃盐,农闲吃淡。或炒菜里放盐,汤菜不放盐。,返回,(四)彭水过年习俗 彭水农村各族人民把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称为“小年夜”,家家户户要扫除房内,特别是灶房内烟囱的灰尘,称为“打扬尘”。晚上,要向灶头靠板壁的一边,祭“灶神”,送灶神上天。请长工之家要给长工“打牙祭”,结清工钱,第二天长工就可以回家过年了。如长工无家可归,便留下来过年。 彭水人称除夕为大年夜。上午,要去给祖先的坟送亮、烧纸钱、填新土。 晚上,一般的家庭,吃“团年饭”。先“献饭”(即在堂屋正中摆酒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