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摘 要要 本毕业设计依据为毕业设计任务书,以及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本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承重体系。设计分为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 通过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考虑,使整个设计既符合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又满足结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建筑方面:建筑设计是根据任务书所规定的任务,认真贯彻“适用、安全、经济, 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按照建筑功能要求,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商场的设 计,设计包括总平面图设计、各层平面图设计、立面图设计和剖面图设计等。各施工图 祥见附图。 结构方面:结构设计是在完成建筑设计的前提下进行,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结构 设计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安全可行、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施工方便, 及工程所在的地区等因素,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计算设计,设计计算包括各层平面结构 布置、楼板配筋计算、现浇连续梁、框架梁柱的设计、框架的柱下独立基础设计,各设 计计算过程祥见计算书正文,各施工图祥见附图。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框架结构 II AbstractAbstract Design basis for the design task of graduation, as well as related standards, protocols and technical standards. This design use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bearing system.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nd structural design considerations so that the whole building design is in line with the use of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while satisfying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stiffness and stability requirements. Construction: building design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mandate of the mission, earnestly implement the “application, security, economic, in terms of attention to the possible appear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access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design of shopping centres, including the design the floor plan design, floor plan design levels, design and elevation profiles design. Figure Xiangjian the construction plans. Structure: the completion of structural design is the premis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form for the frame structure. Structural design is us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emise, considered safe and feasible, economically rational,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of the region and other factors, and access to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the design,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floors planar structure layout, The two-story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and roof slab, the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of beams, in the framework of an independent foundation under a staircase design and the design,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process Xiangjian calculation of the body, the construction plans Xiangxian attached map.