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崇州市隶属成都市,成都市2003年被列为全国14个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之一,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成府发.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崇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崇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52020)一、前言(一)规划背景和目的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管理中的“龙头”和基础地位不断增强。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赋予国土资源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新职能,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有关部门和许多专家学者已把土地利用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并列为我国现行的三大规划体系。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强调要珍惜每一寸土地,要把切实加强土地管理作为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始终是土地资源管理第一位的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必须注意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方面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是新时期指导发展的根本原则。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要求成都市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增加经济总量,带动四川GDP增长;要求“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特大中心城市”,以城市化为主线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土地是进行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载体,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依托。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对用地总量、用地结构和整体布局的控制,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 崇州市隶属成都市,成都市2003年被列为全国14个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之一,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成府发200350号)要求,崇州市与市级规划同步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进一步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市域国民经济发展中对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调控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利用崇州市有限的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土地资源对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立足于省市经济发展大局,并根据崇州市土地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特编制20052020年崇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二)规划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遵循“五个统筹”的要求,置身市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大环境,并根据崇州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按照市委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整体要求,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三)规划的原则1、坚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原则。2、坚持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原则。3、坚持按照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农用地相统一的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的原则。4、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5、坚持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并重,建设占用耕地与整理复垦补充耕地相平衡的原则。6、坚持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工业规划相协调的原则。(四)规划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2、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4、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22号)。5、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成府发200350号)。6、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20032020)。7、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8、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200411号)。9、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10、关于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主要指标分配方案的通知( 成国土资发2004308号)。11、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川委发20034号)。12、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川府发200321号)。13、中共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一体化的意见(成委发20047号)。14、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重点镇建设的意见(成委发200430号)。15、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拆乡并镇工作的通知。16、崇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17、2004年四川统计年鉴、2004年成都市统计年鉴、2004年崇州市统计年鉴。