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经济思想史课件国家十一五.ppt_第1页
外国经济思想史课件国家十一五.ppt_第2页
外国经济思想史课件国家十一五.ppt_第3页
外国经济思想史课件国家十一五.ppt_第4页
外国经济思想史课件国家十一五.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外国经济思想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吴宇晖、张嘉昕 编著,“绪 (1-2) 论”,1.经济思想史或经济学说史,是以经济思想或经济学说本身为研究对象。它专门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研究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说史的区别在于:前者研究人类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经济思想和观点,而不管这些思想和观点是否已形成体系;而后者的研究范围仅限于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因此,经济学说史研究的外延要比经济思想史的广。,“绪 (3-4) 论”,3.对于如何解释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西方经济思想史学家提出两种思路: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前者主张用历史、经济、社会、政治的力量解释经济思想的成长。后者强调经济理论的发展是经济学专业研究工作自身进展的结果。 4.库恩使用过的“范式”(paradigm)这个术语将有助于说明经济思想的对立和分歧。范式被定义为:一系列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能在一个时期为实践者们提供典型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由于价值观(特别是阶级观)的不同,经济学中不存在一个“普遍承认的”范式,因此,在经济学领域里更常见的是不同范式之间的斗争。,“绪 (5-6) 论”,5.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问题。 6.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分裂为利益对立的不同阶级。站在不同阶级立场上的经济学家,当然要采取不同的经济学范式来说明和解释世界。因此, 阶级分析方法是研究经济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方法。,“绪 (7) 论”,7.(1)在历史上产生过的经济思想具有一种非凡的力量,并以某种方式影响乃至统治着现在的经济思想。 (2)学习经济思想史,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 温故而知新, 吸收以往经济研究中的科学成果和经验教训,创立适应现代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 (3)对经济思想史的表述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历史综述, 尽量尊重原意作介绍, 较少有分析者个人的见解渗透进去;另一种是分析者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理论见解去总结和评述前人的理论观点。相对而言, 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第1章 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经济思想,1.1 圣经的经济思想 1.2 古希腊、古罗马的经济思想,1.1 圣经的经济思想,基督教于公元一世纪至二世纪出现在罗马的奴隶制社会,它是受古罗马压迫、剥削的奴隶和自由贫民的宗教,是“奴隶和解放的农奴,穷人和无权利人,被罗马人征服或被他们驱散的人们的宗教”。(恩格斯:论原始基督教史),公元117年的古罗马帝国疆域图,古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复原图,圣经简介,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组成。旧约全书所记时间约为公元前2500前1500年。新约全书所记时间从耶稣诞生至公元2世纪。,圣经(1611年初版扉页),圣经现代版,重视农业,圣经反映了以农业为根本的思想,这可以从旧约的谚语卷中看出。有格言说:“贸易之利虽大,可以失之于俄顷之间,故不应对买田之事有疑惑。” 又有格言说:“惟耕田之人所获为多。”,土地和土地继承权,圣经视土地的家庭所有为社会力量与保持社会经济结构稳定的最重要的源泉。土地的外姓异化是被禁止的,只有全家同意时,土地才允许出卖。如果土地被迫出卖,血缘最近的亲属有购买的第一选择权。摩西法规定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土地继承权。,安息日、安息年和五十年期约,安息日是圣经中社会立法的基石。土地每到七年,须停耕一年,故“第七年为土地安息年”。七个安息年为五十年期约。,对奴隶制的态度 商业法规与公平价格 凡伪衡、重息、滥价、囤积居奇皆为法律所不许。 对弱者的保护 对经济上贫弱者的保护有一套规则条文。 劳动 圣经十分强调人类劳动的尊严与价值。,1.2 古希腊、古罗马的经济思想,亚里士多德比色诺芬前进一步,明确地规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他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取得财富的技术或生财之道。,色诺芬(Xenophon,前440前355)是古代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色诺芬在经济论中强调,经济(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研究的是:优秀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加。,经济、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维护奴隶制经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着重研究奴隶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主奴、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极力证明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是自然、合理的,从而论证奴隶制度也是自然、合理的。古罗马的农学家也把奴隶看作是一种工具。,马尔库斯加图(Marcus Cato,前234前149)是古代罗马政治活动家、大奴隶主。他生活在罗马奴隶制兴盛时代,大批战俘和被征服地人民成为奴隶。奴隶主力图巩固和扩大奴隶制经济,榨取更多剩余产品。其论农业反映了这种经济要求,它是留存至今的研究罗马奴隶制庄园经济的珍贵史料。,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原名Aristocls。