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the frame structure 1 前前 言言 通过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计各个环节的全面训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各 种建筑与结构规范的内容、结构设计中方方面面的有关构造规定及熟悉结构设计手册 的使用;通过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独立运用力学、结构知识判断、 处理和解决工厂问题的能力。 20 世纪后期我国建筑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建筑施工队伍不断壮大;技术装备水 平逐年提高;施工能力显著增强;生产经营快速增长,承担了大量、繁重的建设任务, 带动了几十个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改善城市面 貌和人民居住条件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国家把加大投资力度,全面启动防地产市场,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 的主要措施,为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给建筑企业创造了新的 发展机遇。但从先阶段建筑市场的状况看,由于在新旧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建筑市场 发育不完善,主体行为不规范,综合治理不到位,宏观调控力度小,企业改革进展缓 慢,这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深层次矛盾,导致建筑业进几年经济效益滑坡,与生 产教快发展不同步的矛盾日趋突出。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较多,尤其是大中型企 业更显突出,建筑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对经济的主导和支撑作用弱化,离真正的国 民经济支柱产业还有一定的差距。纵观我国建筑业的现状:机遇和挑战同在,发展与 问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转变经济经营体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加 快建筑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外国建筑的特点:不仅坚持在建筑上采用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极力表现新技术 的倾向,主张采用最新的材料制造体量轻、用料省、能快速灵活地装配改造的结构与 房屋,并加以表现。为解决城市问题,出现用预制标准化构件装配成大型的、多层和 高层的“巨型结构” 。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 构、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结构抗震设计、工程概预算、土木工程施工等专业核心课 程知识,将四年来所学到的主干专业课程串起来,同时提高对各门专业课程知识综合 应用的能力;通过设计使学生基本掌握一个建筑项目工程设计的全过程。 1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 I I ABSTRACTABSTRACT IIII 前前 言言 1 1 第第 1 1 章章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1 1 1.1 工程概况.1 1.2 建筑设计.1 1.2.1 设计依据.1 1.2.2 总体平面布置.1 1.2.3 平面设计1 1.2.4 剖面设计.1 1.2.5 交通联系2 1.2.6 建筑立面设计2 1.2.7 外墙及隔墙材料选择及厚度的确定.2 1.2.8 各房间楼面、墙面、天棚、窗台板的做法3 1.2.9 室外台阶、散水做法3 第第 2 2 章章 结构设计说明结构设计说明 4 4 2.1 设计资料.4 2.2 结构选型.4 2.3 材料选用.4 2.4 结构布置原则及平面布置.4 2.4.1 结构布置原则.4 2.4.2 结构的平面布置.5 第第 3 3 章章 板的计算板的计算 5 5 3.1 确定板厚.5 3.2 楼面板的荷载计算.5 3.3 板的配筋计算.6 第第 4 4 章章 一榀框架的内力计算一榀框架的内力计算 8 8 4.1 初步估算梁柱的截面尺寸及线刚度.9 2 4.1.1 梁柱的截面尺寸.9 4.1.2 梁柱的截面惯性矩,线刚度.10 4.2 恒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12 4.2.1 梁上的荷载及弯矩计算.12 4.2.2 框架的弯矩计算.13 4.3 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20 4.3.1 梁上的荷载及弯矩计算.20 4.4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27 4.4.1 线刚度的计算.28 4.4.2 值 ,k 值的计算28 4.4.3 反弯点高度29 4.4.5 