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城模型介绍》doc版.doc_第1页
《职教城模型介绍》doc版.doc_第2页
《职教城模型介绍》doc版.doc_第3页
《职教城模型介绍》doc版.doc_第4页
《职教城模型介绍》doc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教城模型介绍一、概况背景株洲作为一个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城市,职业教育对推动株洲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株洲职业教育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高职院校数量仅次于长沙,居全省第二。但是,由于资源分散,合力不强,株洲职业教育已不能适应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2008年初,株洲市委、市政府决定整合市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区位优势株洲职教大学城位于株洲市东北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先导区的株洲云龙示范区,在湖南核心城市圈的融合区域。东北向与长沙相临,西北向与湘潭接壤,距黄花机场、武广高铁西客站均为20分钟车程。区域内有沪昆高速、长株高速、长株潭城际铁路通过,龙母河贯穿其中,具有良好的区域及交通优势。二、总体规划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规划设计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主持编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经过多次修订,株洲职教大学城规划完成了总体构想从单一教育功能的职教园区升级为功能多元、形象独特并体现“两型”特色的职教城区,与株洲市老城区、云龙示范区及周边功能区协调互动。1、发展定位株洲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按照“城市名片、两型典范、发展引擎”的发展定位,将职教大学城努力建设成为“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逐步奠定“北有天津、南有株洲”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2、总体规划株洲职教大学城规划总占地面积13.9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整体规划包括“一城十一校、一河一湖、三馆三中心”,体现教育、研发、服务、居住四大主题功能;形成“两片五轴多核心”的空间结构,“两片”是指由北环大道将规划区分为的北部教育功能片区和南部生活功能片区;“五轴”是指龙母河功能景观轴,东西向教育功能轴,公共中心服务轴,南北向服务功能轴和红旗北生活服务轴;“多核心”是指规划多个功能核心包括智慧广场共享功能核心、潜龙湖创新休闲核心、购物公园中心和云龙站滨水商业核心等。入城院校包括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职业学院。规划2020年实现人口规模20至25万人,在校学历教育学生人数10至12万,年均培训学生人数6至8万。东西向教育功能轴沿线整合了铁路科技学院的铁道工业博物馆、智慧大道、湘菜文化园、中医药植物园、智慧广场等,把职业教育文化和地域文化完美结合起来,使株洲职教城独具魅力。通过建设能源综合与梯级利用系统、水处理系统、绿色交通体系、园林景观建设、绿色建筑、搭建信息化共享平台、照明节能和“两型”综合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将株洲职教大学城打造成为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的典范项目。三、前景展望作为“两型示范”建设的先行项目,株洲职教大学城将率先带动株洲云龙新城的发展建设,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园区;有效提高株洲职业教育的规模与质量,使株洲职业教育这一全国有影响的品牌做优做强。 按照“城市名片、两型典范、发展引擎”的发展定位,将职教大学城努力建设成为“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逐步奠定“北有天津、南有株洲”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可以相信,通过明智的决策和不懈的努力,从“园”到“城”的跨越指日可待,让我们共同期待多元活力的知识城、独特宜人的魅力城、高效可行的低碳城!四、院校分区规划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新校区占地302亩,总投资3.2亿元,建筑面积137160平方米,可同时满足全日制在校生8000人、年短期培训10000人次的需求。学院设有工业自动化、机械工程、管理信息、装饰工程四个专业教学系,开设近40个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焊接技术等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23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8人,中级职称教师107人,技师和高级技师98人。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唯一的一所政府公办高职院校,已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确定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目前的办学规模为在校生8000人,建设分两期进行,建成后将占地600余亩。学院下设职能部门、系(部)、实训中心等二级机构18个,共开设有一部六系共计20多个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有各类教师 258人,其中专任教师137人,研究生学历和高级职称以上的35人。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3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在原株洲铁路机械学校基础上升格成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株洲市人民政府主办主管。该院现有教师32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专任老师比例达50%;中青年老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达47%;“双师”素质老师占专业课老师比例达60%。该院新校区总投资约7亿元,用地615亩。全院设有机车车辆、运营管理、电子电气、机械工程、经济管理、信息技术、人文科学7个系统,其中包括铁道机车车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通信信号、铁道供电、铁道机械工程等20个专业。同时,学院是“全国铁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基地”。被誉为湘粤琼地区铁路“黄埔军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始办于1951年,历经技校、普通中专、高职学院三个办学阶段。学院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9600余人,专任教师41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占36%,双师素质教师占80%。学院设有电气工程系、轨道交通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贸管理系、人文社科系等6个系,是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拥有轨道牵引实训中心等8大实训中心,共140间实训车间(室)。学院新校区规划地块总用地约880亩,规划建筑面积325086m2,分二期建设,建设总投资约87515万元人民币。新学院建成后能容纳16000在校生。