,柏拉图是一老师所起,意为“大块头”,身材魁梧的他很喜欢此名,并用了终生。他是古希腊著名作家、思想家。20岁时入苏格拉底门下,并深得后者赏识。由于一直未遇明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北郊创办“柏拉图学院”,意在培养一批通晓哲学、自然科学又可治国的栋梁,来实现自己的夙愿。其主要著作是理想国和法律篇。,“柏拉图学院” 授课图,柏拉图式的共产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为私有财产的辩护,柏拉图反对私有制,希望一个共产社会。与柏拉图不同,亚里斯多德支持私有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公元前335年返回雅典,创立逍遥学派。他的经济思想主要反映在政治论和伦理学中。,阿拉伯人描绘的亚里土多德授课图(公元811世纪) ,第2章 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2.1 阿奎那 2.2 奥雷斯姆,中世纪一般是指从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崩溃到十五世纪文艺复兴这段历史。这是人类由文明向野蛮倒退的人类千年史。不仅经济发展停滞了,经济活动倒退到物物交换和自给自足的原始阶段,而且理智堕落到愚昧和无知的深渊,以至于在今天,“中世纪”这一名词臭不可闻,它已经成为愚昧或者停滞的代名词。,西欧封建城市:当时,城市规模较小,比较拥挤,许多店铺设在墙边。图中左侧为一个裁缝店,两个手工业者正在裁剪、缝制衣服,上面挂着成衣。右侧有一家面包糕点店和一家理发店。后面是一个布店。,教会具有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无限权力,宗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经院哲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即哲学化了的基督教神学,因在教会学院(经院)讲习而得名。其特点是把圣经和古希腊先哲著作视为知识的主要来源和真理的标准,以是否符合教义作为衡量现实生活的标准。这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会既要维护自己对世俗事务的权力,又要坚持教义。于是教会思想家们采取了折衷态度,对教义作出诡辩式的新解释,以迁就于世俗社会。此外,骑士阶层的耀武扬威得到极大的推崇和尊重。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便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图为欧洲中世纪宗教法庭,欧洲封建社会中,社会各阶层等级分明,不得逾越。图中两个身份底下的农民正在为两个有地位的骑士让道。,2.1 阿奎那,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包括: (1)对封建制度和私有财产的论述。 (2)对公平价格的论述。 (3)对商业和商业利润的态度是对早期教会作家观点的修正,代表了那个时代教会统治阶级的利益。 (4)关于货币和利息观点代表了宗教教规和教会世俗利益之间的一种妥协。,圣托马斯阿奎那(Saint Thomas Aquinas,12251274)是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经院学者、神学家和多米尼克教派主要代表。阿奎纳的著述很多,代表作是神学大全,这是一部完整解释神学和基督教哲学的著作。阿奎那将圣经、教父的教义和亚里士多德的著述综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将信仰和理性知识调和起来、适应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需要的思想体系。,2.2 奥雷斯姆,(1)奥雷斯姆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物物交换存在的困难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并提示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两种职能。 (2)奥雷斯姆把货币称之为人造的财富。作为货币金属论者,他讨论了铸造货币的材料,认为贵金属特别是黄金更合适作货币。关于铸币的费用负担,他提出,铸币的价格应当略高于贵金属本身的价格,其间的差额是铸币的费用。 (3)在政策实践上,奥雷斯姆反对君主们为了一己私利而任意改变货币制度的行为,并分析了货币贬值的不良后果。他把改变货币制度的权力赋予社会而不是君主,这是管理货币权力应由独立的机构而不是行政机构来执行这一思想的最初表达。,尼科尔奥雷斯姆(Nicole Oresme,13201382)是14世纪法国最著名教士之一。他写有专门论述货币问题的著作论货币的最初发明。,第3章 重商主义,3.1重商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2 英国重商主义者 3.3 法国重商主义者 3.4 德国官方学者,3.1重商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航路的探索与开辟,重商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约15 世纪至16世纪中叶是早期重商主义阶段;16 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是晚期重商主义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货币作为财富的唯一形态,都把一国拥有货币的多少作为衡量该国富裕程度的标准。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如何增加货币的问题上有不同的主张。,当时的西欧商船队,为纪念地理大发现,在葡萄牙里斯本塔古斯河口矗立的纪念碑,3.2 英国重商主义者,1588年,西班牙派出庞大的“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在英吉利海峡受到英国大小舰船的阻击,损失惨重。西班牙殖民帝国的海上霸权由此衰落。英国开始取得海上霸主地位,这为它大肆掠夺殖民地提供了前提条件。,约翰黑尔斯(John Hales,?1571)是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其理论和政策主张见于著作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1565)。 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有爱德华米塞尔登(Edward Misseldon,16081654)、乔赛亚蔡尔德(Josiah Child,16301699)、查尔斯戴韦南特(Charles DAvenant,16561714)等人,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托马斯孟。,托马斯孟认为,货币的增加是就财富的增加,但并不认为货币储存越多,国家就越富。他要求国家取消禁止输出货币的法令,提出把货币投入有利可图的外贸中去,来增加货币财富。 