风荷载作用下柱的内力.31 4.4.6 抗侧移验算32 4.4.7 风荷载的梁端剪力33 4.4.8 柱的轴力计算.33 4.4.9 各层梁端弯矩计算.34 4.5 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38 4.5.1 计算个层构件重力荷载标准值.39 4.5.2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侧移验算:.40 4.5.3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计算.41 4.5.4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横向框架内力计算.42 4.6 内力组合.48 4.7 框架截面设计.55 4.7.1 框架梁的配筋计算.55 4.7.2 框架柱的配筋计算.58 4.8 结构抗震验算.59 第第 5 5 章章 基础设计基础设计 6161 5.1 常用的基础.61 5.2 基础选型.62 5.3JC-1 独立基础设计.62 5.3.1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和基础材料.62 5.3.2 基础顶面以上荷载.62 3 5.3.3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63 5.3.4 确定基础底面内力.63 5.3.5 确定基础高度.64 5.3.6 基底配筋计算.66 5.4JC-2 独立基础设计.67 5.4.1 基础顶面以上荷载.67 5.4.2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67 5.4.3 确定基础底面内力.68 5.4.4 确定基础高度.69 5.4.5 基底配筋计算.70 第第 6 6 章章 连续梁设计连续梁设计 7272 6.1 荷载计算.72 6.2 计算简图.72 6.3 内力计算.72 6.4 承载力计算.73 第第 7 7 章章 楼梯设计楼梯设计 7575 7.1 楼梯板计算.75 7.2 平台板计算.76 7.3 平台梁计算.77 第第 8 8 章章 PKPMPKPM 电算电算 7979 8.1 PKPM 总信息 79 8.2 设计信息.80 8.3 内力计算图形.106 结论与思考结论与思考 11111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12112 致致 谢谢 113113 1 第第 1 1 章章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1.1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某公司临街商业综合楼某公司临街商业综合楼 2.建筑地点:湘潭市河东大道南侧 3.抗震设防烈度:6 度,按 7 度进行设计。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 4.耐火等级:二级 5.总建筑面积:6000-8000M2 6.建筑结构:六层框架结构 7.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采用现浇 8.抗震等级:级 1.21.2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1.2.11.2.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本设计依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给定的建设场地、建筑平面方案图进行设计,并参考了 国内外有关宿舍建筑方面的标准、规范、图集和资料等,符合国家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 通则、消防等有关规范和现行的有关制图标准及统一模数标准,满足安全、舒适、经济 的基本要求。 1.2.21.2.2 总体平面布置总体平面布置 1.2.31.2.3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 1.房间平面设计的要求: 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 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因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 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要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 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 4)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1.2.41.2.4 剖面设计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设计主要是根据功能和使用方面对立体空间的要求,结合建筑结构和构造特 点,来确定房间各部分高度和空间比例;考虑垂直方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选择适当的 2 剖面形式;进行垂直交通和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设计,使建筑物立体空间关系符合功能、 艺术和技术、经济的要求。建筑平面与剖面是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来表示建筑各部分的组 合关系,因此,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往往需要将平面和立面结合在一起考虑,才能加以解 决。 