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5年,现隶属于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是一所以培养第三产业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重点技术院校。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任教师100余人,其中高级讲师、高级技师、讲师、技师6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60%以上。有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2名中国烹饪名师,外聘10位国家级烹饪大师和湘菜名师为客座教授。学院新校区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220亩,建筑面积近80000平方米。按在校全日制校生4000人、短期培训3000人规模建设,开设烹饪、旅游、酒店、商务、物业、机电、信息等专业大类20多个专业。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学院前身为湖南省化学工业学校。2003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升格为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新校区占地面积是572.72亩,按两期建设规划设计,第一期按5000人建设,第二期按7000人建设。学院共设有化工系、应化系、机械系、经济管理系、信息系、自动化系、基础课部系和实验实训中心。专业设置定位坚持以化工类专业为主干,并积极向机械、自动化、信息与经济管理等专业方向拓展,形成能满足现代大化工产业需要的专业体系。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 2004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湖南省卫生厅、湖南省教育厅管理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现有教职工43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 94人 ;副高以上职称 156 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 190 人,占专任教师的 68% ;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1 个。在籍学生 9800 人,其中全日制学生 8415人。学校总占地900 余亩,下设临床医学系、护理系、药学系、康复保健系、公共课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基础医学部、成人教育部等 8 个教学系部,有临床技能实训中心、护理技能实训中心、康复保健实训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等 5 个校内实训中心,有校外实训基地 110 余家。保险职业学院学院创办于1986年,是全国唯一一所专门从事保险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现有副高职称以上教师近百人,外籍教师8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教育部评审专家2名,省级评审专家2名,省级专业评审专家5名,博士学历教师占全院教师的11.7%,“双师型”教师比重达70%,保险营销与策划、金融保险、保险实务三支教学团队获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该院开设有保险系、金融系、管理与信息系、国际保险学院、公共课部、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育培训部门,在校生达到6000余人,函授生5000余人,年培训3万余人次。株洲市职工大学株洲市职工大学(原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占地面积百余亩,现开设有工艺美术、信息技术、商务旅游、机电四大类共计16个专业。该院现有教职工222人,其中专任教师170人,副高以上职称53人,讲师78人,“双师型”教师115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26人;现有在校学生5000余人。近几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左右,毕业生就业率名列湖南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前茅;2007、2008年学校被评为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下设株洲市幼师学校、株洲市艺术学校和株洲市旅游学校,并正在升格为株洲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占地169亩,现有教职员工214人。其中,教授级高级讲师1人,特级教师1人,省级专业学科带头人10人,市级学科带头、骨干教师16人,高级教师65人。目前开设幼师、艺术、电子商务、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脑美术、商务英语、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在籍学生7100余人,其中全日制学生4000余人,非全日制函授学习、培训学员3100余人。该校是株洲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试验单位。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于2005年由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是一所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占地384亩,开办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涉及七个专业大类的22个专业。学院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02人,“双师型”教师124人,硕士研究生142人。五、发展规划智慧广场智慧广场位于云龙大道与职教城智慧大道相交的核心位置,占地约49公顷,由“中国馆之父”何镜堂院士牵头设计。作为职教城公共服务中心和城市文化中心,汇集市图书馆、市科技馆、智慧大厦三大标志性建筑,以及以办公、科研、文化、公共活动、创业产业、综合服务为主的若干城市综合体,规划定位为“创新株洲,智慧共享”,是未来职教城最有活力的公共生活和城市文化展示区。2、湘菜文化园湘菜文化园总体功能定位为国内首家职业教育与主题产业相结合的职教示范基地和创新平台;国内首家大型集中展示湘菜文化的形象窗口和美食体验基地;国内首家菜系主题文化论坛和会展中心;湖南省湘菜人才培养、 与创新孵化基地;湖南省湘菜产品研发与管理体系认证中心;国内规模最大的以菜系文化主题为特色的旅游景点。项目主要包括湘菜美食文化街、湘菜博物馆、祖庵菜馆和湘菜产业创业孵化街等。项目初步选址于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东侧和西侧。3、商业配套中心位于职教城北部教育主导片区的中心位置,是横向橙色职教城教育共享轴与云龙新城蓝色龙母河功能景观轴上交汇的隐龙湖共享节点,规划用地面积约7.68公顷。规划将场地的设计融入到总体城市设计体系中,挖掘场地区位和外部环境的深层内涵,巧妙运用高差处理上的手法,成就场地独有的特色,成就滨水商业独有的魅力。规划结构为“一心、一轴、一带、两片区”。4、龙母河水系功能定位为“生态之源、活力之脊、水城融合、两型平台”, 打造以龙母河为基础的生态水系统,将职教文化与龙母地域文化融为一体,建造融合生态、文化、景观、休闲、公共活动于一体的水系景观带,构造生态本底骨架和城市公共空间构架想结合的综合型生态水资源利用模式。六、领导关怀职教城项目自从开工建设以来,各级领导非常关心与重视,亲临现场指导工作:2009年12月30日 省委书记周强亲临现场视察2010年10月22 日 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戚和平亲临现场视察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