托马斯孟认为,只有贸易顺差才是增加货币并使国家致富的通常手段。他提出,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即本国每年出口的商品在价值上需超过它所消费的进口商品。 托马斯孟的理论特点可概括为:(1)重视发展航运业和转口贸易;(2)热衷于发展同距离英国遥远的殖民地国家,主要是亚洲一些国家(尤其是东印度地区)之间的贸易;(3)着重强调人口和技艺对于增加财富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 ),代表作为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630),3.3 法国重商主义者,柯尔培尔重视国家财政,鼓励和发展本国的工场手工业,尤其是官办手工工场。积极推动对外贸易,坚决实施保护关税政策。,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Jean-Baptiste Clobert,16191683),在16621683年,出任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他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严格的重商主义政策,因此,重商主义在法国又被称为柯尔培尔主义。,3.4 德国官方学者,官房学派是重商主义在德国的变种。霍尼克的政策主张提出了著名的“国民经济的九条主要原则”;尤斯蒂提出了关于赋税的六条原则,对后来的经济学和财政学的发展影响很大。,第4章 重农主义,4.1 重农主义的产生 4.2 基本经济思想 4.3 先驱者:布阿吉尔贝尔 4.4 弗朗斯瓦魁奈 4.5 杜尔哥,4.1 重农主义的产生,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使法国经济濒临崩溃。重农主义激烈地批判重商主义。它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和宗旨,即尊重农业。对农业为什么要尊重以及如何尊重等问题构成这个学派井然有序的思想体系。重农主义领袖魁奈的追随者们自称为“经济学家”,形成重农学派,其主代表有:维克多米拉波(Victor Mirabeau,17151789),杜邦德奈木尔(Du Pont de Nemours,17391817), 保尔比埃尔里维埃尔(Paul Pierre Rivire,17201793)和杜尔哥等人。,约翰罗与法国金融危机,约翰罗(john Law,16711729)是苏格兰金融家和经济学家,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因导致18世纪初法国金融恐慌而著名。罗是最早主张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并运用货币政策来指导全国经济活动的经济学家。他的政策实践导致纸币的过量发行,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迈尔西埃(de Mercier,17201793)曾被叶卡杰琳娜二世邀往彼得堡参加她的“改革事业”。以“改革家”自居的俄国女皇对其评价如下:他以为在俄国发现了四脚走路的人,所以认为自己当前的义务,就是要殷勤地去使这些人用后脚站立起来。 注:叶卡特林娜二世本名索菲亚,1762年,发动宫廷政变秘密处死彼得三世,登上皇位,史称卡杰琳娜二世。在位期间镇压了普加乔夫农民起义,并使俄罗斯迅速向外扩张。,图为叶卡特林娜二世的肖像画。现藏于瑞典斯德哥尔摩附近的多罗特尼谷荷姆城。,4.2 基本经济思想,重农学派的基本经济思想包括: “自然秩序”, “纯产品”, 社会阶级结构理论 宏观经济分析,4.3 先驱者:布阿吉尔贝尔,布阿吉尔贝尔提出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是自然规律的要求,论述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均衡生产理论。布阿吉尔贝尔提出,为保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各种商品的价格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为探索这个一定比例,他区分了商品的市场价格和“真正价值”,力图在变化的市场价格背后,寻找商品的“真正价值”,提出独具特色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最初观点。,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Pierre Boisguilbert,16461714)。他的分析涉及到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领域,为后来重农主义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提供了思想素材。,4.4 弗朗斯瓦魁奈,魁奈在经济表中考察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1)他提出了一个典型的简单再生产模型的论述;(2)分析了经济表中关于全部流通包括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五个行为;(3)给出了这五项流通过程结束后,各阶级的情况。,弗朗斯瓦魁奈(Franois Quesnay,16941774)。1758年,发表经济表。由于此表内容难懂,他又发表了经济表的分析(1766),把原表简化为经济表的图式。,4.5杜尔哥,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的补充和发展主要包括: (1)他把不同的经济地位和在劳动中的作用作为划分阶级的客观依据,将社会划分为五个阶级;(2)工资理论。工资水平取决于劳资双方的协议。由于劳动供过于求,工人之间的竞会使劳动者的工资只限于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3)“纯产品”理论。“纯产品”是土地对于农业劳动者的劳动的赐予,这事实上把“纯产品”归结为农业剩余劳动。(4)对资本理论的发展。提出并具体地分析了资本的各种用途及其收入的性质。,罗伯特雅克杜尔哥(Robert Jacques Turgot,17271781)。他的代表作为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1766 写成,1769发表)。,第5章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先驱者,5.1 威廉配第 5.2 约翰洛克 5.3 达德利诺思 5.4 大卫休谟,古典经济学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考察,代表着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古典经济学维护资本主义的私有产权关系;把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推崇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模式;也探讨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5.1 威廉配第,配第的价值理论。 