垂直交通包括六内部楼梯及两部电梯。门的高度根据人体尺寸来确定,窗高要满足 通风采光要求。 1.2.51.2.5 交通联系交通联系 交通联系部分是把各个房间以及室内交通合理协调起来,同时又要考虑到使用房间和辅 助房间的用途,减少交通干扰。楼梯是垂直交通联系部分,是各个楼层疏散的必经之路, 同时又要考虑到建筑防火要求,本商场采用板式双跑楼梯。 本设计中交通联系部分设计能满足下列要求:交通线路简捷明确,联系通行方便;人 流通畅,紧急疏散时迅速安全;满足一定的通风采光要求;力求节省交通面积,同时考 虑空间组合等设计问题。 1.2.61.2.6 建筑立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体形设计和立面设计要求: 1)反映建筑功能要求和建筑类型的特征。 2)结合材料性能、结构构造和施工技术特点。 3)掌握建筑标准和相应的经济指标。 4)适应基地环境和建筑规划的群体布置。 5)符合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 本建筑物在立面造型设计上采用多种手段,两侧突出的部分设计,创建突出小垛的 设计,能够增强建筑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整体布置更加鲜活,具有层次感。部分建 筑设置玻璃幕墙,给结构物增加现代感与时尚设计,外延采用抹灰与涂料方式进行外檐 装饰,外檐选用白色,其间突出小垛选用粉色,给人一种舒适、柔和、优美的感觉。 1.2.71.2.7 外墙及隔墙材料选择及厚度的确定外墙及隔墙材料选择及厚度的确定 外墙厚 240mm。一层以下隔墙砖采用 Mu10 页岩砖,M50 水泥砂浆砌筑,所有填充 砌块墙采用 Mu30 浮石混凝土砌块,M50 混合砂浆砌筑,内墙厚 190 mm,采用加气混 凝土作为墙体。 3 1.2.81.2.8 各房间楼面、墙面、天棚、窗台板的做法各房间楼面、墙面、天棚、窗台板的做法 1.楼面做法:采用花岗岩地面砖;卫生间采用防滑釉面砖。 2.墙面做法:内墙面采用白灰砂浆抹面,外刷乳胶漆;卫生间墙面贴白色瓷砖。 3.天棚做法:采用金属骨架吊顶,矿棉吸音板作面层。 4.窗台板做法:除卫生间外,均做大理石窗台板。 1.2.91.2.9 室外台阶、散水做法室外台阶、散水做法 室外台阶采用花岗岩作为台阶面层 散水:刚性垫层的散水坡宽约 12 m,及明沟延长度方向隔 30 m 各设一道伸缩缝, 缝宽 100 mm,内填热沥青砂或沥青胶泥。 由于建筑总长为 79.780 米,在实际施工中采用后浇带代替设置伸缩缝的方法来解决。 4 第第 2 2 章章 结构设计说明结构设计说明 2.12.1 设计资料设计资料 常年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 地下水在-4.0 以下,地下水无侵蚀性; 冬季土壤冻结深度-0.8m;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地质条件:自然地表以下 0.6m 内为杂填土,0.6-5.5m 为褐色粘土,5.5m 以下为稳定的 岩石。选褐色粘土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值取 240KPa。 场地类型为 II 类。 风载:基本风压 W0=0.35kN/m2 活荷载: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0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0.5kN/m2。 2.22.2 结构选型结构选型 该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体系,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总层 数为 6 层,一、二层为商场,层高为 4.5 米;三至六层为商务写字楼,层高为 3.3 米 由于是空间的现浇框架,采用现浇楼板,荷载由板传给梁,再由梁将荷载传到柱上, 最后传到基础上。这样布置结构传力路线清晰。 2.32.3 材料选用材料选用 梁、板、柱混凝土选用 C30,E=3.0104 N/mm2,=14.3 N/mm2,=1.43 N/mm2 c f t f 板钢筋选用 HPB235 =210 N/mm2 y f 梁钢筋选用 HRB335 =300 N/mm2 y f 柱钢筋选用 HRB335 =300 N/mm2 y f 箍筋选用 HPB235 =210 N/mm2 y f 5 2.42.4 结构布置原则及平面布置结构布置原则及平面布置 选择二层楼面板和顶层屋面板进行计算,板采用 C30 混凝土(=14.3 c f N/mm2,=1.43 N/mm2) ,HPB235 级钢筋(=210 N/mm2) 。 t f y f 2.4.12.4.1 结构布置原则结构布置原则 (1)柱网布置 应与梁格布置统一考虑。柱网尺寸(即梁的跨度)过大,将使梁的截 面过大而增加材料用量和工程造价;反之,柱网尺寸过小,又会使柱和基础的数量增多。 有时也会使造价增加,并将影响房屋的使用。因此,在柱网布置中,应综合考虑房屋的 使用要求和量的合理跨度。通常次梁的跨度取 4 米-6 米,主梁的跨度取 5-8 米。 (2)梁格布置 除需确定梁的跨度外,还应考虑主、次梁的方向和次梁的间距,并与 柱网布置相协调。 次梁间距增大,可是次梁数量减少,但会增大板厚,对板厚每增加 1cm 整个楼盖 的混凝土用量会增加很多,因此在确定次梁间距时,应使板厚较小为宜。 (3)梁格及柱网布置 应力求简单、规整、统一,以减少构建类型便利设计和施工。 为此,梁板应尽量布置成等跨;板厚几梁截面尺寸在各跨内应尽量统一。 2.4.22.4.2 结构的平面布置结构的平面布置 由设计的建筑图可知,该建筑的柱网布置比较规整。办公室基本全是双向板,走廊全是 单向板,结构平面布置如图 1-1。 6 第第 3 3 章章 板的计算板的计算 3.13.1 确定板厚确定板厚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的要求,连续单向板厚为 l/40,单跨单向 板板厚为 l/35,双向板板厚取 l/45。