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学案 主备人:王璐 学习目标1、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基础知识。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3、体会作者的观点,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形成谦虚好学的风气。学习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基础知识。学习难点:1、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2、体会作者的观点,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形成谦虚好学的风气。学习过程:课前知识预习一、走近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唐代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集。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的散文,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他与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合称为唐宋八大家,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二、关于古文运动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古文运动是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唐初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韩愈、柳宗元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创作理论上: 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当时有一批学生或追随者热烈响应,终于在文坛上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韩愈所处的时代,在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着耻于从师的不良风尚。为此,作者不顾流俗,写下师说,大力倡导从师之道,并率先“招收后学”,表现了一种敢为人先的可贵精神。 三、解题“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或某个问题的见解。如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这种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即“解说的道理”,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四、基础知识(给加点的字注音)句读( ) 或不焉( ) 经传( ) 传道( )贻 ( ) 郯子( ) 老聃( ) 李蟠 ( ) 苌弘( ) 嗟乎( )五、结合文中注释疏通文意。课内问题探究一、课前预习效果展示二、问题探讨(一)课文文本探讨:请同学们解释标注出来的(加点)的重点词语的意思,指明划线句子的句式。如果有不会的知识点,请标示出来,写在空格处,并与同学们讨论这个知识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接着阐述从师的道理。分三层来论证中心论点: 第一层:论老师的作用: 、 、 ;第二层:论从师的必要性: ;第三层:论择师的标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第二段:批判耻于从师的坏风气。运用了 论证方法来论证中心论点。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第三段: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例证、引证、因果论证)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第四段:交代作文原因,激励后学。请同学们写出你不明白的知识点,并与同学积极探讨这个知识点:(二)、文意探究:1、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试举例分析。2、你认为本文中“今之众人”的从师态度是否可取,为什么?谈谈在你的学习中你应该怎样对待从师学习。三、当堂巩固(一)名句默写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2、吾师道也, ?3、是故 , ,道之所存,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 ,其皆出于此乎? 5、彼与彼年相若也, , ,官盛则近谀。6、是故 ,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 (二)重点语句翻译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2、吾师道也, ?3、彼与彼年相若也, , ,官盛则近谀。4、是故 ,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 四、课堂小结课文首先论述了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然后通过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又以孔子的言论和做法为论据阐述“无常师”的道理,最后以李蟠为例鼓励人们从事学习。文中的许多论断,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课后作业巩固一、文言基础知识梳理:通假字:1、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词类活用:1、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 2、而耻学于师不耻相师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小学而大遗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愚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吾从而师之 4、师不必贤于弟子5、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今之众人特殊句式: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不拘于时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师不必贤于弟子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学于余一词多义: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2、惑而不从师(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师不必贤于弟子( ) 而耻学于师( ) 不拘于时( )5、齐师伐我(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吾师道也( )二、完成基础知识梳理P123125跟踪练习题。三、背诵全文。译文:古时候求学问的人一定有老师。所谓老师,就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问题呢?有疑难问题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便终究不会解决了。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随他,以他为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以他为师。我是来学习道的,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低,不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被继承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是很困难的了!古时候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够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不如圣人也够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自己呢,却不肯从师学习,这真糊涂了。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童们读书和学习书中文句的,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不懂得书中的文句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习,大事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巫医、乐师、各种工匠,不把相互学习当作难为情。读书做官的这类人,一听到有人以“老师”、“学生”相称,就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称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称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于拍马。”唉!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能恢复,从这里可以知道了。巫医、音乐师和工匠,是所谓上层人士看不起的,现在那些“上层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这些人,岂不是可以奇怪的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并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那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这样罢了。李家的儿子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被时俗拘束,来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代的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参考答案:1、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对比一: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比较,说明从师的态度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对比二:以“爱其子”与“于其身”对比,指出众人的糊涂。对比三: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的对比,指出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海洋大学《生物工程下游分离与纯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延安大学《颈肩腰腿痛中医防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世界航天活动策划方案
- 世贸买车活动方案
- 业主回家活动方案
- 业务员公司开业活动方案
- 外卖饮料活动策划方案
- 多种巾帼宣讲活动方案
- 天元家电拓展活动方案
- 地产公司植树节活动方案
- 明阳风机培训课件
- 委外加工流程
- 住院医嘱审核登记表-9月上
- Q∕SY 05010-2016 油气管道安全目视化管理规范
- 蓝海华腾变频器说明书
- 浆砌块石工程施工程序、施工方法
- 中国海洋大学论文封面模板
- 遵义会议-(演示)(课堂PPT)
- 订单(英文范本)PurchaseOrder
- 雨污水合槽沟槽回填施工专项方案(优.选)
- 预焊接工艺规程pWP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