在寻求商品交换的规律性时,配第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政治价格指经常发生涨落的市场价格。他并且指出,自然价格是这种涨落的中心。自然价格由劳动,或者说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所决定。配第的价值论不是彻底的劳动价值论。在他看来,任何物品都是由土地和劳动生产的,所以二者都是价值的源泉和尺度。 请了解教材中,配第其它的经济观点。,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先驱者之一,统计学的先驱者之一。其主要经济学著作有:赋税论(1662),献给英明人士(1664 写成,1690出版),政治算术(1682写成,1690出版),爱尔兰的政治解剖(1672 写成,1691出版),货币略论(1682写成,1695 出版)。,5.2 约翰洛克,洛克的财产理论的核心观点。 洛克从自然状态的背景下提出其财产理论。他认为,凡是自然界所生产的一切,都是公有财产,凡是劳动者所生产的一切,便是劳动者的私有财产,劳动产生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洛克不仅用劳动所有权来说明私有财产,而且还用劳动作为一个人所应该拥有的私有财产的尺度。 请了解教材中,洛克其它的经济观点。,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他的经济学说主要体现在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1691)和政府论(1689)中。,5.3 达德利诺思,洛克的财产理论的核心观点。 洛克从自然状态的背景下提出其财产理论。他认为,凡是自然界所生产的一切,都是公有财产,凡是劳动者所生产的一切,便是劳动者的私有财产,劳动产生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洛克不仅用劳动所有权来说明私有财产,而且还用劳动作为一个人所应该拥有的私有财产的尺度。 请了解教材中,洛克其它的经济观点。,达德利诺思(Dudley North,16411691)是英国大商人和著名的经济学家,代表作为贸易论(1691)。,5.4大卫休谟,休谟的经济学说。 (1)自由贸易主义信条; (2)著名的国际黄金流动自动调整机制理论(图解);金银流入货币数量增多国内物价水平上涨进口大于出口金银外流货币数量减少物价水平下跌出口大于进口 (3)其货币数量论所归纳成的一种观点; (4)在马西之后也明确指出,利率除了受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影响外,还受到利润率的影响,两者同向变化。,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休谟的经济学说主要体现于政治论丛(1752)中批评重商主义的经济论文。休谟论述了货币、贸易和利息等问题。他关于货币价格的理论,成为18 世纪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代表。,货币数量增,国内物价水平上,进口大于出,金银流入,出口大于进口,物价水平下,货币数量减,金银外流,第6章 亚当斯密,6.1 生平和著作 6.2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 6.3 分工、改良和交换及货币理论 6.4 价值理论 6.5 收入分配理论 6.6资本积累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6.7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一个只有1500人口的小镇柯尔卡迪,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9年,出版首部成名作道德情操论,此书不仅论述了道德或伦理问题,也涉及到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1764年,斯密辞去教职,担任年轻的巴克勤公爵的私人教师,陪同他访问了法国和瑞士的重要一些城市。1767年,斯密返回故里,专心著述,用了近10 年的时间(6年写出初稿,3年修订),于1776年出版巨著国富论。1778年,出任苏格兰海关税务局专员,定居爱丁堡,从此忙于公务。,左图:担任海关税务局专员时的斯密,晚年的斯密健康状况恶化,已不能继续写作。他不愿意将未能完成的作品留于世人,在辞世前不久,销毁了自己尚未完成的、大约有18本装订好的手稿。1790年7月17日,斯密与世长辞,葬在卡农加蒂教堂的墓地。简朴的墓碑上写着:“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作者,长眠于此。”,图:亚当斯密的墓碑,6.2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1)国富论的核心概念国民财富是国民收入。斯密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富裕,是指全体人民的普遍富裕。他从消费者利益出发提出了衡量富国裕民的标准,即衡量一国的富裕程度在于消费者所希求的价廉物博。 (2)斯密提出,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增加财富总量只有两种办法:第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是增加有用劳动的人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文版,6.3 分工、改良和交换及货币理论,斯密对分工、改良和交换问题的研究 (1)斯密说明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指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点原因。他指出,分工的深度和广度要受交换能力即市场范围的限制。 (2)斯密特别重视科技发明和工艺改进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斯密所谓的改良,是指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 (3)斯密实际上是把交换看成是人的社会依赖性的必然结果。他认为,交换使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十分便捷地利用其他人由于业专而日进所形成的特殊才能,通过互惠互利而增进彼此的福利。,斯密的货币理论 (1)斯密看到了物物交换的不便利,指出货币是为了克服这种不便利产生的。货币是从人们交换发展中自发地和客观地产生的。 (2)斯密认为,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就是商品同商品的交换。金属货币同其他普通商品一样,也是劳动的生产物,也包含一定的劳动量并具有价值。 (3)斯密着重研究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或流通手段的职能。他虽然也提出货币还有作为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但他认为这些职能都是由流通手段的职能派生出来的。 (4)从强调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出发,斯密主张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因为纸币的生产费用低廉、维护费用小。