屋盖和楼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 取 100mm. 3.23.2 楼面板的荷载计算楼面板的荷载计算 1 1 恒载标准值计算恒载标准值计算 恒载标准值: 20 厚水泥砂浆面层:0.0220=0.40 100 厚钢筋混凝土板:0.1025=2.5 20 厚混合砂浆顶棚抹灰:0.0217=0.34 合计 3.24 k g = 2 KN/m 2 2 恒载设计值恒载设计值 恒载设计值3.241.2=3.888 g = 2 KN/m 3 3 活载设计值活载设计值 取轴上楼板进行设计,故活载的设计值全取=2.01.4=2.8 7 q 2 KN/m 3.33.3 板的配筋计算板的配筋计算 1 1 走廊单向板走廊单向板 B3B3 2700720027007200 =3.24 =2.0 k g 2 KN/m k q 2 KN/m =1.2+1.4=6.088 1 p k g k q 2 KN/m =1.35+1.40.7=5.248 2 p k g k q 2 KN/m 取中的较大的=6.088 1 p 2 p 1 p 2 KN/m 单向板的计算类似于简支梁的计算,计算简图见图 31 图 31 板 B3 计算简图 支座:=6.088=3.70= AB m 2 ql 12 2 2.7 2 KN/m BA m 7 跨中:=1.85 取=80mm 2 ql 8 2 ql 12 2 KN/mh 取 b=1000mm =1.0 =14.3 N/mm2 =210 N/mm2 1 a c f y f 则= /1.014.31000=0.072 s1 M 2 80 = /1.014.31000=0.036 s2 M 2 80 差表得=0.963 s1 =0.982 s2 支座:=3.7/0.96380210=305 mm2 s1 A 6 10 =1.85/0.98280210=150 mm2 s2 A 6 10 按最小配筋率求的=200 mm2 min A 则支座配 10250 =314 mm2 s A 跨中配 8250 =201 mm2 s A 2 2 双向板的配筋计算(双向板的配筋计算(B1B1,B2B2) B1,B2 板的计算见表 31 B1 板(36005100 板厚 100mm) B2 板(36007200 板厚 100mm) 表 31 B1,B2 板的内力计算表 xy ll3.6 5.13.6 7.2 计 算 简 图 x M (0.03865.288+0.08201.4 )=4.13 2 3.6 (0.04255.288+0.06751.4) =5.84 2 4.275 V=0y M (0.01055.288+0.02421.4 )=1.16 2 3.6 (0.01985.288+0.03001.4) =2.68 2 4.275 v x M 4.13+0.21.16=4.3625.84+0.22.68=6.376 跨跨 内内 V= 0.2 v y M 1.16+0.24.13=1.9862.68+0.25.84=3.848 8 计 算 简 图 x M 0.08146.688=7.06 2 3.60.0985 6.688=12.04 2 4.275 支支 座座 y M 0.05716.688=4.95 2 3.60.07686.688=9.39 2 4.275 利用公式可求得板的配筋面积 0 0 95 s y M A .f h B1,B2 板的配筋见表 32 表 32 B1,B2 板的配筋计算表 板 B1B2 位置跨 内支 座跨 内 支 座 弯矩 v x M v y M x M y M v x M v y M x M y M s A 337123 (构造) 60548697 (构造) 96 (构造) 185 (构造) 196 (构造) 选筋 10 220 8 250 10 100 10 150 8 250 8 250 8 250 8 250 实配 357201785523201201201201 第第 4 4 章章 一榀框架的内力计算一榀框架的内力计算 内力计算时,几种荷载的计算均采用标准值来计算。 梁柱均选用 C30 混凝土(E=3.0104 N/mm2,=14.3 N/mm2,=1.43 N/mm2) c f t f 其受力钢筋均采用 HRB335 级钢筋(=300 N/mm2) ,箍筋均采用 HPB235 级钢筋 y f (=210 N/mm2) y f 一榀框架计算单元如图 4-1 所示 9 图 41 一榀框架计算单元 4.14.1 初步估算梁柱的截面尺寸及线刚度初步估算梁柱的截面尺寸及线刚度 4.1.14.1.1 梁柱的截面尺寸梁柱的截面尺寸 (1)梁 为了方便计算,梁的截面尺寸按最长梁的计算 主梁: =7800mm 取 600mmlh 取 300mmb 次梁: =7200mm 取 450mmlh 取 250mmb (2)柱 按轴心受压柱,利用轴压比估算: c N n f A 考虑弯矩影响,轴力 N=13652.92=4127.76 抗震等级为三级时0.9 则n 得出=32072.27 mm2A 取正方形柱600mmab 4.1.24.1.2 梁柱的截面惯性矩,线刚度梁柱的截面惯性矩,线刚度 截面惯性矩的取值,对现浇楼面结构,中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用 2,边框架III 梁的截面惯性矩用 1.5。本设计所取的一榀框架梁属于中部框架梁,所以梁的惯性II 矩为=2=2/12=20.3/12=0.0108 II bh3 3 0 6 . 4 m 柱的惯性矩为=2/12=0.6/12=0.0108 II bh3 3 0 6 . 4 m 则:梁的线刚度为=41.49i 左 EI l 4 3 0 100 0108 7 8 . =45.0 EI i l 右 4 3 0 100 0108 7 2 . 首层柱的线刚度=56.84 EI i l 4 3 0 100 0108 5 7 . 二层柱的线刚度=66.8 EI i l 4 3 0 100 0108 4 5 . 10 其他层层高相同,则线刚度相同 =98.10 EI i l 4 3 0 100 0108 3 3 . 