(五)规划的期限规划以2004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规划阶段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即规划时段分为: 20052010年和20102020年三个时段。二、上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一)上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1、上轮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上轮土地利用规划上级规划下达崇州市各项规划目标为:(1)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5950公顷,占1996年耕地面积的88%。(2)建设占用耕地指标302.00公顷(其中含省级重点工程金沙二江电站15.33公顷),加上省级试点小城镇追加指标122.91公顷,全市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共计424.19公顷。(3)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面积855公顷。(4)耕地保有量为40811公顷。(5)退耕还林面积544公顷。2、规划执行情况(1)建设用地实施情况崇州市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1998年底完成,2000年4月批准实施。规划实施以来,全市先后分11个批次依法报省政府批准建设用地158.3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15.14公顷,占上轮规划耕地占用指标的37.32%;加上华怀公路及川西环线占用耕地100公顷,共计已占用耕地215.14公顷,占总指标的50.72%,目前尚剩余耕地指标209.05公顷。(2)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规划实施以来,全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533.33公顷,占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的62.38%,较好的完成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任务,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有余。(3)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2004年全市耕地面积为39134.0公顷,加上可调整园地面积,全市耕地面积与上轮规划耕地保有量目标基本持平;2004年全市仍保有基本农田面积3595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总量不减。(4)中低产田土改造和退耕还林情况全市中低产田土主要为山区坡耕地、山前水冷地、无根山区坡耕地,以及坝区旱片死角。规划实施以来,通过平坝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试点,羊马河、泉水河、桤木河、将军河等工程改造中低产田土14200公顷;通过实施无根山丘陵区国家生态项目治理,运用坡改梯、整修渠系、挖蓄水池等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改造治理坡耕地666.67公顷;全市实际退耕还林666.67公顷,占上级规划下达指标的122.55%使。通过中低产田土改造和退耕还林,使全市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耕地质量亦不断提高。崇州市19972003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如表。 19972003年崇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项目耕地保有量(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公顷)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公顷)开发复垦整理新增耕地(公顷)退耕还林面积(公顷)2010年规划目标4080135950424.19855544至2003年执行情况3913435950215.14533.33666.67占规划目标的比重%10050.7262.38122.55剩余指标209.05321.673、规划实施成效分析(1)按规划依法有序报批建设用地,为重点建设项目及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用地保障规划实施以来,崇州市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坚持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预审、审查上报,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有序报批各项建设用地,确保了规划用地指标的合理使用,为重点建设项目及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用地保障。(2)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规划实施以来,崇州市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切实履行“占一补一”的法定义务,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几年来全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共增加耕地面积533.33公顷,同期建设占用耕地面积215.14公顷,两相平衡净增耕地面积318.19公顷,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切实保护了耕地。(3)经济效益明显规划实施几年来,总体上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明显。全市GDP从1996年409990万元上升到2004年849582万元,增长107.22%;人均GDP由1996年6358.41元上升到2004年13086.6元,增长105.82%;全市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产值不断增加,二、三产业产值分别由1996年192306万元、134250万元上升到2004年404016万元、342273万元,分别增长了110.09%和154.95%;单位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由1996年3.77万元/公顷上升到2003年7.81万元/公顷,增长107.16%。如表:崇州市GDP、人均GDP和单位土地面积GDP变化表年份GDP (亿元)第一产业(万元)第二产业(万元)第三产业(万元)人均GDP (元)单位面积GDP(万元/公顷)1996409990834341923061342506358.41 3.77 1997437520881931919191574086774.85 4.02 1998491772908952162531846247603.15 4.52 1999537317938162371522063498308.60 4.94 2000614215995462788372358329507.97 5.65 200170515010352032668927494110932.56 6.48 200275968610870234460730637711796.37 6.98 200384958210329340401634227313086.60 7.81 2004(4)加强土地管理工作逐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上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以来,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管理中的“龙头”和基础地位明显增强,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通过规划的实施,使规划管理日益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已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如近年来实施旧城改造,改造旧城区300万平方米,搬迁近6000户棚户居民。