他既看到了纸币代替金银币的积极方面,也注意了纸币的发行量要符合经济实际。,6.4 价值理论,斯密的价值理论涉及到如下三个问题: (1)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2)“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和“商品的真实价格”; (3)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6.5 收入分配理论,斯密在经济学说史上首次正确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他按照人们占有的生产条件和获取收入的形式,把国民划分为三个阶级: (1)只有自身劳动、以劳动挣得工资的工人阶级; (2)占有资本,来购买劳动获取利润的资本家阶级; (3)占有土地,以出租收取地租的地主阶级。 斯密提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全社会的基本收入,其他收入,如利息、租金等都是这三种收入派生的。,6.6资本积累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斯密认为,资本增加的原因在于勤劳、节俭和谨慎,资本减少的原因是游惰、奢侈和妄为。因此,所有对个人来说是美好的品德都有利于财富的增加,因此,游惰、奢侈和妄为都是公众的敌人,而勤劳、节俭和谨慎都是社会的恩人。 (1)斯密从资本积累的角度界定勤劳和游惰的含义; (2)勤劳和游惰说明过去收入转化为资本的比例,而节俭和奢侈则说明当年收入转化为资本的比例。斯密非常重视节俭对资本积累的作用; (3)谨慎是勤劳和节俭的重要辅助,也是有助于财富增长的重要品德。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从道德哲学的视角研究了谨慎的必要性。,严复与国富论,严复翻译国富论的目的效法斯密把他的“富其君又富其民”当作国策,献给英王的精神,来献策于光绪皇帝,实现中国之富强。此书在1902年出版后未曾引起任何值得重视的反响。原因很明显:中国当时根本不具备使国民财富得以迅速增长的制度环境、政治环境和和平环境。,严复(18541921)是我国近代思想家,翻译家。1901国富论以原富为题出版中译本,即成为国内学习经济学的经典教材,这也标志着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摆脱了传教士的时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6.7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包括: (1)经济人 “经济人”是关于经济学家用以解释人类经济行为及动机的一个简单抽象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起因于个人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和追求,和基于对成本收益精确计算的理性选择。 (2)产权制度 通过对欧洲社会的历史的和制度的分析及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批判,斯密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即财富增长的真正原因在于这样一种经济制度或产权制度,这种经济制度能保证劳动者充分地享有他们自己劳动的成果。,6.7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3)“看不见的手” 早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就提出“看不见的手”,这个用语被运用来说明社会以一种人们自己也察觉不到的方式保持着整体的和谐,他把“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归结为“伟大的自然设计师”仁慈的神。在国富论中,他再次使用了这一著名的用语,但他去掉了它的神秘色彩,而赋予它以确切的经济含义,这就是市场规律的作用。 (4)“自然秩序” 斯密所谓的“自然秩序”,就是一种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各事物都听任其自然发展,听其完全自由,让每个人以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自利和竞争自然会把经济事务搞得井井有条。,第7章 李嘉图,7.1 生平、著作和研究方法 7.2 劳动价值理论 7.3 分配理论 7.4 比较优势原理,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工业阶段的过渡。它既进行生产技术的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工业革命最早由英国的棉纺织业发端,而后在各生产领域迅速展开,并最终在欧洲大陆和美国完成。,瓦特蒸汽机复原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一座煤矿,珍妮纺纱机,斯蒂芬森的火箭号机车,7.1 生平、著作和研究方法,李嘉图的方法论 李嘉图的研究方法是抽象理论的演绎方法,李嘉图在建立理论分析的框架时,从基础的前提假设开始,用逻辑的方法推演出一般性的结论。在李嘉图高度抽象的经济模型中,丰富多变的现实世界被浓缩为几个简单的变量关系。,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出生在伦敦一个信奉犹太教的证券交易所经纪人家庭。在1799年,在陪夫人到巴茨温泉胜地疗养时偶然看到了一本国富论,这本书使他对经济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从此转向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817年,出版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7.2 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的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对价值的概念作了更深入的分析。他说如果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就不具有交换价值。这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他提出,价值和财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价值不取决于数量的多寡,而取决于生产财富的困难和便利。李嘉图实际上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概念。他把生产商品说耗费的劳动称作绝对价值,把一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换取另一商品一定数量的能力称作交换价值。 (2)坚持价值取决于生产所必需的劳动量的原理。李嘉图认为,一种商品生产出来以后,它的价值可以在不同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但不管价值怎样分割都不会影响商品价值量。