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低克重轻型纸不透明度质量指标的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低克重轻型纸产品品质,技术工程部结合二分厂就“提高低克重轻型纸不透明度质量指标”关键技术难题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经过认真探讨,决定以33#机车间为试点,从低克重轻型纸浆料配比、填料、挂胶量、网部脱水等方面进行逐步改进。1、 技术攻关小组组 长:冯桂平副组长:杨海波、邹志勇、李文营、何强成 员:王吉伟、秦东兴、姜士珍、褚衍峰、刘金华、张艳君2、 具体措施 1、调整浆料配比为提高低克重轻型纸不透明度质量指标,对低克重轻型纸浆料配比进行逐步调整,提高机械浆用量,具体调整措施如下:日期浆料浆料配比调整前针叶浆20针机浆35APMP浆42草浆3第一阶段针叶浆18针机浆37APMP浆45第二阶段针叶浆15针机浆40APMP浆45第三阶段针叶浆15针机浆45APMP浆40 第一阶段,去掉影响纸张松厚度、不透明度质量指标的草浆,提高针机浆和杨木浆配比,同时调整网部脱水,保证单程留着率,减少细小纤维流失。第二阶段,提高针机浆配比,降低针叶浆配比,调整过程中注意纸张强度指标和厚度指标变化,保证纸机生产运行稳定。同时注意针叶机械浆的选用,通过长期实践证明,在提高不透明度方面昆河牌针叶机械浆要优于佳维牌针叶机械浆。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稳定的基础上,调整针叶机械浆与杨木浆浆料配比,准确对比针叶机械浆与杨木浆对提高成纸不透明度质量指标的效果。通过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对比,初步确定针叶机械浆和杨木浆的配比,最后,在保证生产运行稳定和质量指标合格的前提下,以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的浆料配比为基础,逐步降低针叶浆浆料配比,提高机械浆浆料配比。 2、调整挂胶量为提高纸张不透明度,降低纸张挂胶量。调整措施:、调整胶液浓度由 9.00.3% 下调至8.50.3%,胶液粘度指标不变,控制在10-15mpa.s。、提高进施胶机水分,调整过程中注意生产运行情况和产品质量变化。、调整施胶机压力,降低挂胶量。随着挂胶量的降低,成纸表吸、表面强度指标可能会有所波动,车间要注意及时调整。 3、调整填料 逐步提高轻钙在填料中的配比,对比不透明度指标变化情况。把填料中轻钙的比例由现在的70%逐步调整到100%,对比纸张不透明度指标变化,兼顾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确定填料中最佳的轻钙配比。同时注意轻钙原材料的质量和选用,就目前来看,不同厂家的轻钙对提高纸张不透明度效果不同。 4、灰分调整在保障生产运行稳定和质量指标合格的基础上,提高1%纸张灰分,同时保障填料与浆料混合均匀,提高填料留着率。5、网部脱水调整 遵循网部脱水先缓后急、脱水元件前疏后密的原则,调整网部脱水,减少细小纤维和填料的流失,保障纸张透气度稳定。同时通过调整上网浓度、摇振机振幅、振次等措施保障纸张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线路工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护理学国家题库解析及答案解析
- 2025标准购销合同范本范本
- 广州安全员c3证考试题库书及答案解析
- 化工安全评估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证券从业考试金融教程及答案解析
- 房子归属权协议书
- 租房房东要求补充协议书
- 出租车位协议书
- 关于协议书合同
- 中国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上海2023)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全套)
- 2024年-2025年《公路养护》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NB-T31052-2014风力发电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
- FZ-T 01158-2022 纺织品 织物刺痒感的测定 振动音频分析法
- 工程部造价管控手册
- 汽车销售三方协议
- 氧气吸入的注意事项课件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0000道)(A4直接打印-每页100题)
- 天惊牌中药消毒剂专家讲座
-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