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土地革命_第1页
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土地革命_第2页
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土地革命_第3页
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土地革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土地革命 香港乐施会的年刊要我以 2000 字的篇幅介绍一下这 20 多年来农村改革的情况,这实在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因为这 20多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千头万绪,两万字也说不完,只能勉为其难了。不过,根据我的理解,虽然中国农村改革的实践过程和政策研究非常复杂,但都是围绕着土地而进行的,即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土地革命。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自古及今,农民占有土地的诉求是强烈而执着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发端也即因于此。中国共产党正是通俗易懂地告诉农民,革命就是土改,土改就是分地,才激发起农民的革命热情,从而把 马列主义与中国农民革命有效结合起来,最终夺取了政权。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兑现诺言,全国上下分田分地真忙,中国农民曾经一度成为土地的主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农民们真诚地喊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好景不长, 1952 年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农村掀起合作化运动高潮,先是初级社,后是高级社, 1953 年下半年到 1956 年初不到三年时间内,全国农村包括土地在内的所有生产资料被集体化了,农民们当家作主了,但他们怎么看土地也不象是自己的了。就在农民们困惑、抵制 、安徽许多地方悄悄分田单干或包产到户,甚至发动反革命的时候,毛主席又于 1958 年发现人民公社好,于是,全国农民跑步进入2 / 4 共产主义,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化,彻底一大二公了。至此,中国农民既失去了生产自主权,又失去了产品支配权,农民们此时发现,他们已经不仅是公社的主人,而且也是公社的奴隶,农民生产积极性丧失殆尽。 1960 年以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把农民牢牢地固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民公社牢不可破,公社好比常青藤,社员就是藤上的瓜,从此以后,中国农民就顺理成章地充当起社会主义大厦的坚实基础了。但是,历 史资料已经证明, 1958 年 的 20 年间,中国农民的幸福生活犹如王小二过年 岗村隶属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是淮河岸边的一个普通小村庄。 1978 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 20 户人家 100多人,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 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后,家家户户都要背起花鼓去讨饭。 1978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小岗村农民们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包产到户,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就是自己的,这就是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农村改革由此拉开序幕。小岗村实行大包干一年就大变样,不 仅结束了 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而且上缴国家粮食 3200 多公斤。中共高层的一些明智之士发现,大包干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对大包干给予积极支持,后经过激烈的党内斗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大包干基本肯定, 1979 年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大包干如星星之火,迅速3 / 4 燃遍了中国农村大地。从 1982 年开始,中共中央连续五年发布五个一号文件,对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政策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充实和规范,从而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部分土地产权和生产自主权,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油、棉产量连年增加,甚至翻番,农民生活普遍改善,整个 1980 年代,中国农村一片欣欣向荣,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 1990 年代,情况发生了逆转。农民收入增长率连年下降,有些年份甚至成了负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各种矛盾暴露出来了,农村基层政权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层出不穷,农民不堪重负,农村干群关系紧张,许多农民弃田撂荒。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中共中央于2000 年决定在安徽省进 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年农村税费改革推向全国。农村税费改革就是要把农村的税费制度规范起来,要求农村基层政府以农民土地总产出的 %向农民收取税费,除此而外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农民收钱、收物,同时进行乡镇体制改革,压缩县乡干部编制,加强民主监督,以减少基层政府财政支出。农村税费改革表面上看涉及的是财政体制和行政体制,而其深层次根源仍然是土地问题。其理由有二,一是中央于 1990 年代确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要遵循效率原则,以土地为生4 / 4 产资料的农业相对于城市的工业是弱质产业,因此国民收入分配必然向 城市倾斜,农村就不可避免地掉进发展中的陷阱,从这个意义上说, 1990 年代农民收入增长乏力也就是合理的了,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政府都扶持农业、补贴农民的缘故;好在中央已经认识到这一点, 2002 年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验,变对农民的间接补贴为对农民直接补贴,年此项改革已推向全国。二是农民负担过重只是表象,实际上,它反映的是农村土地产出已经不足以支撑农村上层建筑,从而引发多种社会矛盾; 1990 年代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