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一原理不会因资本与雇佣劳动者的交换而失效。 (3)对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的性质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见解。首先,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但他所说的必要劳动,是指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进行生产的人所必须投入的较大量劳动。其次,考虑了不同质的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如何决定价值的问题。最后,他区别了价值生产的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阐明了商品的价值包括工人直接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和由间接劳动所体现的旧价值的观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两个矛盾可以概括为:(1)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2)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规律的矛盾。 这是由于李嘉图简单地、直接地把价值同生产价格等同起来。他所假设的符合商品的价值量与其生产价格才完全一致的条件与资本主义现实情况不符。,以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17731836)与约翰雷姆赛麦克库洛赫(John Ramsay McCulloch,17891864)为中坚力量的李嘉图学派在捍卫李嘉图学说时却偏离了李嘉图的本意,结果直接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詹姆斯穆勒,麦克库洛赫,李嘉图学派,7.3 分配理论,工资 李嘉图认为,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劳动和其他在数量上可以增减的商品一样,也具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李嘉图首次提出了相对工资理论。他认为,一国的产品要以地租、利润和工资的名义分配给三个主要社会阶级。产品在三个阶级间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是不同的。 利润 李嘉图注意到的只是关于利润量是如何决定的。他从商品价值由劳动决定的观点出发,指出商品的全部价值只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构成资本的利润,另一部分构成劳动工资。而地租则是一种超额利润,它可以被归结为利润这个基本收入。 李嘉图在工作日的长度与劳动强度不变情况下分析了利润量变化的规律。这可以概括为三点内容。他还提出了利润率的平均化和利润率下降的趋势。,7.3 分配理论,地租 (1)由于土地的肥力和位置不同,等量资本和等量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不同的。(2)农产品的价格决定于劣等土地耗费的劳动量。(3)农产品的价格使耕种优等土地或中等土地的等量资本除足以补偿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外,还有一个超额利润。此外,李嘉图考察了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 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从工资、利润和地租相互间数量的变化上,比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7.4 比较优势原理,李嘉图提出了依照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而实行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若一国的全部生产物的生产成本都高于外国,则该国只有进口而无出口,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形下,两国如何实现国际分工和交换呢?李嘉图认为,即使在这种情形下,只要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在国内生产占相对优势的产品即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用以同别国交换,两国之间的贸易仍是相互有利的。,第8章 西斯蒙第,8.1 生平和著作 8.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8.3 价值理论 8.4 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理论 8.5 社会改革计划,8.1 生平和著作 8.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特色: (1)研究对象。西斯蒙第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真正对象应该是人,而不是财富,政府应该通过政治经济学使全体居民都能获得物质上的享受。西斯蒙第把消费提到首位,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问题,即手段为目的服务的幸福问题。 (2)研究方法。西斯蒙第提出,政治经济学应该以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为依据,了解人性,鉴别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社会生活条件,通过对事实的详细观察,将经济学原理和日常事实相对照,从而判定其正确性。西斯蒙第的方法,既是一种宏观分析方法,也是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运用这样的方法对国民财富的生产和再生产进行分析,将会得出新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西蒙德西斯蒙第(Simonde de Sismondi,17731842)是著名的经济学和历史学家。 1803年,西斯蒙第出版论商业财富。1819年,他出版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8.3 价值理论,西斯蒙第接受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承认商品的交换价值必须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的原理,他特别强调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并对决定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了新的探索。