城市房屋高度由5米长高到20米集约利用了近30公倾土地,新建成汇蜀花园、金带花园、蜀南西区等商公房小区,同时改造滨河路,使昔日无人问津的河滩地资源,一下从几万元一亩,上升为30万元,50万元一亩,显示土地资本的价值。盘活闲置资源,对城市拆迁丰乐水泥厂搬迁至隆兴镇砖厂废弃地上,建设新厂,实现了城市发展和企业生存的双赢。4、存在问题分析(1)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矛盾较为突出,给规划实施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导致规划随项目而不断调整虽然全市建设用地指标尚未用完,但由于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矛盾较为突出,建设用地实际需求与规划布局错位,造成局部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给规划实施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导致规划随项目而不断调整。未来规划期内,新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要求城镇发展重新定位和设计,空间布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高度重视区域发展对建设用地的不同需求,以及建设用地布局对城镇及各类建设的集聚导向作用,科学、合理确定布局和分区方案,使规划更加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需要。(2)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水平不高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上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效率较低。尚需积极探索运用现代高科技成果在土地规划实施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土地规划管理的效率和水平。(3)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用地保障程度较低由于近年来市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成温邛高速公路的建成和成都市整体水平的提高,崇州市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快速发展建设对用地的需求十分迫切。规划实施几年来,由于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用地保障程度较低,其发展建设的速度较慢。随着全市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深入,现有企业及产业的格局与城市总体发展矛盾越来越突出。未来规划期内,若不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步伐,为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提供可靠的用地保障,将会影响整个市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土地利用现状结构根据2004年崇州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数据,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08992.70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90853.9公顷,占83.36%;建设用地14009.81公顷,占12.85%;未利用地4128.99公顷,占3.79%。农用地中,耕地面积39134公顷,占43.08%;园地面积1234.8公顷,占1.59%;林地面积41546.4公顷,占45.54%;牧草地面积95.20公顷,占0.10%;其它农用地面积8843.5公顷,占9.69%。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13207.7公顷,占94.55%;交通用地面积802.11公顷,占5.45%。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1294.32公顷,占32.69%;其他土地2834.7公顷,占67.31%。图2:崇州市土地利用现状 图3:崇州市农用地现状结构图2、1996年与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对比分析与1996年相比较,全市土地总面积增加了191.70公顷;农用地面积减少2902.18公顷,其中耕地减少1669.29公顷,园地增加692.76公顷,林地减少1481.45公顷,牧草地减少613.90公顷,其它农用地增加169.7公顷;建设用地增加2957.2公顷(含存量土地919.50公顷),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2703.3公顷,交通用地增加313.1公顷;未利用地增加135.9公顷,其中未利用土地增加372.1公顷;其他土地减少236.2公顷。3、耕地面积减少与占补平衡分析与1996年相比,2004年崇州耕地面积减少1669.29公顷,其减少原因主要因结构调整改为园地、山区退耕还林和建设占用所致。其中因结构调整改为园地、苗圃929.4公顷、山区退耕还林666.67公顷、通过开发整理,净增耕地318.19公顷,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近年来崇州市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先后完成道明钟梁庵荒山开发项目、何永乡千五里河滩整理项目,以及小城镇建设自求平衡项目,共计新增耕地533.33公顷,扣除期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215.14公顷,实际新增耕地318.19公顷,全市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有余。4、优质园地分析据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资料,2004年全市有园地面积1458.70公顷,其中果园458.20公顷,占31.41%;桑园23.60公顷,占1.62%;茶园194.00公顷,占13.30%;其它园地782.90公顷,占53.67%。全市果园、其它园地和桑园(桑园均分布于平原区)共计1264.70公顷,基本上可在市场调节下自发地逆转为耕地,规划期内,可以将部分优质园地面积纳入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三、社会经济背景分析(一)自然环境条件崇州市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边缘,东与温江区、双流县接壤,南毗新津县,西南临大邑县,北连汶川、都江堰市。全市幅员面积1090.02平方公里(2004年更新调查数)。由于地处四川盆地向川西南高原过渡的半山半坝地区,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兼而有之。其西北部高中山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8.4%,中西部低山丘陵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7%,东南部平原区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2.9%。