梁柱相对转动刚度见表 411 表 411 梁柱相对转动刚度表 转动刚度相对转动刚度 左跨 441.49 1.000 框架梁 右跨 445.0 1.452 首层柱 456.84 2.42 二层柱 466.8 1.74 柱 其余层柱 498.10 1.80 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 411 所示: 图 411 框架计算简图 11 梁的匀布荷载的固端弯矩求法示例如图 412 图 412 = = ab m 2 ql 12 ba m 2 ql 12 梁的集中荷载的固端弯矩求法示例如图 413 图 413 2 2 ab Pab m l 2 2 ba Pa b m l 4.24.2 恒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恒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4.2.14.2.1 梁上的荷载及弯矩计算梁上的荷载及弯矩计算 由前面计算得出屋面板的荷载标准值 4.14 ,楼面的荷载标KN/m 准值为 3.24 KN/m 恒荷载内力作用简图如图 421 图 421 恒荷载内力作用简图 由前面的计算示例可得出 屋面:左梁=189 =288 ab mKN m ba mKN m 右梁=51.3 =51.3 ab mKN m ba mKN m 楼面:左梁=220.3 =338 ab mKN m ba mKN m 12 右梁=59.1 =59.1 ab mKN m ba mKN m 4.2.24.2.2 框架的弯矩计算框架的弯矩计算 (1)根据梁柱相对转动刚度,算出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计算结果列表在 421 ij 中 表 421 各节点的弯矩分配系数 节点 , iR s 左梁右梁上柱 下柱 71.000+2.42=3.42 0.292 0.808 6 1.000+22.42=5.84 0.1710.4140.414 5 1.000+22.42=5.84 0.1710.4140.414 4 1.000+22.42=5.84 0.1710.4140.414 3 1.000+22.42=5.84 0.1710.4140.414 21.000+2.42+1.74=5.22 0.1920.4640.345 141.000+1.452+2.42=4.8720.2050.298 0.497 13 1.000+1.452+22.42=7.292 0.1370.1990.3320.332 12 1.000+1.452+22.42=7.292 0.1370.1990.3320.332 11 1.000+1.452+22.42=7.292 0.1370.1990.3320.332 10 1.000+1.452+22.42=7.292 0.1370.1990.3320.332 91.000+1.452+2.42+1.74=6.6720.1580.2180.3630.270 211.452+2.42=3.8720.375 0.625 20 1.452+22.42=6.292 0.231 0.3850.385 19 1.452+22.42=6.292 0.231 0.3850.385 18 1.452+22.42=6.292 0.231 0.3850.385 17 1.452+22.42=6.292 0.231 0.3850.385 161.452+2.42+1.80=5.6720.256 0.4270.317 为了方便计算,集中荷载处两边的匀布荷载不相同的计算,按较大荷载布满全跨计算。 (包括活荷载) (2)用二次弯矩分配法计算框架弯矩。传递系数为 1/2,各节点分配两次。计算过程如 13 图 422 上柱下柱左梁右梁上柱下柱左梁右梁上柱下柱 0.7080.2920.2050.4970.2480.3750.625 0.4140.4140.1710.1370.3320.3320.1990.2310.3850.385 0.4640.3450.1920.1500.3630.2700.2180.2560.4270.317 0.4140.4140.1710.1370.3320.3320.1990.2310.3850.385 0.4140.4140.1710.1370.3320.3320.1990.2310.3850.385 0.414 0.4140.1710.1370.3320.332 0.1990.2310.3850.385 -189288-51.351.3 -220.333859.1 133.855.2-48.5-117.6 -70.5-19.2-32.1 45.6-24.327.6-46.3-9.6-35.3-11.4 -15.1-6.25.814.18.417.529.2 91.291.237.7-38.2-92.6-92.6-55.5-13.7-22.8-22.8 66.945.6-19.118.9-58.8-46.3-6.9-27.8-16.1-11.4 -38.7-38.7-16.012.830.930.918.512.821.321.3 119.498.1-217.7331.5-120.5 -108-102.930.4-12.9 91.291.237.7-38.2-92.6-92.6-55.5-13.7-22.8-22.8 45.645.6-19.118.9-46.3-46.3-6.9-27.8-11.4-11.4 -29.9-29.9-12.311.026.826.816.011.719.519.5 106.9106.9-214329.7-112.1 -112.1 -105.529.3-14.7-14.7 91.291.237.7-38.2-92.6-92.6-55.5-13.7-22.8-22.8 45.651.1-19.118.9-46.3-50.6-6.9-27.8-11.4-12.6 -32.1-32.1-13.311.628.228.216.912.019.919.9 104.7110.2-215330.3-110.7 -115.0 -104.629.6-14.3-15.5 102.276.042.3-41.8-101.2 -75.3-60.8-15.1-25.2-18.7 45.6-20.921.2-46.3-7.6-30.4-11.4 -11.5-8.5-4.74.911.98.87.110.717.913.3 136.367.5-203.6322.3-135.6 -66.5-120.424.3-18.7-5.4 -220.3338-59.159.1 59.1-59.1338-220.3 -220.3338-59.159.1 164.3-164.3272.9-149.8 -12314.3-14.3 33.8-33.3-2.7 -59.1 -17.6 91.291.237.7-38.2-92.6-92.6-55.5-13.7-22.8-22.8 45.645.6-19.118.9-46.3-46.3-6.9-27.8-11.4-11.4 -29.9-29.9-12.311.026.826.816.011.719.519.5 106.9106.9-214329.7-112.1 -112.1 -105.529.3-14.7-14.7 -220.3338-59.159.1 图 422 恒荷载弯矩分配()KN m 恒荷载作用下各层梁的固端剪力: 根据图 4 42 23 3 和推导公式进行计算 14 图 423 梁的剪力计算 : 0 a M 2 1 0 2 abb b MMqlQlP l 则 2 1 2 ab b (MM )a QqlP ll :0 b M 2 1 0 2 abb b MMqlQlP l 则 2 1 2 ab b (MM )b QqlP ll 柱的剪力计算 :0 c M0 cdC MMQ h 则 cd c (MM ) Q h 恒荷载梁的固端的剪力如下表 422: 表 422 恒荷载梁的固端剪力()KN 15 楼层 左梁 右梁 左 67.828.4 六 右 221.4 73.9 左 74.3 36.6五 右 263.7 81.3 左 74.9 36.6四 右 263.1 81.6 左 74.9 36.6三 右 263.1 81.6 左 74.7 36.8 二 右 263.3 81.4 左 77.0 35.0一 右 261.0 83.2 各层梁跨内最大弯矩如下表 423: 表 423 各层梁跨内弯矩()KN m 楼层 左梁 右梁 六 263.3 131.3 五 308.9 125.4 四 310.6 127.1 三 310.6 127.1 二 310.4 126.8 一 312.8 137.2 柱的自重: 三六层:32.4KN 二层柱 :37.55KN 底层柱 :43.65KN 楼层各柱的轴力如下表 424: 16 表 424 楼层各柱轴力()KN A 柱 B 柱 C 柱楼层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六 240272.4 291 323.4 163 195.4 五 613.4 645.8 725.4 757.8 436.4 468.8 四 984.8 1017.2 1159.8 1192.2 709.8 742.2 三 1356.2 1388.6 1594.2 1626.6 983.2 1015.6 二 1727.6 1760 2028.6 2061 1256.6 1289 一 2099 2112.7 2101 2144.7 1530 1573.7 楼层各层柱的剪力如表 425 表 425 楼层各层柱的剪力()KN 层 1 2 3 4 5 6 上164.398.1106.9106.9110.267.5弯 矩下119.4106.9106.9104.7136.333.8 柱 A剪 力78.856.959.458.868.520.9 上149.8108.0112.1112.1115.066.5弯 矩下120.5112.1112.1110.7135.633.3 柱 B剪 力75.161.162.361.969.620.6 上14.312.914.714.715.55.4弯 矩下17.614.714.714.318.72.7 柱 C剪 力8.97.68.28.19.51.7 恒荷载作用下的弯距图如图 424: 17 图 424 恒荷载作用下弯矩图()KN m 恒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如图 425: 18 图 425 恒荷载作用下剪力图(KN) 恒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图如图 426: 19 图 4-26 恒荷载作用下轴力图(KN) 4.34.3 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4.3.14.3.1 梁上的荷载及弯矩计算梁上的荷载及弯矩计算 由前面计算得出屋面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2.0(上人屋面) ,楼面的活荷载标准 2 KN/m 值均取 2.0 2 KN/m 活荷载计算简图如图 431 图 431 活荷载作用计算简图 20 由前面恒荷载的计算示例可得出 屋面:左梁=17.45 =26.95 ab mKN m ba mKN m 右梁=4.59 =4.59 ab mKN m ba mKN m 楼面:左梁=69.7 =107.8 ab mKN m ba mKN m 右梁=18.3 =18.3 ab mKN m ba mKN m (1)根据梁柱的相对转动刚度,算出各节点的弯矩分配系数,计算结果列表在 ij 421 中 (2)用二次弯矩分配法计算框架弯矩。传递系数为 1/2,各节点分配两次。计算过 程如图 432 21 上柱下柱左梁右梁上柱下柱左梁右梁上柱下柱 0.7080.2920.2050.4970.2480.3750.625 0.4140.4140.1710.1370.3320.3320.1990.2310.3850.385 0.4640.3450.1920.1500.3630.2700.2180.2560.4270.317 0.4140.4140.1710.1370.3320.3320.1990.2310.3850.385 0.4140.4140.1710.1370.3320.3320.1990.2310.3850.385 0.414 0.4140.1710.1370.3320.3320.199 0.2310.3850.385 -17.527.0-4.64.6 -69.7107.818.3 12.45.1-4.6-11.1-6.7-1.7-2.9 14.5-2.32.6-14.9-0.9-3.3-3.5 -8.6-3.62.76.63.92.64.3 28.928.911.9-12.3-29.7-29.7-17.8-4.2-7.1-7.1 