,8.4 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理论,西斯蒙第在消费先于生产的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产生经济危机的原因被归结为收入不足或消费不足。 首先,西斯蒙第分析了资本主义大生产及其分配制度造成的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不足的矛盾,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也是经济危机的总根源。简言之,资本主义下生产盲目扩大,而收入愈发不平等,消费不断降低,这必然破坏生产和收入、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使生产大大超过收入和消费,造成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其次,西斯蒙第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永久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年年扩大,总产品年年增加,今年的产品总是超过去年的收入,这便发生了一种永恒的收入不足。,8.5 社会改革计划,西斯蒙第的社会改革主要有两点:发展小生产和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1)发展小生产。西斯蒙第把代表小生产模式的宗法式的农民经济和城市手工业理想化,希望把农村中的农场和城市中的企业都分散成为数众多的小农场和小作坊。他希望将全体社会成员转变为小私有者。他声明,发展小生产的主张不是要复古,而是要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应该采取宗法和行会的原则。 (2)国家干预经济。西斯蒙第反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同一性,反对社会生产可以自动调节的观点。他提出,为保护全体人民的利益政府应根据个人的权利来制订一整套的法律行政措施来管理经济生活。,第9章 十九世纪上半叶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9.1 马尔萨斯 9.2 让萨伊 9.3 西尼尔 9.4 巴师夏 9.5 亨利凯里,9.1 马尔萨斯,1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概括起来,有两个公理、两个级数和三个法则。 两个公理是:(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由此,他推论出人口有超过生活资料许可范围而增长的这一恒常的趋势。 三个法则是:(1)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3)这些抑制,和那些遏止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具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1798年匿名发表人口原理,1803年用真名出版人口原理第2 版。1820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达尔文进化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坦言其进化论受益于马尔萨斯的启示。1836 年,他在完成旅行调研后,已经收集了大量材料并试图摸索出一种进化理论来说明自然选择。1838 年10月,他阅读人口原理时,思想豁然开朗。他把生存竞争和几何级数一般化并扩展使之涵盖了植物和动物,发现了进化论的线索,据此,自然选择产生了赫伯特斯宾塞所要说的“适者生存”。,2.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是指供需一致时的需求。在有效需求条件下,供需平衡、市场均衡。这一理论是以他的购买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和让渡利润论为基础的。对于保证有效需求的措施,马尔萨斯认为,必须维持一个非生产的消费者阶级的消费。,我国早期的计划生育宣传画,9.2 让萨伊,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萨伊主张把政治经济学同政治学严格区分开,认为政治学是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并研究社会秩序所依据的原则,而政治经济学是“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 即研究人与财富的关系。 萨伊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关注财富问题,使富人与穷人利益一致,使国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2)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和自然科学一样是实验科学,因此自然科学的研究方观察法、归纳法、演绎法等也就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他指责李嘉图的方法过于抽象,把演绎法用过了头,而不把推论的结果和实际经验的结果相比较。,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te Say,17671832)。1803 年,出版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此外,还著有:政治经济学问答(1817)和六卷本的政治经济学教程(18281830)。,2效用价值论和分配论。,在经济学说史中,萨伊是第一位使用物质不可增加的论点来动摇重农主义学说的经济学家。在涉及物品价值大小如何决定时,萨伊指出:“价格是测量物品的价值的尺度,而物品的价值又是测量物品的效用的尺度。”萨伊的分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生产性服务”和“企业家”的概念。萨伊不同意李嘉图给予地租以特殊的地位。他认为,所有要素的价格都取决于它们的产品的价格,从而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3.萨伊定律的基本内容。,三个原理:(1)产品是以产品来购买的,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2)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3)只要对生产不加干涉,就不会发生普遍性生产过剩。 四个结论:(1)在一切社会,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销售就越快、越多和越广泛,而生产者挣得的利润也越大,因为价格总是和需求一起增长;(2)每个人都和全体的共同繁荣利害相关。一个企业成功,可帮助其他企业获取成功;(3)进口外国货物不会损害本国产业,外贸自由十分必要;(4)单纯鼓励消费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提供消费的手段。