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菊《圆明园的毁灭》.doc_第1页
潘金菊《圆明园的毁灭》.doc_第2页
潘金菊《圆明园的毁灭》.doc_第3页
潘金菊《圆明园的毁灭》.doc_第4页
潘金菊《圆明园的毁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圆明园的毁灭学校:青州市旗城学校 姓名:潘金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第2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理清段落层次,勾画出文中的好词佳句和不懂的词句。(2)搜索圆明园的有关资料二、教学课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采用怎样的方式介绍圆明园的。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内容分析:从课题可见,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凭借教材,我们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原因有两个:第一,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上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使其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落脚点。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第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的成功可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所表现的美与丑,爱与恨并会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已普遍增强,他们对课文的感受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逐渐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通过阅读与讨论,对课文的感受与理解形成大体共识。充分自主的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对比的表达方法。2、继续学习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阅读能力。3、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无耻行径的憎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教学重点;重点: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体会圆明园毁灭之惨痛。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之美。”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或图片。2、 制作课件。教学方法:根据课标精神和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自读自悟法。教学时,以朗读作为重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四、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激发情感同学们,法国大文豪雨果先生曾经这样赞美圆明园:“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一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是怎样毁灭的呢?今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二、自主学习,深入了解圆明园的辉煌。1、百度搜索:圆明园的资料/s?wd=%D4%B2%C3%F7%D4%B0%B5%C4%D7%CA%C1%CF&opt-webpage=on&ie=gbk2、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重点理解“众星拱月”一词,通过这个词,体会圆明园的园多而美的特点。百度搜索圆明园的布局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4%B2%C3%F7%D4%B0%B5%C4%B2%BC%BE%D6%CD%BC%C6%AC&in=30661&cl=2&lm=-1&st=&pn=12&rn=1&di=8479220178&ln=1977&fr=&fm=&fmq=1330860346406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8&-1&dobjURLhttp%3A%2F%2F%2Fkubaoliuxinqiang%2Fpic%2Fitem%2F5322bfc88b69764fbf09e608.jpg&fromURLhttp%3A%2F%2F%2Fkubaoliuxinqiang%2Falbum%2Fitem%2F5322bfc88b69764fbf09e608.html&W1280&H960&T11925&S280&TPjpg3、课件出示(“众星拱月”的图片)4、通过朗读第三自然段让学生想象圆明园的美景,以体会它的辉煌景观。(重点抓住“有也有” “有还有”)3、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课件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平潮秋月”“狮子林”等。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4、有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朗读方式有教师引读、师生对比读、分组读等。要求读出圆明园的美景和辉煌。5、结合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可先引导学生找出书中评价圆明园的这句话,然后在理解“瑰宝”“精华”的意思后,让学生简单概括。)6、通过了解圆明园的文化,以体会它的辉煌。(朗读第四自然段,重点抓住“不但还”“上自下至)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时间长,范围广。)7、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可自由发言,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8、教师点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三、朗读交流,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1、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抓住重点词“侵入、闯入、凡是、统统、实在、就”,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用语言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这群侵略者、这群强盗的无比仇恨。)2、百度搜索:视屏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u21/v_MjIyODYxODY.html(在学生看完视屏后,请他们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学生畅所欲言,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恨)3、联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这一自然段。4、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 “火烧”半分钟,想象会烧掉什么?大火连烧三天会烧掉什么?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在三自然段的景物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5、师: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带着无比痛恨之情来读。四、联系历史,激发情感1、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理解“不可估量”)2、百度搜索:圆明园的遗址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3、联系全文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为什么是不可估量的?)4、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想教育。师:这痛苦的耻辱一直刻在我们心里整整148年了,让我们“走出圆明园”(出示文字课件)。我想,无论怎样,我们走不出历史的阴影。如果历史可以改写,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48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北京的老百姓师: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一会请你实话实说。(学生讲其中的一个角色的时候,老师紧紧围绕这个角色进行讨论,直到完了再下一个角色。)师总结: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请同学们记住:贫穷受欺压,落后就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五、布置作业(选做)1、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2、读了文章后,写一篇读后感。五、教学反思;在设计这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上,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和体会。体现了“自读发现选读探究品读感悟”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学习最后一段时,我先让学生画出最能体现侵略者罪行的词语,然后谈感受,我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给以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这也正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无学生怎样去谈,去理解,对侵略者的仇恨,痛恨是大家情感的共鸣。接着我又通过一段录像,加深学生对侵略者的暴行的理解,此时学生的内心对侵略者仇恨已经达到了极点,我顺势引导学生就带着这种仇恨齐读最后一段。那一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朗读,融进了学生对圆明园的毁灭的无限痛惜和对侵略者无比的仇恨。让听者仿佛有一种心碎的感觉:多么令人惋惜,那无数的珍宝,瑰丽的园林。多么令人愤怒,那些可耻的强盗。这一课的教学,使我又一次的体会到:读,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六、教师情况 省份山东省学校青州市旗城学校姓名潘金菊 职称无电子邮箱441068669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旗城学校小学部邮编:262500自我介绍:本人今年27岁,19863年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从教以来,在工作中,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