地势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最高点火烧营海拔3868米,最底点三江蒙渡海拔485米,最大相对高差2368米。崇州市气候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秋短夏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5.9,年平均日照时数1161.5小时,年均湿度84%,年均降雨量1012.4毫米,无霜期284天,年均日照百分率26%,年均太阳总辐射量87.6千卡/平方厘米,大于0的年均积温5830。全市土壤类型有油沙土、紫色冲积土、灰色冲积土、冲积黄泥土和黄壤等。市境属岷江流域,主要河流有西河、黑石河、金马河。西河流经市域16个乡镇,纵贯南北,排灌兼用,为全市农业命脉;黑石河南流经7个乡镇,是外江输水干渠之一;金马河系岷江正流,位于市境之东,系市境届河,市内河流总长达10.2公里。崇州市矿产资源有煤、铅、锌、硫磺、石灰石、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目前开采地热等部分矿产资源。崇州市森林植被类型丰富,有乔灌木65科、2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120种。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3.8%,活木总蓄积量近百万立方米。市境内有林野资源动物、兽类约34种,鸟类120余种,爬行类约11种,其中珍稀动物20种。有植物皇后珙桐和国宝大熊猫。全市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有鞍子河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鸡冠山省级森林公园(不含保护区)和九龙沟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分别为101平方公里、15平方公里和108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27%、1.38%和10%。(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及在省市区域内的地位崇州市2004年辖20个镇、14个乡,2004年全市总人口64.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59万人(统计数),占85.63%;城镇居住人口为21.09万人(含农村人口到城市及小城镇居住人口11.76万人),占32.33%。人口密度596人/平方公里。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拆乡并镇工作的通知要求,行政区划调整将西江、金鸡并入崇阳镇、东关并入王场镇、听江并入三江镇、安阜并入羊马镇、上元并入街子镇、何家、西山并入怀远镇、崇德并入燎原乡,全市现辖25个乡镇。崇州市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全市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1999年进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强县之列;已连续3年跨入全省“十强县(市)”行列,在西部县域经济竞争力强县评比中名列第12位。2004年全市GDP达到84.96亿元,分居成都市第8位和四川省第12位,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10.32亿元,第二产业40.40亿元,第三产业34.23亿元,分别占12.16%、47.55%和40.29%;全市人均GDP达1.31万元,分居成都市第14位和四川省第22位;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亿元,分居成都市第15位和四川省第27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3亿元,分居成都市第6位和四川省第17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57亿元,分居成都市第9位和四川省第28位。2004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10.36亿元,工业增加值35.54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1.83%。见下表。 2003年崇州市与成都市主要经济指标表指标崇州市成都市在成都市19个县区的位次在四川省180个县区的位次年末总人口(万人)64.921044.31447GDP (亿元)84.961870.89812人均GDP (万元)1.311.811422农业总产值(亿元)17.18243.81636工业总产值(亿元)110.361971.8584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2.489.5815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4.23771.506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17.57862.97928资料来源:2004年四川统计年鉴、 2004年成都市统计年鉴、2004年崇州市统计年鉴(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目标根据崇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未来规划期内崇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目标为: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镇化进程。继续实施工业立市和工业强市经济发展战略,依托良好的资源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以日用玻璃、皮革制品为主的轻工业制造业;以中药材为主的高新技术加工业和以铸造塑管为主的建材制造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壮大以羊马、崇平为重点的家具、皮革,以元通、观胜为重点的建材,以三江为重点的汽车配套三个产业带;稳步发展农业,加快构建两区六带(桤泉农产品加工示范区、集贤省科技水产示范区、15万亩优质稻油基地生产带、5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带、2万亩食用菌生产带、3万亩优质水果生产带、万亩花卉苗木生产带、万亩水产品养殖带),加速发展服务业,建立商贸、旅游新格局。通过着力抓好轻工业制造业、机械铸造配件加工业、建筑业、旅游业等主导产业,建设轻工、农副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速市内主要公路沿线经济发展带的形成,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量和质的飞跃。到2007年,全市GDP达到136亿元,人均GDP达到2.1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92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57.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0元;到2010年,全市GDP达到196亿元,人均GDP达到3.0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7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8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4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57元。