因此,刺激生产是英明决策,鼓励消费则是拙劣之举。,9.3 西尼尔,1政治经济学的四个基本命题 西尼尔认为,政治经济学所依据的一般事实,可以概括为四个“不需证明”的基本命题。西尼尔的政治经济学四个基本原则是旧功利主义、马尔萨斯人口论、萨伊经济学说以及李嘉图、马尔萨斯地租理论的进一步解释,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术语,这四个命题的核心思想可依次概括为:收入或效用最大化原理;人口原理;生产函数原理;收益递减原理。,纳索威廉西尼尔(Nassau William Senior,1790-1864),其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大纲,先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于伦敦百科全书(1836), 1850 年出版单行本。,2主观价值论,西尼尔认为,财富是一切可交换的或有价值的事物。作为一项财富必须具有三个要素:(1)效用;(2)供给有限;(3)可交换性。 西尼尔以生产成本说明价值。他认为,构成财富即价值的三个要素中供给有限是最重要的,因为商品效用的大小是同供给数量密切相关的。物品的供应越充足,增量效应的效用就越小。反之,物品越稀少,需要越强烈,物品的效用就越大。对价值的主观判断是西尼尔价值理论的重要特征,他以效用对价值进行解释,成为19 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思想来源之一。,3节欲论,西尼尔用享乐主义的精神或负效用解释生产成本,他认为供给本身受三种生产手段的制约,即人类劳动、节制和自发的自然要素。劳动、资本都是一个牺牲。所谓资本,不过是节制我们力所能及的享乐,或者不追求目前成果而追求将来成果的人类意志的最痛苦的一种努力。 劳动痛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节制则是构成生产成本之另一部分,工资是牺牲安逸的补偿,利润是牺牲目前享受的补偿。生产成本则是生产所必要的劳动与节制的总和,这种生产成本决定了商品的价值。,9.4 巴师夏,巴斯夏的经济和谐论。 (1)服务价值论。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谐的建立是以交换为基础的。这种交换的内容就是相互提供服务。服务价值理论以自由主义作为基础。巴斯夏认为,价值存在于相互服务的比较评价之中,它反映服务提供者所作出的努力和服务接受者所节省的努力。巴斯夏从交换的角度,将价值看作获得某种服务所能节省的辛劳。 (2)服务报酬论 巴斯夏将服务价值论应用于对社会各阶级所获收入的解释。服务的交换包含了和谐,产品分配进一步证实了它。他企图通过相互提供服务,说明资本家和工人的收入水平在日趋接近,他们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因而资本主义社会是自然和谐的。,弗雷德里克巴斯夏(Frdri Bastiat,18011850)是阶级利益和谐论的倡导者和贸易主义的旗帜。主要著作有经济诡辩论(1847)和和谐经济论(1850)。前者推崇自由贸易;后者是宣扬经济和谐,论证乐观主义的劳资利益一致性。,凯里生活的时代,正值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之后,南北战争(18611865)爆发前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在这幅由约翰杜鲁布尔所作的画中,起草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发表)委员会成员们站在大陆会议主席约翰汉考克面前。从左到右他们依次是: 约翰亚当斯、罗杰舍门、罗伯特利文斯通、托马斯杰斐逊和本杰明富兰克林。,这是一幅漫画,它形象地说明了在西部土地问题上南部和北部的斗争。图中右侧背上写有“南部”二字的人推动着一个大球。球上有一手持皮鞭、骑着马的工头,还写有“奴隶制”几个字。南部的人想把大球(即“奴隶制”)推到西部土地上,而北部的人则拼命顶住这个大球。这幅图反映了南北矛盾中最为尖锐的土地问题。,9.5 亨利凯里,凯里的再生产费用论。 再生产费用价值论是凯里阶级利益和谐思想的基础。凯里指出,价值是人们为了获得实现其目的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而必需克服的反作用的尺度,即人对自然的支配的尺度。人类的目的就是增强对自然界控制的能力,使它为人类服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降低了再生产的费用,价值是由再生产费用决定的。再生产费用包括人类在控制自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等生产资料,以及耗费的劳动。由于他把用来取得对自然力支配权的工具看作是资本,所以再生产费用也就是由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利润组成。,亨利查尔斯凯里(Henry Charles Carey,17931879)是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阶级利益和谐论的倡导者。代表作为社会科学原理3卷本(18571859)。,第10章 约翰穆勒,10.1 生平和著作 10.2 功利主义学说和折中主义的经济学体系 10.3 政治经济学的静态理论 10.4 政治经济学的动态理论 10.5 穆勒的社会主义思想,10.1 生平和著作 10.2 功利主义学说和折中主义的经济学体系,1.功利主义学说 (1)穆勒认为,重要的不仅是快乐的数量,而且也应包括其质量,某些类型的快乐比其他类型的更加理想和有价值。他不仅对快乐进行区别估价,而且对于享受快乐的当事人也加以区别。 (2)穆勒提出了明确的利他主义思想。他将那种在无外力胁迫下为了最大多数的幸福自愿作出的牺牲称为人类最高的美德。 2.折衷主义的经济学体系 (1)穆勒建立了一个折衷主义的经济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了斯密等人的理论学说,并调和了这些思想。 (2)穆勒去掉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悲观主义色彩,将经济学拯救出“暗淡的科学”。他认为,社会的弊病完全是由于社会分配制度造成的,与社会的生产方式无关。由此,提出他的改良主义学说。,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是詹姆斯穆勒的长子。其代表作是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杰里米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是英国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和功利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道德与立法的原理(1780、1789修订)。 边沁的功利主义在享乐主义的基础上增加了伦理学原则,即应该引导人们的行为使之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边沁提出,要根据某一行为本身所引起的痛苦与快乐的大小程度来衡量该行为的善与恶。他认为快乐与痛苦的关系需要被量化,也就是他所说的“幸福微积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