6.214.5-6.26.0-5.6-14.9-2.1-8.9-1.4-3.5 -6.0-6.0-2.52.35.55.53.33.25.35.3 29.137.4-66.5103.8-29.8-39.1-34.98.4-5.3 28.928.911.9-12.3-29.7-29.7-17.8-4.2-7.17.1 14.514.5-6.26.0-14.9-14.9-2.1-8.9-3.5-3.5 -9.4-9.4-3.93.58.68.65.23.76.16.1 34.034.0-67.9105.0-36.0-36.0-33.08.9-4.5-4.5 28.928.911.9-12.3-29.7-29.7-17.8-4.2-7.1-7.1 14.516.2-6.26.0-14.9-16.3-2.1-8.9-3.5-3.9 -10.2-10.2-4.23.79.19.15.43.86.36.3 33.234.9-68.2105.2-35.5-36.9-32.89.0-4.3-4.7 32.324.113.4-13.4-32.5-24.2-19.5-4.7-7.8-5.8 14.5-6.76.7-14.9-2.4-9.8-3.5 -3.6-2.7-1.51.63.82.92.33.45.74.2 43.221.4-64.5102.7-43.6-21.3-37.97.2-5.6-1.6 -69.7107.8-18.318.3 18.3-18.3107.8-69.7 -69.7107.8-18.318.3 18.3-18.327.6-19.4-8.32.2-2.1 10.7-10.7-0.8 -18.3 -3.2 28.928.911.9-12.3-29.7-29.7-17.8-4.2-7.17.1 14.514.5-6.26.0-14.9-14.9-2.1-8.9-3.5-3.5 -9.4-9.4-3.93.58.68.65.23.76.16.1 34.034.0-67.9105.0-36.0-36.0-33.08.9-4.5-4.5 -69.7107.8-18.318.3 图 432 活荷载弯矩分配()KN m 活荷载的计算方法与恒荷载计算方法相同 22 活荷载各固端的剪力如下表 431: 表 431 活荷载各固端剪力() KN 楼层 左梁 右梁 左 5.62.84六 右 21.3 6.34 左 23.7 11.1五 右 83.3 25.5 左 23.4 11.3四 右 83.6 25.3 左 23.4 11.3三 右 83.6 25.3 左 23.3 11.3 二 右 83.7 25.3 左 24.1 10.8一 右 83.0 25.8 各层梁跨内最大弯矩如下表 432: 表 432 各层梁跨内最大弯矩()KN m 楼层 左梁 右梁 六 24.36 9.9 五 98.9 43.5 四 98.5 42.2 三 98.5 42.2 二 98.2 42.0 一 99.3 45.6 楼层各柱的轴力如下表 433: 23 表 433 楼层各柱轴力()KN 楼层 A 柱 B 柱 C 柱 六 20 29.5 13 五 100 147 66 四 180 264.5 119 三 260 382 172 二 340 499.5 225 一 420 617 278 楼层各层柱的剪力如表 434 表 434 楼层各层柱的剪力()KN 层 1 2 3 4 5 6 上18.337.434.034.034.921.4弯 矩下29.134.034.033.243.210.7 柱 A剪 力13.119.818.918.721.76.6 上19.4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丁辛醇装置操作工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贵金属轧延轧制工艺参数优化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子真空器件真空镀膜控制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线电缆检验员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课件】正数和负数+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 眼镜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服务心理学(第四版)课件 项目八 任务一 了解消费习俗
- 林业专业试题及答案
- 农业专业试题及答案
- 枣树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会经审财务知识竞赛培训试题考试题库(含答案)
- Starter Unit2 Keep TidySectionB(1a-1d)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焊接质量检测记录规范模板
- 2025年辽宁省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招聘(104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七年级上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100题练习(含答案)
- (9月10日)师者如光虽微致远-2025年教师节主题班会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秋外研新版三起点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秋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DBJ51T214-2022四川省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应用技术标准
- 传感器技术-武汉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