到2020年,全市GDP达到556亿元,人均GDP达到8.3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86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5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见下表)。 崇州市主要经济指标表指标单位2003年2007年2010年2020年GDP亿元84.96136196556人均GDP万元1.312.13.08.3第一产业亿元10.331519.644.5第二产业亿元40.465.296278第三产业亿元34.2355.880.4233.5一二三产业比例12:48:4011:48:4110:49:418:50:42工业总产值亿元110.36190270860工业增加值亿元35.5457.983.5259地方财政收入亿元2.43.34.8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17.573040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6.3541.559.120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835010900133502750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35024700575713000四、土地供需预测 (一)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1、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1)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崇州市计生部门根据崇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控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充分考虑影响人口机械增长的因素,以及根据崇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崇州市城镇非农业人口和集聚人口的发展趋势,采用自然增长法对全市人口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为:到2007年全市总人口将达68.10万人、到2010年为69.61万人、到2020年为75.59万人(表5)。 城镇化水平是反映一个地区城镇体系及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和城市化发达程度的标志。崇州市居天府之国的腹心地带,地处成温邛高速公路干线上,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与成都市及周围区县均有高等级公路相通,中心城区崇阳镇距成都市区28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5公里。作为成都市一个重要的远郊中等城市,未来规划期内,崇州市将保持旅游产业优势,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将崇州市建设成为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配套齐全、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富于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旅游城市和工业强市。随着崇州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布局趋于合理,居民居住条件将大为改善,城镇人口将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亦必将不断提高。2004年崇州市城镇居住人口为21.09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2.48%。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20032020)、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崇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崇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的要求,以及根据崇州市城镇非农业人口和集聚人口的发展趋势,预测到2007年、2010年和2020年崇州市城镇化水平将分别达到40%、50%、69.41%,城镇人口规模将分别为27.24万人、35.01万人和52.47万人(如下表)。崇州市城镇化水平及城镇人口预测表项目2003年2007年2010年2020年总人口(万人)64.9268.1069.6175.59城镇化水平(%)32.48405069.41城镇人口(万人)21.0927.2435.0152.47(2)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预测崇州市中心城区近几年来通过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相结合,目前建成区面积已达1667.0公顷(16.7平方公里;含工业集中发展区用地),城镇居住人口15.0万人,人均用地面积111平方米。崇州市通过进一步改造软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批上规模、有实力的企业在工业集中发展区落户,工业集中发展区现已初具规模,用地面积为2.2平方公里。按照崇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规划期内崇州市城市的空间结构呈双中心组团结构状态,其城市性质定位为现代工业、历史文化和旅游城市,功能结构上分为“六组团、三小区”的结构方式,即旧城综合组团、崇阳居住组团、南河综合组团、瓦窑综合组团、工业组团、金鸡工业组团、西江居住小区、西江文化娱乐小区。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崇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到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将达26万人,建成区面积达2600.00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00平方米;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49万人,建成区面积达4732.00公顷,人均用地97平方米。20042020年规划期内,中心城区需新增建设用地3065公顷,其中占用耕地2145公顷(如下表)。 崇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预测表2004年2010年2020年人口规模(万人)用地规模(公顷)人均用地(平方米)人口规模(万人)用地规模(公顷)人均用地(平方米)人口规模(万人)用地规模(公顷)人均用地(平方米)15.0166711126260010049.0473297(3)重点镇建设用地预测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川委发2003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川府发200321号)和中共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一体化的意见(成委发20047号)、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重点镇建设的意见(成委发200430号)的精神,结合崇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规划期内,全市将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的要求,发挥区域优势,建设历史文化型、旅游文化型、专业市场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集中力量重点发展羊马、街子、元通3个重点镇,以促进小城镇与中心城区的协调发展。 羊马镇羊马镇(含安阜)距崇州市区5公里,东距成都市中心城区29公里。城镇北侧紧临成温邛高速公路,属川西平原的腹心地带。羊马镇1992年,被成都市列为小城镇试点镇,1995年四川省列为第二批小城镇试点镇,2004年被列为国家级小城镇试点镇(建设部200423号)。全镇幅员面积4146.61公顷,下辖2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004年末全镇总人口42175人,城镇居住人口16000人,乡村人口26175。全镇财政收入964.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34.0元。羊马镇区域定位:成都市成温邛经济发展轴线上的重要工业城镇,是崇州市、温江区光华大道延伸至崇州的交通要道和经济重镇。附着羊马河生态湿地建设,羊马也将成为成都市理想的人居环境示范带。城镇定性:崇州市城市副中心及片区中心镇,以及发展家俱、农产品加工、生态湿地,居家的工贸旅型城镇。2004年城镇居住人口16000人,城镇规模183.39公顷,预测到2010年,羊马镇城镇人口达50000人,城镇用地达450公顷,到2020年,城镇规模1070公顷,羊马镇城镇人口达100000人,人均用地107平方米。20052020年规划期内需新增用地886.7公顷,其中耕地620.7公顷。街子镇街子镇(含上元)距崇州市区22公里,距双流机场45公里,距青城山8公里,距成都市区57公里。街子镇是崇州的历史文化古镇,镇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属都江堰自流灌区,2004年镇域GDP1.3亿元,其中第三产业产值占42.26%。该镇有保存完好的6条古街巷,传统建设有6.8万平方米,古镇街道空间错落有致,尺度亲切宜人,古民居比例精准,木式精致,是一笔宝贵的建设文化遗产,对考察研究城镇演变、建筑艺术、进行旅游观光,都有重要的建筑、文化和旅游开发价值,是四川省重要历史文化古镇之一,并被列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重点镇,亦是成都市14个重点发展的小城镇之一。近几年来,一些开发商纷纷前来开发古镇新区。2004年其城镇人口为0.7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为86.76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24平方米。根据其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到2010年,街子镇城镇居住人口将达到2.0万人,城镇建成区用地规模达到200.00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00平方米;到2020年,街子镇城镇居住人口将达到6.0万人,城镇建成区用地规模达到560.00公顷,人均用地面积93平方米。20052020年规划期内需新增建设用地473.24公顷,其中耕地331.27公顷。 元通镇元通镇是崇州市北部怀华经济轴线上的二级中心镇和交通要道,是崇州市西北部的工业重镇,也是连接山区与平坝的重要商贸集散地。该镇历史悠久,一些石建筑保存较好,雕砖、雕花尚存,古风古貌,蔚为壮观,镇域经济以工业和农业为主,该镇铸造、土陶、砖瓦、石灰生产历史长远,久负盛名,素有陶瓷之乡、铸造之乡的美称。预制水泥制品、机械化学是近几年发展的新项目,全镇有各类企业数十家,工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享誉海内外。2004年镇GDP 4.88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产值占83.39%。2004年该镇被批准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崇州市北部片区中心镇。2004年元通镇城镇居住人口为0.85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为104.80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23平方米。根据其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到2010年,元通镇城镇居住人口将达到1.7万人,城镇建成区用地规模达到170.00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00平方米;到2020年,元通镇城镇居住人口将达到3.7万人,城镇建成区用地规模达到370.00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00平方米。20042020年规划期内需新增建设用地265.1公顷,其中耕地185.6公顷。20052020年规划期内,上述3个市级重点镇共需新增建设用地1625.2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200.2公顷。见下表。 崇州市重点镇建设用地预测表 单位:万人、公顷镇名2003年2010年2020年整理置换区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羊马镇1.6183.35.0500101070506街子镇0.786.72.02006.0560221元通镇0.85104.801.71703.7370233合计3.15374.88.787019.72000960(4)其他建制镇建设用地预测根据崇州市城镇体系规划,除中心城区、羊马镇、街子镇、元通镇以外的其余建制镇,规划期内共需建设用地1194.1公顷,其中占用耕地835.8公顷。(5)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预测2004年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9002.90公顷,农业人口为55.59万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162平方米,已大大超过村镇规划用地标准。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规划期内全市部分农民将进入小城镇、中心村或聚居点居住,农村人均用地在规划期内将逐年下降,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亦将相应减少。到2020年,按农业人口15.88万人、人均用地100平方米计算,全市需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588公顷。通过小城镇、中心村、农民统建小区的建设统筹城乡经济发展,鼓励农民在小城镇购房,规划期内农村居民点建设不再占用耕地。2、工业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优化工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崇州市工业在四川省和成都市的经济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加快全市工业化进程,实现崇州工业发展新跨越。至2004年底,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家,其中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8家,超亿元的6家,年利税总额千万元以上的3家,已形成了以玻璃制品、蓄电池制造、制革制鞋、白酒生产、机械配件铸造加工、家具制造、建工建材等一批重点行业和优势行业。2003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110.36亿元,工业增加值达35.54亿元,占全市GDP的41.8%,工业经济对全市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45.7%以上,拉动经济增加5.5个百分点。随着崇州市工业所有制结构调整任务的完成,工业发展步伐加快,招商引资能力的增强,崇州市工业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崇州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是成都市工业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确定的19个市级重点工业集中发展区之一,其重点发展行业为皮革及皮革制品加工业、中药材加工业、以铸铁管、PVC管和日用玻璃为主的建材业。按照成都市工业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的要求,以及根据崇州市工业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规划期内,全市工业将围绕玻璃制品、塑料制品及包装装潢、制革制鞋、白酒生产、机械配件铸造加工、建工建材、家具制造等主要产业,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企业集团,优势工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并引导和扶持一批企业走“高、精、特、新”的路子,形成新的优势和亮点,同时大力发展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壮大个体私营经济,努力发展具有特色产品的乡镇工业企业。坚持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效益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原则,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资本为纽带,以科技为支撑,重点发展皮革及皮革制品加工业、中药材加工业、以铸铁管、PVC管和日用玻璃为主的建材业,建设崇州市的中国“西部皮都”、中国西部家私基地、优质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和出口基地、蓄电池制造基地和生物制品基地。充分发挥崇州区位优势,实施“大轻工”发展战略,真正做到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为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到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90亿元,年均增长15%,工业增加值达到57.9亿元;到201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70亿元,年均增长13%,工业增加值达到83.5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2.6%;到202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860亿元,年均增长8.1%,工业增加值达到259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6.6 %。为顺利实现全市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全市工业将以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加快全市工业建设步伐。根据上述工业经济发展预测数据,以及根据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崇州市工业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的要求,到2020年工业集中发展区用地规模将达到1880公顷,20052020年规划期内需新增建设用地800.00公顷,其中耕地526.00公顷。规划期内工业建设用地因结合城镇发展统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数据已包含在城镇建设用地中,故新增工业建设用地不再单列。3、交通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是联系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镇的重要纽带,是商业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崇州市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边缘,总体来看全市交通建设进展迅速,现有国道1条(成温邛高速公路)、省道1条(川西旅游环线)、县道20条,乡村公路道260余条,公路通车里程达1428公里(不包括机耕道),其中等级公路达1047公里,占总里程的73.32%。境内村村通水泥混凝土公路,行政村通客车率达96%。2003年底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22940万吨,客运周转量15150万人公里。崇州市是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内陆县级市,目前以成温邛高速公路、省道川西环线和县道三新路、街安路、悦环路、鸡冠山路、中崇路、三安路、双怀路、听崇路、九龙沟路共11条构成了全市公路运输的主骨架,另有11条县道成为次骨架,以260条乡村公路构成辅助线。全市公路运输网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承担了中短直达运输的任务。但目前公路交通建设中还存在路网密度不大,公路技术等级偏低、旅游路线少,等级低,不完善等问题。根据崇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崇州市交通建设用地及布局规划、崇州市乡镇公路网规划、崇州市水泥公路网络建设工程规划,到2020年将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个以国、省、市干道为公路运输网络主骨架,以市区为中心,三江、羊马为两翼,乡道公路为支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高等级公路网络体系。交通建设发展规划整体上以改建为主,调整少数县乡公路和新建开辟一些乡道为辅,全面完成成温邛公路崇州段的高速公路改造建设,其中主要旅游景区建成设施较为完善的快速通道,平坝地区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同时逐步改善山区交通条件,确保全市公路高速、畅通。20052020年规划期内,完成崇州至成都第二快速通道、街安路、中崇路、成大路、九龙沟公路、怀远至鸡冠山公路、川西旅游环线、街万路、崇州-大邑-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
- 图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之广告设计基础07课件
- 建筑工程项目建筑拆除与清理方案
- 水痘麻疹预防课件
- 在C4D中创建简单几何小人围观小人轻松造45课件
- 助产技术上海济光护理助产专业教学库41课件
- 2025版复合材料护栏施工安全协议
- 2025版凯悦酒店消防安全隐患整改监督合同
- 2025版新能源汽车经销商合作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版智慧家居系统工程合同
- 肌张力障碍演示课件
-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标准(TSG 11-2020)
- 员工薪资调整审批表
- 中医妇科学:女性的生殖脏器
- 除锈剂MSDS参考资料
-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说课课件
- 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
- 《纯物质热化学数据手册》
- 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2022年)解读
- 电动力学-同济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2023年山东威海乳山市事业单位招聘带编入伍高校毕业生1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